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露元,李 红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中越北部湾城市跨境作用及机理分析
许露元,李 红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文章计算出中越北部湾10市的综合实力分值,并引入城市跨境指数,对传统的断裂点模型进行了修正,划分了中越北部湾10市4个年份的理论空间吸引范围,据此揭示中越北部湾城市空间吸引范围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中越北部湾城市呈现出由“单中心”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河内属于第一层次,而海防和南宁属于第二层次,第三层次是北宁、海阳、北海、钦州、防城港,第四层次为北江和谅山;中越北部湾城市群跨境影响力自2004年以来变动不大,呈现出吸引区收缩与伸张现象交替的现象;城市综合实力与其空间吸引范围不完全呈正相关;根据中越北部湾跨境城市作用的分析,提出实现中越北部城市跨境作用空间驱动机制的重点在于:要素空间溢出、交通网络发展、产业联动、地方政府协调等。
中越北部湾;断裂点;城市跨境指数;机理
1991年中国与越南恢复关系正常化以来,特别是2004年中越两国政府提出开展“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南宁—谅山—河内—海防”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两廊一圈”)建设,加上2010年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强化了中越两国的区域合作,并推动了中国与东盟间的合作。主要优势表现在:设施互联互通、经贸、文化及旅游方面的互相促进。如果依照交通网络图及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及北部湾经济圈(规划)的大致范围划分,可确定中方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与越方的河内、北宁、北江、谅山、海阳、海防等10个城市构成的地缘城市带,在大中城市的核心之上,让地区间实现紧密联系和相互协助,同时生产上产生协作,形成互相协作的地域性综合体。研究中越城市的空间吸引范围,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对于发展国际城市合作,带动国际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城市跨境合作的研究,总体来说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在世界上已存在不少的案例。例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的
增长三角,以及美国和墨西哥的跨境合作等等(邦内尔等,2006)[1]。这种城市跨境的相互作用,称之为次区域主义或微区域主义,强调的是开放而多维的相互作用的系统(赫特纳,2003)[2]。欧美地区最先展开城市跨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学术界一些研究人员由欧盟一体化过程为出发点,展开跨国区域合作的研究,包括欧洲康斯坦茨地区边境区、德国和波兰跨境经济合作。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斯卡拉皮诺于1992年在美国《外交事务》上撰文,指出了“自然的经济领土”(natural economic territories)的概念,英文的简写为NETs[3]。汉森(2001)以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城市Pairs为例展开研究,研究美墨一体化对两国的边境地区Pairs经济活动的影响[4]。斯蒂勒(2003)认为波兰成为欧盟成员国,将有助于清除德国和波兰的边界阻碍,进而有效增加该地区国际贸易能力,推动边境地区企业集聚,从而达到提高人口集中度、提升就业率的目的。奥特加尔(2008)认为亚洲的城市跨境合作进程之所以落后于欧洲与美国,是因为亚洲的城市跨境合作倾向于“相互依存”,而不是以形成没有制度阻碍的一体化区域为目的[5]。埃勒斯(2011)指出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对城市跨境合作进行优化,城市跨境合作不会导致国家主权的丧失,反而会通过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谐共生[6]。
我国学者关于边境城市作用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张丽君(2000)运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城市跨境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阐述,指出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及必然条件,并提出了实现一体化的对策措施[7]。董藩(2004)指出应当“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他在书中提出了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发展设想,同时对边境市场进行了合理划分,指出跨境区域合作的营销策略,并提供了沿边开放及对外合作的对策建议[8]。刘朝霞(2013)提出“中越边境城市跨国整合”这一推动边境城市和边境地区实现共同繁荣,同时举例“中国东兴—越南芒街整合发展”,为例论述了选择这一途径的客观基础及其可行性,同时初步探讨了“东芒”两市整合发展的切入点和区域效应[9]。
综上所述,国外在城市跨境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区域也从国家之间的作用研究细化到城市之间个案的分析,其理论依据及现实基础较强。而国内相关研究较为匮乏,已有的不多研究均集中在城市跨境功能互动方面,侧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同时,对城市跨境相互作用的区域边界缺乏科学的界定,对城市跨境相互作用的空间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城市跨境合作是指由于跨境城市所在地区的地缘优势及与周边城市的互补性,通过城市外交、地方交往等,协调城市区域相互作用、优化地缘空间结构,促进国际地缘区域的稳定、发展与繁荣,最终形成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格局。
(一)研究方法
1.断裂点公式及改进
断裂点理论提出,中心城市将对邻近区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受到城市人口规模及经济状况的不同影响,所产生的作用有所不同,且其影响力对周边的辐射情况有着逐渐减弱的过程,一直到被周围别的城市的产生的影响替代。城市对其周边地区的辐射有着距离衰减规则,但同时该规则会在两个城市的辐射力下到一个平衡点,该平衡点便被称为断裂点。本文采用理论-断裂点理论,针对中越北部湾城市跨境作用展开研究。康弗斯为此制定出计算公式,用于计算两个相邻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平衡点[10]:
其中,dA、dB为A、B两城与断裂点间的距离,PA、PB为A、B两座城市人口总数。康弗斯断裂点理论起源于赖利模型的发展,该理论建立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之上,并对大量实例展开运算和归纳,最终得出的结论和现实吻合度较高。但这不代表这个模型完美无缺,其问题表现在:首先从公式的角度来看,运用的参数为城市人口与距离,其中人口是城市规模与实力的象征,可是人口不能全面代表城市实力,同时,城市与城市间彼此的作用十分复杂,因此,对城市间相互作用的计算,需要能全面展示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人口显然不足以展示。其次,从研究区域来看,以往的研究中,断裂点公式大多在同一地域内进行分析,跨境的研究较少。由于跨境情况的特殊性,如国家间的贸易屏蔽等效应,传统的断裂点理论并未将跨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其中。
基于国际城市关系分析角度,本文引入跨境作用指数δ对其断裂点公式进行修正,也即将影响城市跨境关系的贸易屏蔽效应纳入断裂点模型。由于数据资料有限,本文以A城市对B城市对外贸易的数额占A城市总共的对外贸易数额作为衡量。其改进的跨境断裂点公式为:
考虑到越方相关数据难以获取,因此,城市规模由非农业人口与非农业生产总值来表示,由此,
S为非农业人口与非农业生产总值乘积的开方[11]。而δA为A城市的跨境作用指数,考虑到研究区域及现有的数据资料,令其中TA为A地区对外贸易的总额,EAB为A地区对跨境B城市的对外贸易额度,δA越小,则城市跨境的联系程度越高,δA∈(0,1)。
2.场强公式
其中,Fik为i城市在k点位置呈现的辐射力;dik为i城市到k点的距离;Pi为i城市的规模;本文将k点作为断裂点。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为《广西统计年鉴》及《越南统计年鉴》,并通过标准化处理。其中城市间直线距离采用交通线距离(公路、铁路及航运距离),同时参考了直线距离,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各个城市的规模见表1所列。可以初步将中越北部湾10个城市分为四个层次:河内的综合实力各年均占据首位,远高于其他城市,属于第一层次;而海防和南宁属于第二层次,除了2004年海防城市规模高于南宁之外,其余年份均是南宁较高;第三层次的是北宁、海阳、北海、钦州、防城港;第四层次的为北江和谅山,其城市规模与各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为区域体系内综合实力最差的一组。
表1 中越北部湾10市规模
(三)中越北部湾城市跨境相互作用分析
1.中越北部湾跨境城市断裂点整体分析
将表1内变换后所有城市综合实力的得分代进城市跨境断裂点公式内,便可计算出4个年份内10个城市间断裂点值,见表2所列。
对断裂点公式最终的计算结果的常用判断方式为:若A、B两个城市断裂点位于B城行政区边界的范围中,便代表着B城属于A城直接吸引范围。以此类推,将所有城市周围断裂点全部连接,便能划定它所吸引的范围边界,经论证可得出:
第一层的河内吸引范围体系中最大,除了它所辖的县市以外,和相邻的北江、北宁、海阳都在其直接吸引范围内,断裂点占两城市间距离的比重均大于0.5。2004-2013年以来,河内对周边城市的断裂点范围变动不大,甚至有收缩的趋势,但是断裂点处的场强却在逐年增加,河内对周边区域具有强辐射性,而其断裂点范围变动不大,也说明北江、北宁、海阳同时在发展中,呈现出多中心并进的局面。
第二层内的南宁市,除其自身外,和之相邻的钦州、防城港、谅山一直都在其直接吸引的范围之中。且南宁断裂2004-2013年不断向谅山靠近,于2007年趋于稳定,2013年又稍有增长。对于钦州与防城港,2004-2007年,南宁的断裂点不断扩大,2007年之后,由于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泛北部湾合作的推进,钦州与防城港的崛起,城市影响范围增大,使得南宁对其断裂点有所缩小。对于海防市,吸引力范围除了本身及河内市之外,与之相邻的防城港、谅山、北宁、海阳均在其直接吸引范围内,且其断裂点处的场强逐年提
高。同时,对于其相邻城市,2004-2013年间,海防市与周边城市的断裂点变化不大。说明海防市自身第二层次城市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尚未起到引领周边发展的核心作用,也说明防城港、谅山、北宁、海阳2004年以来也在稳步发展之中。
第三、四层次的城市中,钦州与防城港断裂点距离相当,且2004年以来,其断裂点开始向防城港方向移动。而防城港在谅山、北海、海防的断裂点距离比例均小于0.5,但2004年以来,其断裂点逐步向这3个城市靠近,说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初具规模,有向周边城市辐射的趋势,但是其影响范围增长较慢,缺少中心城市的主导。北江、谅山两市在中越体系北部湾中的吸引范畴全都集中在这些地区的内部,主要是由于这些城市整体的发展水平都较低,同时也受到周边一些拥有较高综合实力城市的屏蔽效应的影响。而最显著的是由于北江市受到其周边河内、北宁、海防及海阳等地迅速发展的多面影响,吸引范围遭到了极大的压缩。
2.南宁对越南跨境城市影响力动态研究
在中越城市跨境的经济辐射力方面,由表1可知,中越北部湾的10个城市呈现出以河内和南宁为辐射点的“双核心结构”,因此,我们选取中国南宁为例,分析其对越南城市的跨境作用,代入改进的城市跨境断裂点模型,结果见表3所列。
表3 2004-2013年南宁到越方城市跨境断裂点变化km
可见,除了北宁之外,南宁对河内、北江、谅山、海阳、海防等城市的断裂点及其场强均处在增长中,但十年间南宁对越南城市跨境的断裂点扩散的速度并不快。其中,南宁与河内的断裂点距离的比重这些年来均保持在0.35左右,可见南宁近几年来虽然发展迅速,河内也在同步发展中,北部湾区域呈现出“双核”的城市发展雏形,由于地缘城市之间具有竞争关系,加上两者之间产业互补性不强,经济合作较为匮乏,因此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不大。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地,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的要素,其经济文化影响力是巨大的。同时,南宁距离河内仅300公里左右,而其断裂点的距离却不足150公里,可见与河内跨境作用处于“旗鼓相当”的均势状态。除此之外,可以看到南宁与海防的城市跨境断裂点近十年来增长较快,其断裂点占城市的比重由2004年的0.49增长到了2013年的0.73。
(一)中越北部湾城市跨境作用影响因素
1.创新要素空间溢出
创新要素于空间产生的集聚和扩散现已成为跨境城市作用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些创新要素包括文化、科技、人力及经验等多种方面,中越北部湾跨境城市中创新要素于空间的流动过程即跨境城市合作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若城市节点拥有较为稳定的劳动力,那么,那些发展快速的城市便会具备知识溢出性,极大提升了城市拥挤成本,则经济的提升会引发经济活动发生空间扩散,而其中扩散的过程便是跨境城市产生作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2.城市跨境交通网络的发展
跨境城市间的合作通常是由区域空间的可达性而决定的,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城市节点的空间可达性,正是由于交通网络的发展,推动着城市节点的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紧密度越来越高,有助于实现跨境城市网络的进一步发展[12]。最近几年,中国与越南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致力于构建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推进南宁—河内、防城港—下龙高速公路、南宁—河内铁路干线改造等。同时,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跨境城市的可达性低的地区获得进一步的填充,从而构成了均质性的地域活动区域,令跨境城市合作的发展日益成熟。
3.跨境城市产业分工合作
跨境产业的分工合作作为城市联系中的纽带,通过区域政府的调整,实现了城市节点按地域优势展开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形成配套发展的产业网络。中国与越南近年来由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为中越的产业分工及合作创造出有利条件。跨境城市产业的协作和互补有效地推动了跨境城市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产业分工为基础的合作网络体系。
4.地方政府行为的协调
地方政府的协调是跨境城市相互作用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跨境城市网络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跨境城市在市场机制推动下的行为及其空间选择,受到政府行为—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调整[13]。各城市的地方政府一面为了经济的发展竞争,同时彼此之间又互相学习和模仿,寻求着全新合作模式,极大推动着城市网络的发展。而地方政府的协调与合
作,包括跨境产业配套发展战略、协调交通运输等,有效地帮助城市合作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同时极大加快了要素于跨境城市内的流动,促进跨境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中越北部湾跨境城市作用的机理
经由对中越北部湾跨境城市结构和特点的综合测度,同时对跨境城市作用的影响展形深层次分析,进而得出中越北部湾跨境城市相互作用的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中越北部湾跨境城市作用机理
(一)结论
根据以上对中越北部湾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中越北部湾城市呈现出由“单中心”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①第一层次内的河内市空间吸引范围是年均最大的,此后由于2006年由于海防崛起而开始收缩,2012年收缩最剧烈。②第二层次中的南宁市的历年空间吸引范围均延伸到了钦州、北海、谅山部分区域,位置在防城港与钦州吸引区于2003年展开扩展,其扩展状态也由2006年开始呈现退缩趋,整体表现在吸引区收缩和伸张现象的交替。海防市空间吸引范围历年均延伸到了谅山、河内、海阳及防城港的部分区域,2003年以来其空间吸引范围伸缩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断裂点及场强波动幅度不大。③第三、四层次中的北宁市和海阳市空间吸引范围历年均延伸到北江和海防的小部分地区,拥有较为规律的伸缩性。北江、谅山的空间吸引范围这些年均集中于其各自的行政边界范围内,同时收缩与伸张呈螺旋式变化。钦州市的空间吸引范围历年均延伸到防城港市部分区域,在2003年有所收缩,2006年又略微伸张后趋于稳定。而防城港市对于谅山市的断裂点及场强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稳步增长中。④城市综合实力与其空间吸引范围不完全呈正相关。例如2009年北海的城市综合实力大于钦州,其空间吸引力范围与钦州相当,所占距离比例为0.49。⑤根据中越北部湾跨境城市作用的分析,提出创新要素的空间溢出、交通网络的发展、产业联动、地方政府协调等为中越北部湾城市跨境作用下的空间驱动机制。
(二)建议
由实证可知,中越北部湾城市呈现多中心发展的空间结构,然而,其经济辐射力自2003年来变化较小,中越城市跨境合作进展不大。综上,要促进中越北部湾城市的协同发展,实现中越友好合作,共同繁荣,可进行以下措施:①加快广西与越南高铁对接发展,打造“铁丝绸之路”。广西应该加大南宁—友谊关高铁项目的推动,并试图与越南方面磋商,建设河内—南宁高铁,积极打通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北段的高铁交通,并加速铁路、公路、水域、航空、电信以及能源方面的合作,有效推动泛亚铁路项目尽快建设,推动其他项目的实施。②强化“硬件链接”过程中,要求中越双方能积极地推动贸易协议,实现信息、通关、质检等制度方面的“软件衔接”,进一步为中越城市跨境合作创造更加优良的条件。③中越北部湾城市合作应当形成一个合理、高效的要素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拓展其产业的合作领域,增强中越北部湾城市的产业凝聚力,同时,通过中越北部湾城市产业的互联互通,跨境城市之间还要建立起全方位的产业承接体系,能够承接跨境城市之间水平或垂直的产业分工,进而大大拓展跨境合作的网络。
[1]Paul A Barter.Multiple dimensions in negotiating the crossborder transport links that connect and divide Singapore and Johor,Malaysia[J].Asia Pacific Viewpoint,2006,47(2):287-303.
[2]Hettne B.The new regionalism revisited[M]//F Söderbaum,T M Shaw.Theories of New Regionali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3]Brunet-Jailly E.Comparing local cross-border relations un⁃der EU and NAFTA.Canadian American Public Policy[J]. Energy Policy,2005,58(13):1139-1150.
[4]Ehlers N.The utopia of the binational city[J].World Devel⁃opment,2011,54(2):270-281.
[5]Gordon H Hanson.U.S.-Mexico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Border-City Pai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67(2):259-287.
[6]Silvia Stiller.Evaluating city-to-city cooper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Penang and Yokohama experience[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6,30(3):357-376.
[7]张丽君.地缘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22-28.
[8]董藩.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1-13.
[9]刘朝霞.中越边境城市跨国整合发展理论探索——以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8):33-38.
[10]梅志雄.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吸引范围界定及其变化[J].经济地理,2012(12):47-52+60.
[11]南平.甘肃省城市经济辐射区及其经济协作区研究[J].人文地理,2006(6):89-92+98.
[12]朱道才,陆林,晋秀龙,等.基于引力模型的安徽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1(5):551-556.
[13]安虎森.相邻城市竞争、合作与双赢机制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7(5):32-52.
[责任编辑:张青]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ino-Vietnam Beibu Gulf Cross-border Cities
XU Lu-yuan,LI Hong
(Business School,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3,China)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10 cities in Sino-Vietnam Beibu Gulf,introduces cross-border index of city to modify the traditional breaking point model,divides these cities’theoretical spatial attracting scope for 4 years,and reveals it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formation rules of urban spatial attracting scop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ties in Sino-Vietnam Beibu Gulf present a spatial structure from the‘single center’to the‘multiple cen⁃ters’.Hanoi belongs to the first level,the second level is Haiphong and Nanning,the third level includes Bac Ninh,Hai Duong,Beihai,Qinzhou and Fangchenggang and the fourth level covers Bac Giang and Lang Son.The influence of crossborder city agglomeration in Sino-Vietnam Beibu Gulf has changed little since 2004,and shows the alternative phenomenon of attractive area contraction and stretch.The city’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s not entire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its spatial at⁃trac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cross border cities in Sino-Vietnam Beibu Gulf,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to play the cross-border role of space drive mechanism,such as factor space overflow,transport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industrial linkage,local government coordination,etc..
Sino-Vietnam Beibu Gulf;breaking point;cross-border index of city;mechanism
F061.5
A
1007-5097(2015)10-0067-05
10.3969/j.issn.1007-5097.2015.10.010
2015-07-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24)
许露元(1988-),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李红(1968-),男,广西荔浦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空间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