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 荧”、“909 荧”的选育研究

2015-11-30 10:54苏红梅张桂征黄文功韦博尤周艳桃张雨丽蒙艺英黄玲莉闭立辉
广西蚕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蚕业家蚕品系

苏红梅,张桂征,黄文功,韦博尤,周艳桃,张雨丽,蒙艺英,黄玲莉,闭立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 530007)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 荧”、“909 荧”的选育研究

苏红梅,张桂征,黄文功,韦博尤,周艳桃,张雨丽,蒙艺英,黄玲莉,闭立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 530007)

利用亚热带家蚕品种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的方法,采用“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交配方式定向优选,选育形成的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经过4~6世代定向筛选后,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平均结茧率为92.76%~100%、虫蛹率为88.41%~99.58%、茧层率为18.11%~21.92%,强健性与同期广西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932相仿,综合性状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利用这两个新品系组配的“中×中”杂交组合,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仍然稳定趋于100%,良繁时,若根据茧色判性实行雌雄茧分离,让蚕蛾自然羽化,可减免人工削茧、鉴别雌雄等繁重工作,实现省力、轻简化良繁模式。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系;选育

“十五”以来,广西蚕业发展迅猛,到2014年蚕茧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蚕茧产量远超过世界第二蚕茧生产大国印度。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和种桑养蚕劳动力日趋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结构性变化成了蚕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省力、轻简化生产模式将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在特定波长紫外线下雌雄蚕茧呈不同的荧光茧色,利用这一特点,可对蚕茧进行雌雄分捡,实现雌雄茧分开缫丝,缫制高品位的雄蚕生丝;同时,在良繁过程中可实现雌雄茧分捡放置、让蚕蛾自然羽化出茧,节省人工削茧、鉴别雌雄等大量劳力,实现省力、轻简化良繁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省育种专家根据家蚕茧荧光色与性别有关的现象,进行了荧光茧色蚕品种的选育研究,并育成了适合温带应用的荧光茧色判性品种,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达95%以上[1-5]。为选育适合广西等亚热带蚕区饲养的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我们借鉴前人的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以下简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家蚕品种资源中进行筛选,开展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研究。

1 选育目标与方法

1.1 选育目标

利用广西现有的家蚕品种资源开展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研究,强健性与广西现行亚热带品系相仿,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达95%以上。

1.2 选育方法

1.2.1 选育素材 选用广西现行优良蚕品种中同时具有蓝紫荧光和黄荧光茧色特性的品种资源为筛选对象,初选出蓝紫荧光和黄荧光茧色差异较明显、具有荧光茧色判性趋向的品种资源作为重点育种素材。

1.2.2 荧光茧色判性性状的选择 利用365 nm波长的紫外光对我站现有的部分优良品种资源进行蚕茧荧光色观察筛选,依据蚕茧的荧光茧色进行雌雄鉴别,选留蓝紫荧光茧色的雌性个体和黄荧光茧色的雄性个体,采用“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定向交配方式留种继代。为加快纯合速度,前期采取单蛾育,从中选荧光茧色明显、茧色判性率高的蛾区为重点入选区。

1.2.3 强健性选育 人为设置高温多湿环境进行选育,全年5批,高温多湿3批,常温常湿2批,第2~4批(夏、秋)采用高温多湿环境饲养,温度29~32 ℃,湿度90%~95%;第1、第5批(早春、晚秋)采用常温常湿环境饲养,温度28~29 ℃,湿度80%~85%。优选蚕期发育、眠起、上蔟整齐,以蛾区为重点,优选虫蛹生命率较高、荧光茧色判性明显且准确率高的蛾区为入选蛾区。

1.2.4 茧丝质选育 从虫蛹生命率较高、荧光茧色判性明显且准确率高的入选蛾区,选茧型匀正、茧身结实的蓝紫荧光茧色明显的雌性个体和黄荧光茧色明显的雄性个体各25粒茧,用电子称进行单茧称量,通过电脑按标准进行自动筛选,优选全茧量高于平均值0.2 g,茧层量、茧层率均高于平均值以上的个体继代。

为了提高茧丝质量,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达95%以上后,隔代采用单茧活蛹缫丝的方法筛选提高丝质。在上蔟后第7~9 d,从入选蛾区中优选茧型匀正、茧身结实的蓝紫荧光茧色明显的雌性个体和黄荧光茧色明显的雄性个体各40粒茧,分雌、雄进行单茧活蛹缫丝,选除荧光茧色不符的个体,从中选出丝长长、切断少、類节少的个体留种继代。

2 选育结果

2.1 系统筛选结果

2.1.1 “09荧”的选育经过 2010年开始,利用365 nm波长的紫外光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现有的部分优良品种资源进行荧光筛选,开展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系选育研究。荧光茧色观察发现,很多品种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荧光茧色,但荧光茧色较杂,多为蓝紫色、浅蓝紫色、黄色、浅黄色、白色等几种,以蓝紫色、黄色居多。

按蓝紫荧光茧色选留雌性个体、黄荧光茧色选留雄性个体的方法,对近30个品种资源进行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筛选。结果绝大多数的品种资源有蓝紫荧光茧色和黄荧光茧色,但没有判性特性。经过多次筛选,发现品种资源“09”在饲养的5个蛾区中,4个蛾区的荧光茧色不明显,有1个蛾区荧光茧色较明显,且主要是蓝紫荧光茧色和黄荧光茧色。因此,从中优选蓝紫荧光茧色明显的雌性个体和黄荧光茧色明显的雄性个体,采用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定向交配方式留种继代选留为“09荧”新品系。经定向筛选,“09荧”F1代的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多在50%左右,经过3代定向筛选,就有判性准确率达100%的蛾区(表1)。

2.1.2 新品系“09荧”荧光茧色判性率 从品种资源“09”1个荧光茧色较明显的蛾区中,筛选出蓝紫荧光茧色明显的雌性个体和黄荧光茧色明显的雄性个体,以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方式杂交继代而成的“09荧”,其F1代的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多在50%左右,F2代平均判性准确率就高达78.57%,F4代以后,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表1)。

2.1.3 新品系“09荧”强健性 新品系“09荧”在选育过程中,始终注重强健性的保持和提高,经过20代的选育,各代平均结茧率在92.76%~100%,虫蛹率在88.41%~99.05%(表1),强健性与原品系“09”相仿,说明选育形成的新品系“09荧”,其荧光茧色判性特性不影响强健性的保持与提高;其单蛾产卵量和良卵率分别为352~457粒、90.12%~98.70%,与原品系“09”相仿(表1)。从2011—2014年饲养结果看,新品系“09荧”的强健性与广西现行亚热带品种932相仿(表1、表2)。

2.1.4 新品系“09荧”茧丝质 新品系“09荧”的全茧量0.980~1.279 g,茧层量0.180~0.240 g,茧层率18.15%~20.81%,与非判性原品系“09”差异不大(表1)。新品系“09荧”经过了4批的活蛹缫丝选育,整体類节还较多,有待进一步通过活蛹缫丝选育提高。

2.2 杂交育种选育结果

2.2.1 杂交育种选育新品系“909荧”选育经过 2011年春季,采用“常规品系×荧光判性品系”及“荧光判性品系×常规品系”的杂交育种方式,选用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达100%的新品系“09荧”与932、7532等常规品种进行杂交选育,组配了“932×09荧”、“7532×09荧”、“09荧×芙蓉”、“09荧×932”等20多个育种素材。经过多代定向筛选,只选出“932×09荧”具荧光茧色判性特性,且其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有逐代提高的趋势,而其它素材的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一直较低。“932×09荧”F1~F2采用蛾区混合收蚁法,F3~F6单蛾育,从中优选蓝紫荧光茧色明显的雌性个体和黄荧光茧色明显的雄性个体,采用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定向交配方式留种继代,选育形成“909荧”新品系,该品系经过6代的定向筛选后,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

2.2.2 新品系“909荧”荧光茧色判性效果 杂交选育形成的“909荧”新品系,其F1~F3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平均为43.18%~51.53%;选育至F5,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平均为90.06%,其中有2蛾区判性率高达100%,最终以这两个蛾区为入选蛾区进行继代。F6以后,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表2)。

2.2.3 “909荧”强健性“909荧”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是以亚热带强健性品种932为母本与“09荧”杂交固定而成,其保持了932的强健性和“09荧”荧光茧色判性等优良特性;从15个世代饲养结果(表2)看,平均结茧率为93.47%~99.79%,平均虫蛹率为89.25%~99.58%,与同期广西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932相仿;单蛾产卵量427~537粒,良卵率96.23%~99.40%。

2.2.4 “909荧”茧丝质量“909荧”15个世代的平均全茧量为1.104~1.460 g,茧层量为0.212~0.320 g,茧层率为18.11%~21.92%(表2)。2014年隔代进行了两批活蛹缫丝选育,但整体類节还较多,有待进一步通过活蛹缫丝改良提高。

注:1.“09”为不进行荧光筛选的非荧光茧色判性原品系;“09荧”是从非荧光茧色判性原品系“09”中通过荧光定向筛选而成的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2.因“09”只有个别蛾区有少数荧光茧色判性的个体,因此,各世代没有调查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3.表内成绩为每个品种饲养3~5个蛾区的平均值。

注:表内成绩为每个品种饲养4~6个蛾区的平均值。

3 “中×中”二元杂交组合荧光茧色判性效果

为进一步了解选育出的新品种品种间杂交后,强健性、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等情况。2014年,采用“中×中”方式组配成“909荧·09荧”、“09荧·909荧”进行了2批次杂交组合繁育试验。结果“909荧·09荧”、“09荧·909荧”杂交组合的结茧率、虫蛹率均达96%以上,强健性达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的水平;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均达100%(表3),仍然保持有很好的荧光茧色判性效果,良繁中按茧色雌雄茧分离,让蚕蛾自然羽化,减免人工削茧、鉴别雌雄等繁重工作,实现省力、轻简化良繁模式。

从2014年9月同批饲养的成绩看,杂交组合“909荧·09荧”、“09荧·909荧”,虫蛹率和单蛾卵量均高于同期的亲本,说明强健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全茧量、茧层率与亲本差异不明显,说明杂交优势还不够强,有待进一步提高(表1~表3)。

4 小结

4.1 筛选、杂交选育亚热带荧光判性新品系的效果

采用“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定向交配方式留种继代形成的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09荧”,经过4~6世代定向筛选后,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

本次试验中,只有932等少数没有荧光茧色判性特性的常规品种资源,通过与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进行杂交选育后,可选育固定成新的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因此,荧光茧色判性的遗传规律尚不太明朗,有待进一步研究。

4.2 荧光判性新品系饲育成绩及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调查

按亚热带育种方式选育出的“09荧”、“909荧”两个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其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后,平均结茧率、虫蛹率分别为92.76%~100%、88.41%~99.58%,与同期广西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932相仿,综合性状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4.3 荧光判性新品系组配“中×中”二元杂交组合的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调查

采用“中×中”方式组配成“909荧·09荧”、“09荧·909荧”组合,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均达100%,良种繁育时,若根据茧色判性实行雌雄茧分离自然羽化,可减免人工削茧、鉴别雌雄等繁重工作,实现省力、轻简化良繁模式;杂交原种的虫蛹率和单蛾卵量均高于同期的亲本,但整体杂交优势还不够明显,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与文献]

[1]刘敬全,崔玉梅,李树贞,等.荧光茧色限性蚕品种研究初报[J].蚕业科学,1988,14(2):107-108.

[2]刘敬全,于振诚,崔玉梅,等.家蚕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光、春玉的育成及其一代杂交种的选配[J].蚕业科学,1996,22(3):155-159.

[3]葛君,尹晓静,虞晓华.新家蚕品种“雄晓”的选育技术及性状介绍[J].江苏蚕业,2006,28(4):20-22.

[4]虞晓华,贾仲伟,尹书倩,等.家蚕荧光茧色判性品种“苏·雄×荧晓”的选育[J].蚕业科学,2008,34(1):140-143.

[5]虞晓华,沈卫德.家蚕茧荧光显色判性品种“苏杰×豪胜”的选育[C].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7-21.

A;

1006-1657(2015)03-0001-6

2015-4-16;

2015-5-19

[项目资助]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No.桂科重14121002-2-3)。

苏红梅(1972—),女,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E-mail:gxshm72@163.com

闭立辉(1967—),男,本科,研究员,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E-mail:gxblh@163.com

猜你喜欢
蚕业家蚕品系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陆川油茶优良砧木品系的初步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