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莹
(天水市博物馆,甘肃天水741000)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公元384年,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现存洞窟194个,壁画1300多平方米,是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宝库。麦积山石窟保存的壁画覆盖了从后秦、北魏至明清各代,与蜚声国内外的莫高窟壁画相比也是各有千秋。作为美术诸多表现形式的一种,壁画是目前所能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再现当时人们的雕塑、绘画、建筑水平和艺术文化造诣,是古代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对石窟壁画的抢救和维护,但是由于种种不可抗拒因素以及人为破坏,麦积山的石窟壁画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
麦积山石窟壁画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由不可抗拒因素(包括气候环境、地质构造等)和可抗拒因素(包括人为破坏、保护措施不当等)引起。想要解决壁画保护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就要对问题本身有正确的认识。
1.二氧化碳对壁画的侵蚀
麦积山石窟的年平均客流量相对同为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来说要少得多,但是在旅游黄金周期间,游客扎堆现象特别突出。大量游客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久而久之会对壁画起到破坏的作用。
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40位游客在莫高窟中滞留37分钟,结果洞窟内空气温度升高了4℃,相对湿度增加了10%。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在这段时间呼出的气体使窟内的二氧化碳和湿气含量迅速增高。而要使这些空气散尽,则需6个小时。毋庸置疑,高温与潮湿正是壁画保存的天敌,干燥与低温才是石窟壁画保护的有利条件。
2.保护措施不够完善
20世纪70年代中期,麦积山石窟实施了山体加固工程。工程投入300万元,历时7年,1984年竣工。这项工程对麦积山山体的表面喷护了约10厘米厚的水泥保护层,该措施对于麦积山石窟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项工程结束后却给麦积山石窟留下了一些隐患。原来,在加固以前,它的表面存在许多出水点。经过时间的沉淀,山体内部水分的蒸发与流动已经形成了基本固定的路线。但喷护在山体表层的水泥却将这些出水点完全封闭起来,于是在局部位置改变了水路,从而导致了原来能从山体自然排出的地表水被迫滞留在山体内,产生了地表水回流现象,加大了洞窟内的渗水面积,水分在洞窟内再次蒸发后,又对壁画颜色层、泥层产生了极大危害。
3.资金技术不配套
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工程的启动,资金与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然而虽然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但是麦积山全年门票收入不过400多万。在这一部分收入中,除去景区的日常维护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外,事实上已经所剩无几。可用于补充作为文物保护经费的资金更是少得可怜。依靠国家拨款,从申请到批示,再到资金到位,又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也没有掌握对壁画保护行之有效且资金投入少的方法。壁画保护的方法主要包括原址保护和揭取保护,但是要做好原址保护和揭取保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
1.渗水问题
谈到麦积山石窟壁画面临的问题,就无法避免渗水这一话题。毕竟渗水问题是目前石窟遭受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渗水在墙壁上引起了明显的水线,部分壁画受潮霉变,渗水严重的时候甚至洞窟内直接滴水。这对壁画的损害十分严重。
引起渗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麦积山石窟地处秦岭山脉西端林区的边缘地带。该地区年降水丰富,气候潮湿。对于壁画的保存非常不利。而且麦积山石窟周边森林覆盖率高,水汽不易蒸发,常年潮湿。
2.气候相对湿度大
壁画保护的理想自然条件应该是干燥、低温的环境,但是麦积山石窟却位于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天水。该地区年降雨量约为8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平均70%以上,这给大部分石窟为露天敞口大龛的麦积山石窟带来了保护难题。石窟墙基常年湿度大,导致石窟大量砖块、土坯逐渐风化酥松,地基下陷,壁画断裂等。
3.动物对壁画的危害
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麦积山周边成了很多动物理想的栖息地。鸟类与老鼠等的粪便在麦积山石窟随处可见,粪便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对于壁画造成了很大危害。
4.地震
自麦积山石窟开凿至今,经受了历朝历代多次地震的摧残。然而麦积山石窟却依然屹立至今。虽然洞窟没有完全坍塌,但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对石窟壁画的破坏也是不容小觑。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天水曾发生强烈地震,在那场地震中,原本呈一体的麦积山山崖的崖面中间塌毁,整个麦积山石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地震不仅对雕塑造成了破坏,同时也对壁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不仅对川陕地区的文物带来了毁灭性的损害,其破坏也波及了麦积山石窟。
1.调整票价,控制游客的数量与密度
针对二氧化碳对壁画的侵蚀,可以通过控制游客数量与密度的方法予以解决。可以借鉴敦煌莫高窟,在淡季与旺季采用不同的票价,这样可以平衡客流量。
2.慎重选择并实施保护措施
麦积山石窟20世纪70年代采取的山体加固工程对于壁画的破坏非常严重,之所以出发点是保护结果却适得其反,技术不足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对于采取措施造成的结果应该在提出措施的时候考虑到。因此,对于任何保护措施都理应经过慎重的选择和精密的计划。
3.借鉴其他景区壁画保护的成功经验
技术不成熟可以学习他人的成熟技术。壁画保护不仅仅是麦积山石窟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敦煌莫高窟遇到的难题。目前,莫高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抢修壁画,并且于2008年6月14日至11月28日将保护现场开放,游客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进入。这一举动也能够唤起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4.进行保护性开发
近年,不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其实,问题出现以后的任何保护措施都是被动的。应该在问题还没有出现的开发阶段就先进行保护,避免问题的出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这一策略并不仅仅是针对麦积山石窟壁画提出的,“保护性开发”应该是所用旅游资源开发的理想方式。
不可抗拒因素所引发的问题本身几乎无法解决,但是文化资源本身就不是一直存在的,它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使文物资源的生命最大限度的延长,价值最彻底的发挥,就已经成功了。所以,即使没有办法解决,可以考虑降低不可抗拒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1.在洞窟内部打排水孔,缓解渗水问题
麦积山石窟的渗水是由于其所处地区的地质原因造成的,麦积山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更是渗水的温床。打孔排水只是治标不治本,渗水问题有待更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2.做好灭鼠除虫等工作
对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引发的鸟、鼠、虫等动物对壁画的危害,可以采取在洞窟内防虫、灭鼠等工作。虽然这样无法完全杜绝动物对壁画的破坏,但也能将危害减轻。
3.临摹壁画保留文物副本
由于麦积山石窟所处地区阴湿多雨,以及历史上几次地震的破坏,麦积山石窟壁画80%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破斑驳,其中不乏有重要艺术和文物价值的壁画。从1964年麦积山被国家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麦积山壁画的保护工程便开始了壁画临摹工作,并建立了电子档案、文字档案、临摹品档案,目前,已经完成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壁画和雕塑临摹工作。由于近年来游客日渐增多,人为的损害因素增加,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开始进行临摹修复工作,每年的花费不菲。临摹虽然不能阻止真品壁画的风化与剥落,但是,在真品消失的那一天,作为文物的副本,临摹品本身也变成了文物。
[1]君冈主编.佛国麦积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匡林.旅游业与环境:旅游研究中一个不老的话题[J].旅游科学,2000,(1).
[3]朱选功.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定位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5,(6).
[4]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
[5]张燕存.旅游资源可创新理论及其开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6]孙春华.山地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调控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
[7]夏冬梅.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机制及战略抉择[D].四川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