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2015-11-30 04:25王建梅陈黎红胡玭玭中国养蜂学会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蜂场蜂产品养蜂

文│王建梅 陈黎红 胡玭玭(中国养蜂学会)

2002年,由于氯霉素残留超标,欧盟禁止进口我国蜂产品,引起我国政府、中国养蜂学会及全国养蜂业界的重视。在农业部的领导下,中国养蜂学会在全国掀起了培训蜂农的热潮,并在养蜂重点省市实施养蜂生产“小规模、大群体”战略,以“龙头企业+(若干)养蜂户”模式,建设“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

一、“基地”生产规范

1.“基地”模式。“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中国养蜂学会发起、

农业部备案、面向全国为解决蜂产品质量问题从源头抓起的全国性蜂产业举措。“基地”是由“学会+龙头企业+蜂农大户(或蜂农合作社)”组成的一个科学养蜂生产机构,它负责把蜂农组织起来,通过中国养蜂学会专家对其进行现代化科学养蜂生产知识的统一培训,进行有组织的规范化、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养蜂生产。

2.“基地”人员要求。“基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要熟悉掌握蜂产品标准,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落实蜂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并且要熟悉掌握并严格执行蜂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决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规范使用国家限用药品。

3.“基地”养蜂场要求。

(1)良好环境。一是蜂场周围3千米内要有丰富的天然蜜粉源植被,以供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二是要有良好的无污染的水源,便于蜜蜂汲取干净的水,要求水质符合NY5027中幼畜禽的饮用水标准。三是放蜂场地还应选择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小气候适宜的场所,远离铁路、公路、大型公共场所。四是无污染的周边环境,要求蜂场周围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的要求。五是蜂场周围3千米内须无大型蜂场或以蜜、糖为生产原料的食品厂,远离化工区、矿区、农药厂库、垃圾处理场及经常喷施农药的果园和菜地,不得选择到疫病区放蜂。六是除以上几点外,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2)卫生要求。一是保持蜂场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二是蜂箱、蜂具按规定进行定期消毒,及时淘汰霉变、被巢虫蛀咬、发生传染病后以及曾使用过氯霉素等禁用药物的巢脾。不用被蜜蜂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喂蜂。三是在蜜蜂传染病发病期间,及时隔离患病蜂群,清理蜂尸、杂物,将清扫物深埋或焚烧,并在蜂场地面撒生石灰消毒。患病蜂群不得参加蜂产品生产。疑似病群也应进行隔离观察,远离健康蜂群,确认无病后方可回场参加蜂产品生产。四是病蜂的蜂产品、蜂具等不得带回健康蜂场。五是蜂场库房墙壁、地面应易于消毒处理,蜂产品与蜂具在库房内要分类摆放整齐、保持整洁。六是移动蜂场也要保持蜂场、帐篷内人员宿所整洁卫生。

4.“基地”养蜂生产要求。

(1)生产日志。所有“基地”蜂场进行蜂产品生产时,都要建立“养蜂生产日志”。即:要做好养蜂生产的原始记录,记录每天养蜂生产的情况,包括蜂场地点、环境、气候、蜜源种类、蜂群情况、饲喂情况、蜂病与用药情况(病因、病种,使用蜂药的时间、地点、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疗程、休药期、用药人签名等)、蜂箱、蜂具清洁、消毒以及生产、交付等情况,以保证蜂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2)蜂农档案。包括养蜂户登记号、蜂农姓名、养蜂人数、联系方式、养蜂历史、蜂种及蜂群数、常年放蜂场地、摇蜜机材料、参加培训情况等。

(3)蜜蜂病虫害防治统计。每年要根据养蜂日志,总结年度蜂病及用药统计记录,包括蜂病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5.“基地”养蜂生产人员要求。

(1)卫生要求。从事“基地”蜂产品生产的养蜂人员要求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生产蜂产品人员要求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保持手和工作服清洁。采集蜂产品时,工作服(含帽、口罩)必须是整洁卫生的,手、用具须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从事“基地”蜂产品生产的养蜂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体检,患有传染病者不得从事无公害蜂产品生产。

(2)知识与技术水平要求。从事“基地”蜂产品生产的养蜂员至少应达国家劳动部规定的“养蜂初级工” 技术水平或相当水平。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养蜂生产、安全用药、蜂箱及器具消毒与蜂病防治等基本知识和养蜂生产基本技能。

从事“基地”蜂产品生产的大型养蜂场、联合体/社,至少具有一名“养蜂高级工”或相当水平的养蜂技术人员,两名以上 “养蜂中级工”或相当水平的养蜂技术人员,数名“养蜂初级工”。具备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蜂病防治及用药知识、蜂箱消毒程序、养蜂日志的填写,国内外先进养蜂模式、国内外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蜂产品质量要求等。

从事“基地”养蜂生产活动的人员每年应至少接受一次养蜂生产技术和法规制度的培训。

6.“基地”用药要求。

(1)禁用药物。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氨苯砜及制剂;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及制剂;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地美硝唑及其盐、酯及制剂;杀虫脒(克死螨);毒杀芬(氯化烯);激素类等;氰霉素;磺胺类;沙星类。

(2)慎用、少用、最好不用的蜂药药物。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抗生素;双甲脒(螨克)。

(3)凡曾用过氯霉素及其制剂的蜂群,要求更换旧巢脾。

(4)对症用药、适量用药,做好用药记录,严格遵守休药期。蜂产品生产前1个月不得使用任何药物。

总之,“基地”蜂产品生产,要求饲养蜜蜂强群,保护蜜蜂福利,呵护蜜蜂健康。在不得已情况下,必须使用国家允许的无污染、高效、无毒、无残留蜂药防治蜜蜂病虫害,并要严格遵循各类药物的用药量和休药期,尽可能地选用天然的中草药和无污染、无毒、无残留的化学制剂如甲酸、蚁酸等加以防治。

二、“基地”蜂产品可追溯要求

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检验、贮存销售对“基地”进行追溯,并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及结果如表1。

三、“基地”蜂产品质量要求

须符合以下蜂产品生产标准:CAC《国际食品法典》蜂蜜标准;GB18796—2005蜂蜜标准;NY5135—2002无公害食品蜂王浆与蜂王浆冻干粉标准; NY5136—2002无公害食品蜂胶标准;NY5137—2002无公害食品蜂花粉标准。

四、列举部分“基地”效益

1.广州市谭山蜂业有限公司。2009年,收购蜂蜜1040吨,比2008年增加9%,加工销售蜂蜜1003吨,销售收入1723万元,辐射带动养蜂户2400人,户均增加收入3800元,2010年前三季度销售蜂蜜881吨,与2009年同比增加13%,销售收入1569万。

2.安徽天新蜂产品有限公司。2009年从事养蜂业的就业人数由1800人上升到2500人,新发展养蜂农户250户以上,新增蜂群3万箱,项目基地建设辐射全县及周遍地区;基地主要产品产量:蜂蜜7500吨,蜂王浆115吨,蜂花粉50吨,蜂蜡75吨,全县养蜂业产值由6000万元上升到9500万元以上,养蜂农户均收入12万元以上。

表1 “基地”定期检查内容及结果表

3.北京绿纯蜂业有限公司。几年来产品质量持续稳步上升,产值每年都以30%~50%的速度递增,基地蜂场的平均单箱产值也由2002年的780元/箱增至1245元/箱后稳定并略有增长,增幅达60%。

4.湖北省云梦县神葫蜂业有限公司。在“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前,本地区总蜂群1.3万群,户均40群,每户蜂农年养蜂毛收入16000元;“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后,本地区蜂群总数达到2.9万群,户均80群,每户蜂农毛收入35000元。

五、小结

2002年,中国养蜂学会鼓励并倡导全国开展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基地建设卓见成效,得到了全国蜂业界同仁的支持与响应。十几年来,中国养蜂学会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北、四川、河南、青海、新疆、北京、江西、吉林等地进行了培训,培训养蜂户2万多户,建立“基地”30余个,通过培训蜂农和基地建设,使养蜂生产者懂得和掌握完备的养蜂知识体系:一是养蜂生产,一定要有良好的蜂场环境和生产工具。二是科学的规范的使用蜂药,采取可行的措施,保证蜂产品不受污染。三是给蜜蜂以福利,让蜜蜂有休养生息的空间以提高体质,减少疾病。四是要有日志,即完整的生产记录以达到产品质量可以溯源。五是改变生产方式,生产原生态蜂产品。六是经常接受科学养蜂知识的培训,以提高自身科学养蜂素质。

十几年的努力,“基地”建设与技术培训卓见成效,基本解决了氯霉素残留等问题,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同仁的认可,日本、欧盟、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来函要求中国养蜂学会推荐“基地”产品。欧盟2004年7月宣布了对我国蜂蜜进口的解禁证实了基地建设的效用。“基地”产品经过几年的推荐出口,无一被召回或销毁等不合格问题发生。

“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基地”建设不仅以点带面规范了养蜂生产,同时,提高了蜂产品质量,促进了我国蜂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了我国蜂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蜂场蜂产品养蜂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