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佳
编者按
长久以来,原创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媒介之一,与相对封闭的农耕文化相映射。在如今这个开放的时代,手工艺已经从国民经济之必需,转换成“文化遗产”。泰山皮影、鲁锦织造、曹州绳编、博山陶艺……通过这些原创手工艺人各自充满创意激情与梦想的故事,我们一起品味传统手工艺的失落与复兴,感受有温度有态度的城市生活。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泰山皮影戏在古老的泰安城传唱了400多年,如今,它成为第6代传承人范正安的一块“心病”——“制作道具和演皮影戏都是苦差事,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这样的耐心了。”他的儿子范维国却已经做出了选择——“传统文化一定要走向市场,就看怎么走了。”
第6代“非遗大师”的皮影现场
在泰安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陈列厅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正左脚踩鼓,右脚敲锣,口中唱着戏词,双手还舞动着道具,只见白银幕上皮影人拳打脚踢、舞刀弄枪,活灵活现。精彩的皮影戏《石敢当》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老人叫范正安,是泰山皮影的第6代传承人。“中国皮影戏很多,但是像我这样一个人说、唱、皮影动画、敲锣打鼓全部承担的只有这泰山皮影戏。”范正安说,这项古老的绝技被称为“十不闲”,是皮影界难度最大、掌握人数最少的技艺。
泰山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泰山周围已经传唱400多年,又称“人子戏”、“挑影子”,因皮影道具是用驴皮制成,故又称“驴皮影”。
如今70岁的范正安依旧保持着自己设计制作泰山皮影的习惯。在工作室一片红、绿、黄、紫等民间传统颜色的映衬下,范正安刀法简练明快,涂色认真细腻。“泰山皮影在表演时戏中影人打斗场面很多,所以一定要做得结实耐用。”范正安说。
早在2009年,64岁的范正安不顾家人反对,筹措40万元创办了皮影戏小剧场——弄影轩,在这里展演皮影戏,组织学生免费专场演出之外,他还组织开发了皮影衍生产品,将泰山皮影这门传统艺术推向市场。
目前,泰山皮影系列工艺品,分为服装类、镜框类、挂饰类和册页类等四大类六十多个品种。不过,“这种纯手工的纪念品比较贵,一般都在上百块,但是正是因为手工制作,产量上不来,还要面对西部地区低廉仿制品的冲击。”范正安说,所以皮影纪念品的盈利规模也不会很高。
结缘皮影60年
范正安自幼家境贫寒,5岁父亲就去世了。8岁那年,他用捡废品卖的5分钱终于看上了一场皮影戏。“太有意思了,几个皮影人,竟能演出那么多活灵活现的故事!”
从那时起,他每天都去戏场门口等着,趁人不注意溜进去,甚至钻墙,藏桌子底下偷着看。回到家,他就用捡来的纸盒子,照着看到的样子做影人,自己对着镜子演。
这样偷学了4年后,1957年,泰安市成立曲艺队,正读小学三年级的范正安不顾家人和老师的劝说立马报名拜师皮影艺人刘玉峰。“当时没有剧本,都是口口相传,白天听师傅念词,晚上睡觉都在那想,一出戏词没有20、30遍记不住。”
从唱念的嘴上功夫,表演的手上技巧到画图刻皮的刀上绝活,范正安的技艺迅速提高,不到两年就开始正式登台表演,4年以后,他成为传承“十不闲”的新人。60集的《西游记》、40集的《封神榜》、50集的《三国演义》、还有60集的《泰山石敢当》他都烂熟于心,随时能演。
退休后,范正安还将传统的演出方式进行了改造,将手击鼓乐改为用脚击伴奏。“这样一来,操弄皮影、唱词念曲、伴奏可以同步进行,表演情绪、现场气氛再也不会因伴奏而中断,演出效果更好。”
“皮影帝国”的传承与创新
“我演了一辈子皮影,我最大的愿望是让泰山皮影戏一代一代传下去。”范正安说。
据统计,我国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80岁以上者占到1/3。像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泰山皮影戏的传承问题一直是范正安的一块心病。
“制作道具和演皮影戏都是苦差事。皮影制作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整个工期要4个月。大多以黑驴皮为原料,都要手工雕刻,每件作品最少也需3000多刀才能完成,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这样的耐心了。”他说。
范正安的儿子范维国,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自12岁起跟父亲学习皮影技艺,现在是泰山皮影第七代传承人。他利用自己的美术专长在皮影制作工艺上进行了改良,比传统的制作时间节省了4倍。
2008年,在当地小学教美术的范维国把泰山皮影作为正式学科带入小学课堂,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皮影,现在已有3000多名小学生观看并学习制作,表演皮影。2009年6月,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成立。“这里是全国唯一可以根据自己形象定做影人的地方。”范维国说。
对于泰山皮影未来如何发展,范维国已经有了清晰的设想:“我希望建设一个泰山皮影主题公园,从皮影艺术剧场、皮影博物馆、皮影文化研究中心到文化主题酒店、其他门类的民俗工艺品展销,杂技表演等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