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巩淼森 李雪亮(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数字化背景下社会创新的变化及其设计对策—2014第五届江南大学DESIS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1
文/ 巩淼森 李雪亮(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结构和现实条件的改变为个人、公众和社群表达自身需求提供了新的语境。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下的商业模式与公共行为的转变进一步催生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创新领域的新发展。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加速了对生活和生产方式的重新定位,基于环境相关的、服务化解决方案的下一代经济模式在传统生产消费理念上引发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对设计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化作为一种从技术实现角度对当前信息化社会和后工业时代的描述,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包括数字化媒体、移动互联网、O2O等信息技术的新应用和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带有非物质特性的实践探索将逐步改变设计实践的本质特性和表现形式。然而,相关技术应用在人们认知能力和社会参与层面的影响并未得到充分的反思和阐释,其价值也有待进一步发掘。另一方面,虚拟、物理和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发展成为一种多维度的空间关系,在人与社群间的社会化互动过程中具备更加多样化的可操作性。数字化社会创新这一议题的提出,是对当前技术革新驱动下的设计创新的深刻回应,并以改善社会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最终目的。综合而言,这里所谈的“数字化社会创新”是指以创新作为行动依据和目标结果,并将社会性的价值关注作为创新实现的目的和方式,在当今数字化的产业和社会语境下结合多方面实践成果和领域共识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图1 DESIS Symposium研讨会现场
图2 数字化社会创新研究组(DESIS-DSI Cluster)成立仪式
在国际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DESIS)和国际设计院校联盟(Cumulus)的支持下,自2010年以来,由江南大学牵头的年度DESIS国际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成为相关议题框架下国内外重要的研讨平台。2014年11月30日,“数字化社会创新”江南大学第五届 DESIS国际研讨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江南大学和国际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DESIS Network)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承办,吸引了近百位国际和国内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幕式上,数字化社会创新研究组(DESIS-DSI Cluster)宣布正式成立,该研究组是在DESIS联盟框架下新成立的专题研究组,由江南大学、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作为联合发起单位,旨在把从业者和学者整合在一个开放的活动事件当中,并基于数字化社会创新领域的试点研究、初步研究成果和未来规划进行交流和相互启发。会议围绕“数字化社会创新”这一命题在诸多领域和议题上展开交流和讨论,并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普及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市场环境,这些现象表明了科技进步对时代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深刻影响到多个领域的实践创新。来自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胡军副教授从当前流行的社交网络的话题出发,提出物联网等形式的技术实现与互联网环境的整合关系,并以可穿戴设备作为正在发生的技术革新案例进一步揭示了网络化背景下技术实现和信息网络之间的相互联系。他认为对计算设备的关注正逐渐被计算节点——即网络环境中的人和物所取代,而以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为代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社会化应用正在使技术转向平台化。由此催生出的互联网思维在商业模式、社会营销和市场消费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社会层面引发结构化的变革,自下而上的意见表达和民主参与成为一种新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来源于社会基层和专业领域的知识汇集成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群体智慧,并在相关社群支持下实现新的价值机会。由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所支持的人的网络弥补了现实世界中的沟通缺口,拉近了虚拟现实和物理现实之间的距离,数字化作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机会和新的生活方式。
针对新一代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特征,来自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吴薇教授提出云平台、物联网、数据挖掘、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这五个基本要素。物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作为这其中的核心技术为产品功能实现和服务推广提供支持,物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借助云平台体现其价值,通过数据的集中处理和信息发掘指导决策和提供解决方案,并考虑到用户环境下的体验塑造和质量保障,由此引发了工业4.0时代新的产品形式和趋势。
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当前城市发展为背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付志勇副教授提出我们所处的城市正在变得“可感知”、具有“互动性”以及能够容纳“开放式”的思维和方法。作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我们的行为习惯和观念意识反映为数据化的机会整合,并在社会层面转化为一种信息资源,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传达互动为城市建设提供策略和技术支持。胡军副教授认为在数字化社会条件下,我们的行为准则也发生了变化,以往被我们批判的生活习惯在当下的眼光看来未必是件坏事,这种矛盾和反差也表明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技术条件为我们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在营造一种情景化的思考方式,从而形成某种经济文化基础上的价值准则。
图3 参会人员合影
图4 新一代互联网产品五要素
1 公共服务建设与民众参与
社会资源的开放、信息渠道的拓展以及数字媒体的个人化引发了社会事务中活动机制的变化。关于数字化技术对于集体事务的推动作用,胡军副教授将平台化的社会网络看作是群体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由论坛、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络催生出的网络社区汇集起一群有共同兴趣、专业化和具有强烈动机的人群,并继续推进公共事业的前进。这种发生在网络时代的机制构建同时也预示着社会结构的扁平化,将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在这一点上,付志勇副教授也在城市发展层面做出了诠释,他提出不同于以往通过顶层设计来推动城市建设,普通民众也能够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参与社会创新,智慧城市转向智慧市民并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而出现。
公民参与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来自拉普兰大学Satu Miettinen教授从自身学科背景和实践经历出发,对面向开发、公共和第三部门的服务设计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将服务设计作为公众参与的新工具。她认为新的地方政府管理范式应该是开放式的,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趋势,并在用户驱动的多样化参与机制的支持下开展网络化建设。服务设计为用户在服务建设阶段主动表达自身需求提供了实现手段和途径,并将其作为变革推动者整合政策制定者、地方政府官员和媒体。另一方面,Miettinen教授还针对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提出了一系列参与式的方法,将设计实践与管理和政策制定过程相联系,鼓励用户介入到创新的不同阶段,并发展出一种统一可参照的通用过程。居民成为对服务负责的共同生产者,城市居民可以自然地参与到决策制定和服务过程中,在这种重新规划的治理模式中,与新的公共政策相适应的市政法同时作为网络化的权威机构。这种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体现了在面对多种选择和开发环境的公共事务时,城市居民主体地位的提升以及结构性改善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促进作用。这一过程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将进一步减少公共服务中的成本基础并提升其综合生产力,将公共服务带入到一个新时期。
2 数字化背景下的基层社会创新
社会创新更加重视公众利益实现过程中的民主化构成,最终受益的目标群体同时也是问题领域的开发者,对于公共资源的发掘利用将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价值提取,而是将视角转向对社会结构的探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辛向阳教授从设计的定义出发,并引用西蒙[4]的理论指出设计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并通过改变现状而达到理想化的状况,这种行为不仅体现在物质性的生产和制造环节,同时也涉及个人生活及商业消费。而在社会政策、政治法规和社会福利等公共领域,随着公众认识的提升,设计的内涵和价值也逐渐得到体现。辛向阳教授通过列举一系列与公共服务和数字化创新相关的案例,进一步提出社会创新的两个特点:广泛汇集的智慧和力量以及服务于所有人的价值导向。数字化作为内在的技术驱动将政府决策者、普通民众和社会媒体整合于共同的目标利益之上,意见策略的形成和组织活动的推行有赖于网络社区基础之上的协调互补,同时也能凝聚起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和责任共识。而相比于这些从微观角度入手的社会创新手段,从更加广泛的社会文化方面考虑,社会创新源于人类工业发展所导致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的不平衡,相对应的设计思维的转变也经历了从环保设计、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多个阶段。宏观社会趋势、技术条件和人文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物质创造到社会结构和行为意识的改变,设计介入的领域和程度也逐渐拓展和深入。
关于社会创新,Miettinen教授将其看作是个人和团体为解决问题或创造新机会所带来的改变,这些创新更多的是由行为的变化而非科技或市场的变化而引起的,他们通常通过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方式而出现。当人们逐渐将他们的需求与当地自然资源的提供能力和生产水平联系起来时,人们将以更加智能的方式利用可获取的环境资源,通过“混合和匹配”的方式来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这将进一步激发对于不同社会文化偏向的思考和更高程度的对于本土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尊重,也将增加我们对于环境“痕迹”的认识,通过培育“多样性”并排斥全球化所带来的可能的负面影响。
1.相关设计理念和方法应用
数字化社会创新语境下的设计应用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价值外延,以数字化作为平台或媒介的设计产出将具备更加强大的功能容量和人群适用性。胡军副教授近年来的研究集中于社会化计算方面,公共空间的交互艺术设计是其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他将公共空间当中的艺术装置看作是一种交互平台,来研究社会化计算平台对人们生活、情感和体验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关注人和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从而发掘技术利用和社会互动的不同形式。他将公共空间中艺术装置的交互形态划分为四个层次,即“静态的、动态的、交互式的和参与式的”,随着产品形态和功能设置的多样化,其概念表达和意义获取也突破了原有的形式限制。其中参与式的艺术装置,通过创造一种协作、共享和互动的平台,使公众的参与过程本身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这种动态体验也作为结果被考虑和设计。胡军教授通过列举其指导参与的一系列实际项目,展示了在公共空间中以艺术装置为载体的交互场景。这种方式融合了工程技术和社会文化理念,以艺术化、科技化和情景化的手段消除公众群体中的沟通屏障,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接度和社会的包容感。
Miettinen教授从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角度阐述了参与式的设计方法在创新阶段中的介入方式。以用户为驱动的服务过程可以保持对城市用户的深度关注,通过结构性的策略实施纳入新的利益群体并对相关的想法和服务进行重新定义。这种互动式的参与方式使当地居民以联合规划的形式共同发展出一种理想化的服务实践场景。另一方面,她还和来自拉普兰大学的同事,共同介绍了一系列他们在健康医疗领域的所做的设计实践,包括基于急救电话的医疗服务系统改造,以及以living lab为平台的针对养老院服务设计研究,在衡量和评估现有资源和成本支出的基础上引导公众行为的转变,并尽可能将社会服务体系也纳入到问题解决策略当中。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借助观察法、访谈法、用户跟踪等调研方法和同理心的思维策略,深入了解用户所处的场景和真实需求,通过模拟(simulation)的方法来获得用户反馈,从而开发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服务流程和接触点。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张凌浩教授,从城市发展和个人生活的角度谈到了设计思维在数字化社会中的应用,进一步强调了人性化的设计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体现。他认为智慧城市不等于智能城市、信息城市,并以伦敦的城市演变为例,介绍其在改善基础设施和推广全民数字化的过程中,以市民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技术和创新人才,基于公共信息并利用网络整合的生态系统使城市在适应中成长。设计在表现智慧性的一面时不仅关系技术实现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更和我们的生活相关,是一个有关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多重命题。
胡军副教授在介绍公共艺术装置的交互特征时,也提出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要赋予用户表达的机会和手段,有表达性才能使之可持续。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需要充分发掘人们的动机,并为其创造可能性,形成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平衡。针对人性化的服务设计,来自京东商城的企业人员介绍了其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一些尝试,如采用可视化地图的形式跟踪显示快递人员所处位置,用户可以利用手机随时查看到物流详情。物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的生活方式,然而数字化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强调数字化背后的人性化正是设计思维对于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缺失的弥补。
2 研究探索与产业实践
数字化社会创新为多种语境下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内涵框架,这种实践探索同时表现为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合作,以及产业间和政府层面上的协作互补。付志勇副教授以基于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城市研究为主题,介绍了清华大学与韩国首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院校的合作交流项目。基于这些实践活动,他提出可持续的四个支柱:社会公平、环境品质、文化传承和经济活力。他强调在进行多学科合作和探讨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商业上的可持续,通过寻求实际应用而实现影响力的持久性。为支持这种组织化的协同创新并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空间支持,清华大学还搭建了living lab和Maker space这样的实验平台,研究未来智慧生活的形态,并通过测试和落地实验推进产品创新和发布。在学科创新的过程中汇集各个领域的思想和声音,并拓展未来研究的可能性。
图5 新一代互联网产品五要素
图6 公共服务中的变化
在健康医疗领域,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的蒋玉宇副教授分享了她在医疗系统服务创新中的案例研究,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康复服务为例,针对家庭环境中的患者的自我康复管理,结合服务设计的方法流程,提出建立一个包括医院、家庭和社区的综合服务系统,使得病人在医疗系统环境之外也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江南大学的肖东娟副教授,则从课程实践的角度谈到了其在健康医疗服务设计当中的探索,以课程框架为基础,分别提出了针对老年人护理、老年人运动、孕妇护理、医疗系统、亚健康和健康养生这六个方向的课题研究,并进一步分享了学生们在这一框架下的课业成果。
而在产业实践方面,吴薇教授介绍了其在新一代互联网行业背景下的产品创新和实践推广。如基于车载电视的智能公交服务系统,基于智能POS机的智慧支付系统设计,检测孕龄女性排卵期并反馈其生理状况的智能装置,以及面向孕妇的胎儿数据实时监测系统等。另一方面,中智物联集团副总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博士,以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介绍了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CSST)的策略定位和目标规划,并通过具体案例对其理念进行了阐述。
1 社会环境和公众行为的转变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驱动为契机,工业生产和市场环境的改变引发了社会生活领域内人们生活形态的改变。辛向阳教授指出工业4.0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而不只是已有工业手段在新技术环境中的转移和再现。我们应当注意到不同领域正在发生的一些新兴的策略思维,例如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就体现了媒体环境和营销策略的转变,以及人们对新兴事物关注和评价准则的个性化(个人化)倾向。对此,张凌浩教授指出 “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赋予了公民表达自身见解和利益诉求的机会和手段,通过激发广泛参与的兴趣和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将有利于我们善用创意资源并创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和事件。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的结构性特征也在逐步改造我们的意识形态,人们的身份认同和道德观念被虚拟的情境模式所割裂,这些都反馈为数字化环境下人们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同时也为设计介入和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和探索空间。
图7 清华大学创客空间
2 设计手段、内涵和价值的拓展
设计的作用定位,经历了从产品创新到行为引导和社会问题解决的过程,体现了设计价值由物质性向非物质性方面的转变。胡军副教授将材料的发展运用分为五个阶段:自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智能材料。在他看来,数字信息作为一种智能材料,在形态操控和信息传达上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反映在公共空间的艺术装置设计中,是多种思维方案和技术实现的整合,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将作为决策者,负责指导技术实现并为其后果负责。另一方面,随着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和渠道的拓展,交互的概念也涉及到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系统之间的界面,以及人群和系统群之间的界面,并发展为人和系统的混合,产生无数复杂的界面。而在商业领域,随着设计师处理问题的泛化和复杂化,其角色功能也更加灵活和全面,吴薇教授认为设计师是权衡技术实现、商业价值和体验形式创新的重要角色,其在受到商业环境、产品成本、软件及硬件约束的同时,也要考虑客户需求、用户习惯、品牌塑造和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关于设计价值的塑造和体现,张凌浩教授强调只有准确发现问题才能思考技术如何为社会服务,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享的信息资源是设计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数字化社会对问题现象的特殊反映要求设计师从纷繁复杂中洞察到潜在需求的解决方案。
3 数字化带来的威胁和挑战
数字化环境下的社会创新,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潜在威胁和挑战。例如在大数据的利用和归属权的问题上,胡军副教授认为数字化带来了大数据,它来自于人民,但要发挥其价值则必须集中加以利用。而在管理和处理这些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立法和规范,并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差别,以及涉及到公民隐私和安全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新规则和新系统的建立。另外,从个人角度考虑,网络环境宽松的行为语境,使得公众在数字平台上表达自身观点时的责任感淡化,其在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时候罪恶感也相对较低,因此在网络社会重新树立道德规范也具有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助理教授、江南大学访问研究员Francesca Valsecchi则提到在数字化服务推广过程中进行可持续效应评估的必要性,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和文化体系中,我们不只需要考虑对个人有利的服务提供,而是要探索对整个系统有利的可持续的服务方案。
1 理论与方法探讨
社会创新的重新定义。社会创新意指“创新的活动与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求,并主要由社会性组织进行发展和传播,而这些组织的首要目的是社会性的”[5]。数字化背景下,这种创新形式获得了新的诠释语境和实践基础。通过社会化互动和平台支持,社会创新鼓励自下而上的民众参与和基层创造力。设计在这一过程为问题发掘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是联系技术应用和问题领域的纽带,通过创新性的产品服务和理念传达,在改造社会现状、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中情境化和参与式等设计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相关知识的获取和传达,并为设计成果提供可感知的情境参考。可持续的理念作为其核心价值准则之一,指导方案演化和阶段评估。
设计视角下的技术转变。设计的内涵发展伴随着相关技术领域的应用创新,从局限于生产制造的某一环节到用户体验和生活场景的规划,其关注的重点由功能实现拓展深化到情感诉求和生活形态的塑造,所涉及技术应用则从机械制造、材料加工等物质性手段发展到虚拟模型和媒体技术等数字化形式表现。而在日益泛化的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背景下,设计的语言和问题指向逐渐演化为一种社会和文化视角下的群体关注。
社会互动。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随着相关问题视角的拓展,社会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和价值诉求的研究,并对其基于同一事件的利益关系进行探讨,将为日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的设计创造提供研究依据和理论参考。
信任机制。网络社会消除了人们沟通联系的空间和时间屏障,但也在社群构建和关系维系上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出于对隐私和安全性等的考虑,用户在处理身份信息和接受服务时总会有所顾虑,而在表达观点和传递信息时则容易缺乏责任意识。这些都要求我们尽快完善数字化环境下的法规和机制的建立,在引导活动事务安全有效运行的同时,也是对人们之间信任关系的保障。
2 问题领域
健康医疗。传统的医疗体制以医院系统为载体向民众提供服务,人们的健康观念则建立在旧有就医程序和医患关系的基础之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依托于针对特定病症的治疗和护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这种“对症下药”和“看病就医”的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和获取健康咨询的多种途径。实时监控和可量化的数据支持,结合线上与线下资源的综合利用,引发了一系列新生的组织和服务模式。这些来自领域内外的变革,使健康医疗服务逐渐脱离固有的以医院为依托的医疗系统,向大众化和日常化转变,融合商业元素,并为政府层面推进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健康的理念将借助网络化的社会结构由专业化的服务提供转向居民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
老龄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78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3.32%[6]。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表现和需求,数字化背景下,对老年人问题的关注也有了新的问题情境和视角。广泛联系的社会关系和人性化的商业活动与公共服务,逐步渗入并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为老年人创造舒适的消费体验并满足其情感诉求,以及运用设计手段从社会创新的角度改造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关系网络,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食品网络。食品问题涉及食品生产、配送、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一些问题和诉求进一步显现并引起重视。例如食品安全保障、食品生产和配送、家庭食品管理、个人饮食管理等作为新的领域关注和消费趋势而出现。针对这些问题的策略制定和服务介入呈现出渠道化和网络化的系统性特征。另一方面,农产品由于其特定的生产环境和销售途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和商业领域。例如社区支持农业这一服务模式为处于同一消费生态链中的利益群体构建起相互联系和信任的渠道保障,有机农场和城市农业等生产模式相继发展,并将种植过程体验也作为居民参与式消费的一种形式。
社区服务。基于社区的服务,有赖于原有社区的地缘基础,相关数字化服务的网络建立将拥有更加稳定的联系基础,从而实现社区事务的网络化管理,以及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互动。社区网络和数字平台的结合,有利于多种形式的服务介入和基于社区的社会资源整合,这些改善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虚拟延伸为居民生活形态的网络化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社会公益。公益事业由于其问题复杂性和非盈利性等特征,在组织机构构建和宣传推广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数字化社会创新视角下的公益服务具备更加民主化的色彩和普遍的基层驱动力,网络社会环境下公民在群体事件中获得了广泛的话语权和参与度。借助数字化平台,普通民众可用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并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所涉及领域包括关注弱势群体、教育资源平等、社会正义等多种话题事务。
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物质和非物质相结合的文化资源,在当代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呈现出新的价值和特性,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媒体平台,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建筑规划、工艺、风俗习惯甚至生活方式都有可能作为创新的契机,从而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4第五届江南大学DESIS国际研讨会以“数字化社会创新”为主题,立足于当前信息化和网络化快速普及的时代背景,对数字化技术影响下的社会实践进行了探讨,以设计的视角来审视社会问题,并尝试通过学科范畴和行业领域的相互协作来探索未来可预见的社会发展模式。在强调认识提升的同时注重现实场景中的应用模式,从而为相关领域内的理论发展和行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情境参考。
(责任编辑:张同标)
[1] Manzini, E. social innovation and network society, In Satu Miettinen and Mikko Koivisto (eds.), Designing Services with Innovative Methods. Helsinki: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 ISBN-13 978-952-5018-42-4.
[2] Valsecchi, F., Gong M. (2014). Design Implications of Digital Social Innovation:a Playful Approach to Analyse Cases Study Dataset. P.L.P. Rau (Ed.): Cross-Cultural Design, HCII 2014, LNCS 8528, pp. 361-372.
[3] Gong, M. (2011). Collaborative Services in Ubiquitous Network.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Germany).
[4] Simon H A.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M]. MIT press, 1969.
[5] Mulgan G.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novation[J]. innovations, 2006, 1(2):145-162.
[6] 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Z].2011-4.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 Strategy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ization——The Review of DESIS Symposium 2014 in Jiangnan University
在当前日益发展的数字化社会环境下,2014江南大学第五届DESIS国际研讨会从数字化技术发展及社会化、公共服务与基层社会创新、数字化社会创新中的设计介入和对策、设计变革与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提出“数字化社会创新”作为当前社会创新与产业实践的解释语境,并对该框架下的未来研究课题与方向进行了阐述,对相关领域内的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借鉴作用。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ization in social environment, DESIS Symposium 2014 in Jiangnan University carried out discuss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socialization, public services and grassroots social innovation, design interventions and strategies in digital innovation, design changes and challenges. Based on that, digital social innovation was put forward as a new explanatory context, with possible research topics and directions explained, which is of considerable value to design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in related f ields.
数字化社会创新;数字化;基层社会创新;公共服务;民众参与;设计策略
Digital Social Innovation; Digitalization; Grassroots Social Innovation; Public Services; Public Participation; Design Strategy
10.3969/J.ISSN.1674-4187.2015.01.002
巩淼森,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可持续战略设计、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李雪亮,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战略。
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创新现象中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模式分析与设计创新”(项目编号:11YJC760018)、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ZD03)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