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问中寻找艺术的本质

2015-11-28 01:23吴益斐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爱华线条美的

吴益斐

案例二

在学习了李季湄教授对《指南》的解读后,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艺术领域美术活动中,其核心价值理念在于幼儿的表达与创造。李季湄老师也对幼儿园美术活动提供范画是否适宜做了深入的探讨,指引我们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转变以前我们纯粹的重技能,抹杀在艺术活动中幼儿想象发展与个性创造,让幼儿越来越不敢画画的错误观念;提倡为幼儿提供鲜活、生动的真实场景或物品,高度珍视幼儿每一次与作品之间的对话。对此我心中也产生了一个顾虑:

在美术活动中带领幼儿走进或观察鲜活、生动的场景及物品对激发幼儿绘画兴趣、个性创造,必定会十分有效,但是我们知道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兴趣的激发,还需要个体学习动力的推动,创造也不完全等同于个性,那么我们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是否需要兴趣与技能左右兼顾?

案例中教师的困惑在华爱华老师写的《范画究竟教会幼儿什么?》一中就有答案,华老师在文中用追问的方式帮助我们反思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让我们共同来重温下:

问:哪一种技能是我们教会的,而不是幼儿在大量自发表现中自然成熟的呢?哪一种又是我们在幼儿阶段要费尽努力地教,而日后幼儿却能轻而易举地习得呢?为什么同一个孩子,模仿范画的作品与按自己的意愿自发表现的作品,会有技能上的巨大差异?

问:为什么那些被认为画画好的幼儿,在画没有教过的图像时,其技能水平与被认为画画不怎么样的幼儿差异不大了呢?在当前小班、中班、大班的作品中,大胆想象与创造的能力究竟是在逐步提高还是下降?

问:“我不会画”这句话在哪个年龄班说得最多?怎样的老师会让幼儿更早说出“我不会画”?

通过追问,我们再来反思我们的美术教育,也许很多教师觉得美术教育技能技巧很重要,只有掌握线条、形状、构图、比例、遮挡、色彩等这些美术语言后才能画好画。殊不知,构图、比例、遮挡等美术技能是要以认知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为基础的。

华爱华老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她说:婴幼儿的母语交流是先学好了口语再来进行沟通,还是在沟通的过程中逐步习得并熟练语言的呢?最初,他们用发出的语音表示一个意思,后来用单词来表示整句话的意思,然后是多词句、简单句直至用复杂句来表示意思。同样,美术语言也正是幼儿在表现的过程中,随着精细动作和认知的发展逐步习得并成熟起来的。最初,幼儿或许画一根线条就表示一个人,后来会用一个圆来表示一个人,然后会画出单线的肢体表示一个人,最后画的人细节越来越多。其中,线条从不流畅到流畅,形状从不工整到工整,从不会择色到会按物取色,从比例失调到逐步协调。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有大量自发表现的机会,就像口语的熟练必须在大量语言交流的机会中实现一样。

华爱华老师的观点不难理解,幼儿的绘画语言也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而且要以认知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为基础,在幼儿大量自发表现中不断获得绘画经验,从而自然逐步成熟的。

其实,这位教师这样的困惑,是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还缺少认识,我想在华爱华老师的这些追问之前再增加以下三个问题:

一问:什么是艺术?

曾经有人问画家毕加索同样的问题,他说:“尊敬的毕加索先生,您是伟大的画家,请告诉我什么是艺术?”毕加索先生反问道:“您说什么不是艺术?”毕加索是想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艺术,美术艺术也是对生活的反映,就是画画者用线条和色彩、构图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字典里“艺术”是这样解释的:“艺术是指用形象来表达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也就是说艺术重在表达,而非模仿。

二问:什么是幼儿艺术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早在师范学校就了解幼儿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幼儿反映自己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要给幼儿一双美的眼睛,是唤醒幼儿心底沉睡的美的种子,令其发芽生长,使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三问: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画什么?怎么画?怎么教?

有了以上对艺术教育本质的清晰认识,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画什么?画感受,画情感,画认识……怎么教?去认识,去感知,去游戏……

追溯到艺术的本质后,我认为情感比技能技法更加重要,一个只会画圆的孩子,即使你费力教会他各种线条,也无法教会他线条中所具有的情感,但是在幼儿自我探知的过程中线条、色彩和情感是息息相关的,而我们教的技能反而抹杀了幼儿这种天生敏锐的感受力。

华爱华老师这样说:“艺术的技能不是不重要,而是在幼儿阶段不那么重要,至于最基本的技能,如线条流畅、形状规范、涂色均匀等,主要体现的是手的功能,这是在大量表现的机会中逐步成熟的,而不是我们教会的。至于比例、构图、透视等更专业的技能,或许在认知更加成熟的少年时代学习会轻而易举,而在幼儿阶段却要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这种意志努力会迫使幼儿被动学习,从而扼杀艺术的兴趣,抑制艺术想象和创造,因此提早训练艺术技能往往得不偿失。”

所以,我觉得技能技法应该在幼儿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后再慢慢教,而非幼儿园阶段。幼儿园阶段我建议还是让孩子大胆、自由地用绘画表达自我,宣泄情感,通过绘画帮助孩子建立完善的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幼儿园)

猜你喜欢
爱华线条美的
线条之美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第一次拔牙
神奇的光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烧脑的线条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李爱华:我希望过上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