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2015-11-25 23:25余春燕
地理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观测课题实验

余春燕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新课程也倡导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以中图版教材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课题”研究栏目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题”研究;地理实践能力;中图版教材

一、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地理实验是根据学习或研究目的,在人为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通过仪器或其它方式使所要研究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自然地理时空尺度大,所以地理实验在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中应用较多。以中图版地理必修1“课题”中的“模拟大气温室效应”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地理模拟实验。

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实验[1]

1.活动设计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为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可以限制每个小组的人数。

*实验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1页的课题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用具;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

2.实施过程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计划和记录表(参考表1),并提出修改建议。

*学生利用课间和中午的时间完成实验,记录观测数据。

*小组成员一起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写出书面报告。

*各小组代表在课堂上阐述分析结论,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过程,理解了大气的温室效应现象,培养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精神。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不意味着研究结束,实验后的反思同样重要。并不是所有的地理实验都能按计划顺利开展,实验过程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实验结果也可能与应有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教师借此引导学生进行失败原因的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方法。

二、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的培养

地理观察能力是对地理事物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能力。通过实践观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中图版地理必修1“课题”中的“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地理观测实验。

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实验

1.实验目标

观察、记录某个物体正午影子的长短变化,通过测量、记录,证实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2.实验准备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页的课题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用具(时钟、指南针、足够长度的皮尺、量角器、旗杆、树枝等)。学生根据各自的作息时间和家庭住址情况,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

3.实施过程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计划和记录表(可参考表2),并提出修改建议。

*按照计划进行观测。注意根据每节后的提示检查进度,要求观测三周。

*汇报观测结果。汇报项目包括课题计划、观测过程、观测结果、自我评价。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能深入而全面地理解相关的原理和规律,提高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而且对培养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三、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的培养

地理调查是指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所在地或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研究的活动。

由于地理调查的场所主要在室外,因此开展地理调查活动必须先制订调查计划。学生应带着问题去调查并及时作好调查记录。调查活动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原理,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2册“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为例,展示学生地理调查能力的培养策略。

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的调查

1.调查目标

学生通过调查本家族人口增长和迁移情况,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增长和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2.活动设计

*制定家庭成员情况的调查计划。学生向自己的祖父母调查他们的父母以及祖父母的有关情况,以表3的形式整理出整个家族五代的人口数以及相关情况。

*调查每代每个家庭的人口数、出生地、居住地、迁移经历、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如有可能,请学生展示每一代或目前的全家福照片。

*绘制家族每代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表。

*绘制每代、每个成员的迁移路线。

3.实施步骤

*个人研究阶段。学生向家庭成员发送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统计图表;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小组研究阶段。小组内交流个人研究成果;对各家族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完善统计资料。

*课题总结阶段。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统计图表,画出人口增长折线图、人口迁移路线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能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提高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寓地理知识于活动之中,读图、绘图能力和地理调查能力均得到提高。

四、地理制作与绘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制作与绘图融地理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主要让学生制作简易的地理教具和绘制地图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中图版地理必修第1册的课题“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即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

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

1.活动设计

*知识准备:理解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通过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实施方式:个人独立完成。

2.实施过程

*分析自然要素中某一要素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以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画出符合自己所在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

五、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类活动即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所在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图版教材课题中的“分析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和“比较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对策”均能体现学生该项能力的要求。以“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为例展示如何培养学生的该项能力。

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

1.活动设计

*学生成立相关的环保活动小组,确定本组课题,如本地的垃圾污染及处理的调查、污水处理厂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等。

*制定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如到现场参观采访,收集文字、照片、视频、实物等资料。

*小组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制作演示文稿等。

2.实施步骤

*个人研究阶段。选择当地某一环境问题为课题;查找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小组研究阶段。选择同一环境问题的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个人将自己形成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小组讨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最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总结阶段。各课题组在全班汇报交流本组研究成果;评选出优秀作品,修改补充后在学校交流。

掌握正确的地理问题分析方法是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教会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即分析该区域“在什么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会怎样”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图版教材的课题研究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各个课题对某一项具体能力有所侧重,各个活动内容、开展形式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如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研究计划或具体步骤,“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调查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课题”研究评价等。▲

参考文献:

[1]陈燕.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王民.地理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猜你喜欢
观测课题实验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天文观测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论地面气象集体观测的重要性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最酷的太空实验
“研”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