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
灯光熄灭。会场陷入短暂的黑暗和沉默,只有手机屏幕仍在发出微弱的亮光。十几秒钟过后,原声音乐和背景动画带着海啸般的冲击力填满了我的全部听觉和视线;一群盛装的年轻人奔跑着涌上舞台,开始展现开场团体宅舞。而在舞台下方,和他们一样年轻的观众正挥舞着红蓝两色的荧光棒,发出不间断的喝彩和欢呼声。
以专业舞蹈的标准考察,那些跳跃、微笑、伴着背景音乐低声歌唱的年轻人,很难用完美来形容。我注意到第一排的两位舞者由于配合不纯熟,在副歌一开始就发生了尴尬的撞肩。但这完全不曾弱化所有舞者乃至围观者高昂的热情以及表达欲望——当舞者身着忠实还原动漫人物的服饰,以丰富的表情和自创动作展开舞蹈时;当台下的少男少女们头戴猫耳,与素昧平生的同好们热切地交流和呐喊时;当他们在已经成名的人气舞见(以弹幕网站为平台的自由舞蹈者)面前,露出少年人特有的羞怯和兴奋表情时,单单因为他们的奇装异服或独特的语言而表示抵触和反感,反而会显得狭隘——尽管这正是许多中年人时常会流露出的情绪。
自信、投入、分享,是我在上海旁观2015年腾讯动漫星漫祭·宅舞大赛时,对中国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最突出的印象。从耀华路地铁站走向世博馆会场时,沿途目击了不止一位身着Cosplay(角色扮演)服饰或萝莉系时装、佩戴自己设计和裁剪的缀饰的少女。她们并非当晚上台表演的舞者,亦未被要求特定的着装,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和意愿,自得其乐地加入到一场由同龄人组成的特殊狂欢当中。她们会以津津乐道的口吻谈起每一件配饰的动漫形象来源,以及自己从采购材料到制作、改进的琐碎过程,间或流露出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那一瞬间,我从她们眼中看到的光芒,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艺青年以及本世纪初的网络论坛深度用户并无二致。
然而这些年轻人及其兴趣领域的崛起,同样不可脱离特定的技术和时代背景。事实上,以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电子游戏(Game)为主要关切点的ACG爱好者群体在中国的壮大,恰恰与最近5到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MI)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一步加速的时间线高度重合,并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后者的影响。互联网娱乐企业元酷网络在2015年初发布的《二次元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在3.1万名受访用户中,使用5英寸以下手机和移动设备浏览漫画作品的人群比例高达70%,59.6%的用户选择在线浏览漫画,85%是日系漫画爱好者。而二次元用户的分布地虽然以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省份最为集中,但在河南(4.7%)、湖南(4.4%)等中南部人口大省也已形成了规模不小的二次元爱好者群体。“90后”用户在这个群体中占据的比例高达62.3%,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受众每年在二次元文化周边产品上消费达1000元以上。
借助元酷、腾讯、艾瑞咨询等企业的研究成果,我们甚至可以勾勒出典型中国二次元爱好者的大致面貌:女性(比例接近六成),“95后”,学生或刚刚离开校园,酷爱在床铺或沙发上浏览漫画和动画,习惯在QQ群、百度贴吧以及弹幕网站与同好分享心得,偏爱现代和架空题材,对作品的剧情和画风极为看重。她们中有三成以上爱留长发,超过两成愿意尝试双马尾,讨厌软弱和好色的男主角——与之对应,男性爱好者则讨厌玻璃心和拜金的女主角——并且随着逐渐步入职场,在自己的爱好上消费的能力和意愿都越来越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们并不像偏激者所批评的那样是纯然的“日粉”;相反,有48%的用户表示对国产漫画颇有兴趣。
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仅在201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半年内至少浏览过一次非低龄向动画或漫画)的数量就急剧膨胀了68%,达到1.49亿人的规模。在2015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上升至2.19亿人,其中每周至少浏览一次动画或漫画的核心用户的规模为5939万人。考虑到其中移动设备使用者的比例,今日的5.57亿中国移动网民中,平均每4人便有1人是泛二次元用户。而1990到2009年之间中国新出生人口数量多达3.3亿人,则意味着这一市场仍有继续扩大和深度挖掘的潜力。2014年,与二次元相关的智能设备、动漫、游戏和影音项目的融资规模已达到1.73亿元,互联网巨头们也在积极布局以二次元为中心的泛娱乐产业。
与风生水起的商业开发相比,二次元用户、尤其是构成核心用户的青年群体,在舆论界和主流文化圈显得异常孤单。他们被冠以“宅男”、“腐女”这样带有贬损色彩且误会性质严重的称谓,他们的活动和表达在纸质媒体上极少能觅得踪影,甚至不止一次被描述为一个和父辈的审美旨趣乃至世界观完全对立的群体。但恰恰是这个群体在制造互联网科技和实践的新热点,是他们创造了被主流媒体反复引用的一系列热词,他们对新技术的敏感度、惊人的执行力、开放性极强的沟通方式乃至浓厚的平等主义气息,正在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
前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往往可以觅得清晰的“冲突—抵抗—变异”轨迹,但这项定律对中国的二次元世界几乎完全无效。根植于互联网的先天基因,使二次元世代在现实文化的表层之下建构起了一个高度虚拟、但又具备组织性和在场特征的“异托邦”(Heterotopia)。来自主流文化的束缚和规训在这个异度空间被全然消解,让位于青年的自我表达、自我满足和自我成长。身份、性别、学历、收入的差异在这个空间中被最小化,个人可以自由地加入到无数流动的、分散的、变化着的兴趣群体当中。他们甚至不排斥年龄段远为广泛的“大叔”和“小学生”的加入: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次元世代远比他们的父辈来得包容。
当传统主义者还在忧心“娱乐至死”,还在继续描绘“残酷的现实世界”与虚拟的个人空间之间的二元交战时,二次元世代已经实实在在地建立起了属于他们的王国。随着在二次元文化熏陶下的“95后”与“00后”的继续成长,再过10年,无须“抵抗”、亦无须“正名”,他们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主流。反倒是我们奉作圭臬的成规、旧章和教条,需要在这个急剧改变着的世界里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我离开会场的时候已近深夜。那些刚刚结束了欢呼、大笑和激动哭泣的年轻人,依然身着他们辨识度极高的服装,安静地走向地铁站。热情洋溢的夜晚过后,他们将继续做回温柔体贴的家人,埋头苦读的学生,遵纪守法的公民。而他们在二次元世界中培养出的勇气、想象力和行动力,在不久的将来,会在现实生活里被验证究竟是虚拟还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