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贤
出洞吧!追星的“鼹鼠姐姐”
■文/齐贤
你挖的洞,不过是幻想的世外桃源。
少男少女追星,见怪不怪,顶多称其“幼稚”。可是,如果人到中年三十好几了,追星到了痴迷的地步,是不是有些“脑瓜不好使”了?而如果你身边恰好有两个朋友是这样的中年追“星”族,你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按郭德纲的话说,你是该崩溃呢还是该崩溃呢?
丹今年36岁了,是香港演员钟汉良的铁杆粉丝。自从看了《何以笙箫默》,她嘴里经常念叨的就是“我家以琛”了。她去香港旅游,不购物不玩耍,只寻钟汉良的痕迹。在一家餐厅门口,她看到钟汉良的海报,高兴地拿起相机“咔咔咔”。餐厅老板娘手一指,对她说:“你是良仔粉丝吧?喏,那是他坐过的座位。”丹兴奋得几乎是秒奔过去,霸着一整张桌子傻乐。她曾经对我幽幽地说:“如果你的脑海里成天都是一个人的名字,一个人的样子,该怎么办?”她说的是钟汉良,我真的“受到了惊吓”,那痴情就好像在说:“良大圣,我想给你生个猴子!”当时的我只想把手里握着的面巾纸朝她砸过去:该清醒清醒了!
奇葩总是一对对出现的。我另一个同龄的女友玟,不追明星追名人,排在NO.1的是“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玟是个典型的理科女,不会舞文弄墨,不懂文史诗词,直到看到《百家讲坛》上的袁老师,她说自己“前三十年简直是白活了!”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她也追上“星”了。问她为什么不是易中天老师呢?她神秘一笑:“袁老师颜值高啊!”听说袁老师在北京有粉丝见面会,她风尘仆仆去参加了两次;听说袁老师在内蒙古有个讲座,她果断放弃自己的出游再次北上;听袁老师说杭州的南宋古迹多,她于是去杭州待了几日寻历史的砖瓦……只要得知袁老师的行踪,她哪怕请假也会风雨无阻地赶去。呃,那么“追”到袁老师一般做啥子呢——合影、签名、鼓掌,最后再把照片发到朋友圈。每次看到玟的朋友圈,我都习惯性地点个赞,心里却在骂:这妮子又抽筋了!
一次,丹和玟坐在一起,聊着“良”聊着“飞”,渐渐聊到了身边人。丹说自己的老公太“家长式”,自己在家基本啥都不用做主啥都不用操心,连她给老公买件T恤老公都不满意,叫她以后都别买了。“这次去香港,我偏要给他买!当然,我会跟他说这是请别人帮选的款式。”玟说自己天天两点一线,在大院里生活,低头抬头都是一些无趣的人和事,“太闷太憋屈了!”丹说自从心里有了“以琛”,她每天都想着把自己打扮成“赵默笙”,生活一下有趣多啦。而玟一个劲地点头:“我挤过人群,和袁老师握上手的瞬间,感觉心都化啦!”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小鼹鼠不停地刨啊刨,挖个地洞自得其乐。鼹鼠为什么不喜欢在地上活动呢?原来,鼹鼠成年后,眼睛深陷在皮肤下面,视力完全退化,很不习惯阳光照射,它只能靠地洞保全自己。丹和玟何尝不是一对“鼹鼠姐姐”呢?人到中年,婚姻淡如水,工作没激情,“存在感”严重缺失,于是,“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汉良和腾飞。”于是,她们给自己刨了一个假想的地洞,洞里被假想成明媚的世外桃源——有山有水有文化,还有暖男和才子。
有人秀美食,希望朋友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有人秀自拍,希望得到一两句赞美;有人秀恩爱,希望true love forever……自媒体盛行,找寻“存在感”变得很容易,发一张图、打一段字发出去就好。而丹和玟在各自秀追“星”的路上,是否真的找到了平淡生活中少的那份“存在感”?
记得上学时,班上有个男生追女生的方式就是哗众取宠。他能突然从椅子上摔下来,“唉哟唉哟”地叫着,脸上却是笑着,眼睛是瞄着,就希望喜爱的女生多看看他,哪怕只一眼,这一屁股也摔得值!结果呢?当然是没摔能出段好姻缘。倒是这个男生在努力工作后有了男人味,爱神来了。瞧,“存在感”从来就不是别人赋予的,而在于自己。
三十来岁,正是走向至臻至醇的年纪。这种美,来自于眼角眉梢挂点笑,来自于内心的淡定与涵养。与其把时间花在追“星”的途中,不如去多看几部好电影,多读几本历史书,你会发现:原来,任何建立在“星星”身上的存在感都是虚无缥缈的。
嗨,“鼹鼠姐姐”,快出洞吧!本来就不是真的鼹鼠,你又何必害怕太阳的东升西落呢?
(责编/邓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