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 洁
每年年底贴对联时,父亲都要向我咨询对联的贴法。两张纸里,他分不清该先贴哪一张,偏偏,他又认为这是极重要的问题,于是,我便念那对联的句子。从内容上看,它们的差别不大,哪个在先或后都行,所以,我也一时拿不定主意,犹豫着,父亲则手持毛刷,耐心地等我确定。这时,他的耐性真好,那毛刷上的浆糊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滴,地上已是一片,他还在等,而且,悠闲地点起一支烟,抽着,似乎,并不介意等待所费时间。“就它是上联吧。”我说,若他听出我的语气里不够坚决的话,就要追问我“会不会弄错”,“不会的”倒是我的不耐烦让他认定手里的便是上联,而贴那单张的小门对时,他就不用问我,直接往门上贴,因为,这是千篇一律的,年年如此,他认得上面的四个字:出入平安。
这小门对的内容一直是固定的,这是他所以认得这几字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对这四字的含义特别欣赏。记忆里,父亲每贴到这小门对时,往往会愉快地自语起来:出入平安,好。而我对这四字却视若无睹。春节时,我们老家乡下,家家户户门上都无一例外地贴上新对联与小门对,其中,对联的内容标新立异的很多,有的合我心意,让我耳目一新,我愿意反复地念,直至熟记,而小门对内容几乎是一样的,家家户户都是一个样,出入平安,年年如此,不见新意,就有些心生懈怠了,与父亲待之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父亲总是愉快地待它,捧之,如心爱之物;贴时,亦口中念念有词,出入平安,好,将它端端正正地贴上门,贴了,还不轻易完工,左瞧右看,近距离的,再远距离的,贴这小门对时的特别举动,已定格在我脑海里,成为我父亲特征的经典之举。当初,我以为自己与父亲这方面的差别,实际上是文化水平的差异所致,多年来,我一直是自信的,可如今人到中年的我,这份自信已完全颠覆为自愧。
孩子上学早起,每天早晨,天色未亮,我们还在被窝里,可孩子起床了,洗漱、喝粥、穿鞋,将要出发了,最后是开关门的声音。孩子做事仔细,怕门未关牢,所以每次关门的声音都很响,我们就是睡得再酣,这开关门的声音总是听到的,在这声响前后的时间里,我在被窝里,思绪纷纷,心中有千言万语,而最想说的一句话,便是对孩子出入平安的良好祝愿。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早晨里,有风有雨,日日须穿行十字路口,一定要小心啊。
从此,这小门对的四字,在我心中居于神圣之地位了,出入平安,多好的一句话。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平辈的夫妻同仁们,对自己,对大家,最想说的,也就是这句话了,大概,这也是中年人们的共同心声吧。春节,是普天同庆的日子,是所有华夏儿女们良好祝愿最集中展现的时刻,古往今来,大江南北,都有这句话:出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