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华 陈 琦 陶 海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设计工程部,上海,200031)
·EPC项目质量管理·
浅谈制浆造纸EPC项目的质量管理
罗国华 陈 琦 陶 海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设计工程部,上海,200031)
简述了国内制浆造纸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针对当前制浆造纸EPC项目(也称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分析了当前制浆造纸EPC项目需要重视质量管理的原因及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并建议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突出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注重质量反馈与持续改进以及要注意项目资料的收集。
EPC;质量管理;制浆造纸
EPC项目,即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也称为总承包项目或交钥匙工程项目。总承包所在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行等工作,同时对所承包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全面负责,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当前我国EPC项目的发展虽不完善,但EPC模式也代表了我国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方向[1]。我国EPC工程项目在热电、石化行业率先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渐走出了国门,实行境外总承包。近些年来,在制浆造纸行业,国内一些浆纸企业已经开始尝试采用EPC模式来运行一些新建、扩建或改造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纸和纸板最大生产国,也是制浆造纸发展最为迅速和活跃的国家[2]。近几年来,虽然制浆造纸行业受国家经济影响增速放缓,项目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新建或扩建项目的规模上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项目复杂程度增加,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国内制浆造纸工程项目的运作模式,主要有DBB模式(设计﹣招标﹣施工)、PMC模式(项目管理承包)、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等[3],但还是以传统的DBB模式即“项目指挥部”的管理模式(业主成立项目部自行管理,设计、招标、施工分步完成),但随着目前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周期缩短、风险增大等原因,业主缺乏专业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管理需要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及时间,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太适应这种有较高管理要求的项目,而采用EPC管理模式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这是因为EPC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势:①可应用于较大规模的工程项目;②设计、采购与施工可深度交叉进行,自由度大,能极大地节约项目建设时间;③由业主协调变为总承包单位内部协调,协调成本大大降低;④项目管理费用由业主承担转为由承包单位承担;⑤项目风险由业主承担转为主要由承包单位承担。
采用EPC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型制浆造纸项目管理上的难题,是制浆造纸工程项目今后的发展方向。
2.1 国内制浆造纸项目的质量管理特征
项目管理的几个主要因素为多(范围管理)、快(进度管理)、好(质量管理)、省(费用管理)。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通常将项目质量放在首位,对国内而言,企业似乎更看重项目的进度和费用,质量往往是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因为质量管理产生的经济效益常是隐性的,也不容易管理。国内企业承担的制浆造纸EPC项目,管理方式比较落后,思维上仍继承于传统的DBB管理方式,项目管理常由技术人员担任,划定区域,各负责一块,且主要针对具体项目事务解决,按部就班,为粗放型管理方式。
国内制浆造纸行业EPC项目起步较晚(21世纪初),就目前形势看制浆造纸行业EPC项目的质量管理有如下特征。
(1)成立项目部,项目部管理多采用弱矩阵形式(项目管理层侧重于协调),项目部人员临时由各部门抽调,且多为技术人员。项目部人员组织架构上处于垂直松散管理,各分管一块,各自范围内管理人员所有工作全管,不设或不完善横向的“职能部门”,如质量、费用、安全管理。
(2)通常没有编制专门的质量计划,也没有建立针对性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各阶段由各部门的人负责,质量管理上按照原来的非EPC项目管理方式执行。
(3)一般不单独设立项目质量管理部门,或设立少数的专职质量管理人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依靠各区域工程师解决,重大质量问题由项目经理临时组织专家解决。
(4)项目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一般是发现后采取应对措施,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一般也没有系统性地总结和归纳,很大程度上依靠竣工验收前解决,基本上没有建立过程检查验收体系。
(5)对分包方的质量管理,缺乏明确的要求,没有针对分包方制定系统性的过程检查计划,一般也是验收检查(如采购质量监控、施工过程监控),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对分包单位的监控一般处于配合状态。
以上特征实际上是国内制浆造纸EPC项目的质量管理仍不完善的反映。在EPC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采购、安装、试运行的过程质量监控没有很好地计划和执行,质量管理薄弱,当然这也和国内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
2.2 EPC项目质量管理需要引起重视
项目的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就制浆造纸EPC项目而言,重视项目的质量管理,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影响。
2.2.1 为总承包方及业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前所述,项目的质量管理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质量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不直接。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达到要求的质量目标,纠正项目设计、采购、安装及试运行各阶段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没有直接反映在经济效益层面上。而从隐性的角度来看,好的质量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好的质量管理能为项目的各个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避免因质量问题带来的各种损失,如好的设计质量控制系统能充分减少施工过程中因图纸问题带来的众多施工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返工,可节省大笔返工费用,也能为开机创造良好的条件。良好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是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额外增加返工成本的最好途径,对项目的经济效应不可忽视。
2.2.2 有效节约EPC工程项目时间,确保项目顺利开机和投产
近年来,受国内造纸行情变化及行业竞争的影响,各企业都希望立项的项目尽快投产并实现利润,对于业主和EPC承包单位而言,项目的竣工和投产进度是有明确要求的。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没有对项目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策划,往往因各种质量问题引起返工、误工,顾此失彼会时时发生;在采购阶段,因采购计划不完善,采购合同的增补、采购产品不按时交付、采购产品质量粗糙、采购产品无法达到业主要求等;在施工阶段,一些施工方法错误、未按图施工、焊接质量、碰撞、成品保护差等,尤其是在开机期间出现大的安装质量事故、设备产品质量事故,都会影响整个开机调试工作,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良好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能有效弥补在总承包实施阶段的各种缺陷,确保各个阶段、过程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保证工期、顺利完成项目。
2.2.3 有效延长生产运营期限和寿命
良好的项目完工质量是项目投产及交付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后期项目生产运营是否顺利的坚实基础。良好的项目质量,可有效延长项目竣工后的运营及生产期限,有效保证新建、扩建或改建工厂的寿命,能极大保证所生产纸、纸板或纸浆的性能和品质,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设备运行期间的保养成本,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工厂运行期间的人力物力成本。因此良好的质量管理,对制浆造纸厂建设的成果极为有利。
2.2.4 极大提高EPC工程项目承包单位的软实力
国内制浆造纸工程的项目建设,从项目后期以及长远阶段来看,最看重的应该是项目的整体质量。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国内制浆造纸工程项目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质量因素将被纳入更优先的位置。EPC项目良好的完工质量不仅能给业主带来长远的利益,也能够给EPC承包单位带来巨大的声誉,体现承包单位(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尤其是国内公司承包境外EPC项目,在大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的工程建设实力,这种软实力对承包方将来的项目建设是极大的促进。
加强EPC项目的质量管理,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团队。团队大小根据项目规模来组织,专门负责整个EPC项目各阶段的质量组织和质量问题解决,人员可按照各阶段项目情况设置,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启动后,由项目经理及质量经理实施质量策划,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设立明确的项目质量目标,包括各阶段需要达到的详细目标,由质量管理团队成员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质量活动的执行。
(3)分包商的选择。选择EPC项目分包商,除有较强的专业实力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及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践证明,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分包商,比价格低廉、管理松懈的分包商所付出的成本要低廉的多(分包商自身管理能力差,则总包方所需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管理分包商)。
(4)与业主和监理单位加强沟通,明确业主及监理单位的质量要求、法规和验收要求,尽可能满足业主的各项质量需求。
(5)监控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和采取措施。
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尤其是需要各方都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采取合适的方案和应对措施才能保证项目质量管理的顺畅运行并最终达到项目的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是质量策划和质量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保证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最终达到要求,质量控制能纠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质量偏差,防止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偏离既定的质量目标。
4.1 EPC项目的质量保证
制浆造纸工程项目一般在立项之初就有了相对明确的项目任务,这些任务中就包含质量指标(如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工厂的质量要求、材料设备的质量要求等)。在EPC项目中,质量指标一般都被写进到项目合同中,是必须达到的要求。因此,如何保证项目达到质量要求,便是一开始就要考虑的因素。
质量保证一般有外在质量保证和内在质量保证,质量保证通常指总包方或分包方企业的资质、信誉、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无能够达成项目目标的实力等外部管理和技术要求,这些要求一般是作为业主评价EPC承包方是否有能力去实现项目目标的一个手段及是否有能力完成项目质量目标的一个因素。内部质量保证常指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制浆造纸EPC项目来说,在质量保证上,有以下几个因素要考虑。
(1)承包方或分包方所在企业的信誉和对质量重视程度
项目合同或管理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可能满足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所有需求,对于在合同范围之外或对合同条款有分歧的工作,时常需谈判、协商解决,此时企业的信誉在质量保证上至关重要。在制浆造纸EPC项目中,有大量的采购分包方、服务分包方及施工分包方参与,仅依据合同限定实际上不足以解决项目中众多的细微问题,考察这些企业的资质、信誉程度和以往项目中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及处理方式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近年来国内一些制浆造纸EPC项目中,一些中小分包方成为‘甩手掌柜’的事例也层出不穷,总包方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做一些善后工作。
(2)承包方或分包方企业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在项目的分包或采买环节,价格和企业实力常是一个被各方看重的因素,价格能为企业带来盈利,企业的实力可以为项目带来成功。但有一些项目即使满足以上两个因素,最终也失败了,原因在于缺乏对项目的有效管控,EPC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因素很多,如果管理能力不足,项目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近些年来的制浆造纸EPC项目中,出现了一些现象:如一些由技术性或制造型为主转型而来的承包单位,在技术或装备制造或咨询服务等领域实力较强,但对项目管控能力弱,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充分的解决,给业主造成损失;如一些采购、施工分包方为节省成本,没有建立规范的项目团队,将自身的项目管理责任转移总包方承担;如一些分包方在投标或合同上有夸大成分,在合同签约后实际上降级执行等,这些都给项目的质量保证带来隐患,使得项目后期问题多,困难重重,收尾工作量大。
(3)建立针对性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EPC项目质量保证,最直接的还是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针对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任何质量问题,都能在体系内找到人、找到方法解决、并能解决好。制浆造纸EPC项目周期长,从项目启动到项目投产,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很多质量问题或是前一阶段造成的,或是专业交叉造成的,或是需要不同的单位协作解决,这种复杂性如果不依靠质量体系来解决则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进度延误、开机不顺利。
4.2 EPC项目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质量控制先要设定质量目标。在制浆造纸EPC项目中,这些质量目标要体现在项目的质量计划中,质量控制按照质量计划的步骤来执行检查、检验和纠偏措施。
(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的质量控制,还包括EPC设计后期的变更控制。设计质量控制中,需要重点掌控的是设计过程中的输入输出这两个方面的控制。设计输入的控制,如来自业主或供货方的技术文件的控制与技术澄清、版本更新控制,来自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信息准确性的控制、三级校审的控制;设计输出的控制,如施工图纸深度、准确性的控制,对采购等部门的提资文件准确性的控制,工艺技术说明等文件的准确性控制等。在设计阶段,设计变更的控制也必须严格经过设计、监理或业主的确认才能下达施工单位施工。
(2)采购阶段
EPC项目过程中,承包方的采购工作一般和设计相互交叉进行,时间上比较紧张。因此,采购阶段质量控制除了要求设计部门在不同时间段配合提供准确的采购数据和技术规格书外,在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须就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出详细的质量计划与要求,质量控制人员依据要求进行监督、执行,如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过程中的产品制造质量监控、产品包装质量监控、开箱检验等质量要求。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通常包括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结束3个不同时段的控制。施工前的控制,如4M1E的控制(4M1E指人员、机械器具、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的抽检、过程验收检查、第三方检查检验等控制,施工后期主要是整改、验收等内容控制,其中分部分项过程检查控制是重点控制内容。
4.3 EPC项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配合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一方面是使各方确信并能保证达到项目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是能够做到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完全消除。作为质量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是结合在一起的,作为EPC承包方,在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时,需要早考虑和针对具体项目做出策划。针对境外EPC项目,项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还需考虑到境外项目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业主的具体要求。
制浆造纸EPC工程项目,质量保证需要详细决策,质量控制需要强力执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出两者的相互关系能将质量问题减少到最低程度[4]。
制浆造纸EPC项目一个典型的特点是专业性很强,有较明确的工艺技术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前期的质量目标如不能达成,质量问题将累积并影响后期的质量,最终影响项目开机及产品质量,这也是为何部分制浆造纸项目调试难达标或性能测试迟迟不能完成的原因。质量管理不是静态的PDCA工作,而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通过质量问题的反馈、改进、更新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再指导下一步的质量管理工作,这种不断地反馈、改进、更新措施形成了一种持续作用,解决项目过程中的所有质量问题,最终达到项目质量目标。
5.1 项目沟通体系的畅通
质量问题的反馈是指在项目按照质量计划执行期间,对产生的质量问题的反映,这种反映一般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相互反映,是具体执行人员对项目质量管理部门的反馈,是一种积极的项目沟通活动(不仅仅是从下往上)。EPC项目中只有建立完善的沟通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所需反馈信息畅通、真实、有效,上传下达,并使所反馈的信息付诸行动。
在制浆造纸EPC项目实施过程中,常用到的沟通体系经常包括收集项目团队成员的个人信息,如电话、E﹣mail、QQ群等,定期或不定期召集例会(如每日碰头会、周例会)、项目公开信息发布与流转、报告、工程联系单等,沟通体系的畅通,能有效保证反馈顺利执行。
5.2 项目变更
项目变更,在制浆造纸EPC项目中非常普遍,如设计变更、采购产品技术参数变更、施工方法变更、试运行方案的变更等,无论是主动或被动的变更,都可能引起项目阶段或过程质量目标变化,变更的结果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质量要求,因此任何变更内容都需要认真细致地审核与审定,才能进入持续改进并反馈到项目体系。
5.3 项目过程目标值的选定
项目过程目标值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质量要求(这里具体指技术要求,不包括经济指标等目标值),如设计过程中需考虑不同地区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保温的要求、对冷却塔运行的选择要求;施工过程中对具体安装偏差值的要求、焊接方法的要求;测试过程中对不同标准的选择要求等。这些过程目标值可在合同中约定,也可在实施前具体方案中约定,否则在质量检查过程中不同的理解造成不同的解读,使得质量管理变的复杂。
项目资料是项目实施过程的记录,资料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资料管理的水平能体现项目管理的水平,项目资料的质量也是项目实施质量的反映。在EPC项目中,项目的资料管理质量除需按照国家或公司的归档要求外,还须满足项目知识经验积累的要求,这些按照要求、满足质量、归纳后的资料可以作为PMO(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即项目管理部门)对其他EPC项目的重要支撑,也能够促进承包单位所在公司整体EPC项目管理水平的进步。
单从国内资料管理的要求来看,制浆造纸EPC项目对资料收集与管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6.1 图纸与技术资料
图纸与技术资料包括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所有施工竣工图纸、技术文件或施工说明、计算书、各种设备、材料清单等;由供货厂家提供的设备制造装配图、设备技术资料、设备性能数据、安装维护保养说明等;由业主单位提供的项目前期各种勘察报告、可行性报告、各种环境安全评价报告等。
6.2 项目管理资料
项目管理资料包括由总包单位准备的各种方案方法、项目管理计划、质量进度安全风险资金计划、项目月报、例会会议纪要等;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各种人员、机具资质文件、施工方案、施工材料证明文件等资料,包括项目安装测试期间的各种数据记录等。6.3 采购资料
采购资料包括采购期间的数据表和技术规格书、采购计划、供货商清单、采购清单、采购说明书等,包括采购运输期间的各种运输计划、卸货计划、货物布置图等,包括现场开箱期间的开箱检验报告、货损检验报告、公估报告等,开箱后的差缺报告等。
6.4 质保资料
质保资料主要包括EPC项目执行期间,所采购的产品质量证明书、测试报告、检验报告,也包括第三方检测报告。
6.5 检查及验收资料
检查及验收资料包括各阶段的检查报告、分部分项验收报告、单位工程验收报告及项目完工报告。
EPC项目资料的收集只是项目资料管理的一部分,资料质量需遵守项目质量计划的要求,保证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项目完工后,资料需整理与归纳,加工与提炼,按照国家或公司的要求提交档案部门,同时根据PMO的要求,对部分内容进行汇编、总结,形成项目管理经验与知识技能数据库。
随着我国制浆造纸行业的发展,EPC模式将会越来越多地在制浆造纸建设项目中得到应用。质量管理,以预防为主,重视项目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针对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制浆造纸EPC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也能促进我国制浆造纸行业的健康发展。
[1]LIYuehua.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o EPCmode and the suggestion to development in China[J].Project Management,2008(7):39.李月华.对EPC模式的探讨分析及在我国推行的建议[J].建设监理,2008(7):39.
[2]YANG Maoxian.China's Paper Industry in 2020[J].China Pulp& Paper,2004,23(2):59.杨懋暹.2020年的中国造纸工业中国造纸工业市场前景预测[J].中国造纸,2004,23(2):59.
[3]KANG Xiangping,GUOHongying.Summary to common projectman﹣agement mode in domestic and abroad[J].Chinese and Foreign Road,2010,30(2):242.康香萍,郭红英.国内外常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综述[J].中外公路,2010,30(2):242.
[4]YUAN Shengjie.Brief Discussion to the Installation Work of Paper Machine[J].China Pulp&Paper,2005,24(10):70.袁盛杰.浅谈纸机安装项目中的监理工作[J].中国造纸,2005,24(10):70. CPP
(责任编辑:董凤霞)
Brief Discussion on Quality M anagement of EPC Project in Pulp&Paper Industry
LUO Guo﹣hua*CHEN Qi TAO Hai
(China Haisum Engineeting Co.,Ltd.,Shanghai,200031)(*E﹣mail:luoguohua_405@163.com)
Current domestic projectmanagementmodel in pulp&paper industry was introduced,the reasons of qualitymanagement in EPC projects of pulp&paper industry is necessary attention and enhancing qualitymanagementmeasurementwere analyzed,the paper suggested that QA&QCmustbe the key points in qualitymanagement process,meanwhile the quality feedback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aswellas project documents collection and filing in project qualitymanagemen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EPC;qualitymanagement;pulp&paper
罗国华先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制浆造纸工艺设计及总承包项目管理。
TS78
A
0254﹣508X(2015)09﹣0060﹣05
2015﹣05﹣07(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