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四子王旗的栽生沟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该村位于东八号乡东部山区,平均海拔1856米,由于山高沟深,干旱少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粗放,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牧业生产停留在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全村耕地面积12471亩,全部为旱地。全村318户1188人,其中贫困户224户815人,占总人口的70%。近年来,由于当地群众仅靠历史性农业耕作和发展养殖业来维持生产生活,该地林牧矛盾日趋突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群众生活举步维艰。
2011年,内蒙古中峰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号召,对栽生沟村进行帮扶。四年来,企业领导重视,科学谋划,合理布局,通过实施生态环境基地建设项目,使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让当地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制定扶贫规划,改善基础设施
为彻底改变当地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摸索一条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中峰集团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三年扶贫发展规划。
2012年,对栽生沟村进行彻底禁牧,处理牛羊4000多头(只)。在占地面积1.89万亩的项目区范围内全面启动人工造林(包括林木药材套种),其中林木药材套种5000亩,人工造林13900亩。完成项目区围封保护面积15.3公里,完成荒山荒坡绿化挖树坑70多万个(整地面积8000亩)。到目前为止,项目区1.89万亩范围内人工造林全面启动,13条主干、分支洪水沟系(属黄河中下游治理工程范围)得到科学治理利用,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治理。林木药材套种面积达到了5000亩,比原计划增加75%。鉴于今年雨水充足,整个项目区林木药材长势喜人,项目区生态环境旧貌变新颜。
2013年,项目区完成水利保持治理工程,其中新打机电井1眼、出水量为30吨/小时;新建高压电配套网络1处;完成地下水综合利用工程1处;完成河道改造治理工程近3000延长米;完成水土保持石坝8处达6000延长米;新建项目区工程路17公里。新建项目区农牧民群众种植业、养殖业小区(占地总面积200亩。其中,生活区150亩,种养殖区50亩),为保障当地农民的权益,中峰集团与村民签订了合作协议,凡项目区耕地每亩支付承包费260元。
依据基地建设项目区农牧民群众同意,为了让项目区农牧民群众早日实现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目标,2012年,中峰在实施项目区人工造林、林木药材套种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基础上,提前对项目区首批签订合同的村民旧居进行了拆除,规划的新居基础已全面竣工,国庆节前主体完工,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其中公司投资1600万元,自治区扶贫办投资300万元。集团按照拆旧新建、占补平衡的原则新建标准化新农村。项目区农牧民群众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由生态建设基地集中供暖,2013年末,三营子、五营子两个自然村100%的村民乔迁新居。新农村占地面积400亩(包括基地办公场所、文化室、敬老院),其中拆除村民旧居30户,新建村住宅楼(二层楼房)26户2080平方米,村民活动中心900平方米。对该村90个贫困人口每人每年支付生活补助费5000元,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年薪男10000元、女5000元,对项目区小学至高中的在校学生每人每年发放助学金2000元,考入大专以上的在校学生每人每年发放助学金5000元。
工程的实施为项目区农牧民增加了充足的就业机会。截至目前,项目区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由2011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目前的13000元,预计年末可突破15000元。
立足实情,创新帮扶模式
栽生沟行政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四子王旗扶贫开发不断摸索经验、改进新思路、创建新方法、采用新模式的结果。
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更新观念。一是公司更新扶贫工作思路。通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下移到贫困村,把扶贫项目效益落实到贫困户。同时,发动更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齐抓共管扶贫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扶贫机制,明确落实帮扶对象和帮扶任务,使贫困村及时改变落后面貌,让贫困户及时脱贫致富。同时,建立健全“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考核问责机制。
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源头治理绝对贫困问题。对于发展严重滞后的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通过公司帮资金、帮物资、帮技术、帮建设、帮销路,确保贫困村整体脱贫并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对于缺乏主导产业的贫困村,实施“四个一”工程,以主导产业引导带动为突破口,通过开发一块致富田,修筑一条致富渠,修建一条致富路,建立一个公司+农户的致富机制,确保贫困村普遍收益,共同富裕。对于缺乏发展条件的贫困村,实施异地就业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和人文关怀,将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到定点企业就业,稳定收入来源,家庭人口随着就业人员逐步向城市聚集定居。
龙头带动是载体。如何破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怎样种,怎样养,如何卖,如何卖个好价钱”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家一户的农民真正实现与日趋成熟的大市场对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用利益连接,把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民、扶贫资金有机结合起来,使龙头企业成为项目实施和资金周转的有效载体,促进扶贫工作市场化。
部门配合是基础。扶贫部门在扶贫开发中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要联合全社会力量集中打造扶贫工作的新平台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近年来,中峰公司通过旗委、旗政府的组织、协调,主动与涉农部门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做好扶贫村的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