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觉秋云起夕岚

2015-11-30 21:25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饶宗昙花

资 料

饶宗颐,1917年生,广东潮州人。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校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饶宗颐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独树一帜,独步中华

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饶先生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张大千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季羡林认为饶先生涉猎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当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1917年仲夏,饶宗颐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宗颐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18岁,他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23岁,饶宗颐应顾颉刚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人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到了2003年,饶宗颐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五重证据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进入新世纪,年逾90岁高龄的饶宗颐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2006年,饶宗颐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宗颐通过旷远、窍远、荒远“新三远”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宗颐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逆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思 考

2014年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授予他“国学终身成就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也授予饶宗颐“终身成就奖”。饶宗颐在致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饶宗颐都坚持着求真、求是及求正。饶先生所坚持的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饶先生所说的自强不息,同学们并不陌生,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更何况饶先生到百岁之年仍执着追求,永不放弃,实属难能可贵。所谓知易行难,希望同学们在漫漫人生路上自信自强,本着求真、求是的态度坚定地走下去。

大师中的大师

他与钱钟书并称“北钱南饶”,与季羡林并称“北季南饶”。他是第一位论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他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又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是撰写宋、元琴师的首位学者。当今之世,能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扬名四海内外,堪称“大师中的大师”者,唯有饶宗颐。

饶宗颐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后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年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出版论著50余部、论文400多篇,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并且都取得显著成就,既能博而又能深。

饶宗颐治学勇于否定自己,不断修正,自我改进。他曾经参加顾颉刚主持的禹贡学会,在古史地方面进行自己的研究,引起了顾颉刚的重视。顾颉刚请他编《古史辨》第八册,饶宗颐为此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后来日本入侵,编撰工作耽搁下来,有些材料也在抗战期间遗失。有趣的是抗战胜利以后,饶宗颐的个人史学思想发生了变化,认为《古史辨》的某些地方比较草率,尤其是辨伪方法不成熟,有些提法不准确,所以《古史辨》第八册也就没继续编下去,他因此成了顾颉刚的“叛徒”。饶宗颐认为怀疑精神是做学问的基本条件之一,学术上就要敢于怀疑。季羡林评论饶宗颐说:他最能发现问题,最能提出问题。饶宗颐严格要求自己,他写出来的东西不愿意马上发表,一般要先压一压,他的许多文章是几年前写的,有的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都不发表。比如《郭子奇年谱》是饶宗颐20岁写的文章,50年以后才拿出来发表。

饶宗颐知古而不泥古,深植中华文化的沃土而能超越民族文化的局限,从世界人类文化的高度审视本民族文化及其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他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道路,采用的治学方法却有异于传统,因而才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他史识广博,了解西方和东方一些国家的历史文化,能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比照中,互动认知,不断发明,提出和解答中国历史文化的新问题,想他人所未想,道他人所未道,具有很大的开创性;而一旦公布,便成人所共想,其观点便为世所公认。“天地大观入吾眼,文章浩气起太初”,饶先生这幅大气磅礴的对联深刻地说明了他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饶宗颐的学问好像与世事没有关联,读他的诗文,古风习习,俨然魏晋风范。其实这正是他的傲人之处,是大学问也。

饶宗颐预言21世纪是我们国家文艺复兴的时代。如何才能实现文艺复兴呢?饶先生坚持认为重新塑造“新经学”。他说,经书是我们的文化精华和宝库,是先哲道德关怀与睿智的核心精义,经书体现着国民思维模式,影响着知识含蕴基础。饶先生把整理古典文献上升到“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的光辉,培养我们对过去知识的新的理解”的高度来认识。他说,我们对古代文献不是不批判,而是要推陈出新,与现代接轨,把前人保留在历史记忆中的生命点滴和宝贵经历给以新的诠释。饶宗颐说,从洋务运动以来,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外来的冲击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惜放弃本土文化,向外追逐驰骛,已经动摇了国本,现在应该是反求诸己的时候了。

思 考

一般人做学问大多是从点做起,饶宗颐做学问的方法有他的独到之处,即从上下左右来找连带关系。饶先生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在别人看似没有关联的地方探究出其中的关系,使得各个领域能够相互联系、互相启发,相得益彰。这是同学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除此之外,饶先生勇于怀疑,如此,才能更深入地思考,才有可能出类拔萃,超越他人。这正是饶先生所崇尚的“求真、真是、求正”,所追求的自在、独立、充盈、坚毅的生命精神,这是做大学问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饶宗颐诗歌的清气

饶宗颐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明,弱冠之年,即续成其尊人饶锷之《潮州艺文志》。年十九,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修志馆兼任纂修。饶先生治学甚广,涉及甲骨、简帛、经学、礼乐、宗教、历史、中外关系、敦煌、潮学、史前文字、目录、艺术、古典文学等十数门类,又擅书画古琴,学艺双修,被誉为“百科全书式之艺术大师”。著有《选堂诗词集》。

饶宗颐具早慧与禀性之天赋,年少时曾赋联一对:

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

园须脱俗,树欲古,竹欲疏。

这一对联在字里行间已经透露出饶宗颐清高之节气。

饶宗颐十六岁时作的《咏优昙花诗》:

异域有奇卉,植兹园池旁。夜来孤月明,吐蕊白如霜。香气生寒水,素影含虚光。如何一夕凋,殂谢亦可伤。岂伊冰玉姿,无意狎群芳。遂尔离尘垢,冥然返太苍。

太苍安可穷,天道邈无极。衰荣理则常,幻化终难测。千载未足修,转瞬讵为逼。达人解其会,保此恒安息。浊醪且自陶,聊以永兹夕。

优昙花,又被叫做优昙钵花、乌昙跋罗花,在梵语中为祥瑞花的意思。《南史》曰:“优昙花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佛家《法华经》有云:“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如优钵昙花,时一现耳。”后来,人们便以“昙花一现”比喻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逝。

饶宗颐的《咏优昙花诗》,既描绘了昙花的形神姿色,又赞美了她的品质情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饶宗颐的成熟思想和诗歌艺术特色。第一首,作者吟咏了在自家莼园的荷花池旁,种植的两株昙花,每当夏末秋初月夜时分,昙花吐蕊,皎洁如霜,芳香袭人,恍若白衣仙女下凡。令人惋惜的是,这样美的花,却只开一个夜晚,次日凌晨就凋谢了,多令人伤感啊。当然,诗人歌咏的重点在于昙花的冰肌玉质,在于其不与群芳争妍、悄然离开污浊尘世,返回大苍的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真是构思新颖,意趣横生。

历代咏昙花的诗作不多,饶宗颐为何赋予昙花这么高的品格?这是因为饶宗颐自小谙熟佛典。《法华经》上说,“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优昙花是佛家圣洁之花。饶宗颐少年时对它有特别的情感,并且高声赞美,正是其中的原因。

如果《咏优昙花诗》第一首主要是咏物,第二首则重在述怀。诗人在这里提出“人世衰荣,变幻难测”之理。他认为,即使“千载”也不足以言修身,转瞬就逼在眼前。“浊醪且自陶,聊以永兹夕”是诗的结句。

此诗借“昙花”引起象外之义,感情沉郁,而寄托遥深,达到“情韵绝胜”的境界,产生十分动人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个国学大师的文化底蕴。

然而,真正让饶宗颐在诗坛上发出惊天之吼的,却是《瑶山集》。此时的饶宗颐正当青春盛年,虽然历经八年战乱,并四方辗转奔波,备尝艰辛,但他在学术研究中意气风发,并初步形成了规模。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诗人在战乱年间,多处奔波,且行且吟,一直到抗战胜利。其所历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当时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和深沉博大的思想感情。

《白山集·雪意》是绕宗颐中老年佳作之一,“园林粲皓然,贞白明吾志”。诗人的雪意,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远离世俗的冰雪情怀,也即饶先生一直强调的生命的独立精神。他宣称:“只有我始终不粘政治。”此话既充分表现出现代学统之超政治的高贵理性,也充分传达出他峻洁、坚毅的独立人格。正当我们沉迷在为一族一国尽忠而争得不可开交时,绕宗颐已经脱离这个樊笼,站在了人类的高度上来看待问题。

(本期撰稿  张昊)

猜你喜欢
饶宗昙花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饶宗颐常用印
饶宗颐作品欣赏
昙花之美
昙花(节选)
李小龙的昙花
昙花(寓言)
少年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