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艳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模式”一词是从英文M o d e l翻译而来的,在社会科学中,人们往往把“M o d e l”译为“模式”、“体制”等。如有的把模式理解为社会制度:“模式,可以是一种参照的社会制度,人们在从中得到启发的同时,又不断改进它。”有的理解为经验:“所谓模式,可以看作是成功回应某个挑战而结晶下来的人类经验。”因此,模式既可以是制度、体制,也可以是经验、道路。同时,所谓模式还意味着它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意义,可以成为这一类型的事物的一种参照样式,可以为别人所仿效。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马恩的书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建国后,我国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整齐划一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不仅在苏联本国造成严重后果,在社会主义各国包括中国在内,也都产生了严重后果,因此必须突破苏联模式而探索出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后,中国反思这种发展模式,提出了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特别是2004年,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雷默发表了他的题为《北京共识》的论文后,“中国模式”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所谓“中国模式”,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下的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形式。
中国模式蕴含着丰富内容:
第一,中国模式具有历史承接性和延续性。
任何一种社会发展模式都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固定不变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也不是一改革开放就建成的,中国模式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和历史延续性特征。中国模式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为了安邦富国,在黑暗中不断摸索,一次次借鉴和淘汰其他发展模式,经过酝酿和萌芽阶段、主流思想引领的探索和形成阶段、逐渐凸显中国特色阶段、丰富、完善和优化发展阶段而逐渐形成的;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中国模式发展着中国,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文认为,脱离历史的延续性,中国模式一定是虚空的或臆造的。中国模式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延续性的。
第二,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相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中国建设而形成的模式。
中国模式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对立统一的体现。这些是中国模式的基本要素之精髓。
从鸦片战争时始,中国的首要任务是摆脱民族危亡、取得独立。这是中华民族艰难摸索发展道路的阶段,大致经历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等。这些摸索,虽经程度不一地取得过不少成就,但最终都失败了。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先进的中国精英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核心理论。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传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为以后中国模式的酝酿、形成提供了最基本的政治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发展模式。在政治上,建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经济上,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制;在文化体制上,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元化指导。但中国还没有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警觉到国家建设的迟滞和倒退,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以科技创新和应用作为挖掘生产力的关键。同时,中国努力进行着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该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著成果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形成与成熟。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上,邓小平率先提出了商品和市场不是社会制度性质的标尺,而只是经济手段。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里程碑式的重大进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化补充,也是从战略上迎头赶上全球化潮流的导向。
然而,当以经济建设为重心进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实践达到阶段性预期目标时,要不断地反思这个实践过程中的得失,考虑到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这也正是新时期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突出的是,在1980年代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际上到1990年代初只走了前面的路,后面的路还要走——实现共同富裕。于是,中共新的领导集体针对复杂的国内外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这一方面充实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处理和解决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以上梳理表明,中国社会发展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动态进程为轴心的。只要真正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就进步和发展;反之,中国社会就必然出现曲折或倒退。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之无愧地可以被看成中国模式的灵魂或核心。
第三,中国模式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动态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并指导中国社会实践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过程,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动态模式。它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这个核心的是中国经济体制创新和完善的实践过程,以及中国政治文化体制不断改革和优化的过程。这是中国模式的基本框架。其中:
经济建设是物质保障,它为其他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建设又制约着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经济不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意识、政治行为,以至于在根本上关乎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发展方向,甚至政治稳定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面貌之所以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因就是整个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纵深挖掘社会生产力。历史和现实证明,一旦经济建设搞不上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政治建设是方向保障,政治建设不仅能集中反映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而且反作用于经济建设,并广泛地影响和制约着文化建设,同时它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搞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才有可靠的保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政治发展对引导国家建设方向起着灯塔作用。
文化建设是精神保障,它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深邃的智力支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文化建设,使人们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稳定的内在保证。忽视文化建设,就难以形成开拓向上、昂扬进取的精神源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加强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以实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着眼点,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充分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从而使得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且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以达到持续提高中国软实力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全面的,即它在强调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同时,同样注重文化建设的灵魂作用,这是中国模式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指南。
中国模式不是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简单拼加而得出的机械几何框架,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精髓,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有机互动为支撑,形成三位一体的动态社会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运行并相互作用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从其中得到反馈、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自身,同时借鉴国际先进文明发展成果,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第四,中国模式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模式,是在全球化中形成的。从长远的历史连续性看,中国模式是起点落后的中国被迫卷进了国际潮流,而非主动地参与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甚至是愚昧无知的。国内外的各种矛盾决定了中国人在寻找自立自强的社会发展道路过程是艰辛而坎坷的。中国的仁人志士,在不断的流血革新与冒死尝试中,终于选择到马克思主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由幼稚刻板而往往脱离现实到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把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取得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并在探索中引导中国社会建设的新征程,促进了中国模式的形成,从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即将沦为亡国奴的孱弱走向独立,再摆脱饥饿落后,再走向富强文明。这个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一进程的意义超越了中国自身,为世界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树立了榜样,同时也震撼着发达国家。它的经验被不同国家研究和借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模式的动态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越来越成为解决全球性国际问题的重要依靠力量。地区热点问题、全球反恐问题、核生化武器及其材料扩散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等,尤其是2008年10月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问题,都日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合作,这是中国模式国内效应的国际化结果。
看待中国模式时,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把国别特征与国际关系演化相结合。中国所处的环境,是历史和现实紧密关联,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挑战时常更加突出;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要把营造国内和谐与塑造国际和谐相结合,可以引领国际环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既有利于国际长久和平,更有利中国和平发展。这是全球化与中国模式相结合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
透过历史和现实,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发展是有模式的,但不是唯一的和固定的模式,不同国别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发展也是不同的。因此,中国模式只能是历史的、现实的和动态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下的中国模式,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强调某一方面;中国模式绝不是相对于中国自身而言的,它在形成中就被赋予了国际化的内涵,而贯穿中国模式成长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是站在全球化的高度调整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关系,并规划中国发展的未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