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六盘山下小山城隆德县,有中国书法之乡之称,那里,翰墨飘香。隆德县温堡乡杨坡村,那里,除了浓浓墨香,还有厚重温软并存的泥香。杨氏彩塑,心系泥情,以民间艺术之馨香名播远近,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杨佳年,杨氏彩塑第五代传人,生于斯长于斯,大山厚土,滋养了他健康的体魄,家传技艺,陶冶了他灵性的思想。学艺,从艺,创业,以泥为艺,以泥为情,以泥为生,一路走来,他生命的过程因浸染泥香而显得润泽丰盈。
启蒙之初
谈及小时候接受的艺术启蒙,杨佳年说其实他小时候对家传的手艺概念很模糊,父亲和哥哥也不怎么对他多讲那些。上小学时,杨佳年学习特别好,经常当班里的小老师,帮着老师给同学修改作业,领读课文。他清晰记得有一次,自己仔细观察过雨中的一个老农,因为很有感触,就写成了一篇作文。那篇作文受到老师的好评,并且被当做范文在全校传阅。他由此突然明白,原来写真实的、自己有感触的东西才能写好,有情感,能打动人,凭空编造的总是僵化乏力的。直到后来真正见到父亲的作品,他又想起了自己的那篇作文,对那种感悟愈加深信不疑。父亲当时招聘到县文化馆工作,适逢隆德县城全县建设规划,去看父亲时,小杨佳年在文化馆看到了县城规划的沙盘。哎呀,那简直是太好看了,蓝色的湖泊,绿色的草地,整齐的楼房,纵横的街道……也就是那次,他感觉父亲很伟大,能用泥沙做出那么好看的东西,他很动心,觉得自己跟着父亲学学,说不定也会做出那么好看的东西来呢。
当杨佳年自己动了心思之后,父亲经常有意针对一些物体,在色彩、造型方面给他讲解,分析,并讲给他更多的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教他临摹一些简单的人物画像。他开始学着画画,描摹书上的动物,人物。课桌上,油灯下,门台上,杨佳年随时都会拿出收集的纸片和铅笔涂涂画画。父亲的潜移默化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催生着这个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少年的艺术细胞。
辍学从艺
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杨佳年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到高二第二学期,父亲很认真地和他谈话,让他放弃学业,开始真正的学艺生涯,因为家传的泥塑手艺要后继有人,而杨佳年在这方面的悟性不错,父亲决定让他辍学从艺。尽管他本人不甚愿意,想要参加高考,走出家门,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父亲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父亲说,艺高走天下。父亲还说,艺多不压身。听着父亲的话,他又觉得不无道理,最终是离开学校走进家族传统泥塑技艺的课堂。父亲就是师傅,言传身教。从此,这个18岁的青年开始了他的泥塑人生。
父亲杨栖鹤一边教给杨佳年家传的彩塑技艺,一边寻思着带他到外面再拜师,学习更宽泛的泥塑艺术。当时,陕西、甘肃等民间艺人在崆峒山上行艺的较多,杨佳年先后曾拜师陕西凤翔的朱友仁老师,陕西长武县的张俊英老师,还有为人随和亲近手艺高超的吕姓师傅,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精湛技艺让杨佳年深受感动,并由此更加坚定了好好学艺的念头。记得第一次到崆峒山,面对那些逼真的泥塑造型,面对艺人们心无旁骛的专注,杨佳年被深深震撼。也许,一个人于某一时机的顿悟,会深深影响他的一生。杨佳年就有这样的时机,崆峒山上,顶礼磕头,诚恳拜师,学艺三载,日子艰苦而充实。历史的悠远,宗教的神性,艺术的魅力,这一切都以其暗处的力量深深激励着这个年轻人不断努力,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收获。眼界在开阔,胸怀在包容,技艺在长进。多年之后,当杨佳年作为杨氏彩塑第五代传人,并以宁夏隆德杨氏彩塑文物艺术有限公司经理的身份带领团队进行崆峒山混元阁内部人物、浮雕、悬浮的创作之际,那些流逝在崆峒山上的青春岁月一幕幕重又浮上他心头,他觉得自己和这座山真正有着不解之缘。
记得在杨佳年的书房里,我看到除了满满当当的几个书柜,地上放着好几个大箱子,都装满了书。我们说着话时,他翻出好多旧报纸杂志:1962年印刷的《西游记》,定价2.24元。几近黄褐色的纸页,还未翻动,鼻息扑进浓浓的陈年纸霉味。《岳云》,1988年冬,泥土墙面上剥掉的,书页背面还留有粘贴过的痕迹。70年代、80年代的《美术》杂志都保存着,完好无损。《雕塑作品选》《敦煌研究》《美术资料》《书与画》《工农兵画报》《人民画报》等杂志都存留着。还有好几本大小不一、笔迹工整的读书笔记都保存完好。那些泛黄陈旧的纸页,用静默的姿态诉说着陈旧的故事,记录着一个人曾经的追求和希冀。
杨佳年说,当初那个年代,这些书报确实来之不易。有些是父亲给他征订的,有些是自己偷卖掉家里的鸡蛋买来的。这么多年,几次搬家,他都舍不得丢掉,一直留着,有时翻出来看看,闻着带霉味的书页,重温一下过去的时光,真是无限感慨,那是不易也不能忘却的岁月和经历。
创业之路
2000年,杨氏家族在固原博物馆首次举办泥塑作品展览,当时《固原日报》作了专题报道,《杨氏彩塑,震动山城》。我父亲李成福其时在固原地区文联工作,作为主办方一员,父亲参与了展览全过程,他感怀在心,给杨佳年的父亲杨栖鹤老先生写了如下文字——
参观隆德杨氏家族艺术展敬呈栖鹤老
“昔读《核舟》篇,一笑疑荒诞
今观杨氏艺,奇巧代有传
六辈勤磨砺,艺苑奇葩绽
片石成山势,方寸自壮观
顽根经妙手,长啸龙冲天
泥巴巧摆布,形态惹爱恋
彩线绣山河,织女降凡间
慧根植沃土,灵气来六盘
参展屡获奖,业绩入经典
海外争国光,载誉凯歌还
世风叹浮华,真趣在民间
欣识栖鹤老,此生信有缘
感佩难尽言,数言作拜见
世间之事,总有机缘,不是偶然,它们冥冥之中有必然的联系。当年,父亲作为文联一员,在发现和宣传当地民间艺术工作上倾其全力。杨氏家族首次艺术作品的成功展览,有父亲的一份辛劳在其间。
父亲已是作古之人。身为又一茬文联人,我有责任秉承先辈们优良的工作作风。近两年,我的目光常常追随着本土民间艺人,他们的挚爱和坚守,他们的付出和艰辛,让我深受感染,用文字记录他们,宣传他们,当是我应该努力去做的。
栖鹤老先生仍健在。在杨佳年老师家古朴、典雅的客厅里见到他,86岁的老人,面颊饱满,肤色红润,冉冉长须,有仙风之感。月白色衬衫,蓝裤子,圆口黑布鞋,白棉袜子,看起来清爽舒适。一把蒲扇在手中,说起话来不急不躁,娓娓道来,思路清晰。他是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也是经见过世面的。聊及家族泥塑手艺,杨老先生说那是一份家传手艺,是不能割舍的情分,更是一种寄托。老人还强调说,无论做什么,都要精致,这手上功夫,极其重要。作为家族手艺第四代传人,他倾其大半生,为家族艺术的繁荣传承努力着。现在,他老了,身体情况也不允许再东奔西跑,他将重担交给四儿子杨佳年。好在佳年勤学好问肯吃苦,又带出了杨贤雄、杨贤龙、杨贤麒等聪慧务实能干的子侄,这是让老人感到欣慰的。
自2000年举办了家族艺术作品展之后,杨氏彩塑艺术逐渐被更多外人所了解,在承接工艺作品制作和文物修复方面逐渐打开了局面。杨佳年在继承其家族传统泥彩塑艺术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几代人的艺术特点,吸收了各种艺术之长,拓宽了创作思路,在题材的选择、韵律的掌握、造型的设计、图案的应用和色彩的调配方面均有创新:题材的选择上以传统人物、民间故事人物、宗教人物和神话人物为主,韵律上力求静中有动,体现作品灵性之美,造型根据人物特点,展现它最美的形象,图案要符合人物的时代背景,色彩的调配上以杨氏彩塑风格为主,色彩要求与作品相吻合,艳而不腻,雅而不沉。而对于人物塑像来说,杨佳年在秉承家传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面对新形势,家族艺术从个体向公司化、社会化、信息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2008年4月,在杨佳年和家人的努力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宁夏隆德杨氏彩塑文物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了。杨佳年作为公司管理人,肩上的担子有增无减。
杨氏彩塑文物艺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伍佰万元人民币,具有国家二级甲等石窟造像、泥彩塑造修复、复制和古建筑彩绘资质。主要经营旅游纪念品研发,工艺礼品制作,彩塑文物修复和复原传统宗教彩塑设计和施工,仿古壁画绘制,园林景观雕塑设计和施工,玻璃钢工艺制作,民间艺术人才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抢救和保护等。
积极做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做古今艺术的结合者,做现代艺术的创造者,做精神文明的带头者。这是公司的经营理念。而以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新时代人才、服务社会为己任,保护和建设和谐的精神家园的经营宗旨更是提升了公司的品质。作为公司管理者,杨佳年在各方面不断努力着。
硕果盈枝
杨佳年发挥自己掌握传统技艺的优势,研究整理家藏秘存的有形和无形物论,采用古今结合、传统与现代相加的手法修复和复原了国家级文物达三百多件套(有西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泥塑造像)。1995年至今,先后创作了《李白下江南》《武松打虎》《愚公移山》《马社火》等几十件(套)彩塑作品,获得了诸多荣誉。作为传承传统又创新发展的一代传承人,杨佳年身感责任之重,他刻苦努力,潜心创作,不断用更高的境界追求着他的泥情人生,实现着他的人生梦想。
1989年首创彩塑作品入选了“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选及名艺人作品展”。
199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创作了《毛主席翻越六盘山》和大型系列彩塑《马社火》,被宁夏群艺馆收藏。作品《张飞》在宁夏第七届文学艺术奖评选中获二等奖。
2004—2006年本人作品和家族泥塑作品先后参加在无锡召开的中国首届(无锡)泥人艺术展。作品《西夏王》在中国首届(无锡)泥人艺术大赛中获银奖,数件作品被无锡市博物馆和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
2007年1月作品《十二生肖神》作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
2007年3月在首届中国(吴川)泥塑艺术节暨“吴川杯”泥塑艺术邀请赛中获奖。
2007年6月份被中国民协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2009年2月作为宁夏唯一的非遗代表携作品参加了建国以来最盛大的“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大展”,受到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的观看和好评。
2010年创作的彩塑作品《赶毛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2013年11月设计创作的《平面木板线刻一百零八塔图》获得宁夏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
2013年被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隆德县职业中学聘请为“客座教授”,从事非遗项目的教学工作。
2014年8月,杨佳年组织拍摄完成了杨氏彩塑技艺电视专题纪录片--《泥情—杨氏彩塑艺术》(上下集)。
2014年10月杨佳年获得了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奖”。
2014年10月参加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培训学习。
彩塑《武松打虎》《十二生肖》(部分生肖)被《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宁夏卷)收集出版。他和家族业迹先后被《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家庭年鉴》,文化部科研课题《六盘山区传统文化探究》《中国民间彩塑》《宁夏道教史》《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薪传奖名录》,中华非物质文化传人等书籍收录,并被中央、香港、宁夏、江苏、浙江、湛江等电视台报道,另外《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新华社每日电讯》《甘肃日报》等报刊杂志及宁夏各媒体进行了系列报道,详细介绍了他的艺术发展历程。
杨佳年带领杨氏彩塑文物艺术有限公司团队积极拓展业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8次,省区级奖项18次。现有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氏彩塑)代表性传承人1人,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人,雕塑初级工程师2人,区一级工艺美术大师3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员4人,省、市民协会员5人。
泥情人生
近些年的工作中,最让杨佳年引以为豪的是,崆峒山香山寺混元阁的室内设计和塑像创造了多个之最。混元阁雄伟典雅,是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极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其内彩塑神像最多,600多尊,造型丰富,表现形式新颖,手法多。里面还有最大的空心泥塑像,当时参与混元阁彩塑工程的技术人员最多,多达七十几人,其中就有83岁高龄的杨栖鹤老先生。塑像使用材质最多,有钢、木、泥质、玻璃钢、塑料。混元阁内彩塑造价最大,总投资300多万。混元阁塑绘者的荣誉、资质最高。
2009年春夏之交时,我和同事在崆峒山上逗留大半日,观看杨佳年带领他的团队施工情况。工地上堆积的木材、钢材、泥土、涂料、塑料,简易工作室里的图纸、笔墨、书本,工人宿舍里带泥巴的工作服和鞋子,沾染着颜料的口杯,所有的东西都如同人一样,呈现出一种在场的忙碌感和自豪感。晚饭时,杨佳年和工友们各自一手端了大瓷碗,一手拿了椭圆形的馒头,坐在檐下长椅上吃得津津有味。太阳西沉,山风微凉,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他们,包括长须飘逸的栖鹤老先生,精干麻利的杨佳年,热情聪慧的杨贤雄,杨贤龙和杨贤麒,还有其他工人,都是在用泥土捏制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梦想,再苦再累也有享受在其间,那是没有介入其中的人无法体会的精神愉悦。
我曾在不同场所见过杨佳年的人物塑像。佛像的端庄肃穆,圆润丰满;武像的威武雄健,气宇轩昂;文像的体态恬静,面容清俊;菩萨的婀娜多姿,舒缓自在;罗汉的机敏活跃,睿智深虑;老像的老态龙钟,饱经沧桑;少像的天真活泼,憨厚可爱,还有舒缓飘逸的裙带,还有逼真稳健的靴子,不同的形象,不同的展示,不由让人叹服泥土经他玩捏而呈现的无限魅力。
因为工作需要,杨佳年租有一处临时工作室,在那里,见到了他和妻子赵彩凤。杨佳年正忙着手里的活。地上放着装满泥的塑料筐,简易工作台上,摆满带纹模子、蛇形模子、雕塑刀以及做棱、勾槽、画线等各种泥塑工具,而赵彩凤手边,几个人物小造型各具情态,它们是石娃子,咩咩羊,炭黑,红果儿……它们的憨态,机灵,活泼,可爱,让人忍不住要多看一会儿。这是杨佳年为土豆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做的关于宣传宁夏五宝的动画人物。看着精巧可爱的造型,再瞅瞅揉搓着泥块的杨佳年,他的衣襟上还沾着泥斑,但这已是惯有的事,本来嘛,这份手艺就是和泥搅和的。杨佳年边笑边说,目光依旧专注手里的活儿,侧目,凝视,头稍微后仰一点,再看看……他的目光中透出一种沉稳和睿智。
妻子赵彩凤在一旁当帮手。做好的造型,稍稍晾干些,还得再收光,一遍两遍不一定,直到满意为止。平时,妻子也帮着做一些相关的杂事,诸如整理材料,收拾工具,收发一些信件等,细心认真的妻子总是会为丈夫分忧。像很多成功的男人一样,妻子赵彩凤就是陪在杨佳年身边默默关注默默付出的人,这一点,他是清楚并感动在心的。
像摄影师珍爱他的相机,像画家珍爱他的画笔,像雕刻师珍爱他的刻刀,像钢琴家珍爱他的钢琴,杨佳年珍爱着他的泥,泥土的特质已融入他的生命里。那些经过很多工序制作而成的泥,其实已经暗含了主人的希冀在里面。双手拿捏着泥,那感觉真是复杂的。泥土是有灵魂的,你要想做出个什么东西,自己心里是有的,手里动着,那个早已存在心里的东西慢慢就从泥里走出来了,带着你的气息,带着你的手温,带着你的情感,还带着你的希望……杨佳年揉搓着手里的泥团,脸上洋溢着自信,言语里包含着自信。大凡对艺术有深刻领悟的人,兴许都是如此吧。
去往温堡乡杨坡村的公路两边,是整齐的玉米田,将要成熟的玉米高大茂密,叶片似绿浪翻滚。车窗半开,轻风吹送庄稼和泥土的清香。杨佳年说,多年了,他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这里的泥土养育着他的身躯他的精神,故乡之于他,泥土之于他,是有着独特的体验的,那份情感,根植身躯,深入血液,祖先文化的根脉、手艺的根系,都缓缓植入了他的身躯和思想。弘扬乡土文化,传播泥塑艺术,是他永远的事业和追求。
四方院子。青瓦古旧。并不宽敞的西屋暂作展室,简易展台上陈列着几代传人的代表性作品,还有部分荣誉证书和奖牌。为了防止蒙尘,作品上面都覆盖了透明的塑料膜。所有的简陋,掩盖不了艺术的光芒。每一尊泥塑作品,都有其自内而外的光华,吸引着关注它们的目光。
幸好,经过几多周旋,村里小学校旧址划归杨氏家族彩塑文物艺术有限公司利用。新的展厅和工作室正在建设中。绕着校园走一圈,老树枝叶婆娑,似乎闻听得以往孩子的琅琅书声。这里,将是另一种气氛,另一种希冀。我们翘首以待。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区一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氏彩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固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这一串称呼,对杨佳年而言,来之不易,包含着汗水和心血,但面对这些荣耀的称呼,他又很淡然。艺无止境,自己还只是在路上蹒跚而行,总觉得自己欠缺很多,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杨佳年这样说,也用勤奋好学的行动践行着一个对艺术存有敬畏和热爱之心的艺人的追求。
脚下总有路,并且是踏实的泥土之路,那么,未来在路上,希冀在路上,收获在路上,我们祝福的目光继续陪着杨佳年:他的人生与泥土为伴,因泥香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