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敏,崔鸿峥,薛凌,李飞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切入点和关键措施。因此,治疗目的就是使血压达标(<140/90 mmHg),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总危险。其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后者包括限盐、限酒、减轻体质量、规律运动、心理平衡、合理膳食等措施,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是高血压长期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1~2]。中医养生是一种有意识地通过中医理论指导各种手段或方法养护人体生命的主动行为,包括精神和物质的调护行为,包括精神情志、起居宜忌、药膳食疗、针灸按摩、运动气功等诸多方面[3],对高血压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分析了本科室实施养生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控制的影响。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诊断标准:不同日3次测得收缩压(SBP)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99 mmHg。
1.2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40~70岁。
1.3 排除标准 ①各种继发性高血压;②恶性肿瘤患者或精神异常患者;③恶性高血压;④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患、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患者。
1.4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2年2月—2014年6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诊治的高血压患者,共198例。根据是否坚持采用了1项以上中医养生调护措施形成自然对列,包括对照组74例(未采用)和中医养生组124例(采用)。对照组男46例,女28例;年龄43~69岁,平均(50.4±12.9)岁;病程3月~5.5年,平均(2.8±2.0)年;高血压Ⅰ级26例,Ⅱ级30例,Ⅲ级18例。中医养生组男69例,女55例;年龄45~70岁,平均(51.1±13.2)岁;病程5月~6年,平均(2.6±1.8)年;高血压Ⅰ级39例,Ⅱ级55例,Ⅲ级30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和高血压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组均采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血压。
2.1 对照组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进行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指导患者减轻体质量;戒烟限酒;限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注意心理调节,减轻精神压力等。
2.2 中医养生组 ①饮食养生指导:清淡少盐食物,少食肥甘油腻;戒烟限酒;少食辛辣,少饮浓茶;饮食要有节制,控制主食量;根据体质或证候进行合理膳食指导。②运动养生指导:指导患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或慢跑、快走运动,每天坚持30 min~1 h。③精神调摄:做到静神、静心,神气内持,静而不躁;御神,即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达到消除焦虑、紧张、惊恐等不良情绪;治神即对容易出现情绪情志波动的人采用中药或食疗以调畅气机,养心安神[4]。④起居适宜;居室静雅,规律生活,睡眠有度;恪守时间忌讳、行为忌讳[3]。⑤针灸、按摩:针灸和按摩可选择百会、曲池、足三里、风池、合谷、内关、涌泉等穴位。⑥浴足:可采用磁石、菊花、石决明、夏枯草、杜仲、川牛膝、黄芩、山栀子等药物进行浴足治疗。以上任意2种以上养生方法能坚持3月以上者进入疗效统计。
疗程:2组患者均进行6月的门诊随访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血压达标率: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老年人SBP<150 mmHg为血压达标;②偶测血压水平:治疗前后各测3次,取平均值计算;③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4.1 2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控制情况比较 见表1。治疗后2组SBP和DB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医养生组SBP和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控制情况比较(±s)mmH g
表1 2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控制情况比较(±s)mmH g
与同期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对照组n 74中医养生组12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SBP 159.4±11.6143.1±9.8①160.2±10.5138.2±8.7①②D BP 98.7±8.291.8±6.5①99.4±8.688.3±5.8①②
4.2 2组血压达标情况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见表2。中医养生组血压达标率82.26%,高于对照组6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养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12.10%,低于对照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养生组平均随访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血压达标情况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头痛”范畴,多因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先天禀赋等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风、火、痰、瘀、虚是其主要病理。中医采取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观念引导下的整体调节手段,及以治未病思想指导,采取中药、针灸、推拿、非药物疗法等多种综合手段,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平稳降压,减少危险事件等诸多方面显示了确切的疗效[5~6]。
“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提示了饮食有节,饥饱有度对人们的健康长寿、防病治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辛辣,肥甘之品能助阳生热,或生痰化火,使病情加重,因此宜清淡饮食。清淡饮食也能减少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的发生,这些高血压患者均是有益的。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血压的影响较大,如“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喜怒不节则伤脏,而心、肝、脾、肺、肾的损伤均可导致“眩晕”“头痛”的发生,因此说情志内伤是高血压产生的重要病因。因此中医注重情志养生,保持情志条畅,情志条达则脏腑功能正常,人体气血通畅[4]。
运动疗法不仅能直接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八段锦、太极拳传统运动疗法,具有调血脂、降血糖,调节体液因子,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精神状态,降低血压,减少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等作用[7]。
中药浴足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特色。足与周身阴阳经络有密切关系,全身脏腑器官通过经脉与足相联系,故可通过足疗治疗脏腑器官疾病[8~9]。笔者采用的浴足方中以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菊花、夏枯草清肝明目;杜仲补肝肾强腰膝;川牛膝活血引血下行;黄芩、山栀子清泻肝火。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中医养生方法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常规治疗,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也观察到中医养生组平均随访时间长于对照组,提示了这类患者防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提高了,从而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1]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4-43,15.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3]叶明花,蒋力生,曹征,等.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保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3):36-41.
[4]马龙,周英武,刘如秀.论情志养生对高血压病防治的意义[J].吉林中医药,2013,33(7):649-651.
[5]陈晓玉.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中的特色与优势[J].天津中医药,2012,29(2):155-157.
[6]李逊,魏玲.自拟清肝降压饮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和原发性1级高血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3):295-297.
[7]付萍萍,张洪斌.八段锦、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降压机制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3,35(10):1585-1587.
[8]黄桂宝,陈笑银,张立军,等.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40(5):37-38.
[9]施展.浴足疗法治疗高血压现状的概况[J].医学综述,2012,18(24):4226-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