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平
“一带一路”新外交
艾 平
“一带一路”倡议是典型的新外交,在国内外引发不同凡响。“一带一路”是关于“共同建设”的重要倡议,是全球化深入发展条件下,发挥中国优势的重要倡议。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公共外交的重要机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是增强合作意识、加强调研意识,不断提升“知己知彼”的水平,针对各方需要和可能,扬长避短,互利共赢。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的演说中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建议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中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内外引发不同凡响。在国内,写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从国外来看,美国在此前已提出所谓“新丝绸之路”设想,俄罗斯曾担心“分流”其铁路发展计划,印度媒体炒作“珍珠链”神话。
随后“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务实合作、全面推进阶段”。国家领导人积极推动,习近平主席利用出访中亚、南亚、蒙古等地区和国家予以推介;在中国主办2014年APEC峰会期间,邀请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蒙古国、塔吉克斯坦七国领导人参加“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APEC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习近平主席在推动过程中展现了其领袖风范,结合其个人经历,将心比心,既高瞻远瞩,又深入浅出。中国还积极向与会领导人说明内涵:“一带一路”是腾飞的两只翅膀,互联互通是其血脉经络,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五大领域齐头并进。中国还积极通过基础设施、发电、道路、码头、航运中心等方面的合作落实项目,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签署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政府间谅解备忘录,积极解决融资问题,形成了以亚洲为重点,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的“路线图”。
“一带一路”倡议是典型的新外交。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功经验的结晶。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政经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方面通过外交工作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的贸易及各种形式的合作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惠及邻国和其他国家,使经贸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利器,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同发达国家是这样,同发展中国家也是这样。既满足双方根本需要,又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利双赢。政经结合,就要既讲政治,也讲经济。发挥我制度、道路优势,丰富外交资源。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五通”,又是新形势下的周边外交战略和举措的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开展一系列重大行动,提出许多对外战略思想,打开新局面,展示新气象。更加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稳妥应对争端,推动交流合作,扩大利益汇合。以“亲诚惠容”理念指导周边外交,强调正确的“义利观”。
第三,从推进过程看,双边、多边、客场、主场紧密衔接,打出一套“组合拳”。
习近平主席提出倡议时,本人除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外还担任中联部副部长,主管同南亚、东南亚政党交往,现在转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政党外交或民间外交,都是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外交参与者的角度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四点看法。
首先,“一带一路”是关于“共同建设”的重要倡议。“丝绸之路”是德国人首先提出的概念,耳熟能详,易于接受,可为我所用。毋庸讳言,“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中国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时代要求和历史需要,特别是对西部以及沿边省区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但从倡议的场合、对象来看,其重点首先是关于“共同建设”的倡议,做工作的对象不仅是对方领导人和政府,也包括议员、学生、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这就适应了全球化的现实,丰富了外交的内容,展现了高风亮节和大国风范,突出地显示了公共外交的作用和意义。显示中方关心对方,了解对方的根本利益和需要。中国领导人在进一步说明“倡议”时强调顶层设计,在项目安排方面主动对接对方发展战略,支持其发展重点。采取具体措施,雪中送炭,破解融资难题。发挥双方优势,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不是简单的上项目。既然是“合作”,就要商量,要加强同对方的沟通,理解对方的考虑、思路、意愿,必要时甚至要作出妥协、交换所需。通过合作,增进理解和信任。
其次,“一带一路”是全球化深入发展条件下,发挥中国优势的重要倡议。尽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在某种意义上准备不足,包括对我们行为的主客观影响认识不足。“客观”优势:劳动力,消费市场;“人为”优势:道路、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传统外交最大的优势是军事,西方往往将其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人。中国平等待人,通过自力更生和加入全球增值链加快发展,形成独到优势,如基础设施建设、中等水平科技教育人才、发展成功实践等。“五通”既可发挥我国优势,又满足合作伙伴迫切需要。通过合作,增进互信。其实,“公共外交”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外事中的体现。专门人才的培养:寄希望于高校,加大对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支持力度。
第三,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是增强合作意识、加强调研意识,不断提升“知己知彼”的水平,针对各方需要和可能,扬长避短,互利共赢。在推进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每个国家的特点,历史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推行的发展战略,面临的瓶颈等,不能简单的一厢情愿。如投资项目选择,一般地说,“要想富、先修路”,但修得过早,“大通道”也会变成“大空道”,投资长期难以收回。相反,对方可能更需要建设电站,还款有保证。难点在于体制机制:不是有钱就能办成事;而是需要制度、政策、程序、标准的多样配合。
第四,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公共外交的重要机遇。公共外交地位作用上升,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基础是科技进步引发的交通电信便利化,将促进教育、培训、学术交流与人员交往;将促进在此基础上的社交、公关、直到公共外交的发展。我们要提升“公共外交”的意识,从外交、从某一行业(政府、政党、议会、军队、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到公共外交。首先,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即国际、全球视野。不能只盯着国家关系、双边贸易、敏感问题,即你狭义“本职工作”的内容,也要关心你的“合作伙伴”,关心决策者背后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关心广大民众。其次,要有更广泛的兴趣,关心对方的制度、体制、文化、历史。再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事外交或外事工作的,要有经济意识,要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通过帮助别人加快发展,赢得人心、信任和友谊。从事经济或文化工作的,要善于通过交往与合作,推进自己的事业。要有更开阔的思路,要善于交换。最后,要有大局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服务总体外交的需要。归根结底,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艾 平:本刊编委,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