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婧琳 任思奇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学生组织:新时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宋婧琳 任思奇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校园主人翁意识更强的大学生组建的学生组织逐渐体现出制度结构成熟化、组织目标服务化、传媒手段网络化、引导方式多样化等新特质,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通过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及对旧有网络平台的充分利用,有效扮演起解码器、“学校-学生”双向服务提供方的角色,被赋予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坚力量的新使命。
学生组织 新媒体平台 网络文化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历史证明,技术的进步与推广会不同程度地赋予一个时代新的文化内涵。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新的表达形式,依托高效的信息传送系统,以互联网为载体,借助更新率极快的语言、视觉符号传播思想,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认知,冲击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价值观体系。为了引导大学生对互联网文化有理性的认知,高校将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作为网建工作的重心。学生组织是高校网络文化的重要文化成员,能切身理解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心理特征、现实诉求,因此,充分发挥其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作用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看:学生组织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网络文化始终是由人来创造并推动发展的。建构主体在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主导、推动甚至是决定作用。学校和学生是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构的重要主体。学生是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推动者[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大学生网民已有3686.4万人,互联网产品及应用在他们之中的普及率相当高(如图1),显然,身处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比年长的校园管理者更能及时搜取与传播网络资讯,并源源不断创造新的传播符号,已然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最活跃的行为主体。
新媒体环境下,了解大学生在互联网社会中的角色心理、需求反馈成为有效引导其正确对待互联网文化的关键。通常来说,愿意参与到以服务全校学生为宗旨的学生组织的大学生群体,都具有较强的校园主人翁意识。因此,学生组织极有必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协调配合其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主体共同开展工作。
表1 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情[2]
(二)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结构看:学生组织的加入将为其带来良性循环。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也与网络文化建设一样,具有三重结构,即:以物质技术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精神建设为核心。
物质技术建设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根基,由于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高校网络文化物质技术层面的实践与创新离不开参与。正是学生组织凝聚了一大批有着创新理念的大学生,将学生与学校的需求结合,渗透进新媒体平台开发、APP终端设计等领域,源源不断地为搭建高校网络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制度建设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保障与归属,以强制或非强制的方式成为大学生基本网络活动的道德约束与行为要求。大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对于网络信息的鉴别不够理性,易受网络谣言误导,因此形成一套规范的网络文化制度很有必要。网络信息具有共享性、及时性等特征,学生组织一方面有助于从学生出发对制度建设提出建议,另一方面更易于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规避不良传播。
精神建设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平台信息是否及时有用、是否易于被接受以发挥正确引导作用是精神建设的重点。学生组织具有先天优势,搭建“学校-学生”资源平等共享的平台有助于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且学生的身份对学生群体而言更平等亲近,能迅速建立共鸣的语境,从而消除“学校-学生”之间的代际鸿沟,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引导力,增加校方工作的预见性。
(三)从学生组织的特质看:学生组织具备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条件与优势。
过去的学生组织,由于受学校治理理念及现实经费的制约,长期存在宣传平台过于单一、治理权力缺失等问题。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学生组织形成了时代特征显著的新特质。
其一,学生组织的校园主人翁意识增强,双向服务性更加明显。在网络时代逐步成长起来的学生组织,其视野更加宽阔,在网络平台上吸收了更多正面能量,不再甘愿做学校的附庸,而是希望能够同时服务于学校与学生。
其二,学生组织活动方式多元的同时,传媒手段网络化程度提高,不仅宣传范围扩大,其创新性、思想引领性也更加明显。如今,学生组织大多搭建起联结“学校-学生”的新媒体平台,及时在线发布学校官方信息的解读版本,收集整理学生反馈信息,并以“书报-新媒体”结合的全媒体宣传方式逐步扩大平台受众(如图1)。
图1 某西部地区985大学研究生会官微用户统计
由于双向服务性、思想引领性的展现,学生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具备了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条件与优势,在新时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被赋予了新使命。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学生组织的参与提出新要求。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3],在此基础上,高校网络文化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学生组织的参与角色也在此过程中几度转变。
新媒体初步兴起的时候,高校纷纷开始搭建起自己的官方网站,以此作为信息发布、新闻传媒的平台,对学生组织的定位也仅停留于官方信息直接传输媒介。此时,学生组织虽然一定程度上接触了互联网,却仅限于将互联网应用作为交友、娱乐平台。
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信息交互需求激增,高校开始搭建官方BBS、校长信箱供师生查询信息。与此同时,学生群体的思维愈发活跃、主人翁意识增强,开始成为校园BBS的管理者(版主),并利用社交网络进行活动宣传,人人、QQ群、BBS成为主要途径。
当新媒体发展到现阶段,“微时代”来临。负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专业部门成立,学生被授权加入搭建及管理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着力打造高校网络形象。此时,随着高校网络文化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凸显,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有必要紧密联系每一位校园文化主体。然而,在与学生达成良性互动上,学校官方平台效果有限,而根植于学生群体的学生组织却有条件承担起这一使命,着力打造信息传播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平台,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二)学生组织有望成为值得信赖的官方信息源、解读者及反馈者。
与过去一样,学生组织并没有完全脱离学校官方的领导,这是它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较其他松散的社团、协会能够更好联结“学校-学生”的关键原因。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初期,学生组织通常只在官方要求的情况下对官方信息进行转载,且并不对这些政策做任何解读,因为其本身并不能切实理解官方意图,当然,它们也不曾捕捉其受众——大学生是否对这些信息存在疑虑。故难免影响力弱(如图2)。
图2 学生组织担任官媒发声器时并不对信息
然而,网络时代的交互性与开放性[4],使一切都有了转机(如图3)。
图3 学生组织逐渐成为官方信息源头及解读者、反馈者
高校为了更好地进行网络文化建设,已将原本只在官网发布的信息由学生组织在其新媒体平台进行第一时间推送,涉及教学、后勤、就业等各领域。
不仅如此,学校开始尝试接受学生的质疑与询问,以提供引导学生适应新政策的有效途径。学生组织渐渐转变直接转载官方信息的方式,换之以学生更易接受的“一分钟读懂新政策”、“高校微访谈”等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并建立答疑板块实现信息交互。
(三)学生组织能够敏锐抓取校内外信息,服务于高校形象塑造。
对学校而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之一是塑造高校
网络形象,为此,高校在搭建网络文化技术平台、打造高校网络排名方面下足了工夫。高校间网络平台上的竞争,急需及时捕捉各校网络信息并加以分析,予以回应,学生组织的新媒体平台正好具备这项功能。网络中分散的学生个体十分乐于将信息搜取到后用@的形式与平台取得联系,以便学生组织可以及时向校官方反馈信息,并在官方指导下对网络信息予以非官方回应,避免了官媒回应此类消息尴尬的同时,还通过平台学生用户迅速转发实现了扩散性效应。
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学术讲座、就业深造机会还是一些相关竞赛信息,第一手资料尤其珍贵。过去,这类信息大多被直接接触校官方机构的同学获得,如校办助理、辅导员助理等。如今,学生组织不仅第一时间发布校内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还与其他高校、校外企业、科研单位、商业机构接触,发布高校联谊、企业参观、双选招聘、各类竞赛及周边商业单位的福利信息等,实现了资源的平等共享。
(一)学校应充分调动学生组织,合力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推进。因此,学校应在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局限性的同时,肯定学生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以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首先,学校第一手资料的提供是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的第一步,对其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至关重要。新时期学生组织急需转变自身定位,即由单纯的官媒发声器转变为官方信息源头及解读者,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首要是得到学校的认可与支持。只有学校愿意第一时间将信息交给学生组织的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学生组织才有机会赢得广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与信赖,只有学校愿意配合学生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工作,学生组织才能够更好地扮演解读者的角色。
其次,学校要积极放权给学生组织,以提高其自主自觉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在学生组织的自我平台建设过程中,学校应以发挥学生自主性为主,不过于干预平台日常信息的甄选;其二,在高校网络文化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学校应给予学生组织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制度建设的机会,认真听取学生组织的意见并作为参考,制定出贴合学生实际的判定标准与行为规范。
(二)学生组织应完善自我建设,更好地承担起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时期的使命。
首先,学生组织搭建的新媒体平台必须将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而“内容的健康与高雅,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层次与水平”[5]:其一,继续摸索解决“学校-学生”沟通障碍的方法,对学生反馈信息的网络化用语进行规整,以增加“学校-学生”互信与理解,降低双方对彼此的期望落差。其二,务实原创,敏捷反应。在新媒体平台建设初期,由于思路不完善和专业人才匮乏,转载成为新媒体平台推送信息的主要方式,如今,学生组织必须致力于增强平台信息内容的原创性,并及时对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进行整合,及时作出回应,实现传播内容“质”的提升。其三,“注重正面引导,强化主体自律,着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责任教育”。新形势要求学生组织服务同学的同时侧重思想引领,尤其应注重引导网络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内容选取上看,应有意识地推广大学生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德育功能。
其次,学生组织必须重视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维护新媒体平台健康持续发展。目前,网络文化刚开始受到关注,人才储备较为欠缺。从技术平台搭建与维护上看,学生组织需要广泛征集学习能力强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关注后备力量的储蓄与培养。从内容建设上看,为了更好地契合学生、学校的网络文化需求,原创写作型人才是新媒体平台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学生组织需要发现与培养在原创写作过程中不仅熟练运用网络文化用语,还能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的原创性写手,以迎合高校网络文化主体需求,使新媒体平台具有吸引力与影响力。好的内容需要有计划地助推才能在网络文化环境中迅速扩散,因此学生组织还需要大力培养运营型人才,提高平台的吸引力与引导力。
此外,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类失范现象屡屡发生[6],制定一套规范的学生网络行为甄别标准是学生组织的迫切任务。一般而言网络制度文化被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社会规范,也就是这里我们所说的“框架规范”,是创建和谐网络文化环境的基础。学生组织应时刻关注网络立法、网络社会规范,关注学生网络活动,确立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道德准则、框架制度,完善学生使用校园网络的行为规范。二是从微观入手规范网络参与主体的具体作为。作为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是网络个体在网络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规则性方式,它随着网络技术和资源的演化而不断更新[3]。对于学生组织而言,一方面从学生切身需求的角度构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各种条例,并以新媒体平台进行扩散性宣传,使学生主体对信息本身进行有意识的甄选与转发,另一方面是通过信息及时抓取整合,做好高校网络舆论的监管工作,在必要的时候与学校联结,以强制与非强制的方式净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
[1][5]吕红胤.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及优化途径[J].中华文化论坛,2013(10):187-190.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DB/OL].(2014-6-11)[2015-6-11],http://www. 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3]任祥.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104-106.
[4]丁慧民.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80-81.
[6]商懿秀.高校网络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