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雍正皇帝的华夷思想

2015-12-06 04:36裴宇辰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1期
关键词:雍正皇帝应用型思想

裴宇辰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简论雍正皇帝的华夷思想

裴宇辰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随着华夏族的形成,“夷”族也随之而形成,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华夷思想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华夷思想在先秦时便已形成,自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以来,汉族统治者便一直坚持华夷之别。1644年,清兵入关,满族贵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华夷之辨”的思想一直困扰着清初统治者。世宗雍正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四位帝王,针对当时的曾静逆案,与其展开一场关于华夷之辨的辩论,重新定义了华夷的含义,并且促进清朝大一统的形成以及边疆民族的发展。

雍正皇帝;华夷思想;华夷之辨

一、雍正皇帝华夷思想的提出

(一)华夷思想的根源

先秦时期便有“内中华而外夷狄”的华夷思想,将居住在中原地区以华夏族(后来的汉族)为主体的民族称之为华,而将其他少数民族称之为夷。但最初儒家的华夷思想主要是依据物质文化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划分的华夷,并没有歧视夷族的意思。但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华夷观逐渐被汉族统治者演变为华夷之别。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便开始修建长城,防止匈奴进入中原,严明了“内”“外”的界限,随着时代的变化,华夷思想也在不同的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李大龙在《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一文中提到“所谓“华夷之辨”的观念主要是试图通过一些政策措施, 将“五方之民”限定在各自生活的区域内, 以保证“礼”在华夏族区域内的正常运行不会因为其他民族的内徙而遭到干扰或破坏。”[1]尤其是中原汉族王朝统治力衰弱时,边疆少数民族便会不受中原王朝的束缚,甚至威胁到中原政权,这时统治者便会大肆标榜华夷之别,以此来证明自己正统的合法地位,代“天”而治。尤其是自辽金崛起后,由于汉族的控制力逐渐下将,所以更加提倡华夷之别。清入关之初,统治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华夷之辨思想,所以清初统治者大力证明清入关是顺承天命,大肆宣讲清政权的合法地位。

(二)清政权面临的华夷困扰

至清朝雍正帝时期,清政权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加强思想控制,得到百姓以及各民族的思想认同便被提上了日程。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曾静谋反案发生,曾静及其门徒张熙不仅列举雍正皇帝十大罪状而且否认清朝的合法地位,认为满清是夷狄,并且将夷狄比作禽兽,曾静所著的《知新录》中更是提到“盖以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为域中第一义。”[2]明显带有对夷族的其实,雍正皇帝以此为突破口发表多篇上谕力辩清政权的合理地位,力证应该华夷一体,天下一家,而不应中华之外皆夷狄。并且以此为中心与曾静展开一场隔空的辩论。

二、雍正皇帝华夷思想的内容

(一)“华”与“夷”是地位的区别

(二)区别华夷应以道德为标准

雍正皇帝提出区别“华”“夷”应该以德为标准,而君主更应是德者居之。不应限定华夷之别。“韩愈有言:“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4]韩愈是唐代时人,从其言语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华夷之别并非在意。“华”“夷”甚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雍正皇帝的以德为核心的华夷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在中国,文明产生时,便伴随着“礼”和“德”。雍正皇帝曾说:“盖生民之道,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5]雍正皇帝把“德”作为衡量一个帝王以及一个政权是否合理的标准。当然,这种观点也符合中国传统儒家的提倡,《论语》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篇第二)。[6]雍正皇帝认为,夷狄如果有德也可以转化为中华,中华如果失德也可以转化为夷狄。“未闻亿兆之归心,有不论德而但择地之理”。[7]雍正皇帝以德为标准的观点也有着一定的道理,符合中国儒家理念,也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三)提倡“华夷一家、中外一体”

雍正皇帝反对华夷之防,提倡“华夷一家,中外一体”。雍正皇帝发布连篇上谕辩驳华夷之辨,“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臣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而中外臣民,既共奉我朝以为君,则所以归诚效顺、尽臣民之道者,尤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从来为君上之道,当视民如赤子。”[8]雍正皇帝在提倡华夷一家之时将忠君思想融入辩论之中,不仅论证了满清的合法地位,同时也大肆宣扬忠君思想,雍正皇帝认为清朝入主中原是天命所归,百姓不应因其是“夷”族而反对其统治,“既云天下一家,万物一源,如何又有中华、夷狄之分?……九州四海之广,中华处百分之一,其东西南朔,同在天覆地载之中者,即是一理一气,岂中华与夷狄有两个天地乎?”[9]雍正皇帝认为天下为一家,万物为一源,不应以华夷而区别对待。

雍正皇帝虽然反对华夷之辨的观点, 但“雍正皇帝并不避讳“夷狄”之名,并对当时刊刻书籍“凡遇胡虏夷狄等字”便多方改窜,“为本朝忌讳”的行为颇为不满,认为这是“犹泥满汉之形迹于文艺记载间……不知即此一念,已犯大不敬之罪矣””由此可见,雍正皇帝承认自己是夷狄,只是大力提倡华夷平等的思想。雍正皇帝针对曾静所提出的“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的观点进行大力回击,认为“君臣为五伦之首,断无有身缺一伦,而可以为人之理”[10]。

三、雍正皇帝华夷思想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一)雍正皇帝华夷思想形成的原因

针对困扰少数民族长达数千年之久的华夷之辨思想,雍正皇帝以帝王之尊对其进行全新的解读。雍正皇帝与曾静的辩论及其华夷思想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满洲政权的统治,维护清王朝的根本利益,为清政权的合法地位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雍正皇帝提出华夷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由于曾静案的偶然发生成为其华夷思想提出的导火索,所以雍正皇帝华夷思想的提出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

从表6可知,在教学设计方案及其模拟教学活动中,近三分之二的职前教师表现出明显“指令性”教学特征.譬如在知识回顾中提出何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问题,然后介绍3种统计量的求法,要求学生根据“空气质量问题”求出3种统计量,最后根据统计量回答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教学方案及模拟教学,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注重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对已有空气指标、空气等级等条件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注重分析不同数据分析方法对空气质量问题判断的影响等.

华夷思想在先秦时期便被提出,后来逐渐演变,华夷之辨思想成为汉族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清军自入主中原以来,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清军入关之初,全国尚未完全统一,统治者致力于完成全国统一,无暇大力顾及华夷之辨言论,但清朝统治者作为少数民族却一直遭受华夷之别的困扰,各种反清思想喷薄而出,所以清朝统治者一直努力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反对华夷之辨,雍正时期,不仅关于华夷之防思想愈演愈烈,而且关于雍正帝本人继位不正等谣言也四处传播,到雍正帝时期,清政权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基本稳定,所以雍正帝意识到加强思想统治势在必行。

清朝统治者自入关以后便学习汉学,康熙帝注重对皇子的教育问题,所以雍正皇帝文化素养非常高,雍正皇帝喜爱儒学,深通儒家经典,对汉族文化也熟悉掌握,受传统中华文化熏陶,反对把夷狄看成国外。

曾静案的发生是雍正皇帝系统提出华夷思想的导火线。曾静高举华夷之辨的大旗反对清朝的合法地位,反对雍正帝的统治,这是任何帝王都无法容忍的,雍正帝为了力证清正统地位,加强对臣民的思想束缚,系统阐述其华夷观,有助于加强对百姓思想控制。

(二)雍正皇帝华夷思想的影响

雍正皇帝针对曾静逆案以华夷观为核心而进行言论回击,是曾静俯首认罪,并且对清朝歌功颂德,起到稳定人民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的作用。只有百姓在思想上对政权达到认同,是保证政权顺利运转的重要因素,雍正皇帝关于华夷之辨的辩驳,有理有据,容易得到认同。曾静对清朝态度的转变,也起到教化臣民的作用。

雍正皇帝的华夷观对乾隆帝的正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实,对于清朝而言,华夷思想和正统思想是相辅相成的。“从乾隆三十三年(1768)开始,乾隆皇帝开始关注正统偏安、天命人心的问题,至乾隆五十年(1785)后,辩析正统的谕旨连篇累牍,核心在于清朝是否得中华统绪之正,实质则是夷狄是否有资格为中国之主”。

雍正皇帝的华夷思想提高了少数民族的地位,得到了周边少数民族的认同,使更多的少数民族产生共鸣,有助于加强边疆治理以及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同时,雍正皇帝提出“中外一体,华夷一家”思想,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大一统的最终形成。

[1]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3月第14卷第1期.

[2]雍正编纂,张万钧、薛予生编译,《大义觉迷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16页.

[3]雍正编纂,张万钧、薛予生编译,《大义觉迷录》,中国城市出版社,3页.

[4]雍正编纂,张万钧、薛予生编译,《大义觉迷录》,中国城市出版社,9页.

[5]雍正编纂,张万钧、薛予生编译,《大义觉迷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页.

[6]孔子著,刘琦议评,《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7页.

[7]《清世宗实录》,卷86,雍正七年九月,癸未条.

[8]《清世宗实录》,卷86,雍正七年九月,癸未条.

[9]雍正编纂,张万钧、薛予生编译,《大义觉迷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22页.

[11]雍正编纂,张万钧、薛予生编译,《大义觉迷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16页.

[12]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7页.

[10]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

改变以往考试成绩所占比重,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卷面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又分为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三部分,所占分值依次为10%、10%、5%;实验成绩分为实验技能、实验报告、实验态度三项内容,所占比例分别为20%、10%、5%;期末考试成绩占40%,大大降低了以往传统考试中试卷成绩所占比重较大的弊端。

(四)重视考后分析评价,强化考试反馈功能

考后评价制度是考试制度中不可或缺且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的考后分析评价制度可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否达标,也能够促进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学者指出,“考试反馈信息不仅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可以具体从学生成绩的描述性、成绩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及个人成绩与努力程度的匹配方面进行分析”。3教师可以根据考试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及帮助。国外一些高校有比较完备的信息反馈制度,教师在考试结束后评定学生的卷面成绩,并针对此次考试的方式、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就分析结果和学生探讨,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真正了解自己知识的覆盖面,有针对性的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知,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学习、检测再学习提高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其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有所认知,提高其实践操作应用能力,顺利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注释

1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做强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8.

2刘茜,王文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6).27.

3石俊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69.

参考文献

[1]李争一,王志丹.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考试制度改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

[2]高沙.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走独立学院特色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4-5-13.

[3]马慧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4(4).

[4]石俊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作者简介

董潇丽(1979.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

裴宇辰(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史。

猜你喜欢
雍正皇帝应用型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思想与“剑”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浅析《红楼梦》对二月河创作的影响
恼人的人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