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 马兰(.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鞍山 4007;.西丰成平中心小学 辽宁铁岭 400)
从《纪效新书》看戚继光发展武术实用性思想与对策
马斌1马兰2
(1.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鞍山 114007;2.西丰成平中心小学辽宁铁岭112400)
摘 要:戚继光是中国军事史中的一个重量级人物,一生持戈马上,战功无数,他所著的《纪效新书》系统的展现了他天才的军事思想,达到了有时间到理论的升华,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戚继光的实用性的武术指导思想做了客观论述,阐明了重视兵器的改良是发挥武术实用性的先决条件,并从技术方面详细描述武术实用性思想的体现。当我们现在面临关于武术使用性的种种争论时,回头看看戚继光的武术思想,或许从中会得到更多启迪。因此总结戚继光的武术指导思想,提炼其发展武术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武术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戚继光武术实用性对策
戚继光是中国军事史中的一个重量级人物,他着的《纪效新书》更是在中国武术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我国明朝的著名将领,一生持戈马上,战功无数,并在戎马倥偬中写下《纪效新书》《练兵实记》等书,系统地展现他天才的军事思想,达到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而且这部书也是后人了解戚继光的武术思想,得以窥探当时武术全貌的一个窗口。当我们现在面临关于武术实用性的种种争论时,回头看看戚继光的武术思想,或许从中会得到更多的启迪。因此,总结戚继光的武术指导思想、提炼其发展武术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武术仍有深远的意义。
在训练过程中,戚继光极力主张“练为战”,而不是“练为看”。他指出,练兵一定要从实战出发,无论是单兵训练还是营阵训练,真正的目的都是为了杀敌,只有平时学的是杀敌真本领,战时才能所向披靡,保家卫国。这样,为了实战,就要求在日常练兵中也要从实战出发,战场上用什么技术,平日练兵就练什么技术。“设使平日所习所学的号令营艺,都是照临阵的一般,及至临阵,就以平日所习者用之,则操一日必有一日之效,一件熟使得一件之利。”《纪效新书·总叙》。
正是为了实战,戚继光认为训练士兵要着重练实用技术,那些“器技舞打使跳之术”应该尽量舍弃。他说:“临阵行不得的,今使不操;器械不是临阵实用的,不做与你领;不是临阵实用的舞打之法,不与你学。”《练兵实记·练营阵第八》要练就练实用性强的技艺,这样才能“若使平日教场所操练,金鼓号令,行伍营阵,器技手艺,一一都是临敌一般,件件都是对大敌之物,便学一日有一日受用,学一件有一件助胆。”《练兵实纪·练营阵第八》才能达到使士兵熟练掌握使用兵器的技艺,才能合“万人一心”为“万身一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使己方进攻防卫技术实用和有效,他深入研究倭寇的兵器和运用技术,寻找差距然后着力改进,从而研制出克敌制胜的兵器和技术,并让士兵在日常练兵中熟悉操练,这样练出的士兵在实战中“自然手捷,不为器所欺矣”。
2.1研究敌方兵器与改良己方兵器相结合
倭寇的武器十分优良,早在北宋欧阳修有咏日本刀歌曰:“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因为“倭善跃,一并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且其刀长五尺,舞动起来“上下四方尽白,不见其人,”而作战时,“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一旦当双方士兵接触时,倭寇双手握刀,班排长以手中的折扇为指挥信号,折扇一挥,士兵就以刀锋向上。当我方的注意力被这个动作吸引时,他们就突然倒转刀锋迎头砍下。由于戚继光说“器利而双手使,用力故重。”“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在就是当时的弓箭,在南方由于受潮,弓软,矢轻,中者多生。“倭夷被射中,常拍其臀,以为我辱。”即使射中敌人,敌人多拍其臀。没有杀伤力。而倭寇的“竹弓长八尺,镞宽二寸,”“近身而发,无不中者。”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自己的武器装备优于敌人,他对旧有武器作了更新、改良,并创造新武器,如狼筅,使自己的精兵有“精器以助之”。
2.2因人而异根据长短兵器的性能进行武器的科学配合
戚继光深明“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道理,故此,他说“彼以何器,我必求长于彼,使彼器技未到我身,我举器先杀到他身上,便有神技,只短我一寸,亦无用矣”。但是“长枪架手易老,若不知短用之法,一发不中,或中不在吃紧处,被他短兵一人,收退不及,便为长所误,即与赤手同矣。”而“藤牌、腰刀、长刀、钩镰等皆短兵也。”短兵的长处在于“利在速进”,“彼若以长来,待他人我深五尺间,一拨格他歪了,即用棍内连打之法,下下着在长兵上,流水点戳而进。”“一人长兵之内,则为我短兵纵横,长兵如赤手同矣。”
鉴于每个士兵各方面的差异以及武器性能的不同,”皆当因其材力而授习不同”,刀牌手加镖,狼筅手加腰刀,枪手加弓矢,钯手加火箭,鸟铳手加双手刀,使武器和士兵正确结合,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长处,以发挥武器的最大威力。在人和武器的科学配合方面,他指出“所使用的武器一定要长短相亲,刺卫兼合,长以救短,短以救长,远近兼授,相资而用。”“大概每一兵必授以远器,御敌于百步之外;必授以近器,为角于手足所接。”军中比试时,也是“每人比长技一件,短艺一件。”这一思想被后代习武之人接受,通常习武时也是长短通习,即使是在现在,武术套路竞赛运动员也是多数练刀棍同练、剑枪同练。这一点看来,戚继光这一思想得影响不可谓不深。
3.1强调花法的危害性
“在戚继光以前,在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士兵是众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然而,在战争的检验中,戚继光注意到武术花法对于战争的胜利毫无贡献,而且他也认识到是军队和民间不同的应用环境造成的武术技术的不同。他指出,乡兵所用兵器不过是横头用无刃铁梁,柄头用平顶铁箍的镗、叉、钯之类,所练的武艺不过是用于乡中争斗,当真争斗起来还害怕以刃伤人而被押至官府,所以在兵器和使用技术方面讲,杀伤力并不强。而一些游方教师双手握钯、棍、大刀,又前后左右回头跳舞或单人对击,更是“饰观者之目则可”的东西。而应对倭寇的长刀时,是“以一尺无刃之物,而当一二丈利渺之锋”,能将对方的长刀格开,不打在自己身上就算万幸了。而自己的武器即使打在倭寇身上,只要不是打中脑袋,倭寇就会趁自己收兵器时打过来,到时候,也只有“应刃而毙”了。因此,乡野之间的打杀完全不同于战场上的你死我活。战场上“岂能舞丈余长竿,回转走跳?”因此,他多次提出禁忌军中练习花法。“钩镰、叉钯,如转身跳打之类,皆是花法,不惟无益,且学熟误人第一。”正因为如此,戚继光强调“凡武艺,务照毂习实战本事,真可搏打者,不许仍学花法。”并且从教学、考试以及日常教导等方面严加,告诫士兵不得学习花法。否则予以惩罚。
3.2日常训练以“两人对较”形式为主
对于任何兵器的训练,戚继光都要求在最大可能模拟实战的情况下进行。如练枪,根据用枪的六字诀,一按、二进、三奴手、四缠、五拦、六直,两人按照字诀要求,“一字对戳一枪”,每一字就是一种用枪的技术要求,每种技术要求经过万遍练习,“万遍不失,字字对得,乃为成艺。”至于藤牌,虽然“单人跳舞免不得”,但是更重要的训练是持镖与长枪对杀,发镖的时机准确,而且有力快速,方为成艺。从以上可以看出,二人真实的对杀的训练方法是极为有效的提高武术技术实用性的手段。当然,也有一些训练是针对单人进行的。对于长枪,单人用之,如圈串,只是为了学用枪的基本动作。除此而外的”所谓单舞者,不可学也。”
3.3以打练结合为考察标准
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校武,以考察士兵掌握武术技术的情况,以校促练。同时他指出:“比较不可无法,不知诸艺之毂而任比较之责,则花法人而正法昧矣。”为此,他的比较武艺的标准是“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由此可见校武的标准以实战为主,为清楚反映戚继光的武术实用思想,他还制定了明确详细的赏罚准则:学花法的人占1/10以上,追究各伍长责任,“1/2以上,责成各教师、队长;1/3以上,责成哨官;1/4以上,责成把总。”针对每个士兵习练器械不同的情况,戚继光制定了比较武艺的各项细则:即“舞”“对”结合。“舞”是指个人演练一些基本动作,“对”是指两人的实战。(1)藤牌比较。先是个人单舞,“舞过即用长枪手对戳。”评价的标准是:“舞生而对熟者,为中等。舞熟而对生者,为下等”。由此可以看出,对个人演练和实战能力的不同重视程度:个人演练的“舞”生疏一些没关系,只要“对熟”就是中等,倘若个人演练熟练但两人实战的“对生”,也只能居下等。(2)长刀比较。先二人一排“舞”,然后以木刀对砍。(3)镗钯比较。“舞熟而紧疾者为上等,舞毕即以长枪对之。”(4)长枪的比较。“舞时,枪身软颤手熟者为上等。”“二人相对,分枪即进者为上等。”“若枪分不知进,歇枪等他人者为下下等。”(6)棒的比较。“棒手两人对打,打下声重有力,不做等候相待之套,打合拍位,下下压着他棍而人者,又路数多者,为上等。”
从这些比较武艺的具体标准可以看出,强调把握进攻时机,不可坐失进攻良机,突出了比较武艺时不重个人演练重实战能力的特点。这样,通过对“舞”和“对”标准的制定,达到限制花法对实战能力的干扰。不管是在教学的训练还是比较武艺中,都是以“两人对较”的运动形式为主,或许这才是保持武术实用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当时武术花法流人到军队中来的情况下,戚继光在实用思想的指导下,从日常训练和比较武艺等活动中突出对兵器和技术实用能力的掌握。他着重强调兵器的长短搭配以及技艺的实用性,一改往日军队中花法“哗众取宠”的状况。事实证明,相对于个人演练的单舞来讲,两人实战对抗的运动形式是保留武术技术实用性的最佳途径。但是,随着后来火器在军队中的普遍使用,冷兵器逐渐从战场上退出,其实用性也逐步退出人们的思考范围。不可否认,脱离了军队对武术实用性的矫正,武术花法真可谓遍地开花,蔓延之势愈演愈烈,武术加快了从军事技术到健身、表演技术的发展的进程,直至今天形成崭新的面貌。不管如何,戚继光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后发展武术,解决武术实用性的问题还是提供了值得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温力.从戚继光的十四卷本《纪效新书》看火器的发展对军事和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52-153,162.
[2]戚继光.纪效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65.
[3]戚继光.练兵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320.
[5]潘明英.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运动训练理论的营养——试论戚继光练兵思想之精髓[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103-104.
[6]董韶华,郭增林.从档案文献看戚继光的军事思想[J].山东档案,2001(2):44-47.
[7]尹建强.简论戚继光的治军练兵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48-49.
Qi Jiguang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Practical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Ji Xiao Xin Shu"
Ma Bin1Ma Lan2
(1.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 Liaoning,114007,China;2.Center Primary School Liaoning,Tieling Liaoning 112400,China)
Abstract:Qi Jiguang is a heavyweight Chinese military history,life Ge immediately,exploits numerous,his"Ji Xiao Xin Shu"system shows the genius of his military thought,to have the time to the theory of sublimation,in Chinese Wushu history has left a heavy color ink pen.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practical martial arts guide of Qi Jiguang's thinking of doing the objective description,illustrates the improved attention weapon is play Wushu practical preconditions,and describe the embodiment of practical Wushu thought with from the technical aspect.When we now face a variety of debate about the use of martial arts,martial arts have a look back of Qi Jiguang thought,perhaps it will get more enlightenment.Therefore,summing up martial arts guide thought of Qi Jiguang,ref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viewpoint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n our research of wushu.
Key Words:Qi Jiguang;Martial Arts;Practicability;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a)-0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