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仪式与演剧
——以赛戏、队戏、傩戏为例

2015-12-05 06:38刘文峰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2期
关键词:傩戏面具剧目

刘文峰

祭祀仪式与演剧
——以赛戏、队戏、傩戏为例

刘文峰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有不少由宗教祭祀仪式发展而成的面具戏,如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一带的赛戏,流行于山西上党地区的队戏,流行于山西运城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的锣鼓杂戏(跳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傩戏(傩堂戏、端公戏),流行于江苏海州的童子戏,流传于海南的人偶戏,流传于藏族地区的白面具戏、蓝面具戏等。本文中我们以赛戏、队戏、傩戏为例,介绍我国的祭祀仪式剧。

一、 赛戏

俗称赛赛,流行于晋北的大同、忻州地区,陕北的佳县、吴堡、绥德一带,河北的邯郸、张家口等地。赛戏的表演来源于周之“乡傩”、汉之“象人”、唐之“大面”,曾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宗教祭祀仪式表演。

南宋陆游《放翁诗稿》中有“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河桥看赛神”的诗句;元初杜善夫散曲《庄稼不识勾栏》中也有“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的描写。

金灭北宋,元灭金,明灭元,将大量的宫廷艺人俘虏到山西、河北一带编为乐户;新的朝廷还将旧朝大臣们的家属子女发配到山西一带,贬为失去人身自由的乐户。如《五台县志》记载:“明洪武间,五台有乐户十五家,建文末年,又有京城官绅,被贬为乐户,逐于五台。”

封建法律规定,乐户世代以伎乐为生,专演赛戏并承揽民间婚丧鼓乐。

据传五台县松台村的褚家班与应县的侯家班,其祖先均是明朝官宦,因获罪被发配晋北唱赛戏。因乐户居住地区交通闭塞,虽然在清雍正年间就取消了乐户制度,但在辛亥革命之前,晋东南和晋北的山区还有不少乐户存在,他们按当地的风俗,每年都要在一些庙会上演出赛戏和院本杂剧。

据《中国戏曲志》山西卷、陕西卷、河北卷、内蒙古卷记述,清代著名的赛戏班社有山西五台县的褚家班、应县的侯家班、大同的赵家班、宁武的彭家班、岢岚的蔡家班、五寨的吕家班;陕西佳县的王家班、李家班、赵家班、孙家班;河北涉县的弹音、台华、井店、清凉店、偏凉,邯郸县的东填池、东军、师堡、裴堡,武安县的固义、同乐、李店、骈山、虞城、南冯昌,永年县的曲陌等村庄的赛戏班也较著名。

赛戏的戏班,常以家族为单位,各自组成专业班社,而且子承父业,世代相传。

赛戏的演出与祭祀活动结合在一起,有固定的“赛日”、固定的“赛台”,演出固定的剧目。赛日即祭神日期,赛台又称赛坛,专门用来演出赛戏。

农村多数地方没有专用赛台,赛戏一般在龙王庙、水圣堂或当地认为神威显灵的其他庙台演出。演出的固定剧目是《调鬼》和 《斩旱魃》。

赛戏的演出通常是一个台口四天。第一天,赛班先派二人提锣挎鼓,到演出地点,称“报赛”。第二天为首日,赛班全体演员由执一竹扫帚为前导的班主带领,化妆结队而来。当地群众扶老携幼,分列道路两旁,迎接赛班以图吉利,号为“迎喜神” ,俗称“接王八”。赛班进村后一定要沿街穿巷敲锣打鼓走一遭,以示驱赶鬼魔,然后参拜龙神和其他神圣,接着演出赛戏的开台戏《调鬼》。演员头戴面具,扮七鬼,先在台下后在台上跳跃,听候调鬼师(城隍)训诫。第三天为正日,中午演出固定剧目《斩旱魃》。此剧前半部演赵万牛忤逆不孝事,演到午时,赵万牛即成旱魃,穿短裤,束红腰带,光膀子,头戴鲜羊肚,手端一碗羊血,被四大天神赶下台来,直奔观众,观众立即呐喊、围追,并以土块抛打。旱魃以手洒羊血开道,并可任意抓取、抛撒商贩货摊上的食物。最后,旱魃又被四大天王追回舞台斩首。当晚散戏后,赛戏班主要坐在台上说书,俗称“老王八说夜书”。说书的内容有荒诞离奇的历史故事,有引人发笑的诨话。其演出形式保留了宋代勾栏瓦舍中伴随杂剧演出的“讲史”、“小说”、“说荤话”,其目的在娱人。赛班第四日演出的剧目一般不固定,由当地会首点定。

赛戏除必演的固定剧目外,还有《三战吕布》、《出幽州》、《孟良盗骨》、《苏子瞻误入佛印寺》、《司马貌夜断三国》等六十多个剧目。在这些剧目中,反映时代最晚的是北宋戏。由此可见,赛戏的形成不会晚于北宋年间。

赛戏的演出形式比较原始、简单。戏中不设龙套,有将帅没有兵丁,有皇帝没有侍从。即使皇帝下诏,亦需自己宣读。角色只有生、旦、净,没有丑角。有的剧目设有“引事”,该角色时而为剧情解说员,时而为剧中角色。演出没有唱腔,只有道白和吟诵,吟诵时伴以锣鼓,起断句和烘托作用。所用乐器除锣鼓外,还有镲、铙、钹等打击乐,不用弦乐。

赛戏的舞台陈设很简陋,通常仅一桌二椅,一挂大幔,两幅门帘。有时也将祭祀用的旗伞、面具等挂在台上搭成神棚以点缀美化舞台。服饰穿戴受经济条件所限,亦很简陋粗糙,但面具造型生动、色彩鲜艳、风格古朴。

赛戏在演出中,一出戏未开演前,有两个艳装浓彩的女演员坐在台口两旁供人欣赏,称“坐台子”,俗称“压板凳”。女演员一般是班主的女儿或儿媳,她们通常侧面而坐,偶尔转过脸来,如扮相俊美时,台下观众便会喝起彩来,并往台上扔彩钱。在封建社会,乐户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乐户家庭被称为“忘八家”,乐户子女被称为“忘八”。他们不得与庶民平等,不得与外族通婚,不得参加科考,只许操乐工贱业谋生。此俗反映了封建社会乐户女子受人戏弄的卑贱地位。

赛戏除了具有娱神的功能外,还具有娱人的功能。演出剧目除《调鬼》、 《斩旱魃》 等仪式性很强的戏外,还有《戏柳翠》 等娱乐性较强的戏,并以说书来弥补剧目仪式性强、娱乐性差的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河北两地的文化部门对古老的赛戏进行了发掘,组织民间艺人恢复了演出。1985年,笔者作为《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责任编辑,与当地戏曲专家参加了对五台县西天和赛戏的考察,并观看了《戏柳翠》、《调鬼》、《孟良盗骨》三个传统戏的演出。

二、 队戏

流行于山西上党地区,亦为宋元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老戏曲剧种,并为乐户所演。

关于队戏的历史,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就记有:“孝宗奉太皇寿,一时御前应制多女流……队戏为李端娘。”可见在南宋宫廷中已有队戏的演出了。队戏在元代演出的规模很大,《元史·祭祀六》、《新元史·礼志七》均有“兴和署掌妓女杂扮队戏150人”的记载。

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潞城发现了明万历二年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并搜集到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队戏手抄本,从中可以看出,上党地区的队戏是和宋元时期的队戏一脉相承的。

清代上党地区迎神赛社的活动相当普及,且规模宏大。如二月十二长子县八里洼,二月十六阳城县次管村,四月初四潞城县贾村,四月十五潞城县城隍庙、平顺县东河村,五月十三壶关县南关帝庙,六月初六的长子县三嵕庙等,每日前来赶会看戏的观众均有数万人。

在迎神赛社活动中,队戏是主体。队戏在庙内演出,其他剧种在庙外演出。庙内的队戏演完后,庙外的戏班才能开锣。

队戏没有固定的班社,均以县为演出单位,负责人称总科头。总科头下有若干科头,每一科头统领数家乐户,平时为一般的婚丧嫁娶吹奏,迎神赛会时由总科头负责组织全县的乐户参加演出队戏。为解决平时乐户分散排练的问题,历来将各种角色按行当分给各个科头,如长子县由南鲍村乐户承担须生,鲍店村乐户承担旦角,子承孙继,不得推托转让。每个角色都有替补演员,平时各自排练,演出前三天汇集一起,稍事排练即可登台演出。

其剧本称“都本”,由总科头保管。各个角色有自己的“角单”。乐户演出队戏前要请神、安神,演出时要供盏,演出后要送神,礼仪规矩甚繁,因此戏价比一般戏班高许多。

队戏的演出剧目全部是宋代以前的历史故事,如《太极图》、《黄飞虎出五关》、《刺赵盾》、《光武山》、《汜水关》、《过五关》、《斩华雄》、《鸿门宴》、《长坂坡》、《虎牢关》、《气周瑜》、《水战庞德》、《大会垓》、《丛台设宴》、《收尉迟》、《水淹章邯》、《杨六郎告御状》、《岳飞征南》、《斩旱魃》等。

队戏为诗赞体戏曲形式,有成套大段的念白和吟诵,没有唱腔。念白与其他剧种无异,吟诵系押韵的七言上下句,在吟一句或两句后伴以锣鼓点。人物上场亦有锣鼓伴奏,一般人物用的锣鼓经为五齐头,皇帝上场用帅鼓。乐器有宴鼓、香锣、疙瘩锣,不用管弦乐器。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但旦脚戏很少,少数几个有旦脚的戏,旦脚也不占重要地位。

队戏的演出服饰,文戏与其他剧种没有差别,武戏中角色穿戴的“龙褂”很有特色。此龙褂前襟短,后襟长,袖子短且宽,颜色分红、黄、蓝、白、黑等,前襟绣两条小立龙,后襟绣一条大立龙,下襟绣有海水朝阳。腰系缀有彩色木刻兽头和六个大铜泡子的丝带,俗称“疙瘩带”,带下系两条形如靠腿的绣花长片。

上党乐户在迎神赛会上除了演出队戏外,还演出院本杂剧。《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中记载有院本杂剧剧目8个,但到民国年间时只能上演《土地堂》、《三人齐》、《闹五更》。演出院本杂剧时仅在人物出场和退场时有锣鼓伴奏,进行中无伴奏,类似话剧小品,以滑稽调笑为特色,语言粗鄙淫秽,故在演出前将妇女儿童赶走,老人自动离去,并有巡查者,防止她们偷听。

清初随着上党梆子的影响不断扩大,乐户艺人为吸引观众,亦吸收演出了不少上党梆子的剧目,如《送寒衣》、《捡柴》、《二进宫》、《劝夫》、《藏舟》、《送带》等,大部分反映民间生活和爱情故事。

2008年笔者参加了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县贾村举办的国际祭祀仪式剧学术讨论会,并观看了队戏演出。庄重的祭祀仪式、台上台下融为一体的热闹演出场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三、 傩戏

是由民间的巫傩祭祀仪式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戏曲形式,称傩堂戏、端公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等省。

驱傩还愿源于远古时代人们的鬼神观念,在我国先秦以前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依其时令,举行各种傩祭活动,由此而产生出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来。屈原的《九歌》就是描写楚国民间巫傩歌舞的诗篇。我国湘西北、鄂西南、贵州东部一带偏远的山区农村,由于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较多地保留了原始的宗教文化和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悠久传统的巫傩祭祀习俗。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祭祀活动中的巫歌傩舞,吸取了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康熙四十年(1701)《沅陵县志》记载了傩堂戏的发展情况:“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十余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

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演出的剧目除《孟姜女》外,在嘉庆之后又增加了《庞氏女》(包括《恶婆骂媳》、《安安送米》)、《龙王女》(包括《龙女牧羊》、《柳毅传书》)、《桃源洞神》、《梁山土地》以及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许多剧目。

傩戏的剧目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巫师作法事时必须演唱的正戏,如《搬开山》、《仙姑送子》、《发功曹》、《梁山土地》、《蛮八郎》、《发五猖》、《李二郎大战排山大王》、《骑龙下海》等,这一类剧目情节简单,用巫腔演唱,戴面具;第二类是傩堂小戏,如《吹鼓手招亲》、《打求财》、《过关》、《采香》、《造云楼》等,这一类剧目在法事程序中的“唱戏”时演出,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唱腔有一定的板式变化;第三类是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的剧目,如《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刘文龙·赶考》、《樊梨花三擒薛丁山》、《楚汉争》、《古城会》、《华佗卖药》等。傩戏的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

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巫腔(又称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伴奏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伴奏句尾外,多数只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

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傩作为一种仪式表演,早在商代就使用了面具。河南省禹县出土的商代青铜面具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早的戴在面部表演的面具。因青铜面具太重,后来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目前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地用的均为木刻面具。在山西、福建等地民间以及清代宫廷,用纸浆做成的面具代替木制面具,更轻、更利于演员表演。藏戏用的面具在山羊皮上绘制,也有利于演员表演。面具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从戴的帽子至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按人物的身份可分为文臣、武将、老翁、少妇、神仙、妖魔、怪兽等。表演的基本步法是男角走正步、罡步,女角走碎步、云步。由于傩戏是戴着面具表演,故动作幅度大,风格古朴粗犷。

傩戏除在汉族地区流行外,贵州等地的布依族、彝族亦有傩戏演出。如布依族傩戏《打山》,反映了布依族山民的狩猎生活;彝族傩戏《生育喂奶》,反映了彝族人民在落后的生存环境下对生育的崇拜。

笔者多次观看安徽、江西、贵州的傩戏演出。2014年7月3日在贵州安顺屯堡古镇观看了地戏演出,并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傩戏不仅成为一种传统戏剧的表演艺术,而且成为安顺的一种文化符号。不仅建筑物的装饰上、手工蜡染布上有傩戏面具的雕刻、图案,而且在有的学校的大门上亦有傩戏面具的招贴画。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

猜你喜欢
傩戏面具剧目
舞台剧目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我们摘下面具吧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酷酷的面具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江西傩戏符号构建研究
面具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