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变异函数的浙江省FDI区域差异演变*

2015-12-05 09:47:42姜海宁陈秋羽
关键词:区位变异浙江省

姜海宁, 陈秋羽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基于半变异函数的浙江省FDI区域差异演变*

姜海宁, 陈秋羽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运用半变异函数分析了2000年以来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区域差异演变.结果表明:浙江省FDI总体空间差异在逐渐增大,而且作用于整个空间尺度因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差异也在不断提高,而由于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日益减弱;浙江省FDI空间关联效应的影响范围在不断缩小,而且其空间格局演变连续性及空间自组织性均较强;从各个方向上的分维数来看,在4个年份中,东南—西北方向的均质性较高且不断上升,而东北—西南、南—北和东—西3个方向空间差异度逐渐增大,其中东北—西南方向空间差异度最大.最后,将浙江省FDI区域差异演变的成因归结为集聚效应、技术势差、经济区位和政府政策4个方面.

区域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半变异函数;浙江省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使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并逐渐成为推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动机”,而中国于2003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区域差异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2〛[3].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其经济总量也位居全国前列,而其实际利用的FDI却较少,与其在东南沿海及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已有针对浙江省FD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FDI技术溢出[4-6]和FDI经济效应[7-11]2个方面,其成果主要基于经济学视角,而基于经济地理学视角探讨浙江省FDI区域差异方面的研究较少,如唐根年[12]和钟业喜等[13]对浙江省FDI空间差异或区位选择进行了探讨,其中前者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而后者则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即开始关注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对空间格局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半变异函数,以4个时间断面为基础,分析了2000年以来浙江省FDI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揭示了其格局演变的内在机理和驱动机制.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半变异函数,亦称空间变差函数,是描述区域化变量随机性和结构性的基本手段,它是描述样本点变异值与样本点间距离的函数[14].除了距离外,方向也是半变异函数的重要特征量,即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假设区域化变量满足二阶平稳和本征假设,则半变异函数可由如下公式进行估计:

式(1)中:γ(h)为半变异函数;h为样本点间距,即步长;N(h)为分隔距离为h的样本点对数目; Z(xi),Z(xi+h)为区域化变量Z(x)在空间位置xi和xi+h处的观测值(i=1,2,3,…,N(h)).以h为横坐标,以γ(h)为纵坐标,可绘制出半变异函数的曲线图,包括变程(a)、块金值(C0)、结构方差(C)、基台值(C0+C)和块金系数等参数.其中:C0表示区域化变量在小于观测尺度时的非连续变异,其值大小反映区域化变量随机性大小;C表示总变异中的空间变化;C0+C表示半变异函数随着间距递增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平稳值,其值大小反映变量变化幅度或系统的总变异程度;表示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占系统总变异的比例,该比例小于25%,25%~75%和大于75%依次表示空间自相关性强烈、中等和很弱[15];a是半变异函数达到基台值时的间距,表示自相关变化的空间尺度.当样本的某变量观测值间距大于该值时,说明它们相互独立;若小于该值时,则说明其存在空间自相关性[16].理论上的半变异函数是未知的,其曲线图通常被一些理论模型所拟合,主要包括球状模型(Spherical)、指数模型(Exponential)、高斯模型(Gaussian)和线性模型(Linear)等.

除上述参数外,半变异函数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分维数D,它用来表示变异函数的特性,其数值大小由变异函数γ(h)与间隔距离h之间的关系所确定,即

分维数D是双对数直线回归方程中的斜率,它是一个无量纲数.D值越大,表明由结构性因子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越大;反之,则表明由随机性因子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就越大,它反映了空间分布的复杂程度[17];其值越接近2,说明空间分布越均衡.

1.2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4个时间断面,以FDI作为研究指标,以县域作为研究空间单元(包括69个县、市、区).所有数据全部来源于2001-2013年《浙江省统计年鉴》,而且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将行政区划发生调整的研究单元进行相应的合并处理.

2 区域差异演变分析

本文利用半变异函数来考察2000年以来浙江省FDI空间格局演变的内在空间机理,具体选择上述4个年份的FDI指标作为区域化变量,并将其赋值到各县域单元的几何中心点.为了降低比例效应,对数据进行对数转换使其呈正态分布,然后再对半变异函数进行测算.将采样步长定为35 km,分别计算各年份的半变异函数,最后选择拟合度最高的模型,进而对其进行Kriging插值及各年份不同方向上的分维数,拟合结果如图1及表1、表2所示.

图1 浙江省FDI半变异函数演化

表1 浙江省FDI格局半变异函数拟合参数

表2 浙江省FDI格局半变异函数分维数

2.1 变异性分析

1)如表1所示,4个年份的FDI块金值均较小,其中 2012年最大(3.510),2004年最小(1.150),其变化趋势为先缩小后增大,而总体呈现增大的趋势,这说明浙江省FDI的随机变异程度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增大的态势.

2)2000-2012年,浙江省FDI基台值变化态势与块金值相似,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浙江省FDI的总体空间差异尽管呈现起伏动态变化,其中最大值为2012年的28.010,而最小值为2004年的22.290,但总体呈不断增大的趋势.

3)4个时段内,浙江省FDI块金系数均小于25%,这说明其具有很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块金系数变化态势与上述块金值、基台值相似,具体呈先减小后增大,且总体呈不断增大的趋势,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于整个空间尺度因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差异也在不断提高,而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在逐渐减弱,即由于空间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日益减弱.这种结构性可能源于历史基础、制度完善、政策调整等可控因素的发挥,而随机性则可能源于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18].

4)由4个年份的变程值变化可知,浙江省FDI在既定步长下的变程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但总体呈缩小的趋势,其值由2000年的827 000降低至2012年的773 000,下降率为6.530%.这说明浙江省FDI逐渐向杭州市区、宁波市区及其所辖部分县市等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集聚,其空间关联效应的影响范围在不断缩小.

2.2 拟合模型分析

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在4个年份均选择高斯模型,而且模型拟合系数均在98%以上,拟合效果较好,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浙江省FDI的空间格局演变连续性及空间自组织性均较强,而且其区域分异格局也越来越明显.

2.3 分维数分析

由分维数值可知,4个年份的全方向维数的数值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逐渐远离均质分布理想值,且拟合度较高,说明浙江省FDI的空间差异程度在逐渐增大;从各个方向上的分维数来看,在4个年份中,仅东南—西北方向的维数值不断上升,其值逐渐趋于均质分布理想值2,均质性也相对最高.相比之下,东北—西南、南—北和东—西3个方向维数均呈下降趋势,其空间均质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具体分别下滑了5.788%,2.497%和7.100%.可见,东—西方向数值变化最为剧烈,其空间差异程度增大,速度最快.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西南方向维数值总体较小,空间差异度相对最大,这与浙江省FDI“浙东北强浙西南弱”的现实格局相吻合.

2.4 Kriging插值3D拟合图分析

从Kriging插值3D拟合图(见图1)上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浙江省FDI空间分布形态和内在结构演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规律性,格局形态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4个年份的图形均呈现以浙北、尤其是以浙东北为中心的圈层结构,距离浙东北方向越远,其高度越低,而浙西南地区一直处于低谷地带,这说明浙江省FDI空间格局在整体上始终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浙东北与浙西南对FDI的吸引能力差异显著.具体来说,4个年份的峰值主要位于浙江省北部,其中杭州市区和宁波市区FDI存量最大,成为浙江省FDI核心集聚区,而湖州市区与嘉兴市区及其所辖部分县市则划入FDI次级集聚区,而且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及集聚经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FDI有进一步向以杭州、宁波、湖州和嘉兴为代表的浙江北部地区,以及台州、温州及其所辖部分县市等浙江东南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相比之下,浙江西南地区相对处于凹陷地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态势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总体来说,4个年份的三维图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均呈现出浙江北部,尤其是东北地区凸起,而浙西南内陆边缘地区凹陷的格局形态年度变化不大,这表明浙江省FDI空间格局已形成稳定的分布态势.

3 演变成因分析

浙江省FDI空间差异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大体可划分为自身因素和外来因素两种,其中前者包括集聚效应、经济区位及与外资之间的技术势差,而后者则主要指政府政策,本文正是尝试通过这4个方面对其格局特征演变成因进行解释.

3.1 集聚效应

FDI集聚不仅可以获得集聚规模效益,而且还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和交易成本,进而促使外商采取“跟进”策略.FDI集聚效应是可以创造的,一经建立就可以通过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而不断加强,即有路径依赖的特征[19].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区与宁波市区及其所辖部分县市一直是浙江产业发展基础水平较高的地区,从而使之成为早期进入我国FDI的优先区位选择,而最初FDI存量高的城市占据了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通过示范效应进一步对潜在的FDI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正因为如此,该地区对FDI的吸引能力明显强于浙江西南地区,而且始终是浙江省FDI集聚热点区.这具体可以通过测度2000-2012年期间进入FDI量与2000年FDI量的相关性进行验证(见图2),结果表明,浙江省FDI空间格局特征对新进入FDI区位选择的影响较显著,其相关系数R2约为0.704,即新进入的FDI在区位选择时在空间上更加倾向于布局于FDI存量较高的区域,因此可以说,FDI集聚效应日益成为新FDI区位选择的重要驱动力.

图2 浙江省新进入FDI与原FDI空间分布相关性散点图

3.2 技术势差

技术势差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技术水平方面存在的差距.诸多研究成果已经证实,技术势差是存在阈值限制的,如果技术势差过大就会加大FDI转移的难度,而只有适度的技术势差更有利于FDI在东道国找到立足点,也才更容易被当地企业所承接与吸收.以杭州市区与宁波市区为代表的浙江FDI集聚热点区技术水平相对于浙江西南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即与FDI之间的技术势差相对较小,因而外商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产业与技术的有效转移,提高经济效益,倾向于将浙东北地区作为优选区位.

3.3 经济区位

经济区位是影响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它影响FDI区位选择的绩效.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吸收FDI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毋容置疑地处于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制高点,而杭州与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两大经济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而对FDI的吸引能力相对浙西南地区具有明显优势.除此之外,杭州与宁波、上海邻近,这有助于主动承接上海部分FDI转移,形成优势互补,而以杭州和宁波为代表的浙北地区之所以成为浙江省FDI集聚热点区,这与其临近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是分不开的,而且使得浙江省FDI空间分布的Kriging插值3D拟合图整体呈现以杭州市区与宁波市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相比之下,远离上海的浙西南地区不具备此地缘优势,因而在直接吸引的FDI或者从上海转移的FDI要骤减很多.

3.4 政府政策

地方政府政策是该地区吸引FDI的重要驱动力.国家和省级政府的宏观政策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性“资源”,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特定的先发权,特别是政府的直接投入更表明其行政行为的取向,反映了决策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图或目标,即区域发展采取平衡还是不平衡的方式[20].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宁波市、湖州市和杭州市等浙东北地区率先享受了国家优先开放沿海城市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激励政策,而这不仅对其大量引进外资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而且获取政策上优势区域对其潜在的区位优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力量.相比之下,金华、衢州和丽水等浙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相对较晚,而且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弱,因而浙江省在实施招商引资的政策方面采取了区域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明显侧重于浙东北地区.以杭州、宁波和嘉兴为代表的浙北地区正是借助率先获得的制度政策上的优势,进而使其在吸引FDI方面的区位优势得到不断发展.相对于普通地区来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享有国家级特殊政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受支持力度也更大,而这对FDI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吸引作用,因而可以通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来体现政府对当地的政策支持力度.经统计可知:2000年浙江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5个,其中浙北地区的杭州市区与宁波市区分别有2个,占有率共达80%;而到了2012年,尽管杭州市区与宁波市区及其所辖部分县市占有量有所下降,共计8个,其占有率达45%,但以湖州、嘉兴、绍兴为代表的浙北其他城市及其所辖部分县市,其拥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7个,占有率达35%,即浙北地区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依然占全省的80%.可见,FDI在浙江省的空间格局差异与享有的特殊政策县市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进而体现政府政策差异对FDI区位选择重要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运用半变异函数探讨了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4个时间断面的FDI区域差异演变状况,其结果表明:浙江省FDI总体空间差异在逐渐增大,而且作用于整个空间尺度因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差异也在不断提高,而由于空间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日益减弱;浙江省FDI逐渐向杭州市区、宁波市区及其所辖县市等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集聚,其空间关联效应的影响范围在不断缩小,而且其空间格局演变连续性及空间自组织性均较强;从各个方向上的分维数来看,在4个年份中,东南—西北方向的维数值不断上升,均质性较高,而东北—西南、南—北和东—西3个方向空间差异度逐渐增大,其中东北—西南方向空间差异度相对最大,这与浙江省FDI“浙东北强浙西南弱”的现实空间格局是相吻合的.最后将浙江省FDI区域差异演变的成因归纳为集聚效应、技术势差、经济区位和政府政策4个方面,其中前3个方面属于区域自身因素,而政府政策属于外来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浙江省FDI空间分布差异比较显著,而且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缓解,因此,在继续推进浙东北地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建议浙西南地区:1)可以通过不断完善投资环境,进而增强对FDI的吸引力,如包括政府需要规范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给予系列优惠激励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信息传输快捷畅通;大力发展教育、金融和零售等服务业; 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势差,进而为吸引高质量、高数量的FDI提供可能;3)浙西南地区积极加强与浙东北地区FDI进行跨区域贸易交往和产业合作,利用彼此互补性和不平衡性,进而借助发达地区FDI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尽管如此,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选取的研究指标过于单一,时间跨度较短,以及忽略更小空间尺度的研究单元.而选择综合性指标、时间跨度长及更小尺度的研究对于揭示浙江省FDI空间格局演变更具现实意义,这也是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2]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1):57-68.

[3]Abreu M,De Groot H L F,Florax R J G M.Space and growth:A survey of empirical evidence and methods[J].Région et Dévelopment,2005(21):13-44.

[4]潘益兴.FDI对浙江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1):81-83.

[5]章凯栋,钟昌标.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浙江自主创新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5):71-77.

[6]杜群阳,朱勤,王晖.区域因素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浙江的实证检验[J].经济地理,2007,27(1):89-92.

[7]崔远淼.FDI、本土企业集聚及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浙江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9(3):52-60.

[8]吴学品,赵卫亚.FDI对浙江经济影响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76-80.

[9]应志方,赵维锋.外国直接投资对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7(2):110-116.

[10]徐晓虹.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浙江1983-2004年时间序列[J].经济地理,2007,27(3):375-379.

[11]朱华晟.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以浙江嘉善木业集群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3):106-112.

[12]唐根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地理区位选择特征分析及其启示[J].经济师,2003(3):233-234.

[13]钟业喜,陆玉麒.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J].热带地理,2010,30(3):266-271.

[14]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

[15]姚荣江,杨劲松,刘光明.土壤盐分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及其CoKriging估值: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5):133-138.

[16]唐启义,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7]张雪艳,胡云锋,庄大方,等.蒙古高原NDVI的空间格局及空间分异[J].地理研究,2009,28(1):10-18.

[18]李婷婷,伍世代,李永实,等.福建省经济空间增长变异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10,30(6):847-853.

[19]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1(9):38-45.

[20]魏也华,马润潮.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区域分布的变化[J].地理科学,1994,14(1):22-29.

(责任编辑 杜利民)

Evolvement of regional difference of FDI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semi-variogram function

JIANG Haining, CHEN Qiuyu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Zhejiang 321004,China)

With the help of semi-variogram function,the regional difference evolution of FDI at county level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studied since 200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difference degree of FDI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rising as time went on,in addition,the level of spatial variability which was contributed to the influencie of the random rather than of the correlation was growing gradually.The degree of structured variability caused by correlation,by contrast,continued dropping.The influence sphere of spatial correlation effects of FDI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narrowing,and the spatial framework of FDI in Zhejiang province tended to be more continuous and self-organized.During the four years,the homogeneousness of FDI in the direction of northwest-southeast was typical and increased with rising,while the degree of difference in the other direction continued to increase as time progressed.Moreover,the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direction of northeastsouthwest was the greatest of all.Finally,the causes of regional difference evolution of FDI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agglomeration effects,techn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economic loca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y.

regional difference;FDI;semi-variogram function;Zhejiang province

F276.7

A

1001-5051(2015)01-0109-07

�:2014-09-26;

2014-1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106);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KYZSKY14043)

姜海宁(1982-),男,江苏徐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地理.

10.16218/j.issn.1001-5051.2015.01.018

猜你喜欢
区位变异浙江省
《初心》
变异危机
趣味(数学)(2020年4期)2020-07-27 01:44:16
变异
支部建设(2020年15期)2020-07-08 12:34:32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印刷工业(2020年5期)2020-03-29 06:47:00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 07:35:00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18年7期)2018-11-10 03:29:10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18年4期)2018-08-01 06:36:36
蒙元京畿区位论
地理区位
乡村地理(2016年2期)2016-06-15 20: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