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女篮中锋队员及其主要对手进攻能力对比

2015-12-04 23:22朱晓峰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5年3期
关键词:篮下女篮中锋

朱晓峰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上海青年女篮中锋队员及其主要对手进攻能力对比

朱晓峰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上海青年女篮及其主要对手中锋队员的进攻能力进行分析,找出上海青年女篮主力中锋张芷婷的优势和不足,为其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帮助。

上海青年女篮;中锋队员;进攻能力

上海青年女篮作为中国女篮运动员的培养摇篮,为国家队输送了叶莉、杨力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篮球运动发展至今,“得中锋者得天下”,中锋队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一支球队的整体实力。上海青年女篮主力中锋张芷婷先天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在第7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其攻守技术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与优秀中锋队员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对张芷婷及主要对手的进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为其下一步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第7届城运会比赛,上海青年女篮主力中锋张芷婷及山东、广东、辽宁、江苏青年女篮中锋队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相关文献和WCBA等网站官方数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1.2.2专家访谈法

通过面谈、电话访谈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对篮球专家、教练员等进行访谈。

1.2.3录像分析法

观看第7届城运会上海青年女篮与山东、广东、辽宁、江苏青年女篮的4场比赛录像,利用“绘声绘影”视频制作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数据采集。

1.2.4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处理。经检验成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均数与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并检验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得分能力

篮球比赛得分多者胜、少者负,各种进攻技战术的运用都以创造得分机会、争取得分为最终目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赛前准备、对手防守强度、天气及场地条件,都是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常可看到比赛中运动员获得投篮机会,但由于投篮技术欠佳而错失关键球,最终导致比赛失利。因此,掌握和运用合理的投篮技术,不断提高投篮命中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与篮圈越近意味着越高的投篮命中率。中锋队员站位一般距离篮圈最近,其进攻成功率对球队的得分至关重要。可以说,中锋队员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反映球队的整体战斗力。统计发现,上海青年女篮主力中锋张芷婷场均投篮22.6次,比山东队多2.6次,比江苏队多8.6次。与其他队伍同位置球员相比,张芷婷拥有更多的投篮机会,是上海青年女篮的主要得分手;但其2分球场均命中8.25个,命中率在5支球队中排名第三,不及山东和广东队运动员。张芷婷场均罚球6.5次,说明其场均被侵犯次数较高(与辽宁中锋队员持平)。观察比赛录像发现,张芷婷善于利用身体优势发动内线进攻,为阻止其得分,对手往往采用犯规战术。与广东和辽宁队中锋队员相比,张芷婷虽然投篮机会较多,但命中率最低,仅为42.48%。反观江苏队中锋队员,场均出手14次,但命中率达到54.64%,比张芷婷高12.16%。张芷婷是上海队的进攻核心,故其出手次数较多,但较低的2分球命中率使其得分与主要对手相差不大。罚球得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张芷婷得分少的不足,但这仅限于遇到身体条件不如她的对手。因此,张芷婷需进一步完善投篮技术,增强投篮稳定性,争取在遇到强敌时把握住每一次得分机会。

2.2得分方法、手段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面对威胁性、攻击性、破坏性日益增强的防守,中锋队员的得分方法和手段进一步丰富。对优秀中锋运动员来说,投篮动作已基本形成动力定型,因此,在不同情景下灵活选择得分方法和手段变得尤为重要。

2.2.1得分方法

统计显示,上海队张芷婷场均篮下强攻9.39次,比对手多4.14次,篮下强攻得分占个人总得分的56.1%,说明其篮下进攻投篮次数较稳定。比赛中张芷婷善于利用身体优势发动篮下强攻,但暴露出命中率不高的问题。分析录像发现,张芷婷篮下进攻往往遭遇对方2人及2人以上的包夹,易造成对手犯规,同时也很难保证自己的投篮命中率。

张芷婷场均中距离跳投2.75次,比对手少3.13次,场均跳投命中率比对手低10.4%。观察比赛录像发现,进行单手肩上投篮时,为避开对方封盖,张芷婷常选择后撤步或后仰跳投进行投篮,使其身体过度后移,造成出手不稳定,加大了投篮难度;再加上体能下降,导致中距离投篮命中率较低。

随着女子篮球技术男子化趋势,跳投已成为女篮运动员的主要投篮动作之一,比赛中很具威胁性。统计发现,上海女篮与其主要对手中锋队员的篮下强攻得分和中距离跳投得分占各自总得分的60%以上。不同的是,对手篮下强攻得分与中距离跳投得分较均衡,而张芷婷侧重于篮下强攻,故其得分方法需加以丰富。与主要对手相比,张芷婷的外围突破与对手基本相同,但命中率比对手低19.7%,故张芷婷突破后的投篮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张芷婷的快攻和二次进攻发动次数与对手基本相当,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张芷婷的移动速度略逊于主要对手,但在获得前场篮板球发动二次进攻方面略占优势。

2.2.2得分手段

对中锋队员而言,高手投篮是其主要得分手段。张芷婷86.7%的得分通过高手投篮获得,比对手高6.7%。观察比赛录像发现,在上海队50:78负于广东队的比赛中,张芷婷投篮12次(比对手少7次),高手投篮9次(比对手少6次);而在69:65胜江苏队的比赛中,张芷婷高手投篮19次,比对手多3次。分析发现,张芷婷技术发挥不稳定,造成其比赛数据波动较大,进而影响上海青年女篮的最终得分。

统计显示,上海青年女篮主力中锋张芷婷场均低手投篮0.38次,占总得分的1.5%,命中率比对手低38.1%。无论是低手投篮次数、命中率还是占总得分的比例,都与对手有一定差距。与高手投篮相比,低手投篮具有速度快、伸展距离远的优点,但在比赛中张芷婷并不善于使用此技术,错失一些得分机会。与对手相比,张芷婷具有身高、体重优势,但进攻中有时会被对方多人包夹使其无法面向篮筐进攻,此时她会选择勾手投篮,故勾手投篮比对手高6.1%。此外,反手投篮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张芷婷的得分手段,但场均仅0.38次,无法体现其反手投篮技术优于对手。除反手投篮外,张芷婷其他得分手段命中率均低于对手,因此,张芷婷需进一步提高各种投篮手段的命中率,增加低手投篮次数,丰富得分手段。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张芷婷作为上海青年女篮主力中锋,年龄适中,身体素质优秀,符合上海青年女篮队伍的发展需要。张芷婷每场比赛有较多的上场时间,对其成长有积极影响。与广东、山东、江苏、辽宁等强队比赛时,由于替补中锋实力一般,张芷婷往往要打满全场,导致体能下降,命中率降低,失误增多。张芷婷在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方面,能够与同位置优秀球员抗衡,但比赛中很大程度上依赖身高优势进攻。与主要对手相比,张芷婷的投篮次数最多,说明其在进攻中至关重要;但有效得分范围小,得分方法、手段单一,投篮命中率不高,主要表现在篮下强攻、跳投、低手投篮得分能力与对手差距较大。

3.2建议

上海青年女篮教练员应更加重视球队及球员的长远发展,提高球员尤其是替补中锋队员的实力,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主力队员与替补球员的上场时间。同时,制订丰富的防守和进攻战术,确保张芷婷的个人能力和身高优势在比赛中充分、稳定地发挥,在关键时刻集中爆发。张芷婷应注重均衡发展左右侧的进攻能力,扩大进攻范围,提高中距离得分技能;同时,进一步提高持球突破速度,丰富篮下进攻的方法和手段。在比赛对抗强度日趋激烈的当下,加强中锋队员的上肢对抗性训练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强张芷婷的力量训练。

[1]吴谦.怎样打中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王鹏,李向军.第3届CBA—CUBA青年对抗赛女篮中锋的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5)

[3]孙江,邬佐新.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女篮中锋与前3名队伍中锋个人强攻能力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

[4]赵萌.第29届奥运会中外女篮中锋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5]王大中,宫士君.第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美、俄、澳、中四强中锋进攻技术运用方式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

[6]谢恩杰.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3名队伍中锋参与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

[7]刘杰明,张宏杰.对篮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6(3)

猜你喜欢
篮下女篮中锋
第21届CUBA女篮四强攻防能力比较研究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为例
投篮
新疆女篮冲击季后赛
美国女篮大胜西班牙实现奥运会六连冠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rogressive Aspec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我们班的篮球赛
蔡中锋闪小说四题
蔡中锋闪小说两篇
蔡中锋闪小说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