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彦光
城市和产业发展须注重三种优势
◎文/陈彦光
对于一个城市或者地区而言,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应该考虑发挥比较优势;但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之后,就应该考虑竞争优势。至于合作优势,则是自始至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在此对城市和产业发展的三种优势进行简要的论述。
1.理论含义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由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概念发展而来的,最早产生于对外贸易论。在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律(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是说,一个团体(个人、企业或者国家)生产某种特定产品或者服务的选择取决于与另外一个团体比较而言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正是这种能力取向导致整个生产更有效率。比较优势概念最初由Robert Torrens于1815年在一篇讨论“谷物律(Corn Laws)”的短文中提出。他得出结论说,英格兰对葡萄牙的贸易优势在于谷物回报——即便英格兰生产谷物的成本更为低廉,也应该从葡萄牙进口谷物,以便集中人力、物力生产更有优势从而获得更大收益的产品。
比较优势概念因为1817年David Ricardo的《论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发表产生巨大影响。Ricardo在该书第七章“论对外贸易”中,以非常简单的一个模型阐明了比较优势的思想。他假定只有英格兰和葡萄牙两个国家,生产衣料(cloth)和酒类(wine)两种产品。英格兰生产衣料和酒类每年分别需要100个和120个劳动力,葡萄牙生产酒类和衣料每年分别需要80个和90个劳动力。显然,无论生产衣料还是酒类,葡萄牙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对葡萄牙而言,生产酒类的劳动成本更低(80个劳动力);对于英格兰而言,生产衣料的比较优势更低(100个劳动力)。于是,葡萄牙专门生产酒类,英格兰专门生产衣料,两国通过分工协作互通有无,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比较成本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贸易创造价值的现象。根据绝对优势的思想,葡萄牙与英格兰之间不可能发生贸易。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世界上有些国家,表面看来在劳动成本方面没有绝对优势,但贸易依然发生,并且在游戏规则正常的情况下,所有的国家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利。绝对成本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比较优势概念应运而生。然而,比较成本自身也成了有待经济学家解释的一个理论难题。
2.比较优势的本质
如果我们采用线性规划理论来分析Ricardo的两国贸易模型,可以发现,只要存在如下两个条件,则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可以为双方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一是双方的劳动力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程的劳动力约束;二是酒类和衣料的价格由劳动价值公平决定,从而一单位的劳动投入到酒类生产和衣料生产上没有利益的差别。真实的世界要复杂得多,贸易是多边的,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也不是线性的。基于多边贸易关系和系统的整体论思想,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比较优势律。
至此,比较优势概念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无论对个人抑或团体,在与另外的个人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中,样样皆优,则优中选优;样样皆劣,则劣中选优。葡萄牙相对于英格兰,无论生产酒类还是衣料,都有绝对优势,它优中选优,专门生产酒类;英格兰相对于葡萄牙,无论生产酒类抑或衣料都处于绝对劣势,它劣中选优,专门生产衣料。于是双方都从贸易中获益。比较优势概念蕴含着非线性思想,与系统的整体性公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存在深刻的关系。比较优势律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定律,也是一个社会学定律。人类很早就发现,专业化分工要比自给自足为交易双方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比较优势概念可谓是植根于人类演化机制之中。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协作模式正是体现比较优势法则。由于自然法则,男性在体质上优于女性;在封建社会,男人有更多的机会到外界学习,于是耕田、织布、缝衣、烹饪等,总体而言,样样超过女性。但是,男性优中选优,主要从事耕作以及对外联系;女性劣中选优,主要从事缝衣、做饭等室内活动。于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通过自组织的方式逐步形成。进入新时代之后,男女平权,社会地位对等,女性发挥自身能力的各种约束条件相继破除,比较优势在家庭分工中的作用也因此而重新定位。
1.概念的产生背景及其含义
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源于企业管理理论,是一种基于资源的优势论,主要是指导企业如何在与竞争对手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保持赢利并且维持自己的地位长盛不衰。起源于贸易关系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指导企业竞争的过程中,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根据比较优势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始终是农业、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如果采用比较优势指导国家战略,落后的国家只能输出附加值低的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于是将永远落后下去,因为它们没有选择生产高级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优势。事实上,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985年,Michael Porter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论指出,一个国家或者企业应该借助适当的政策尽可能地创造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在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生产力的增长应该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竞争优势论成立的基础是廉价劳动力的遍在性(ubiquity)以及对自然资源的非依赖性。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基于低工资经济的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国家战略培育规模经济,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谋求自身的优势。竞争优势产生的条件是,一个组织获得并强化自身的特有品质,或者发展多种特有品质的集合,从而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些品质包括自然资源的易得性——如高品质的矿石、廉价的动力,以及高级训练或者高级技能个体劳动资源的易得性。新技术如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等可以作为产品的一部分,或者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竞争优势就会成为这样一种能力,它使得一个国家、城市或者组织通过资源和特有品质的获得在同等产业或者市场中,在较高的层面上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果一个主体实现了一种特殊的价值,据此可以创造当前和潜在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其他策略,那就认为这个主体具有竞争优势。对于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而言,情况也是如此。
2.竞争优势的产生基础
长期以来,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是不重视客户需求,目光紧盯竞争对手,尽可能地从竞争对手那里赢得市场份额。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主要以对手的行为而转移。Porter等竞争优势论者认为,这种管理思想是根本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盯住客户而非竞争对手,公司规划和决策的依据是客户的需求而非竞争对手的表现。于是,企业管理的要旨由公司-对手关系转移到了公司-客户关系。一个组织或者企业发展的关键不在于与对手相比有什么比较优势,而在于它们在客户面前有什么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逐步发展,在企业、城市和国家等多种不同的尺度和层面寻求应用领域。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竞争优势的培育是规模经济最大化,于是发展出了产业集群概念。在此基础上,核心竞争力概念也应运而生,并且已经与Porter的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等概念融会成一种理论体系。
1.概念的产生及其含义
合作优势(Cooperative advantage)的概念起源于生物学中协同进化(co-evolution)现象的发现以及动物行为学研究,被混沌和复杂性科学家总结为一种发展模式。传统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理论非常强调竞争的作用和效果。对于一种生物来说,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就意味着具有更大的生存力和发展演化机会。根据自然选择思想,竞争、优势、等级对于物种以及一个物种中的各个个体而言是生存和繁衍的主要策略。每一个物种及其个体都通过竞争力谋求优势地位和较高的等级层次。可是,深入的生物演化和动物行为研究表明,自然界的进化模式远非达尔文进化论描述的那样单调。在自然界,强大竞争力未必是生存优势的首要依托,等级地位较低也不意味着生活得不够幸福或者进化机会更少。正如生物学家Brian Goodwin指出的那样:“我们并不否认自然选择。但是,它无法解释生命形式以及无所不在的秩序的起源。”生命和秩序似乎源于协同和合作,而不是单纯的竞争。
一个关于猕猴行为特征的研究项目表明,对于雄猴而言,其地位的高低与其身材大小、交配频率等没有必然的关系。在猕猴世界里,等级地位的高低抑或权力的大小取决于沟通和合作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生存竞争能力。其实,在植物界也是如此。热带雨林的土壤非常瘠薄,但却发育非常茂盛的森林和生物资源,究其根源,在于生物系统的广泛合作,以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效率非常之高,浪费非常之少。雨林模式的关键在于基于最少的资源,发展多样化的循环与合作的生产模式。现在西方企业已经开始从破坏自然转而学习自然,建立仿生发展模式,这种发展被称之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热带雨林法则”。
2.合作优势是一种仿生理论——模仿生物行为而发展的一种理论
人类的决策本质上是一种计算,为了计算,人们发展了各种数学方法。科学研究发现,生命演化、生物进化、生理变化其实也是计算过程。人类的数学计算与生物界的自然计算过程相比,在解决非线性和复杂性难题方面要逊色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模仿生物或者生态系统过程创立了一系列理论和分析方法。竞争优势理论正是在研究动物和植物演化过程中悟出来的一种指导优势发挥的、具有仿生性质的理论。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合作优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以及个人的价值都不亚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单纯依靠比较优势,不可能后来居上,赶超先进水平;单纯依托竞争优势,可能得势于一时,不能维持优势于长久。换言之,纯粹的竞争优势很难持续,所谓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想象。要想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那就应该强化合作优势。只有基于合作优势的竞争优势,才有可能是可持续的发展优势。
[1]陈彦光.三C比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的核心能力[J].科技信息,2008(15):345-347.
[2]Briggs J, Peat FD. Seven Life Lessons of Chaos: Timeless Wisdom from the Science of Chang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9.
[3]Waldrop M. Complexity: The Emerging of Science at the Edge of Order and Chaos. NY: Simon and Schuster,1992, p41.
[4]木内多知,Shireman B著,潘海燕,李莹译.企业的自然课——从雨林中寻找持续盈利的商业法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Njuguna JI. Strategic positioning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pproach. KCA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2009, 2(1): 32-43.
■ 编辑:马振东
*本文系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17112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