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勇(山西省定襄县畜牧兽医中心南王兽医工作站)
规模羊场生物安全措施
文│李勇(山西省定襄县畜牧兽医中心南王兽医工作站)
近两年,养羊产业被看好,其中部分人片面、简单地认为羊病少、羊肉价格稳定、风险性小,所以规模化羊场一拥而上,随之而来的是活羊价格一路下滑,多种羊场常见病不同程度地发生流行,新病甚至外来病也接踵而至,给养羊业带来了严重打击。笔者近两年在基层对养羊场户走访了解发现,问题不仅来自跟风饲养和盲目买卖,更重要的是养羊场户不注重从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方面提升羊场的生物安全,从而导致规模化圈养羊场疫病暴发。笔者经过分析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和对策。
养猪业、养鸡业的异常波动,使养殖场户失去了养猪、养鸡的信心,为了生存,一部分人把养殖目光投向了养羊产业。传统意义上认为羊好养、羊病少、羊的价格稳定等因素,导致近两年养羊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越多人饲养,越有人跟风,大批不具备饲养条件的羊场蜂拥发展,在没有合理的场址、标准的圈舍、专业的兽医以及充足的草料等条件下,盲目地跟风投资养羊产业。
养殖业是一个很严谨的产业,任何疏忽都会导致满盘皆输,养羊也不能一味地跟风,要理性地分析,对软硬件条件进行科学专业的评价,才能防止毁灭性、灾难性羊病的暴发。
“全进全出”是在养殖场户死亡无数动物,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之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生产原则。周边羊群随意进出、频繁买卖的速度之快,一夜之间千里之外的羊就进村入户,一味地追求饲养数量,不注重羊群质量,购买的随意、调运的频繁、距离跨度之大都给羊病防控带来威胁。
因此,规模化羊场要严控羊群进出环节,遵循“全进全出”的饲养原则。在购买时,对羊群布鲁氏菌病、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羊病进行严格检测,严控购进羊群羊病达标,方可购入,并对购进羊群要按照隔离制度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安全无病后才能混群饲养。这是有效防止羊场引进疫病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羊场生产区域的生物安全措施。多数羊场不具备隔离条件,随时买卖直接混群,给场内健康的羊群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发生疫病后很难将疫病有效地控制在某一批次之内,导致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长年残留羊场,存在随时感染暴发的威胁。
养羊场户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养羊的基本知识,树立起现代养羊的防疫意识。现代养羊以圈养育肥为主,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养羊模式,非牧区完全实行圈舍饲养模式。
传统养殖方式下,羊在自家牧场自由自在采食、轮牧放养,能挑选自身喜欢的、不同营养的饲草采食,保证了羊群全面营养的摄入,天然牧场的生活环境保证了饲养密度达标;而现代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羊模式中养殖密度、饲养环境、空气流通等因素无法与大自然的天然牧场相比,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和疫病防控制度,需要有全价的营养饲料,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建设符合羊群舒适生存的生活环境,才能满足羊群的生长和发育需求,提高羊群的自身抗病能力。
非牧区规模化羊场大范围的发展,更需要有专业的养羊知识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给羊群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满足羊群生长的营养需求,有效控制羊病的发生,保障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羊场防疫意识观念和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羊场的健康安全和经济效益,从选址、建场、引种、免疫、检测、消毒、灭源、驱虫、销售等环节都和防疫观念意识有密切关系。
规模化养羊场需配备专业的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管理,需清楚地认识到圈养羊和散养放牧羊饲养管理的巨大区别,需学习相应的饲养防疫知识,或向专业人士学习咨询,或雇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从羊场的选址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专业的制度,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否则很难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证羊群的健康成长和养殖效益。
我国传统养羊模式的一个表象是认为羊比猪、鸡容易饲养,而且羊疫病少。但随着养羊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羊常见疾病不断发生,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并有新病、外来病的发生和侵入,养羊需要熟悉了解羊常见病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学原理以及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预防措施等知识,按照制定的程序做好定期驱虫灭源等工作。
非牧区的传统养羊模式以放牧为主,只在冬季进行圈养,羊群的疫病防控基本是靠自身的免疫力。现代羊场羊病的防疫主要依赖疫苗免疫和相应的消毒、驱虫、灭源、引种、饲养等环节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任何环节的疏忽和漏洞都可能会引发羊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现代规模化羊场要依靠安全的引种、全价的饲料配方、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的消毒灭源制度、程序化的驱虫、全进全出的原则,才能控制羊场疫病的发生,提高羊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病原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养殖场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场所,要保护动物安全,控制微生物的入侵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工作。经过许多专家对圈养羊的研究和失败羊场的经验总结,制度化管理是控制羊场生物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羊群的饲养是一个多变、难以预测的动态过程,只有各个环节实行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证工作到位,这也是控制病原微生物重要的基础性技术手段。因此,圈养的规模化羊场必须执行好饲养中各个环节的制度,从引入羊群的疫病检疫制度、隔离观察制度,饲养密度、空气质量、温湿度、饲料配比、疫苗接种、抗体检测、病原检测、驱虫、消毒、灭源、人员管理等每一项工作,每一件用具、每一个人员都用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制度来指导。2014年小反刍兽疫的流行,其主要的散播方式是羊群的随意买卖和频繁调运。追溯发生的多起小反刍兽疫疫情案例,多数是由于引入不慎、不隔离直接混群而感染发病,凸显出了规模化圈养羊场在制度化管理方面还存在层层漏洞,因此,羊场生物安全除了设施设备、场所的屏蔽,更主要依靠各个环节制度化的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防控意识的提升,才能提高羊群的自身抵抗力和控制羊病的暴发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