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强 易耀森
(1.福建中医药大学人事处;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坚决反对不良学风,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研究生学术廉洁文化着重提倡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而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抄袭剽窃等学术失信行为会影响高等院校学术的发展,导致创新精神的丧失,甚至会导致社会良知的坍塌和阻碍社会文明进步[1]。本研究尝试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对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学术廉洁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初步分析。
本课题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随机抽取500名研究生为样本做了关于《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学术廉洁文化建设现状》的问卷调查。该项调查以专业为单位,涉及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基础等34个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研一至研三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分别占31.24%、36.48%、28.26%、4.02%)。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65份,回收率93%。调查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调查问卷的统计使用Excel 2007和SPSS19.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对学术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笔者采用李克特量表[2]来评价对于在科学研究中认为学术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看法(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分别按照5分、4分、3分、2分、1分来赋值)。每位受调查者在这一量表上的四个得分总和(每个调查项所对应的分值的和),就表示他对学术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态度。调查显示,得分在1-5分的只有6人,占1.29%;6-10分的有48人,占10.32%;11-15分的有215人,占46.24%;16-20分的有196人,占42.15%;得分在11分以上的占88.39%。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科研工作者应认真遵守学术廉洁制度,要自觉保持学术诚信,不能因为个人切身利益如顺利毕业、获得课题、晋升职称等而出现学术失信等行为。并认为学术失信行为容易导致浪费科研经费和资源(83.64%),易损害同行之间的信任(79.81%),会影响所在单位、学术团体和学术领域的声誉(75.24%),会影响个人的诚信品质(70.26%)等危害。如有学术不端行为应该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惩罚。
(2)对学术诚信规范建设内容的认识
笔者着重调查了中医院校研究生对基本学术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各种奖惩措施等五项学术诚信规范化内容的了解程度[3]。调查显示,有74.82%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对基本学术规范比较了解;有69.23%认为自己对学术引文规范比较了解;有53.42%认为对学术成果规范比较了解;30.12%对学术评价规范比较了解;27.43%对学术诚信的奖惩措施较了解。同时,受调查的研究生反馈在科研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论文中的引文不规范、参考文献标引不正确、不知道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等。究其原因,高等中医院校较少对研究生进行系统化的学术规范认知教育,导致部分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淡薄,以致学术失信行为常有发生。
一般来说,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在课题或者毕业论文的申报、实施(撰写)、发表以及成果申报的过程中较易出现学术失信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申请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及其原因
为了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包括研究生在内科研工作者需要事先完成包括文献调研、选题、研究方案设计等在内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不甘于平淡”的学术环境里,科研资源显得尤为稀缺,因此为了获得课题立项或者完成毕业论文就常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出现一些失信行为(见表1)。
表1 科研准备前期过程中常出现的失信行为(前三名)
从表1可见,由于目前网络的便利性,部分研究生为了获得课题或者顺利开题而模仿套用别人的科研题目或框架,把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研究思路直接照搬过来,或者进行适当的修改及整理把它变成自己的内容。部分研究生为了凸显自己科研或者课题的创新性和重要性,常故意夸大或者虚构项目研究主题意义和前景。此外,还有部分研究生为了彰显课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捏造或者篡改文献资料,以有利于课题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施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及其原因
科学研究实施过程是否规范、科学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是否科学可信。目前大部分高校评价硕士或博士学位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大多都以学位论文作为评判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科研工作实施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见表2):
表2 科研实施过程中常出现的失信行为(前五名)
从表2可以看出,部分研究生因为学位申请的严格要求、对自己较高的目标期望等原因而选择了铤而走险。部分研究生抱着“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不会抄”的态度,粗糙滥制、随意拼凑,部分同学为了躲避“防抄袭软件”的检测,把别人的论文改头换面,但整段话的含义不变;部分研究生为了加快研究进度随意改变实验手段或方法、在取得阶段性研究数据结果发现与预期目标不符合时,就采取编造数据、更改指标等方法来弥补;部分研究生为了显示自己掌握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将许多自己未阅读过的文献资料列入参考文献或者引用、借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不加任何标引。
(3)论文发表或成果申报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及其原因
发表学术论文、申报科研成果是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是传播、交流学术思想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显示,在这过程中较常出现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一稿多投(占43.25%)。由于毕业、职称等的硬性标准要求,而杂志社或者编辑部审稿周期一般较长不能及时给予投稿者回复,造成投稿者以为文章没有被录用而转投其他刊物,造成一稿多投。
第二,相互挂名(占38.64%)。部分研究生为了追求科研数量或者加快论文的发表速度,出现同学之间、同学与导师之间论文挂名等“学术搭便车”的现象。
第三,简单重复发表(占33.62%)。部分研究生为了追求论文数量,常在不改变文章主旨思想的情况下,简单更改下论文的题目、框架或把论文“拆分上市”,将一篇论文以多种形式发表在多本杂志上。
弗莱克斯纳指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4]”因此,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回归大学的本原,共同营造一种学术共同体,树立可信赖的学术权威结构,形成一种共有、共享、大家互惠互利的精神指引,并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构建良好的学术廉洁文化氛围。
调查显示,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往往为了追求暂时的利益或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放弃了诚信,而归其根源在于部分研究生个人学术能力不到位,诚信意识偏差。因此,加强对研究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诚信观;加强研究生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个人学术能力;引导学生把学术诚信内化为一种稳固的道德信念,并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外化表现出来,在各种利益的诱惑前能够自觉自律显得尤为重要。
学术文化廉洁制度是科研工作永葆生机的关键问题之一。面对日趋严重的学术不端现象,高等中医院校要构建一个长效的管理、监督、评价、激励与惩罚机制。
(1)建立研究生个人学术征信体系
在每位研究生一入学,就建立相应的个人学术征信体系,规范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行为,毕业后将学术诚信档案纳入公民个人信用体系的一部分,真正对研究生的学术廉洁行为产生约束力,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
(2)建立、完善研究生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研究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都有较为严格的论文硬性规定,而研究生为了论文数量,一稿多投、一稿多发、抄袭等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在学校层面,可以考虑改变以往把毕业论文当作考核唯一“金标准”的做法,结合研究生平时的综合表现,把考核标准细化到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等各个方面之中。研究生导师方面,要注重研究生平时包括学习、实验、考试、论文等在内的各项情况,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原则,结合研究生个人实际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及时遏止研究生学术失信的苗头。
(3)建立研究生学术廉洁的监督、奖惩机制
高等中医院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成立专门的学术诚信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进行诚信评价以及不诚信行为的监督,并建立较为严格的奖惩制度[5]。对于遵守学术诚信制度的,要着重树立典型,加以宣传、表扬,在师生中树立先锋带头模范作用,激励研究生在学术上自觉自律;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要加大处罚力度,真正把个人学术信用记录与研究生的切身利益挂钩,在评优评先、课题申报、就业推荐工作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增加研究生学术失信的冒险成本,增强研究生在学术诚信方面的自制力。
目前国家或者学校关于学术诚信的法律、法规大多针对性不强、强制力不够,各行其是,无法对学术诚信行为形成系统、全面的管理和监督。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统一协调高校的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学术诚信管理委员会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术诚信管理条例,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规范个人学术征信体系建设;推进舆论监督与制度监督的对接,充分发挥各级媒体的舆论导向、监督作用,加快对学术诚信行为的监督反馈机制,及时公开信息,帮助净化学术环境,引导公众对学术诚信有客观、理性的认识。
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学术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开拓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学术廉洁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与新途径,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面推进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学术诚信体系建设,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刘卓.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应对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1):17-20.
[2] 陈冲,等.研究生学术诚信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2):1-11.
[3] 彭昶阳.体育院校研究生学术诚信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19-20.
[4] 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5] 李小军.论学术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学术腐败治理路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