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淋(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现代媒体视角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黄玲淋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审美理念、思维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在信息数字化时代,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成发散型展开,各种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民族传统思想的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而需要我们运用现代的网络,电视,报纸等现代媒体来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更多的人更便捷的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根据他们的了解和认知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出见解。
关键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媒体传承
我国是拥有悠久民族文化的国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体育文化特征和体育文化模式,对于整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具有积极活跃,直接深远影响,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一部分。伴随时代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困境和挑战。根据现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和以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找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没得以发展的症结所在。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创新、变化是这个时代不可缺乏的重要精神。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还没找到自己崛起之路。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现代媒体也更加客观,例如在进行访谈的直播或者纪录片;现代媒体的信息量大。从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媒体视角下如何发展成为了现在最引人关注的议题。
1.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
1.1.1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攻破,西方体育文化随之传入,许多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在外来者的强势下,就显得软弱不足,存在着被同化的可能,民族的主体地位在一点点的丧失。例如:中国传统的骑射、刀枪棍棒等体育项目,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是随着外国体育项目的引入,中国的刀枪棍棒远不及外国的洋枪洋炮,国外的兵操技艺、田径运动、球类的比赛活动等体育项目也以它所特有的体育形式备受国人关注。其中的奥林匹克运动,它是全球体育文化最高体现,它不但促进全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大融合,而且它广泛流传奠定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主导地位,极大的影响了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自然也动摇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地位。
1.1.2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影响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其目的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如,中华武术以修养心神为主,书上曾道:“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而西方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冒险精神。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观念造成较强的影响,出现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观念“天人合一”,被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力量美、速度美代替等现象。
1.1.3保护不足,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变革中失去生命力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种射弩的体育项目,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少数民族狩猎、抵御外敌的传统手段,后来逐步演变为一种体育活动。传统弩不但是少数民族的生产手段和武器,而且还是他们庆祝节日的必备手段。但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出现了机械弩,相比较传统而言拥有更强的力量,因而取代土弩,得到广泛应用。这看似是历史的进步,事实上却使传统的项目失去了大量的民族记忆、民族文化,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应当用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利用条件为中国传统文化普及。
1.1.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落后萎缩的状况
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纵观历史,凡是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思想开放的朝代,他们的体育文化都是异常繁荣的。现阶段,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高速进步,但也出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象,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本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日益萎缩。比如少数民族中有许多杂耍、杂技、游戏等体育活动,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都能得倒传承与发展。在全球文化的冲击下,先进的外来文化不断侵袭相对落后的民族的文化,而这些传统体育文化未能抓住时机,传承发展,因而逐渐消逝。
现代媒体,从一般形态上可以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户外媒体和实物媒体等,以报纸、杂志为主的平面媒体报道、纪实等。
2.1运用平面媒体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1.1以太极拳为例,现在很多人很喜欢打太极拳
人们只知道太极拳健康身心的作用,但对太极拳创始者、起源等却知之甚少。为了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太极拳,可以在最受大众喜爱的杂志、报纸中刊登太极拳起源的介绍。这样当人们看杂志的时候可以增加对太极拳的了解,在练拳的同时也知道了太极拳的历史以更好地达到健身效果。而年龄不同的人群适合学练的太极拳也不尽相同。如果是年轻人可以选陈式太极,因陈氏太极柔中带刚、动作舒展大方;如果是老年人可选择杨式太极拳,因杨式太极拳舒缓、整套没有刚的动作,适合老年人等类似的信息。
2.1.2记者也能对典型的太极拳名家进行专访
例如:陈式太极的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的名家杨振铎、吴氏太极的名家李秉慈、武式太极的名家翟维传、孙式太极的名家孙永田、和式太极的名家和有禄,通过各名家对太极拳的独到见解能使让大多数人了解太极拳,以此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
2.1.3通过学生进行传播
学生是一个时代的新生力量,可以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关内容编入到学生的教科书中。在学生的室内体育课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相关的知识。
2.2运用电子媒体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2.1通过电视、电台广播传承
可以对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学者进行访谈,访谈内
容可以通过电视、电台广播传播给群众。在访谈即将结束时听众可以通过热线与访谈嘉宾在线交流,解决听众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解之处,这样传承范围广、速度快,也易于被接受,从而促使大众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2.2通过网络传承
网络快速便捷,现在大多数人都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设计成一款减压消遣游戏,可以在人们玩游戏的同时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3运用户外媒体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制作成微视频,可以在广场的银幕、公交站牌、公共交通的媒体,机场媒体,公共场所媒体,电子屏幕、商住楼宇的媒体,包括楼顶牌、墙面牌、电梯间的led屏的电子屏幕上进行播放。当人们锻炼后休息时、等公交时、坐电梯时都可以看这些微视频,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运用实物媒体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制作成大幅的画,并且在画的旁边介绍此项目的简介,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展览;也可以把某一传统体育项目做成玩偶的样式并在玩偶的旁边介绍此项目的有关信息。
3.1结论
现代媒体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受众地位发生变化、受众地位发生变化、话语权的变化。运用现代媒体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使传播面扩大,传播速度更快,更有益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
3.2建议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现在这个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运用现代媒体发展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必然的选择,运用现代媒体传播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大众更快更好速的接受。因此,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紧跟时代步伐,善于运用传播质量更加系统快捷的现代媒体。
参考文献
[1]张建新,白晋湘.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困境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报,2005(4):109-111.
[2]李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N].中国民族报,2008-08-12.
[3]张继生,吴天佑.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反思与现代超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14-16.
[4]康娜娜.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传承[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6):81-84.
[5]徐长红.论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2(2):312,317.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