媒介的开放与自媒体的发展对当代艺术审美转向的影响

2015-12-07 07:39胡清清
艺苑 2015年3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媒介艺术

文‖胡清清

媒介的开放与自媒体的发展对当代艺术审美转向的影响

文‖胡清清

当代艺术中的一切现象都与媒介的嬗变紧密相关。媒介作为一种新型文化不仅对传统审美方式进行挑战,也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传播、批评等造成深刻的影响。媒介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它把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带入文化领域,同时也在改变着审美文化的传统形态。大众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发展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当代艺术及日常审美的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对此我们需持有开放的批判态度。

媒介;自媒体;当代艺术;审美转向

一、媒介的开放对传统艺术审美方式的挑战

当代艺术中的一切现象都与媒介的嬗变紧密相关。传统社会以语言文字为记录和传播人类文化的主要形态,而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介逐渐被电子媒介超越,当代文化由文本化向视觉化方向转化,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已经被图像学转向取代。

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早就意识到媒介的平等主义推动力,媒介的技术特征促进了人类的平等和解放。在他看来,现代媒介出现之前的艺术为权贵阶级所拥有而远离日常生活及下层阶级,而现代技术把电影等艺术作品带给人民,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然而,到了机械复制时代,大规模的机械性复制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使之前艺术品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灵晕”(aura)[1]12消失。这种“灵晕”的产生与手工的、灵性的和个人化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而不能被机械性的大量生产所代替。当下,文化正在变成一种产业,文化生产、流通和接受的方式也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影像等新型产品应运而生,被大规模生产、制造、传播、流通。这与传统文化那种手工性个体生产、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限制区域中流通,以及个体消费的方式已经迥然有别。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图像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技术对审美文化进行不可避免地渗透,这一历史潮流被W·J·T·米歇尔称之为“图像转向”[2]17。一种以视觉为主导的文化形态正在取代以语言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形态。视觉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图像时代,图形和影像构成了我们时代的文化特色,并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一切艺术样式,无论是主导文化、大众文化还是精英文化,都自然而然地把视觉性和视觉效果作为一个必然的或隐或显的追求目标。这种视觉文化或影像文化正在改变着传统文化的符号构成方式,进而对传统的审美趣味构成某种程度的消解。

图1 《错造物》(动态装置) 吴珏辉 2013

图2 《想要离开》(装置) 杨 建 2010

视觉文化取代传统的符号方式构成主导的文化形态,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像可以比其他任何媒介形式更逼真地接近我们所生活的实在世界。它不但可以准确无误的模拟这个世界,甚至可以以自身的影像逻辑来臆造一个虚拟的世界。麦克卢汉曾说:“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电

子媒介的公开秘密便是它们的鼓动力,媒介正在促成大众参与到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媒介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对当代艺术带来一种根本挑战,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之中。当代中国的影像文化是建立在一种对现实的直接模拟的基础之上的,而传统的绘画或造型艺术系统,则完全建立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之上。正像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指出的那样,逼真的“仿像”[3]可以取代日常现实本身,并引起两种不同现实的混乱,即把影像的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加以接受,并把影像的逻辑当作真实的逻辑。影像文化的符号构成逻辑,与传统视觉文化的符号构成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能指对所指的取代。或者说,在当代影像文化的产品中,影像自身的符号已经不再依赖于日常实在,它自己就可以指涉自己,并产生自身的指涉物。这个指涉物不是别的,正是符号的能指本身。

当今,艺术和审美文化从神圣的象牙塔中走出并步入到日常生活中来,这种具有革命性的转变对于打破旧的艺术藩篱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在不断地消解着传统的精英主义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升华和文化批判,也随着大量流行文化和世俗因素的引入、泛滥而受到损害,“喜剧范畴取代崇高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形态或流行范式”[4]92。信息膨胀的后现代,传媒的意义逐渐由深度向平面转化,当代视觉美学的冲击力和诱惑力不仅使大众失去了对传统文化意义的深度把握,更加速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深度的流失。而中国传统的视觉符号构成方式则正好相反,它以一种深度的区分原则为依据。比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从来不以逼真的模拟和肖似为追求目标。中国传统的视觉符号所追求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内在神韵及韵外之致。这种意境是中国审美文化之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区别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地方。但是,这个传统趣味在当代影响的复制模拟和逼真再现的符号构成面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来看,传统的视觉符号要求观众采取静观与细赏的阅读方式,主体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其中,最鲜明的案例莫过于传统中国画中的卷轴画这一形式,文人所珍藏的作品被小心翼翼地打开和观赏,成为一种私密性的阅读方式,最终获得的是超于物象之外的精神享受,“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而当代影像文化产品则截然不同,它要求的是一种当下的直接反应,一种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刺激和画面感、现场感,一种主体与对象距离的丧失。古典的理性原则正在被一种享乐的欲望原则所取代,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对媒介娱乐化和社会化现象对人的“异化”表示深深的隐忧,甚至提出了“娱乐至死”[5]的现实警告。

另外,传统与当代审美方式的差异体现在时空关系上。在传统文化中,文化作品的传播是明显受到地域限制的,比如南北方绘画风格以及观众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把“物我两忘”、“与自然相融”当作一种生活状态。山水间的徜徉熏陶了画家的心灵,南北不同的地域风貌在画家的笔下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貌。五代、北宋时期,“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李成、关仝、范宽代表了北派山水的最高成就,而江南山水的典范董源、巨然则以其平淡天真、清幽雅致的艺术风格奠定了江南景致的最初典范。这种传统书画的地域特色历经各个封建王朝而不衰。然而,到了工业社会时期,交通的便利、通讯的便捷使得时空的差距急速缩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进一步虚空化,文化产品的传播超越了时空限制,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同质化的文化情境。这种变化带给艺术界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艺术语言、观念、技法的快速传播、互相效仿与相似化。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传统和现代的一个区分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现代性本质上是一个把时间和空间从特定地域的限制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所以才会有国际标准时间,甚至文化的全球化现象。”[6]19

二、媒介的开放对中国当代艺术审美形态的影响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正在转向媒介化的文化。“文化的媒介化”这个概念来自关于大众媒介的讨论。英国学者汤普森在《意识形态和现代文化》一书中提出:“现代文化的媒介化是指一个过程。经过这个过程,符号形式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受到媒介工业的技术和体制的组织化的制约。今天,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形式的生产和接受都要受到体制作用复杂的跨国网络制约的社会中。”[7]16媒介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它把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带入文化领域,同时也在改变着审美文化的形态。这种审美形态上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接受方式、传播方式以及意义范式这几个方面,从而又导致了文化经验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工具理性正在超越传统的审美表现理性而对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发生重要影响。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道德和艺术三个领域的分化就是启蒙的规划,分化导致了专门化以及彼此的区别,即文化的三个维向,这就构成了他所说的三种理性和结构:“认知——工具理性结构(科学技术),道德——实践理性结构(伦理)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艺术或审美)。”[8]348然而,对于当代文化而言,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互相渗透。就审美文化而言,这突出的表现为技术向审美文化的广泛渗透。这种渗透带来的新问题是技术本身的工具理性与审美所特有的表现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审美文化加速向世俗转化。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艺术不再是少数天才艺术家的专利,艺术自身那种神圣的光环逐渐消失。当代艺术意味着对媒介的彻底解放。

当代艺术逐渐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图像传播和视觉化现实成为日常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共同基础,日常视觉经验成为当代艺术的灵感来源和材料基础。在创作方面,不拘泥于艺术门类的清晰划分,不

同媒介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综合媒材的使用逐渐增多,绘画、雕塑、摄影、装置、新媒体等艺术形态统一于视觉文化的门下。这就打破媒介之间的限制,媒介的创新和多元化运用,为艺术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许多艺术家在对大量图像的整理和提炼中,已经游刃有余地把握图像并开拓了一系列综合的艺术创作手法。新媒体艺术充分利用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福利,它综合利用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技术、网络技术等,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于一体,从而建构了一种新型综合性艺术形式。典型的新媒体艺术类型有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视频装置艺术、全息摄影、交互艺术、虚拟现实、网络艺术等。对新媒体艺术的批评方面,重要的已不是技术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而是艺术观念的先锋性和深度。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是“八九艺术思潮”以后媒体实验的一个统称。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语镜中。早期,带有鲜明批判意识的观念摄影、录相作品中的“社会学影像”是当时富有成效的创新。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风生水起的地方在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西化,使敏感的艺术家放下架上绘画,通过大量装置、影像等敏感地记录了当代城市的变迁和社会转型。当代艺术对现实的解释,一向是通过影像提供的报道来进行的,新的时代加强了对影像的重视。早在相机刚发明时,费尔巴哈就在其著作《基督教的本质》(1843年)中预见了“我们的时代”的现状:“重影像而轻实在,重副本而轻原件,重表现而轻现实,重外表而轻本质。”[9]237摄影、电视、电影等影像的技术革命,使人们对文本可以进行视觉上的蒙太奇组合。新媒体不仅在技术上和观念上进行着整合和创新,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虽然只有近三十年时间,但却通过对传统艺术和民族符号进行观念和技术的双重改造,逐渐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和美学标准。

例如,2014年6月11日至7月7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作为三年展”,展览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包括由22个国家和地区、65位艺术家的58件作品,展示了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发展状态。展览分为“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合唱:物之会议”三个部分,多维度地呈现了多元生态条件与生命的关系等。展览中的代表作有劳伦斯•马尔斯塔夫2005年创作的装置《指南针》、雅各布•托斯基2012创作的装置(机电雕塑)《源于内部的平衡》、皮朗2011年创作的装置《行动物 n°502-519》、奇科•麦克默蒂2014创作的场地定制装置《有机拱门II》等。本次展览中,中国艺术家也积极参与,展现了中国当代新媒介艺术的成绩。吴珏辉2013年创作的装置作品《错造物》(图1)由弹性材料、金属结构、机械系统和控制程序组合而成。“错造物”是对“存在即合理”的一种嘲讽,是造物过程中偏差、失误与意外的产物。错造物是一个由具有弹性的表皮不断做起伏运动的动态装置多个凸起以不同节奏移动、变位、聚合、分离,在“意义”与“虚空”间游离出一种难以捕捉的流逝感。《错造物》这件作品可以被理解为自然法则的萎缩符号,也可以被理解为机械器官的仿生运动……但这些解释恰恰稀释了它的合理性与存在感,成为通往空寂的过渡状态。而另一位出生于1982年的中国青年艺术家杨健的作品则充满趣味性,他创作的名为《想要离开》(图2)的装置作品表意直接,由LED灯和椅子组合而成,拱形的led屏幕装置于椅子上,LED屏上不断滚动这样的字幕:“ Huang lei, male, wants to leave——黄磊,男,想要离开;Chenxiaoxia, female, wants to leave——陈小夏,女,想要离开……”人员名单持续增长,表达了一种人的本能和普遍状态。另外,中国艺术家的新媒介艺术的代表作还有张培力2014创作的的互动图像装置《关于物损耗和再生的图像》、胡介鸣2013年创作的图片与网络交互形式的装置《一个世界正在建设中》、杨振中2013创作的综合材料的装置艺术《V》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优势网络媒体向传统平面媒体发起挑战。改革开放以后,传播和包装的概念从西方引入,使中国的大众媒体一度兴盛。信息量大、受众面广、时尚性强以及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使网络媒体飞速地介入到当代艺术的传播中。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和艺术市场发展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在专业媒体的推动下,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进入官方视野和荣登国际舞台,艺术传媒也重新定位和建构,艺术创作、展览、批评和宣传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对当代艺术的推介模式。艺术批评方面,专业媒体的介入,不仅使其借助传播的力量带来实际的舆论和宣传效力,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得以最初呈现、艺术批评得以展开的可能渠道。在当代艺术领域,雅昌网、艺术国际、99艺术网等艺术专业媒体已经为广大艺术界的创作者和爱好者所熟知,也成为艺术家展览宣传、艺术品推介以及批评家发表艺术评论比纸质媒体更加便捷的平台。而且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网络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与娱乐杂志无异,它们巧妙地抓住一切舆论的机会,从资讯平台中海量的文字和图像里摘取具有争议性的艺术事件在首页醒目的位置予以曝光和发表,成为一次次艺术波澜的制造者和推动者,其目的就是要制造围观、占有点击率、市场利益以及影响力。当下的艺术媒体已经成为艺术产业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代艺术和艺术媒体已经结成一种连体婴儿般的共生关系,而艺术市场则是它们共同的母亲。艺术媒体不仅要对当代艺术这个孪生兄弟负责,保证当代艺术的学术价值是它首当其冲的责任;同时也要对艺术市场这位母亲负责,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实现以及资本运营的活力。

三、自媒体的发展和大众自媒体时代的艺术体验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是全球信息化技术、意识形态、资本利益和开放程度各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当下,自媒体像幽灵一样无休无止地充斥着我们的感官。除了

早已普及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博客、微博、微信、论坛、QQ空间等通讯平台成为“自媒体”的最佳载体。手机作为最触手可得的通讯工具已经毫无悬念地被媒介攻占,大众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被铺天盖地的传播资讯和舆论导向包裹得如此严实。在潜移默化中大众似乎对于自媒体是一种心甘情愿的臣服,甚至发展到了吃饭、睡觉、公交、地铁上欲罢不能的“中毒现象”。自媒体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它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自媒体时代让每一个普通大众都获得了发言权,而不是单一并且被动地接受来自“主流媒体”的声音。在这里,大众从“旁观者”变成“发言人”,不仅可以对所得资讯做出独立判断,同时也可以在自己相对信赖以及期待的圈子里传播自己的私密感受以及价值观。读者已经成为文本意义的主动制造者,而不是已经建构成功的意义的被动接受者。

自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时尚。时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与工业化、商品化和大众文化密切相关。自媒体和艺术的联姻最明显的效果体现在宣传和传播上。近些年,手机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以及3G/4G网络的更新、加速,智能手机上网更加便捷,成为大众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成为自媒体发展的重要载体。艺术、娱乐和营销也形成了多元一股、螺旋向上的发展模式。以画家群体利用微信平台为例,画家们不仅紧跟历史潮流在个人的微信空间不时地甚至每天更新自己的最新创作成果,以照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而且,画家们比任何时候更加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交机会来主动宣传自己的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手机微信加入好友(相对信任的人)的功能给他们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也为艺术投资者、经营者及爱好者等提供了充分了解艺术家便利。然而,这种宣传并没有传统广告式的浮夸感,或许这就是源于自媒体带来的娱乐性、趣味性、实用性以及时尚感。这种密切互动使大众语言中“艺术圈”更具亲和力。正如齐美尔所言:“时尚的魅力还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与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10]279相对于画家办画展、印画册进行宣传的繁杂工序与高昂成本,微信、微博、博客、网络等自媒体平台极大地促动了各种艺术宣传。

“时尚的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时尚总是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11]77自媒体让我们保持了与时俱进的时尚感,带给我们强烈的现在感。时尚既制造差异又弥合差异,时尚的魅力在于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对于大众来说,时尚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潜在的人群憧憬新的社会身份,把读者所感受到的社会等级差距转化为进入新的文化等级而努力的动力。自媒体成为现场展览、文本展示之外最为便捷的虚拟推广手段。而且,从公众教育的角度讲,艺术利用自媒体平台的宣传使其公共化和亲和力更加凸显,是新时代的“艺术为大众服务”的楷模。

“当今社会我们已经逐渐由‘传统精英化媒体时代’进入了‘大众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不仅缩小了时空的距离,也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更多的人选择了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灵寄托和人伦情感。”[12]在虚构与矫情的双重挤压中,我们享受了作为个人的孤独。我们随从我们的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大众传媒的世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想在这拥挤不堪和压强超限的空间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往往会陷入无线传播的否定性迷狂中,甚至成为一个片刻不能关闭的信息收放终端。在不可遏制的当代交流冲动中,世界和个人在这种欲望的推动下表现出了对他人的根本性欲望,开始了永无休止的集聚和建构。波德里亚认为媒介从根本上瓦解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主体,他说:“如今,媒介只不过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工具,使现实与真实以及所有的历史或政治之真全都失去稳定性……我们沉迷于媒介,失去它们便难以为继。这一结果不是因为我们渴求文化、交流和信息,而是由于媒介的操作颠倒真伪、摧毁意义。人们渴求作秀表演和拟仿……便是对历史和政治理智的最后通牒做自发的全面抵制。”[13]217但是,必须清楚的看到,自媒体只是一种虚拟导引,而不是一种对现实体验的替代。

技术对文化的渗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审美文化带来了新的空间和手段;另一方面又对审美文化固有的游戏规则形成威胁,这特别突出地反映在工具理性对表现理性的淩越上。总的来说,技术在暗中引导了中国当代艺术审美形态的变迁。对于技术向审美文化的渗透,我们必须采取一种开放的批判态度。在现代技术和审美规范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既坚持开放的立场,又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

[1]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W•J•T•米歇尔.图像转向,文化研究(3)[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剑桥:政治出版社,1990.

[7]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0.

[8]哈贝马斯.现代性对后现代性[M]//亚历山大.文化与社会:当代论争.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

[9]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10]周宪,刘康.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2]张海涛.自媒体艺术时代[EB/OL].艺术国际. (2014-08-06). h t t p://b l o g.a r t i n t e r n.n e t/ article/532998.

[13]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J02

A

胡清清,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媒介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