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蓉
摘要: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对阅读充满兴趣,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谦让与分享,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孩子,通过角色扮演、共同阅读、正面教育、家园共育等方法因材施教地引导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幼儿阅读;自我中心;谦让;分享;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67-1
一、案例背景
我园是一所以阅读为特色的幼儿园。每天,我们把午餐后的时间设置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自主阅读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喜爱的图书自主阅读。也许你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景象:散乱的图书、撕烂的书本,散坐一团的孩子……看到这种场面,有的老师会认为孩子们又在搞破坏了,甚至因生气而怒吼。我不想成为那样的老师,于是我悄悄进入他们“调皮”的世界,与他们一道面对阅读中的困惑与欢乐。由于孩子们吃饭的顺序、速度不同,餐后每人不一定能选到自己所喜欢的那本书。因此,我建议图书共享,孩子们可以彼此商量交换着阅读。这一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支持。
二、案例描述
子恒是班里比较调皮的一名小男生,但非常聪明。看似没有在认真听讲,可他那双耳朵可灵敏了,早已把你的话记在心里。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吃饭慢。因此,他常常挑选不到喜欢的书籍。虽然他偶尔也会幸运地得到别人看过但自己并未看过的书,但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跟别人商量着换书看。商量的好,就满面春风地坐在一旁仔细看书,商量失败,就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啪!”书的两只小手分别扯在两个孩子手里,一个往左拉,一个往右拉,书皮已经快要脱落,旁边的孩子也嚷道:“快别拽了,书要坏了!别拽了,书要坏了!”这时,子恒才会松手,另一名孩子拎着那本将要散架的书气冲冲地向我“告状”。
我问子恒:“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他没有回答。我接着说:“书坏了!被你俩扯坏的!”我叫来一名孩子,我与他一左一右拉着子恒的手,模仿刚刚抢书的情景,问子恒:“如果我们也使劲扯,你会觉得疼吗?”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珠子在眼眶里转了一圈,然后又低下头去。第二天饭后,子恒在美工区转悠,似乎在找什么,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我心想:“莫非,他要把自己喜欢的书藏起来?”不一会,他从美工盒里拿出一个胶棒,拔开,开始往书上一遍一遍地涂胶,始终没能粘上去,就迅速跑到我面前寻求帮助。我跟他一起合作修书,修好后,他并没有坐下来认真阅读,而是把书送回书架上,取了另一本读起来。
有一天,我耳边又传来了子恒叫声:“不对,你说的不对!是猴子想吃这个圆圆的东西……”“不是,是猴子饿了,早把这个吃完了……”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真有点儿吵架的阵势,我赶忙过去平息这场没有硝烟的争论。刚走到他们面前,子恒就用小手指着对方抱怨:“老师,他笨死了,书都不会看,还说我说得不对!”“哟,那你看懂了?你把故事说给我们听听。”书名是《猴子的奶酪星球》,子恒并不认识字,可他拿着书边看图边说着书上的故事,说的和故事内容差不多,只有几个地方意思有些偏颇,我和其他孩子还挺佩服他的。接着,我给孩子们讲了一遍故事内容。我只说了一遍子恒便记住了,他又拿着书坐在好朋友身边开始讲述《猴子的奶酪星球》发生的故事了。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可见,子恒对阅读是充满兴趣的,虽不能看懂文字的意思,但绘本图画给了幼儿想象的空间,能感受到图画带来的乐趣,因而很愿意阅读图书。幼儿注意力和坚持性是有限的,当他们对看过的图书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容易失去先前的兴趣。幼儿还没有走出自我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长辈们过分的溺爱、迁就,使他们往往觉得喜欢的东西就应该是自己的,不太懂得谦让与分享。像子恒这样的孩子觉得想看哪本书就看哪本书,当书在别人手里时想通过商量交换来看,对方不肯时就会认为,你都看过了没必要再看,我也按照老师说的商量换书,你不给我就“抢”!子恒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用说理、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谈话时,他能理解是自己做错了,因此才有了主动修补图书的行为。孩子是率真的,想什么就做什么,不带有功利性。《指南》指出,5~6岁的孩子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其实,想要改变幼儿之间出现的“抢书”现象,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现在的家长应当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要做到约法三章,不能肆意答应孩子的过分要求。家长可以陪伴幼儿一起阅读,看书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讲述一些有关分享的故事给幼儿听,共同感受分享的快乐。此外,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到书店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并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孩子分享。幼儿在园期间,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大量幼儿感兴趣的书籍、自主阅读的时间,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有阅读的机会,并组织开展阅读交流与分享活动,适时鼓励,激发其坚持阅读的兴趣。
幼儿间的性格、发展水平、兴趣与爱好等存在差异,在阅读中的表现也大不相同。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方方面面,给性格比较外向调皮的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多一点儿耐心,不能急功近利,要慢慢引导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可以主动走到孩子们中间去,与幼儿一道阅读,对孩子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味地苛责,要因材施教,尽可能采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教育方法。譬如,可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抢书”行为正确与否,帮助幼儿从中明白谦让与分享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幼儿做个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也可运用鼓励法表扬在集体中不争抢、有礼貌、有秩序阅读的孩子,正面教育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从小做到正确而有效地阅读。此外,还要发挥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家庭指导,努力做到家园共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每个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慢慢爱上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在阅读中体验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