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东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这一重要哲学概念是在马克思考察了古典经济学劳动概念和黑格尔劳动概念之后并对二者进行比较融合而提出的,为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全方位的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全新的理论视域。
关键词:劳动;异化劳动;黑格尔
劳动观念的转变也促使人们去思考社会财富的来源问题。由此先后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学流派。重商学派认为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因此他们主张一个国家要想积累财富,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多的出口换取货币,尽可能地减少出口。很明显这一学派由于对社会财富的真正物质基础缺乏考察,终不能长久流行。第二个主要学派是重农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农业是社会财富的一切来源,其他行业都是农业生产出来的财富的再加工。这个学派的突破点在于开始注意到农业生产领域里的劳动才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这在工业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有一定的说服力,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的发展,终归被淘汰了。第三个学派就是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这一学派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突破的仅仅把各种具体劳动视为社会财富来源的局限性,提出了社会财富来源于“一般劳动”这样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抽象性概念。
经济学上对一般劳动抽象性的确认,使马克思认识到劳动在增加社会财富方面的巨大作用,他接受这种抽象,但使他感到困惑的是,既然古典经济学家一方面宣称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而真正的劳动者却不能得到全部的劳动产品,相反,那些资本家却能站在高处对劳动者发号令并占有劳动者的绝大部分财产。尽管马克思此时持有的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使他对古典经济学家揭示的这诸多不平等进行了道义上的批判,但由于这种批判没有超越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视域,使得他此时的批判显得苍白无力。而此时他的困惑体现在他提出的这个关键的问题上:“把人类的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这在人类发展史中具有什么意义?”[1]把人类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概括,此时的抽象劳动还是泛指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商品生产劳动,完全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抽象,古典经济学的抽象还停留在劳动仅仅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手段的抽象,还没有揭示出劳动对人类形成和发展的更深层次上的意义。虽然马克思在此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立刻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回答他放在了《手稿》【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这一小节中。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提供了现实的参照系,即从经济事实上让马克思经验到了现实中劳动异化的严重程度。
马克思在写作《手稿》时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已经比较熟悉了,从刚开始对黑格尔哲学的信奉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哲学思想来说,马克思走了一条迂回式的发展道路。尽管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思想诸多批判,但正如马克思后来承认的那样,在好多方面他是黑格尔的学生,在写作《手稿》时期的马克思也不例外。在《手稿》中有这样一句话:“且让我们先指出一点: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来,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思想和国民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是马克思在研究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之后对二者做的一个比较,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思深刻的洞察力,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黑格尔早年确实研究了斯密的国民经济学著作,并写下了相关手稿,而此时的马克思不可能看到那些当时没发表的手稿,得出这种结论完全靠的是马克思的洞察力和理论功底。后来的文献和研究证明马克思的指认是对的,正如卢卡奇在《青年黑格尔》中所指出的那样:“黑格尔不仅在德国人中对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持有最高和最正确的见解,而且他同时是唯一的德国思想家,曾认真研究了英国工业革命问题;他是唯一的德国思想家,曾把英国古典经济学的问题与哲学问题、辩证法问题联系起来。”[3]黑格尔之所以在当时会创造出如此宏大的哲学体系,有很大一部分源自黑格尔对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探索以及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深刻研究,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研究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一种高度抽象。黑格尔高度抽象的第一个最主要的成果正如卢卡奇所指出的:“黑格尔是怎样和为什么竟能在这样神秘的唯心主义里面指明出一些不仅有关经济学和历史的而且也有关于一般客观现实的辩证关联的实际规定来,以及黑格尔的辩证法为什么能够成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直接前驱。在这里,决定性的一点,如同我们已经屡次指出的,就是,黑格尔把劳动理解为人的、人类的自我产生过程。”[4]当然卢卡奇的这个理论上的指认是源自于马克思,在《手稿》马克思已经明确提出:“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生产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成果。”[5]马克思把握住了黑格尔思想的核心,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古典经济学把劳动抽象为一般劳动,并把一般劳动当作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他们也仅仅是把劳动当作物质财富增长的手段,而没有洞察出劳动对人来说还具有本体论、生成论的意义。而在黑格尔看来,劳动对人的意义远大于此,他不仅仅是财富的源泉,而且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活动方式,也是人自我意识真正的起源。
黑格尔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做了一个更高的哲学层次上的抽象,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再一次价值上的跃升。从马克思对黑格尔这个飞跃性的抽象评价来看,马克思是比较认同黑格尔这个观点,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毫无保留地赞成黑格尔,因为马克思在赞成之后,紧接着就对黑格尔这一伟大创见进行了分析批判。黑格尔赋予劳动的人的本质上的意义,对当时正在研究古典经济学、看到古典经济学中种种矛盾想去批判但又找不到锐利的批判武器的马克思来说,无疑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黑格尔对劳动的这种洞察,立刻为马克思开辟了批判古典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崭新的视域;给当时正陷入在古典经济学的各种矛盾漩涡中苦苦挣扎的马克思打通了理论通道;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开创了一片澄明之境。黑格尔的劳动理论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提供了一种理论预设,即存在着本真意义上的劳动。但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找不到黑格尔所谓的体现人的本质、给予人以自由与尊严的劳动,因此,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了。
据此,马克思在融合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和黑格尔的劳动本质论之后,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为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社会开展全方位的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全新的理论视域。
[参考文献]
[1][2][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14页、第101页、第101页.
[3][4]卢卡奇:《青年黑格尔》,王玖兴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3页、第123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