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价值及运用

2015-11-27 00:22戴富华王慧
老区建设 2015年2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价值观

戴富华 王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价值及运用

戴富华 王慧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与高校就业指导现状的分析,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就业指导有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价值,具体运用为培养积极就业观、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加强创业能力教育、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师资队伍,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与效率,实现大学生“职业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指导;价值;运用

高校就业关系国计民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关系毕业生个人前途、学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不仅具有精神层面的指导意义,还具有实践层面的可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价值,在具体工作中应加以运用。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与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

1.就业心理素质较弱。一些毕业生思想准备不充分,就业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很多毕业生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存在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心灰意冷的消极心态,就业心理素质较弱。毕业生由于存在上述心理,主动创业意识也不强,大学生创业比例逐年下降。

2.缺乏主动创新意识。部分毕业生被动地等待就业岗位,缺乏创新意识和魄力。他们习惯“走别人走过的路”,按固有方式处理事情,不愿意开拓新的途径,表现为选择考取公务员,而不愿意自主创业。

3.就业价值取向存在误区。大学生在就业观上普遍存在以下误区:首先,期望值高,单纯追求名望高、名誉好的单位,毕业生偏爱薪水高、待遇好、地域条件优越的岗位,过高的期望值导致了就业“高不成低不就”、“有业不就”的尴尬现状;其次,安全心理,表现为毕业生偏爱“体制内”的工作,“体制内”工作具有稳定性、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离家近、工作清闲等方面优势,此种安全心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由激烈竞争的社会现状造成;最后,从众心理,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目标不明确,流露出迷茫和不知所措。

4.就业面临诚信危机。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毕业生选择弄虚作假,表现为简历造假、伪造各种荣誉证书、伪造社会实践经历、篡改学习成绩等等,通过造假的方式充实简历,以虚假的方式推销自我。一些毕业生缺乏诚信,随意毁约,在签订了就业协议书的同时,仍继续参加各种招聘会,一旦遇到待遇更好的单位就随意毁约。

(二)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设立了就业指导课,但就业指导课程一般设为选修课程,且仅限于大四毕业生选修,大四学生毕业在即,面临论文和就业压力,没有精力系统学习。就业指导课效果不佳的原因部分在于高校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安排。

2.就业课程内容和形式单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为求职礼仪、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授课形式一般为课堂讲授,形式单一。毕业生需要的是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针对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咨询辅导。

3.就业指导队伍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各高校担任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多为辅导员,辅导员拥有自己领域的知识,但不少辅导员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也缺少教育学、心理学等就业指导课专业知识,没有拿到职业指导师资格,也对毕业生的指导实用性较低。高校缺乏一支既了解就业工作业务、又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队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就业指导的重要价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就业指导提供正确的理想信念及价值导向

理想信念。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励人奋发向上。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在青年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怎样的人生,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就业指导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导向。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首先要求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意味着,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完成伟大“中国梦”。

(二)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就业指导提供正确的方向与动力

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它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要求,为时代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创新的基础在人才,希望在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迎合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己任,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历史重任,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神圣使命,把握时代的命脉,跟上发展的源流,迎接变革的挑战。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就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高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中不断吸收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容纳新思维与新方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

(三)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就业指导提供正确的就业道德观

诚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倡导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高度,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每个人将诚信作为言语行动的基本规范,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共同建立诚信有序、没有欺诈、不敢造假的社会,

敬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艰苦奋斗、勤奋敬业、拼搏奉献。敬业要求每个人敬重自己的职业,培育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要求爱岗、尽责、专注、钻研和奉献。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友善协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是对公民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友善即与人为善,要求人们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有团队协作意识,团队协作是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要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在就业的激烈竞争中,传递社会主义友善协作的价值观,践行友善协作的精神,能有效缓解人际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教育功能、引导作用,要充分利用这一功能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涵运用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大学生“职业梦”。

1.培养积极就业观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培养积极的就业心态应对偏差的大学生就业观念。

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

其次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基层主要指县以下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企业,也包括广大农村、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服务基层是一种意识,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面向基层就业,是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的选择。

再次要保持理性的心态。一是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积累经验,锻炼自我,在就业过程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个人能力和素质。二是认清大学生就业形势,意识到就业的压力与竞争的激烈性,改变以往大学生拥有的优越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三是面临就业压力时,应该明确地意识到暂时“失业”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求职过程中,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四是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定位好自己,勇于面对压力,积极乐观寻找就业机会。

最后要增强大学生诚信就业意识。通过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诚信的益处和必要性,加强对毕业生的信用监督,组织参加廉洁诚信等主题系列活动,建立严格的签约、毁约制度,明确违约责任,防止签约、毁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

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从大一到大四渗透整个大学,从职业规划到求职技巧全面系统传授职业知识。改变灌输式教学,增强互动性,通过图片、视频、故事、案例、讨论、模拟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将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专业老师不仅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说明这些其在职业领域中的相关应用,提高知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鼓励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用人单位和校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讲解市场需求人才、当地政府的工商税务等主管部门人员讲解国家就业创业政策、成功创业的校友为大学生传递就业知识与就业信心。通过模拟面试、简历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人才交流会、面试等场面,加强学生对求职知识运用、求职时心态调整、求职能力锻炼。

建立稳定的就业指导实习基地。实习是一种最为直接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一方面可以亲身体验工作领域,另一方面可以从实习中检验自己的各种素质,以作为进一步调整与改进的依据。

3.加强创业能力教育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是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方面建构更为合理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培养学生创业理念和能力着手,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创业类选修课程,讲解国家创业的法律法规、操作程序,传授经济管理知识以及一些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模式与经验,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积累知识,锻炼能力,作好准备。另一方面,主动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开设创业基地、孵化基地,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将校内相关业务交给学生做,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4.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

首先要分年级开展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大一要唤起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学生进行性格探索、能力探索、兴趣探索、价值观探索,初步确定职业理想和就业去向,并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大三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就业竞争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工作和实践活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求职打好基础;大四讲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授简历制作、求职技巧以及就业心理辅导等等。其次要分专业开展就业指导。根据各专业特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职业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心理特点、职业意识、就业能力水平等情况开展相适应的就业课程。最后要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咨询能有效的通过启发教育、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5.完善就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确保就业指导有效的关键因素。选择一批既具有就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就业指导经验的老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扩大师资来源,聘任校外相关专家担任就业指导老师。同时对已有的就业指导老师进行培训,提供外出学习、参观、访问的机会,建设优秀师资队伍,保证就业指导的长期性与有效性。

[1]叶扶荣.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4).

[2]汤锐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4).

[3]任献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3).

[责任编辑:李佳佳]

戴富华(1987—),女,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助教、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王慧(1987—),女,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助教、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江西吉安343009)

2014-2015年度井冈山大学科研基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JR14002)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