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新风尚

2015-12-05 05:08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12期
关键词:居家四川省养老

■ 文/本刊记者雷露综合报道

老有所养新风尚

■文/本刊记者雷露综合报道

【老有所养】养老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目前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相互补充、相互配合,让老人们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多元化选择。

怎么养老?这是一个困扰了万千百姓的问题。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难以顾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还有些失独家庭,他们年老后无人照顾,而老年人普遍患有各种慢性病,大部分家庭缺乏医疗护理知识,养老质量堪忧。

如何才能让百姓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2015年,四川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家门口养老,定义养老新模式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观念根深蒂固,老人及其家人选择养老机构的首要考虑因素也是离家近。成都和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成辉坦言,“家门口养老”才是热门,“风景再秀丽,环境再好,一旦脱离了老人原来的生活圈子都是不适合的。”

在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横街社区有个“长寿食坊”,附近的老人们都把这里当做大食堂,每天到点吃饭。73岁的曹婆婆,是这里社区居家养老最早的体验者之一。到饭点了,她从隔壁的活动室移步过来,熟练地在前台签字后点菜装盒回家。签字留名意味着曹婆婆能为这顿午餐少支付2元钱——根据规定,该区70岁以上老人在“长寿食坊”用餐可享受2元/餐的政府补贴。

“估计有两年没在家煮饭了。”曹婆婆表示,从过去住在女儿家到最近搬回来一个人住,她最近两年的三餐几乎都在“长寿食坊”解决。“她们上班去了,只剩我一个人吃饭,倒不如回来,街坊邻居都是老姐妹,更好耍。”

除了“长寿食坊”,“家庭病床”是对居家养老的又一补充支持,即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延伸至家庭,探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设立“家庭病床”,并优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医生签约服务。

“长寿食坊”旁边的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就给曹婆婆的子女吃了颗定心丸,“这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我要做电针等康复治疗他们就上门服务。”曹婆婆表示,目前的生活方式是她最满意的结果。

成都市慈爱嘉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洁表示:“老年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愿意住在‘家庭病床’。”

四川省民政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已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182个,目前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为70%、40%。同时成都一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居家照料是最受老年人欢迎的模式。

四川省政协委员、资阳市委统战部部长王晓明在《关于推进城镇社区医疗服务与社区家庭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中提到,我国呈现出“9073”的养老结构,即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中安度晚年生活,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实现养老,3%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

“从比例来看,居家养老将负担起社会化养老的重任,但居家养老服务只有依托社区养老机构,输送到每个家庭。”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何东认为,“养老社区化是居家养老的前提,搞不搞得好,关系到未来97%的老年人。”

幸福院是农村老人幸福的家园

专业养老机构,为社会养老兜底

2014年、2015年,四川省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加以推进。两年来,全省各级共投入资金42.6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18.6亿元,下达8176.73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计划。2014年省级财政资金投入位居全国第四。不论是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还是财政补贴养老机构,都是四川省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年初,四川省财政厅会同民政部门出台了《四川省运用新型民办公助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试点方案》,明确五项财政扶持政策,并开展支持社会资本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试点,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成都市双流颐养居作为市、县重点民生工程,是一家标准化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已于今年6月正式投用。占地19.5亩,床位436张,其设施设备配置为四川省三星级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标准,总投资约9600万元。投入运营后,有望成为成都市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养老机构样板。

此外,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省民政厅还签署了《四川省医养融合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鼓励有条件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利用富余资源举办老年病护理院;支持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转型为养老机构或开设老年病科。一步完善老年病、康复、中医等专业科室设置,为老年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康复服务。

目前,四川省有养老机构3505家,床位46.3万张,居全国前列。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9.5张。

农村幸福院,留住老人的朋友圈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多是面向城市居民养老的模式,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有一大批百姓的养老问题也有了“着落”。

到村上的“幸福院”喝茶吹壳子,是达贵茂最喜欢的日常消遣方式。老人每天吃了早饭,便邀约老伙计去村上的“农村幸福院”坐坐。在绵阳市三台县金石镇玉仙村,像达贵茂这样的留守老人有400多人。农闲时,村里的“幸福院”便成了这些老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已成为农村留守、空巢、孤独老人的欢乐大院、幸福大院。

不仅在绵阳,成都、德阳等地也纷纷建立起村级老年活动中心,德阳广汉市兴隆镇党委书记李志刚说:“过去都说‘养儿防老’,现在虽不缺吃穿了,但儿孙常年不在身边,老人孤单寂寞,突发疾病更难以及时照顾。修建农村幸福院,符合群众的需要,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无疑对改善民生、促进社兴隆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有不小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幸福院5070个,在全国率先开展依托乡镇中心敬老院建立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工作,100个试点单位省级补助每个50万元。

现在老人的晚年生活过于单调,四川省不断改善农村养老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提升了农村老年人幸福指数,让老人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四川声音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王建军: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不断提高制度的待遇保障水平。在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方面,成都、乐山等8个市州和南充顺庆区等4个区(县)已实现整合。下一步,我省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定我省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

我省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至少再投入44.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再支持新建和改造养老机构床位16万张,新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000个,继续为全省200万名高龄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支持服务。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建设,财政厅、民政厅今年组织开展了运用新型民办公助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试点,新建11个民办养老机构。初步打算,在2016-2017年,再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2亿元,以补助、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建设2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办养老机构。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

2015年,我省7所高职高专院校新增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等9个相关专业并已招生,4所本科院校向教育部申报了5个老年服务与管理、运动康复等养老服务业相关专业,正待批。截至目前,全省共有99所各级各类学校开办了127个养老服务业相关专业,在校生近15万人,建成养老服务类实习实训基地25个。

猜你喜欢
居家四川省养老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