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金华
《革命战士集》封面。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出生在诸城市大北杏村,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弹去历史的尘埃,回望这颗从诸城升起的红星,他以短暂的27个春秋,书写了辉煌的一生。他的档案资料作为一个单独的卷宗,静静地陈放在诸城市档案馆二号库房内,计4米长,18盒,326件。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印证着王尽美波澜壮阔的一生,一卷卷档案资料中耸立着一个在国家危难之时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身影。
“穷人白劳动,财主寄生虫。人穷并非命,世道太不公。穷人擦亮眼,革命天才明,革命天才明!”这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尽美回家乡发动群众革命时传唱的一首歌。铿锵的韵律,字里行间流露着王尽美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
王尽美早期的革命思想是在家乡诸城萌发的。1912年革命军攻克诸城,给少年时的王尽美极大的震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革命军》、《天演论》等,让他接受了民主思想的润泽,使他开始了对于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思考。
1918年4月,王尽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班,这让他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济南求学的王尽美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一切先进事物。1919年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撞击了王尽美忧国忧民的心。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之中,而且被推选为省立一师北园分校的代表。他广泛联络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演讲,发动民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期间,王尽美还以山东省学联代表身份回到诸城,到城乡学校宣传反帝爱国和新文化运动,撒播五四运动的火种。
王尽美的老乡、校友,原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又罘在回忆中写道: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年夏天,出外求学的学生大多回到家乡,因此,各村的学生自然成为运动的积极分子。因为那时候的农村是地主、农民之间的矛盾,启发的对象是广大农民,他们大部分是文盲,所以尽美同志将一些宣传词编上谱,让农民传唱,这样宣传力量就扩大了。
王尽美在革命运动时写的《长江歌》、《赠友人》、《无情最是东流水》、《革命天才明》四首诗,曾登载在《山东劳动周刊》上,其中《革命天才明》这首歌,王尽美后又填写新词,并分为五阕,分别对工人、农民、店员、学生、士兵发出呐喊:要免受剥削、不受欺压,唯有革命,只有革命天才明。
王尽美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诗句“革命天才明”,为他所从事的事业做了最好的注脚!五四运动,让迷茫中的王尽美找到了革命的方向,并站到了中国政治舞台的前沿。
穿越九十余年的时光隧道,时间定格于1921年7月下旬。13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从上海到浙江,荡舟嘉兴南湖,在惊险与激情中,一个崭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
7月23日,王尽美从省城济南赶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会议,时年23岁,英姿勃发。
中共一大开幕后的第二天,王尽美代表济南早期党组织汇报了组建的过程,并对目前形势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年纪较轻,但他举止从容不迫,充满朝气。
王尽美与毛泽东共同出席一大会议,王尽美对革命的激情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找来了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山东代表、青岛市市长马保三同志,无限深情地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烈士的情况搞清楚。”毛主席还介绍说,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要收集好他的遗物。
中共一大后,就是这个“王大耳”,原名叫王瑞俊的佃户子弟,认定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无产阶级“尽善尽美”的理想社会。他为了坚定地实现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将名字改为“王尽美”,并题了一首诗赠友人:“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潍水河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表达了他为革命献身的信念和决心。当年8月中共山东区支部成立,他担任书记,从而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一名革命家。
1926年10月10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编辑发行的《革命战士集》是最早介绍王尽美事迹的刊物,这本刊物的编写人是罗章龙。
罗章龙,湖南浏阳人,参与毛泽东、蔡和森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的“新民学会”,成为学会的领导者之一。毛泽东那首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就是和罗章龙一起登黄鹤楼后写的。
1981年,罗章龙回忆山东党建初期情况时,谈到了《革命战士集》的出版情况。那时他在中共北方区委负责工运工作,经常到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东北等省区巡视工作,又因为济南是京沪往来的必经之地,所以在济南停留的时间较长。1925年8月,正在青岛巡视工作的罗章龙,与重病中的王尽美相见于弥留之际。罗章龙在回忆中说:“尽美临终,以党的事业相嘱,遗言毫不涉及私事。我党失去精干,我内心深为悲痛。事后,北方区委在北京、唐山等地隆重举行大会追悼,我当时曾作诗以志怀唁。我于1926年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开会之际,为王尽美同志写了一篇传记,载于《革命战士集》,这也是有关王尽美最早的介绍。”
《革命战士集》中关于王尽美的介绍原文计1600余字,文中写道:“……尽美少怀远志,遍读国际革命史乘,慷慨慕其节,故其参加社会运动,远在1918年以前。1919年,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盛顿会议,协定宰割中国方略,为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最猖狂时代。但因国人昧于世界政治,茫然无所觉,反盲从附和,如中狂疾。尽美独著论投山东各报,力辟谬论,分析世界政治,条理密察,陈义正雄,确山东舆论界空气为之一变。时尽美方为济南第一中学校(应为省立一师)学生,在山东青年运动中已崭然露头角了……”
《革命战士集》王尽美传记中最后一句话是:“日与同志以布尔塞维克相勉,群众受其感化,蔚成风气。故直到今日山东革命势力,巍然构成北方革命战垒中最坚强的之一部云。”
王尽美为了追求尽善尽美的理想的社会,永不疲倦。党的“二大”上,他和邓中夏被选为工人运动的负责人,成为工人运动的实际领导者。按照党的指示,他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积极领导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10月,在他直接领导下,京奉铁路山海关工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历经9天,取得斗争胜利。紧接着,他作为总同盟罢工指挥部重要成员之一,参加领导秦皇岛、开滦五矿工人总同盟罢工斗争。1923年1月,他领导建立京奉铁路总工会及山海关分会……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王尽美革命生涯的最后一站,他口吐鲜血,战斗到最后一息,年仅27岁。
铁路工会殉难战士第一次调查表。
档案就是这么清晰地记载下了这些重要的历史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