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罗茜
海口骑楼老街变迁一瞥
撰文/摄影/罗茜
早听说海口的“骑楼老街”,偶有在此的半日闲暇,便准备打车前去探访,的士司机却说:那儿有什么好看?房子破得二楼长出树来!南方的商业文化缩影,果然破败如此?反倒增添了好奇。
从一块“中华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的石碑望过去,入口处两条“骑楼”夹道的小街上,尽是百元三条的床单、20元一件的T恤的摊铺从店铺延伸到走廊又延伸到路上,摩托、三轮从流淌着积水的街上穿梭,店铺里的音响和着嘈杂的人声,一片自由市场的喧嚣。向骑楼上望去,墙壁上斑驳的青苔和楼顶芜杂的荒草吐露着岁月的痕迹,线条优美的花窗和罗马式的廊柱又记录着昔日的繁华。
骑楼在我国两广、福建和海南是一种常见的商住建筑形式,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骑楼的建筑形式起源于古希腊,后流行于欧洲,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沿海的通商开放,从西洋、南洋一路舶来,再杂糅进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和商业实用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海口的骑楼老街纵横交错,据说共有大大小小的3、4层高的骑楼建筑近600栋。最早的骑楼由在南洋谋生的华侨回家乡投资建设,于1849年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整片骑楼街区从此延伸开来,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大批建成,整个建筑群形成了规模。
骑楼建筑一楼是商铺,楼上住宿,实用性很高,同时又冲破了中国传统住宅深宅大院和密不透风的围墙以及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连缀成片,形成具有规模的商业街区,颇受商人青睐。一楼长长的走廊,搭建了往来买卖行人的共享空间,提供了遮蔽酷暑暴雨的屏障,在南方的季节变幻中尤显得如鱼得水,体现了现代商业重视感受体验的人本主义和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骑楼的建筑美学,杂糅了古罗马的廊柱、拱门,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的花窗装饰,中国的吉祥图案,和南方传统的木雕、砖雕手工艺……标榜了建造者们在海外的审美见识和传统的文化基因。这种杂糅,这种兼容并蓄和创新,正是海洋精神的体现——开放、包容和流动。
如果这样的骑楼老街全都淹没于苔痕荒草中,那真叫人扼腕叹息了。我行至中山路,看到整洁街道和两侧的维修翻新的骑楼豁然亮丽开朗了起来。一码灰白、米白、黄白的山墙,刻镂着繁复的花纹;罗马的柱式和券廊下,有的是镶着彩色玻璃的花窗;有的是整齐的竹制窗扉;装饰线条有万神庙的庄严大气,也有泰姬陵的委婉袅娜;细看石雕的图案,有“寿”字、有蝙蝠、有梅兰竹菊……午后刚刚下了一场小雨,街面上很是清静,与外面的自由市场是两个世界。中山路原是海口的灯具一条街,现在尚有不少灯具店、五金店、电机器材店还在营业,但店中厚腻的积尘和一些店铺门口张贴的转让信息,宣告它正在和过往的经营模式告别。取而代之的,是新崭崭的餐厅、书吧、咖啡馆、音乐吧、饰品店、茶室这些小清新的休闲消费店铺开张迎客。
走进一家海南清补凉甜品店,在它的后院中寻得一处别有洞天的所在,刚刚下过雨,绿植更显青翠,闽南语那种特有的充溢着乡愁的歌曲在小院中反复吟唱。点一份海南特色甜品清补凉,芋头粉腻清甜,红豆、绿豆、西米、薏米各种杂粮绵软甜糯,椰丝甘香可口,再淋上一盅芳香爽滑的新鲜芒果汁,冰冰凉甜蜜蜜,又给足分量吃到饱,很是过瘾。
中山路上的一条小巷,从巷口就张灯结彩,显示着它的隆重与不凡。走进一看,竟是一座天后宫。天后宫的正殿正在大修,天后娘娘被移至正殿旁边的一户民居里,继续接受着善男信女的祭拜,香火袅袅。房间里一台电视机正在播着民国范儿的电视剧,一名老妪专心折着祭拜的黄表纸,几个男女街坊闲坐着聊天,氤氲中,人间日月长。在南方的民间,妈祖本就是渔民的女儿,信仰和崇拜与日常息息相关。
行至中山路尽头,发现整片骑楼老街除了这条已经整修过的中山路和一进来的两条自由市场街道,其余纵横交错的多条骑楼街道都已经被脚手架和绿色的安全网围了起来,全部在进行大规模的整修,想必不久便将一扫岁月侵蚀,旧貌换新颜吧。据说骑楼老街多年来一直是海口的商业集散地,每条街都有自己的主营项目:灯具一条街、服装批发一条街、水族街、窗帘布艺一条街、五金电器一条街……不知道整修后的骑楼老街是继续延续它们的旧有的贸易模式,还是都将如中山路一样,被文艺、小资的气质慢慢取代,成为休闲旅游的去处?
早年华侨下南洋经商谋生,柴米油盐是生存的必须,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大潮中的掘金之梦,再到如今寻常百姓满足温饱后的梦想实现,骑楼的商业气质已经由从大众的、功利的,逐渐被一种闲适的、风格化的小趣味取代,中山路上带着店主鲜明个人特点的店铺,俨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精神情怀的寄托和休憩。
中山路路口的一个店铺还没有开张,玻璃门望进去,刚刚装修好,货架上摆着缤纷新奇的各类小家居饰品和文具,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擦洗着门窗,两个人一边忙活一边聊着,对视的眸子中,闪烁着生活的小小柔情蜜意。
(责编: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