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消失之前

2015-11-26 06:39
旅游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部落文化

Jimmy Nelson是一位说故事的人,透过他的镜头,那些部落文化真实地被呈现到了大众面前;同时,他也是一个寻求认同感的人。16岁的Jimmy Nelson因为医生错开的抗生素药,开始掉头发,他不喜欢大家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着与别人不同的自己,所以索性以光头形象示人,也正因此,他开始旅行,到世界各个淳朴的角落定位与他一样与别人不同的人。

在Jimmy那不安分的躁动血液里,总想要聚集些文化沉淀。想体验百年孤寂意境的他,从英国北方的小镇大胆地只身去了西藏,膜拜众神,了解僧人苦修对藏教理论的深远意义。之所以选择西藏,还因为他心里藏着另外一个不能说的秘密——西藏的僧侣大都和他一样没有头发,自己不再是个孤单异类,于是心灵的共鸣达到了契合。之后,他就开始了千寻的摄影旅程。

少数派报告:与对象的情感联系

作品《Before They Pass Away》(在他们消失之前), 这部翻越了人类历史的浩大工程,光是作品项目的投资,就可以惊掉我们的下巴。大家最怕听到的就是死亡,他认为任何在死亡之前发生的事情,都是好事,所以他用这种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Jimmy关注地球上正在逐渐消失的原始部落,记录下了部落族人的影像,解读着他们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和特色文化。从2009年开始,他走访了全球31个隐藏在山脉、冰原、丛林、山谷的原始部落文明,大地辽阔,这些不同的文明如群星般散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万年前人类出现,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了这些精神饱满的异域传承,然而之后工业时代开始,信息革命把世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族群之间各自文化的独特性渐渐没落。

Jimmy花了三年时间走遍全球各个族群探寻神秘部落和消失的少数民族文明:在世界31个被人遗忘之地,独特的民族和部落还在休养生息。他们悠久的文化和风俗无法与全球化浪潮抗衡,终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雪泥鸿爪。从亚洲、欧洲、非洲到南美洲与大洋洲,这些部落都不是一般旅行者会到的地方。正消失的部落底蕴,被视作遗忘的孤儿,Jimmy用镜头呈现精美的人像,细致地刻画出他们的民族气魄:传统服饰、首饰、武器和图腾,记载了一段段深沉的历史和凝固的文明,把那些与世隔绝的民族群体影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托马斯·弗里德曼说:“世界正被抹平”,这其中包括全球一体化、自由贸易、以及想当然的文化解放。而那些还生活在丛林深处、环境极度恶劣的原始人群,深深地为弱势文化苦苦坚守,或者早就在全球化浪潮中深埋。这个信息与知识爆发的年代,纬度距离已然缩水,因此,不敢奢望将他们暗藏其中,只是期望永不被打扰,远离世俗的纷扰。

通过Jimmy Nelson的镜头,一段深沉的历史和文明定格下来。这些地方“驱使我们去看、理解和记住,部落群体信仰神灵、自然和自己的意志”,更在亲情纽带中存在一种纯净又温润之美。

最记忆深刻的是Jimmy拍过非洲食人族,Jimmy把他们当成正常的人,不刻意丑化他们,他认为体现食人族的价值个体和尊严更重要。 这跟教育一样,如果一直以高高在上的长辈姿态去教小孩,告诉他们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很难得到孩子的认同。就像他教育自己的小孩:因为Jimmy时常不在家,小儿子因为疏远不愿跟他说话,因此他有次跟小儿子逛宜家的时候,把洗碗刷套在自己的头上,并注明“这是在宜家无聊的时候,可以做的事!”结果他小儿子把这张照片发到了Instgram和Facebook上,得到超过一百万的点赞人数。Jimmy用这个故事来阐述为什么他可以拍得到与部落近距离的照片,因为他采取了尊重的态度来展示部落人的另一面,而不是像看怪兽那般表达拍摄手法。

难忘的奇幻之旅,定格质朴的脸庞

Jimmy拍摄的哈萨克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哈萨克族是在中国新疆和中亚广泛分布的游牧民族,在阿尔泰山脉狩猎。哈萨克人精于捕猎,从小学习猎鹰技巧是他们骨子里的传统,他们视鹰为唯一敢于直视太阳的神鸟,通常需要三年以上的训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猎鹰师。每只猎鹰有30公斤重5米长。有一次凌晨两点外拍,在零下20度的室外呆上至少3个小时以上,前两天没有太阳,光线不好,第三天天晴了,但镜头没调好,就用手调金属镜头,又加上温度太低,结果手冻在镜头上了,手上皮开肉绽。这时候一个哈萨克族的女人过来拥抱,给予温暖的帮助。虽然这个族群大多是穆斯林,非常忌讳陌生男女之间的接触,但是Jimmy跟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近三个月,此刻善良的人性超越了文化、宗教、语言等一切的一切。“我跟这些哈萨克斯人维系起一种情谊连接,进行试探性的人际交往,成为一种新的对等行径话语权的实验研究,形成了一股超越国界的凝聚力量。”

“拍摄的时候,一个人看到另外一个人,不管是一个怎样的人,理应以人为本,从平等的视野发掘这个大千世界的和谐美。”严格来说,《Before They Pass Away》不是一组新闻纪实类作品,Jimmy在拍摄过程中非常注重体现各族群透露出来的本貌,画面精致大气,富有张力。这让人感受到他者的文化和摄影师的经验在此刻的和谐,互相理解,信任以及温柔。也许正是在这种互相理解中,他的摄影才被赋予了灵魂,渐渐摆脱生来便接受的风俗、信仰和偏见的束缚,达到苏格拉底那种“认识自己”的智慧,展现出来的生命力也不曾迷失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中。而他者文化的解释是后殖民地主义思潮,在西方学术界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黑人思想家如法农、塞萨尔等人,从殖民的角度思考文化与政治,现在可以解释为本意和全球化民族的文化。在Jimmy的作品里包括像莫西族——居住在埃塞俄比亚境内西南部的东非大裂谷地区等。莫西族过着游牧生活,极度干旱使他们经常面临饥饿威胁,而传统营生,比如畜牧和种植,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随时社会经济发展,新建立的国家公园的公路和护栏阻挡了迁徙和交流的传统路线,莫西族生存日益艰难。

可曾知道过度开发的旅游将会危及濒危部落?不是所有美的地方人们都要去侵略,窥探隐私。破坏一方的净土,还他人一个尊重也是一种美德。然而,人与动物之间争斗,在这些部落间从未抽离过,旷野的自然资源抢夺也时刻在上演,只有这些原始部落民族似乎才更擅于梳理人与自然抗争的自然法则。他们交恶交战却从未起过硝烟,从容融合自己的意识与生灵。生命会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力量,以各种姿态绽放出人性的光辉。

猜你喜欢
部落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