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俊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局,靖远 730600)
羔羊早期断奶对后期育肥效果的影响
张鹏俊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局,靖远 730600)
为了探讨靖远滩羊优质肥羔生产的有效模式,选择30、45、60日龄断奶羔羊各10只(公母各半)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120日龄时,试验组羔羊的体重和体尺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未断奶),其中60日龄断奶组羔羊体重达35.17 kg,75~120日龄的日增重达277.2 g,分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77 kg和144.9 g(P<0.01),经济效益相比对照组高出52.01元/只。说明60日龄断奶育肥是靖远滩羊产区及类似地区优质肥羔生产的适宜模式。
滩羊羔羊;早期断奶;育肥
羔羊育肥是指对8月龄之前的羔羊进行育肥性饲养以获得优质羔羊肉和较高经济效益的牧事活动。此阶段羔羊瘤胃机能发育尚未健全,消化精料的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增重迅速。采用集中育肥方式,不仅能使羊的早期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及早达到出栏或者屠宰规格的要求,而且能使所产羊肉味美鲜嫩,尤其是对3~4月龄以内的羔羊进行育肥,能够实现很高的精料增重比。与青年羊或成年羊育肥比较,羔羊育肥的饲养周期要短得多,获得等量或相同价值的羊肉所耗费的饲料,尤其是精料要少得多,同时所产羔羊肉品质高,所以羔羊育肥在商品率和成本方面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羔羊育肥对促进现代肉羊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育肥羔羊作为从事商品肉羊生产的主要产品,也是促进肉羊业生产经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羔羊肉具有瘦肉多、脂肪少、胆固醇含量低(65 mg/100 g,猪肉77 mg/100 g,牛肉63 mg/100 g,鸡肉117 mg/100 g)[1-2],肉质鲜嫩多汁,膻味小,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羔羊生长发育快,一般出生后到2月龄日增重可达180~230 g,2~10月龄可达150~200 g[3]。羔羊的饲料转化率也很高,可达3:1~4:1(成年羊为6:1~8:1),是成年羊的2倍[4];另外,集约化羔羊生产的周期短,成本低,效益好,因此羔羊肉的生产在国际上已占据主导地位。新西兰、法国、美国肥羔生产都在75%以上,澳大利亚也达到70%,并且这些国家在改善羊肉品质和提高胴体重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5]。新西兰和英联邦国家,要求羔羊的胴体在16~19kg,而美国和荷兰要求在25~28 kg,以此获得胴体的最大屠宰率和可食部分增加所带来的最佳产肉效果和经济效益[6]。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羔羊肉供不应求、畅销不衰,随着需求的日益增加,羔羊肉生产和销售的势头将会更好。为了探讨靖远滩羊优质肥羔生产的有效模式,本试验进行了不同日龄断奶滩羊羔羊育肥效果和不同育肥强度的研究,以期为滩羊生产的类似地区肥羔高效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1 试验设计
选择不同断奶日龄(30、45、60日龄)的靖远滩羊羔羊30只,每组1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45、60和75日龄时开始育肥。饲喂育肥料,从代乳料到育肥料的过渡期为1周。采用舍饲饲养。将30日龄断奶羔羊组记为A组,45日龄断奶羔羊组记为B组,60日龄断奶羔羊组记为C组,对照组10只羊,不断奶,记为D组。各组羊育肥至120日龄出栏。试验于2014年5月10日至2014年7月25日在甘肃省靖远县东升乡俊发源养殖有限公司进行。
1.2 育肥料配方
育肥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和表2。
1.3 饲养管理
各组羔羊分开单栏饲喂。对照组羔羊6:00—20:00跟随母羊全天自由采食青干草,不补饲;试验组羔羊06:00—15:00自由采食青干草,分别于5:50、16:00、18:30、21:00和00:00饲喂育肥料。
表1 46~90日龄羔羊育肥料%
每次饲喂量以羔羊能在5 min内吃完料为宜,尽量不要多供给饲料,以免浪费。饮水供给充足,定时给羊舍消毒,注意羊舍清洁卫生。
自75日龄起,将B组羔羊自由采食青干草与补饲的时间调整为06:00—18:00,自由采食青干草,分别于5:50、18:30、21:00和00:00饲喂育肥料。
其余试验组羔羊自由采食青干草与补饲时间维持不变。与A、C组的区别在于自由采食青干草与补饲时间长短不一,羔羊育肥的强度不同,目的是比较不同育肥强度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而筛选出羔羊育肥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饲养模式。育肥羔羊饲喂相同的育肥料,其他的饲养管理条件相同。
1.4 测定指标
测定各组羔羊90、105、120日龄时的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记录各组羔羊每天每次供给的饲料量、剩料量,计算每组羔羊每天的育肥料采食量。
表2 90~120日龄羔羊育肥料%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2.1 早期断奶对育肥羔羊体重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在75日龄和90日龄时,试验组羔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C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105日龄时,C组羔羊体重达30.62kg,极显著高于B组(P<0.01),而B组羔羊体重均极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1),但A、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20日龄时,C组和B组羔羊体重分别达35.17 kg和33.75kg(P>0.05),均极显著高于A组的27.80kg(P<0.01),而A组又极显著高于D组(P<0.01)。在75~120日龄内,试验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4.9 g(P<0.01),B组和C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达275.6g和277.2g,显著高于A组的244g(P<0.05)。
表3 早期断奶对育肥羔羊体重的影响
2.2 早期断奶对育肥羔羊体尺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在75、90和105日龄,B、C组羔羊的体长和体高均极显著高于D组(P<0.01)。到120日龄时,D组羔羊的体长、体高和胸围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低于A、B、C组,其中B组和C组羔羊的体长、体高和胸围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
表4 早期断奶对育肥羔羊体尺的影响 cm
2.3 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A组羔羊的经济效益比D组低10.80元/只,而B组和C组羔羊分别比D组高47.69元/只和52.01元/只。
表5 经济效益对比
3.1 早期断奶对育肥羔羊体重与体尺的影响
由于A组中羔羊断奶时间为30日龄,断奶时间可能过早,导致羔羊的断奶应激反应太大,阻碍了其生长,因此羔羊在75~105日龄时,与对照组羔羊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05日龄后,A组羔羊表现出较强劲的生长势头,到120日龄时,体重极显著高于D组(P<0.01)。而B组和C组则由于断奶时间较晚,断奶后羔羊对断奶应激的耐受程度较高,所以断奶后生长势头更好,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A组(P<0.01)。由于B组在75日龄时调整了日粮饲喂时间,与C组在105日龄时羔羊体重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日龄段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
由于试验组羔羊早期即开始饲喂代乳料,同时也在哺乳,使得其早期生长状况良好,因此各日龄段羔羊的体长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
75~120日龄时,B组和C组羔羊的胸围均极显著高于A、D组(P<0.01),B组和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90日龄时,A组羔羊的胸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0日龄时,A组羔羊的胸围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由于A组羔羊刚刚断奶时受到的断奶应激反应太大,导致断奶后一段时间内生长缓慢,甚至有些羔羊处于负增长状态,而到90日龄后,断奶应激反应逐渐消失,加之A组羔羊还可以采食到营养水平丰富的代乳料,从而使得其生长速度超过对照组。
3.2 早期断奶对育肥羔羊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平均日增重与羔羊生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本试验结果表明,A、B、C组AD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B、C组又显著高于A组(P<0.05)。因为在75日龄以后,母羊的泌乳量急剧下降,羔羊靠哺乳已完全不能满足自身营养需求,饲草的营养价值又远不如育肥料,因此对照组羔羊的ADG均远低于各试验组。而A组羔羊可能由于断奶最早,受到断奶应激的影响更大,使得断奶后一段时期的代乳料采食量很低,导致生长速度减缓,影响了育肥前期的生长,导致ADG低于B、C组。可能由于B组的育肥强度低于C组,育肥料的采食量低于C组,因而B组的ADG低于C组。
3.3 羔羊早期断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C组经济效益最好,相比对照组净收益为52.01元/只,其次为B组,A组则较对照组亏损10.80元/只,效益最差。这是由于按照当地的饲养管理条件,30日龄断奶时间太早,羔羊的断奶应激太大,虽然羔羊采食了代乳料,但是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率较低,饲料的转换效率不高,导致其生长速度较慢,效益不高。
羔羊60日龄断奶进行育肥生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60日龄断奶育肥是靖远滩羊产区及类似地区优质肥羔生产的适宜模式。
[1] 程胜利,郝正里,李发弟,等.不同营养水平全饲粮颗粒料肥育羔羊的效果[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1(36):44-49.
[2] Bickerstaffe R,Couteur C E,Morton J D.Interaction of pre-slaughter stres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muscle proteolytic enzymes and meat tenderness of lambs[C]//4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e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6:420-421.
[3] 吕孟新,赵远良,蒋新环,等.羔羊育肥方式的探索[J].新疆农业科学,2001(S1):208.
[4] 王大广,杨德新,赵玉民,等.杂交羔羊短期育肥效果[J].吉林农业科学,2000,25(6):36-37.
[5] 冯涛.优质肉用羔羊集约化肥育方法和效果的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4.
[6] 张伯钧,姚树清,阎奋民,等.无角陶赛特羊、新西兰罗姆尼羊与小尾寒羊杂交效果研究初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3):13.
S826.6
A
2095-3887(2015)06-0071-04
10.3969/j.issn.2095-3887.2015.06.023
2015-07-10
张鹏俊(1976-),男,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