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窗口期 不可错失的2025弯道超车机会

2015-11-28 12:27
科学之友 2015年15期
关键词:机器人

国产机器人窗口期不可错失的2025弯道超车机会

夏至前夕,一篇微信文章悄然出现:“你觉得,马云、孙正义、郭台铭这三个富豪凑在一起,能搞出一个全球机器人产业新高地吗?”乙未之夏,“互联网+”热潮席卷,刷屏朋友圈,而《美国已进入“新硬件时代”》又把视线聚焦在“重视制造”上。就在马云、孙正义、郭台铭聚首之前,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份备受关注的重磅方略,“删减版”也超过了2万字,“部署了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互联网+”的盛夏,也是“制造强国”的盛夏。

不久前,东莞首个民营企业建造“无人工厂”的新闻,引发加工制造业对“机器换人”的空前关注。因为是“东莞制造”的东莞,因为是“精于计算”的民企,所以这一动态被视作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从业界到学界,众口一词“当下是国产机器人不可错失的窗口期”——“就像20年前我们赶上IT业的蓬勃发展机遇,产生了很多比肩世界水平的IT界成功人士。目前国产机器人正处于这个窗口期,抓住机遇就会有足够的机会和市场,错过就很被动,越往后门槛越高”,而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亦已探索在前。

“第二人力资源部”来了

类似东莞的“无人工厂”,上海2007年就有压缩机制造商海立集团迈出第一步,尝试使用机械臂代替劳力的探索则早在1993年。这是第一家大规模投入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大陆家电企业,现在在其压缩机钣金车间,三条生产线上全是机器人,早已实现无人化生产。大量机器代替人工,这在海立集团被称为企业“第二人力资源部”。

27岁的安徽宿州小伙娄德明,中职毕业后进入海立,一干就是10年,他见证了海立生产线“机器换人”的进程。

“最初我在钣金车间,钢锭拿进拿出,人在两台设备中间跑,你能看见的是眼前铁屑飞舞,耳旁机器轰鸣,一天下来整条线20个工友个个腰酸腿疼、面无表情。”2007年海立大量上马机器人,娄德明发现人离设备越来越远,班组的人越来越少,但同时因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不再像以前机械乏味,工友流失率大大减少,对企业更为忠诚。目前他是班组长,6人负责8台机器人,娄德明说道:“流水线操作工一般以件计价,刚工作那两年他累死累活也就1 700多元月收入,如今每人至少操作2台机器人,赚取6 000元‘不费劲’”。

“机器人高烧症”当警惕

制造企业不得不正视这场悄然降临的科技革命,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冠以机器人产业园的项目不下50个,东中西部均有分布,规划投资额超过5 000亿元。然而,国内多数机器人企业是在拼装机器人,做设备集成,真正做研发的公司“一个手掌就能数过来”。

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行业,技术密集度高,人才密集度高,资金密集度高,投入需求也高,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不多,多数厂商处于核心技术缺失状态。企业中,机器人上马后成为摆设而冷落一边的失败案例,在一些纺织、陶瓷行业也时有出现。一大原因是没有相应的人才操纵,以及生产线不做相应的自动化改造,机器人难有用武之地或效益并不理想。业内人士担忧,过热的投资使得整个市场进入到产出非常低的状况,这就让下一步机器人谁来投资、谁来发展成为一个难题。

一位工程师出身的机器人厂商负责人对“机器人高烧症”发出告诫:盲目跟进只会像曾经的光伏太阳能那样“低端泛滥”。他认为靠砸钱和靠挖人都做不好机器人,人才和技术经验的积累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速成的。68岁的工业设备检修专家、自称“一辈子与工厂打交道”的广州大学李葆文教授说,中国制造业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处于1.0时代,有的处于2.0时代,处于3.0向4.0过渡的行业企业还不多。据他观测,“机器换人”还只是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在试水,推进程度也难说顺利。业内专家指出,国内机器人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要完成前不久国家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战略(即我国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204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种论点是,最亟待机器人改造的产业,往往越困难,比如陶瓷烧制及上釉等,机器人还无法智能到像人工一样精准作业。此外,合理规划、找准定位、系统提升,对成功使用机器人至关重要。机器人最适合的岗位是那些需要重复多次简单作业的岗位、劳动强度大的岗位、作业环境较差的岗位。比如搬运压缩机,压缩机每台重量都在10~15千克,人工平均9秒搬运一台,机器人则是7.5~8秒一台,生产效率就是从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秒钟里得到提高。平均起来,一台机器人的生产能力至少相当于3个工人。

本不该人干的活,人们不愿干的活,比人干得好的活,都将由机器人来干。但是,李葆文教授担心,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后,全社会技术性失业的情况可能严峻:“机器人全面应用后,将会释放出2亿多就业人口,他们中有多大比例能被迫转型为技术人员,或转投服务等行业,乃至创业自谋出路?机器人和劳动力消长的深远影响,需及早做好准备。”

国产机器人须弯道超车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公司,它是“自力更生”的国产厂商代表。机器人的软件、控制器、驱动器以及本体等核心部件,全部都是自主研发。机器人制造的6大部件,软件最为重要。国际巨头库卡唯一抓在手里的就是软件,别的核心部件都从通用等厂商买来的。

截至目前,机器人大规模应用还只在整车生产行业,我国机器人的应用正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合资车企上海大众而来。那么,国产机器人将来是否能和ABB等4大国际巨头一样,挤入整车生产?对此,专家认为,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的巨头们格局已定,而新能源汽车将来一定能大规模生产,是值得期待的新增市场,所有厂商机会均等,大家目前都同在起跑线上,“国家层面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国产机器人一定要努力,进入其产业链占据市场”。除了核心技术竞争、主要发展领域,在产品突围上,则要走差异化路线。不止一位专家表示:“天地很大,不直接和国际巨头竞争,专攻一个领域做精做强,能助推国产机器人‘弯道超车’。”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显示,形形色色的国产机器人共有9 000多台,只在焊接、喷涂还有搬运等类别做得比较出色。面对国际巨头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的情况,国内厂商面临的是个一学会走路就要和成人搏斗的局面,但是好在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曾预计2013—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增长将高达52%,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要占据市场,自主创新就要跟上,投入就要舍得。

现在,上海已是国内机器人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产量约占全国7成;机器人产业中的4大门类,也齐聚上海。按规划,到2020年,上海机器人产业争取达到800亿元产业规模,成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中心、高端产品制造中心。专家表示,机器人产业要发展好,必须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投资的带动作用,各地加大示范应用的支持力度,行业应当建设机器人产业公共创新支撑平台。

猜你喜欢
机器人
“坏”机器人“大叛乱”
你好,机器人
疯狂机器人
机器人崛起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拥抱未来——聚焦机器人
机器人统治世界?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