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道源《闲居丛稿》与元代陕南文教的发展

2015-12-02 17:15党斌
西部学刊 2015年11期

摘要:元朝政府对于儒学和文教的发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其根本目的是出于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但元朝统治者对于儒学和教育的重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教事业的发展。蒲道源是元代陕西重要的文学家、教育家,其作品《闲居丛稿》则是陕西元代文人文集中得以传世的少数几种之一,内容涉及元朝政府承袭唐宋文教传统,借鉴辽、金兴办学校、鼓励文化发展等问题,是研究元代陕南文教事业发展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闲居丛稿》;蒲道源;元刻本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元代蒲道源《闲居丛稿》初刻于元至正十年(1350),元刻本目前海内外仅存两部,系现存元代文集刻本之稀见版本。明清时期,《闲居丛稿》的抄本流传较多,刻本已十分罕见。《四库全书》编修过程中,将《闲居丛稿》收入其中,故四库本成为闲居丛稿的另一种刻本。此外,除明清抄本外,笔者所及,未见《闲居丛稿》的其他刻本传世。由于蒲道源长期在陕南生活,其生平又推崇儒学和文教,故《闲居丛稿》中有大量内容与元代陕南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相关,具有很强的地域史料价值。本文对《闲居丛稿》历代版本进行梳理,分述考定其版本承继关系和版本价值。而《闲居丛稿》所载内容对于研究蒲道源生平事迹,补证《新元史》及其他史籍所载之不足具有重要价值。

一、蒲道源生平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其先眉州青神人(今属四川眉山),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汉中)。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1313)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佑七年(1320)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后至元二年(1336)九月病卒于家,享年七十七岁。蒲道源其人,《元史》无传,据《新元史》卷二三八《文苑下》记载:“蒲道源,字得之,眉州青神人。幼强记过人,究心濂洛之学。尝为郡学正,罢归。晚以遗逸,征入翰林,改国子博士,岁余引去。起提举陕西儒学,不就。优游林泉,病弗御医药,饮酒赋诗而逝。仲子机,为秘书少监,裒其遗文曰《闲居丛稿》二十六卷,黄溍为之序,称其以性理之学,为台阁之文云。”[1]《新元史》资料主要取自《四库提要》,而四库所据为蒲机所撰《顺斋先生墓志文》。[2]关于蒲道源的生平事迹,几乎没有其他文献记载。

蒲姓起源较早,相传舜曾建都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蒲州一带),其子孙以封地为姓。《万姓统谱》载蒲姓望族出于河东云“河东角音蒲洪,先代家居池上生蒲长三丈,因以为氏。”[3]故蒲氏后人奉虞舜为蒲姓的始祖。蒲姓虽然分支众多,但并非望族,少有名人。这一点于黄溍《顺斋蒲先生文集序》可得印证。黄溍称蒲道源先祖“系出汉蒲将军,至晋安西大将军遂避乱入蜀,而宋资政殿学士、赠太师、楚国公宗孟居眉之青神。”蒲将军者,秦末汉初名将,在秦末战争中颇有战功。后因与项籍、英布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而为人诟病。其名讳史籍未载,亦无相关传说。一种说法认为蒲将军由秦降汉,以身带罪而不载其名。晋安西大将军未详其名讳,《晋书》未载。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皇佑五年(1053)进士,调任夔州观察推官,召试学士院馆阁校勘、检正中书户房兼修条例、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直舍人院、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兼修国史,加资政殿学士,屡知汝州、亳州、扬州、杭州、郓州、郸州、河中事。年六十六卒,谥曰恭敏。《宋史》卷三二八、《东都事略》卷八十三有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九著录蒲宗孟《蒲左丞集》十卷,其提要云“皇朝蒲宗孟传正,阆州新井人。皇佑五年进士,曾公亮荐除馆职。神宗谓宰相曰:‘宗孟有史才,乃同修《国史》。入为翰林学士,除尚书左丞。卒年六十六。为人酷暴奢侈。苏子瞻尝规之云:‘一曰慈,二曰俭。世以为中其膏肓之疾”。[4]980汉蒲将军和晋安西将军皆无文献可考,宋蒲宗孟虽有史才,却有不慈不俭之弊。由此推测,蒲道源一支并非大族,其先祖世系中亦无英才人杰可记,故蒲机所撰《顺斋先生墓志文》于此略而不言,仅有“其先眉州青神县龙泉乡人”一句。

蒲道源之父蒲政午,于元朝初年由眉州徙居兴元,赠奉训大夫、礼部郎中、飞骑尉,追封平乡县男。蒲道源母赵氏封平乡县君。蒲政午有四子,蒲道源居长,次子名道铨,其余二人名讳不详。蒲道源娶梅隠何坤章先生之女何氏,何氏卒于至順辛未正月,享寿七十,追封平乡县君。蒲道源有二子三女一孙。长子蒲枢早逝,次子蒲机。三女分适兴元录事景大全、兴元西轩先生王得舆之孙王惟祥、乾州同知杜彦礼。一孙名蒲燧。蒲道源死后,其子蒲机将蒲道源与夫人何氏合葬於南郑甕池村蒲氏祖茔。除此之外,蒲道源其他家族成员情况不详。

二、《闲居丛稿》及其版本

《四库提要》称蒲道源生平恬于仕宦,大扺闲居之日为多。故蒲道源去世后,其子蒲机裒辑先父遗作共计二十六卷,以《顺斋先生闲居丛稿》(以下简称《闲居丛稿》)为名,于至正十年(1350)刊行,是为闲居丛稿之最早版本。

目前可知的《闲居丛稿》刻本共有三种,即元至正十年刻本、明南监本和四库全书本。此外清明时期虽然有多种抄本,但流传至今者则十分罕见。

据王文进《文禄堂访书记》著录,“元至正刻大字本,此题男蒲机类编,门生薛懿校正。半叶九行,行十四五字。白口,至正十年黄溍序。卷末哀辞七叶”。元刻本共十二册,二十六卷、目录一卷、附录一卷。白口,双黑鱼尾,上下单边、左右双边,有栏线。半叶九行,行十四字,版心中部题书名、卷次,下部题页码。版框高21.6厘米,宽14.7厘米。卷前有《顺斋蒲先生文集序》,署“至正十年冬十月二十四日前史官金华黄溍序”,后有“金华”、“黄氏晋卿”印记两枚。目录卷包括“顺斋先生闲居丛稿总目”和“顺斋先生闲居丛稿目录”两部分。“顺斋先生闲居丛稿总目”下双行小字云“丙申十一月得之,钱生云周恭肃公家藏旧物”。《闲居丛稿》至正十年刻本传世者仅有两部,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

此外,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元刊明修明印本,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一百一著录。此本册数、卷次、版式、行款均与元刻本相同,版框略小,高21.3厘米,宽13.6厘米。原为陆心源藏书,卷内钤有陆心源“归安陆树声叔桐父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陆心源之子陆树藩将皕宋楼藏书售与日本岩崎氏的静嘉堂文库。[5]12

据《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著录,《闲居丛稿》的另一种刻本为明南监本,题“顺斋蒲先生集”。[6]792此本较元刻本时代虽晚,但更为罕见,未见传世。

因《闲居丛稿》初刻年代较早,蒲道源在元代的影响也并不广泛。故明清两代,《闲居丛稿》刻本已较为少见,文士之间互相传抄,抄本在明清时期流传较多。如:爱日精庐影元抄本、张金吾八千卷楼抄本等。此外,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中著录亦著录《闲居丛稿》抄本,称“《顺斋先生闲居丛稿二十六卷附录一卷,四册,抄本,十行二十字。元蒲道源撰。卷内题‘男蒲机类编,门生薛懿校正。卷内遇元代帝王均抬头,盖从元刻本出。有‘汪鱼亭藏阅书、‘前分巡广东高廉道归安陆心源捐送国子监书籍等印记。”[7]539《闲居丛稿》明清时期的抄本传世者极少,《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者为其一,版本价值极高,原藏于北京图书馆,现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地区亦藏有《闲居丛稿》抄本,为清代李柯溪据张月宵影元抄本校订抄本,现藏台湾中央图书馆。[8]

《四库全书》收录《闲居丛稿》,[9]在集部五别集类四,其底本亦为抄本。相较而言,四库本是《闲居丛稿》目前之易得版本。

三、元代陕南文教

陕南自元代开始,完全纳入陕西行政区划之中。出于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的目的,元朝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文教事业。

元代的文教制度,大体承袭了唐、宋的文教传统,借鉴了辽、金的新办学校、鼓励文化事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又结合实际,创造出一些适合本民族特点的新的文教发展形式和理念。最主要的表现即发展和完善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体制,推动了文教事业的发展。元代对中国的统治虽然不到百年,但在文教制度的建设方面较前朝有所进步,尤其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教育和民间庙学、书院的发展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为明清两代文教事业的进一步兴盛奠定了基础。

陕西是十三朝古都所在,但相较而言,汉唐文明的鼎盛远非其他朝代所能比拟。唐代以后,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转移,陕西在全国的地位大不如前。这一点在传世典籍文献的数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陕西传世的元代文集数量极少,《闲居丛稿》即为其一。

元朝政府极力倡导儒学,网罗汉族文士,但多数文士或因政见不达而辞官、或长期隐居不仕,以示反抗。蒲道源与同恕、第五居仁、韩择、侯均、程瑁等陕西文士都是如此。虽然以蒲道源为代表的汉族文士对元朝统治者有很强的抵制情绪,但从《闲居丛稿》的许多作品中仍能看出元代陕西士人对于文教事业的推动和对儒学及其价值观念的倡导。例如,蒲道源虽然辞去陕西儒学提举的职务,但他仍然与陕南地区的许多地方官吏保持着十分密切的来往,在其文集中有《送府吏窦彦立迁调奉元》《饯杜仲正经历美解东归》《与汉中道尚书吏》《送夹谷朵落歹同知》《题陕省都事薛君英好古轩》等篇目,多为蒲道源与这些官场士人的往来唱和之作。再如,文集中有《文庙朔望祝词四首》《开庠疏》《王侯谒文庙文》《祀文昌圣父文》《御香至文庙》等篇目,其内容涉及元代陕南汉中地区修建文庙、补塑神像的过程,这是政府对文教事业重视的侧面反映。汉中当地名士招收生徒授课,远近慕名者达百余人,则反映了在政府推重之下,民间儒学传承的兴盛和发展。

在元朝建立初期,多数汉族士人虽然对元朝统治者仍存有敌视情绪,但随着政府大力推行儒学政策的深入和发展,这部分汉族士人看到儒学及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文教事业快速发展,他们对于统治者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以汉中为代表的陕南地区在前代文教发展方面相对落后,但自元代以来,这种状况日渐改善。这与元朝行政区划的变更、政府推崇儒学和文教以及同一时期蒲道源等陕南地方文人的努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柯劭忞.新元史[M].陕西理工学院藏民国十一年退耕堂刻本.

[2]蒲道源.顺斋先生闲居丛稿[M].上海图书馆藏元至正十年刻本.

[3]凌迪知.万姓统谱[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黄仁生.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M].湖南:岳麓书社,2004.

[6]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上海:上海古籍,1979.

[7]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蒲道源.闲居丛稿[M].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台北: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

[9]蒲道源.顺斋先生闲居丛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作者简介:党斌,陕西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青年课题(15QN 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