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体所体现文化特征的研究综述

2015-12-05 17:47:40楚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运会齐鲁体育赛事

楚燕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山东曲阜 273165)

目前,我国所举行的大型体育赛事,都会在不同方面、不同环节、不同程度上将举办地所特有的文化植入赛事中,使人们在观看体育赛事的同时也会了解当地文化,体育赛事为当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随着文化大繁荣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融合,没有脱离其他文化背景下而单独存在的文化,将地方文化融入体育赛事中,不仅让体育赛事体现出文化的独特性,更要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

1 关于体育文化特征的研究

《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一书中对体育文化的特征进行了相关的总结,认为体育文化特征包含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积极性和进步性、泛道德性以及依赖性等特征。[1]岳游松在《关于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分析》中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体育文化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总结。其认为应重视研究方法对体育文化的研究,强对体育、体育文化及文化的概念界定,构建相应的理论体系,结合中国实际,学习先进的外国体育文化研究成果,从而更好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体育文化。[2]

陈少宇在《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一文中,认为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和特色的思想意识,另外其认为体育文化特征还包括分明的等级及注重修身养性。作者从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对比中总结出中国体育文化还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其表现为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其对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发展的现实意义,将会影响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

黎冬梅,肖锋在《试论体育文化的特征》中认为体育文化具有一般文化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具体包括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人类性、时代性与永恒性、继承性与变异性、经验性与科学性、世界性与地域性等特点。[4]王茂生在《试论体育文化的先进性》中对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对比,认为中国体育文化主要以养生为主,对体育文化的先进性做了深入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具备了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符合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能为社会公平、公正提供理论支撑。[5]刘远航,任作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中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体育文化的相关特征,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时代性与全球性特征。[6]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体育文化特征是从整体宏观的一个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在整体的表述中进行了一些经验式的总结,把文化放在一个统筹的位置上,虽然对文化的特征进行相关分析,但还不够具体化。

2 关于体育赛事体现文化特征的研究

2.1 关于奥运会体现文化特征的研究

奥运会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赛事,对奥运会的研究代表着赛事研究最先进的方向。董杰在《论奥运会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特征》中提到了文化的经济化概念,认为在奥运会中的文化的体现不仅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更能产生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得益于奥林匹克具有的丰富文化底蕴。其认为,文化带动经济,经济促进文化,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是以后大型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7]由此可见赛事体现文化特征具有经济效益。

张轶群在《2008北京奥运会背景下的奥运文化解读及其传播渠道研究》中,对奥林匹克文化主要从文化的概念,以及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体育文化的概念入手,得出其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文化具有世界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所特有的民族性。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使文化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从而又其具有了时代性的特征。[8]另外,本文作者与其他学者研究所不同的是,比较注重研究了本地弱势文化的流失现象。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因文化的动态性,当本地文化遭受到外来先进文化的冲击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本地文化的流失现象,这也说明文化具有脆弱性。

岳同岩、曹继红及吴永芝等学者对奥运会开闭幕式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进行相关研究,认为开幕式所表现的这些文化特征能够更好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发扬本国的独特民族文化,体育赛事是传播和发扬本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中,通过梁磊、杨彩云的分析得出,北京奥运会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会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积极发展。

由上得知,专家学者在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用时,从赛事流程的一个环节或很少几个环节进行单环节的文化特征分析。将赛事运行过程中的个别环节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从细节上体现赛事文化特征,将赛事的文化特征细化、具体化,但是并没有从体育赛事的筹办、举办以及后期这样一个总体过程进行综合的分析,使得体育赛事体现文化特征具有局限性,不够系统、完整。

2.2 关于地方赛事体现文化特征的研究

曹莉、傅永聚在《齐鲁文化融入第十一届全运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对第十一届全运会中齐鲁文化的融入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齐鲁文化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融入,以齐鲁文化融入的方法、融入的内容以及融入的结果三个大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又从赛事的各个环节对齐鲁文化的融入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认为,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举办过程中,举办地的区域特色文化——齐鲁文化被贯穿融入到全运会的各个环节,并对赛事产生积极的影响。[9]

陈强在《第七届城运会对江西文化的影响研究》中,对南昌市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中所体现本地区特殊的红色革命文化进行分析,并将红色革命文化精神转化为体育文化精神,通过第七届城运会这一媒介来发展和传承,实现文化资源价值最大化。该作者认为通过体育赛事能够积极的发展地方特有的文化属性,优先考虑本地区的优势文化,通过协调区域性的不同文化,能够促进文化的整合,有利于新时代的文化发展[10]。由此可见,文化特征具有局域性的特点。

胡乐举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与齐鲁文化的互融研究》中对齐鲁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形成机制进行阐述,把齐鲁文化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具体体现内容与两者的互相融入进行概括与总结,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与齐鲁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得出,体育赛事的举办在融入地方文化的基础上,能更好的发挥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同时地方文化也能因体育赛事得到发展和保护,促进地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11]。

可见,在地方赛事的举办过程中,都会把举办地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加以传播,但是专家学者只对赛事中体现的一种文化特征或一种地方文化进行分析,这样的好处是能充分体现出赛事对文化或者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地方文化通过体育赛事的这种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同时,也使体育赛事在地方文化的融入下,打造人文体育的重要途径。但这种分析是不全面的,忽略了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 结论

综上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的专家学者从自己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文化的特征进行了阐述与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体育赛事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通过对所查阅文献的进一步梳理,发现对体育赛事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体育赛事的筹办、举行过程中,以及赛事其他组成部分中,文化的体现研究相对更少。其次,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体育赛事,如各省的省运会及城运会来说,所做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体育赛事体现文化特征的研究中,只对文化一个或很少几个特征的研究,且对体育赛事文化特征的研究不系统、不全面。远远达不到体育赛事传播文化的需要。

通过分析,总结出不同赛事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特征,旨在为以后举办的大型赛事可以更好的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帮助,为以后举行的体育赛事与文化有机的融合提供理论支持。使以体育赛事为载体,传承并发扬中国文化,成为一种文化发展与交流的有效途径;为以文化为中心,将文化有机的融入到体育赛事,成为人文体育的一种有效措施。使体育赛事中体现出的不同文化特征,以文化属性更积极的带动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

[1]童邵刚,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344.

[2]岳游松.关于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陈少宇.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J].体育学刊,2004,11(4):30-32.

[4]黎冬梅,肖锋.试论体育文化的特征[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院报,2004,19(3):12-15.

[5]王茂生,试论体育文化的先进性[J].甘肃理论学刊,2002(4):74-76.

[6]刘远航,任作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89-92.

[7]董杰在.论奥运会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特征[J].体育与科学,2004,25(4):23-27.

[8]张轶群.2008北京奥运会背景下的奥运文化解读及其传播渠道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9]曹莉,傅永聚.齐鲁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31-34.

[10]陈强.第七届城运会对江西文化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11]胡乐举.第十一届全运会与齐鲁文化的互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全运会齐鲁体育赛事
齐鲁声音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20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冰雪运动(2020年5期)2020-03-29 05:08:44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齐鲁声音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46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2017年8期)2017-12-01 23:52:56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环球时报(2017-09-09)2017-09-09 07:23:48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