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断头锣鼓是重庆石柱县悦崃镇特有的一种耍锣鼓形式,目前已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从断头锣鼓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主要特征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断头锣鼓 历史渊源 基本内容 主要特征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东部、长江南岸。县境北部与万州区、南与彭水县、西与忠县、丰都县相邻,东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属重庆“一圈两翼”的结合部,土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2%。境内既有长江行船水运之便,又有自古以来通畅的川鄂(湘)古道(也称巴盐古道)可行,是多种文化相互交流融汇之区。
悦崃镇地处石柱县内中心腹地,距县城32公里。历史上属蛮夷地区,因长江三峡崩石舟行不便,早在秦、汉时期穿境而过的川鄂(湘)古道上商贾行旅络绎不绝。悦来是川鄂(湘)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便取《论语》“近者悦、远者来”之意,冠乡名为悦来。
一、断头锣鼓历史渊源
石柱民间锣鼓是在南宋时期沿川鄂古道从湖广传入我县来的,历经宋、元、明、清的发展,打锣鼓逐渐成为石柱土家人的一种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人们结婚时耍鸣锣开道,丧葬时玩龙灯打锣鼓,舞狮子时耍锣鼓助威,挖土除草时了要打锣鼓提神。春节和农闲时节,村与村之间开展锣鼓比赛或交流活动,赛曲牌、抢彩礼,县内一些望族办丧礼,常请几十套,乃至上百套锣鼓同堂打奏,场面十分壮观。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悦来地区的锣鼓高手吸取川剧锣鼓的打法,不打千篇一律的头子和尾声,开槌直打曲牌部分,音调紧凑激烈,铿锵有力,取名“断头锣鼓”。也有民间相传,是他们崇尚春秋战国时宁愿断头不愿割地的巴曼子将军的英雄气慨而得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断头锣鼓活动被禁止,传承中断达十余年,期间很多艺人相继去世。改革开放后,因山区的贫困状况,青壮年大多处出务工,又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有兴趣学习者已寥寥无几。
二、断头锣鼓的基本内容
石柱土家断头锣鼓为四人或五人演奏。曲牌结构与曲式与一般耍锣鼓不同,其连接两个不同曲牌的“过桥”(俗称“夹丁丁”),是靠鼓师的不同动作,而演奏又各不相同,曲式结构一般是短小的“过桥”加曲牌,也就是民间音乐中单段式或分节歌形式。一般的耍锣鼓曲牌结构为头子加曲牌加尾子形成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固定的常翻乐句。
石柱土家断头锣鼓结构简炼,鼓师用鼓槌动作告明曲牌的名称,通过短暂的“过桥”,连接两个曲牌的转换交替,变化多样,组合紧密。如鼓师把一对鼓槌放在鼓面上,左手鼓槌往前走、右手鼓槌往后拖,即为“扯转子”,过渡音节为“壮丑当丑弄丑壮弄”(锣鼓经),又如左手鼓槌在左边立起,右手鼓槌架在左手鼓槌上形成十字形,便为左靠,过渡音节为“弄弄弄丑弄弄丑弄壮丑弄”。这种由鼓师动作发起打的引子有近百首,演奏突出鼓师的指挥地位,鼓师的动作简洁精炼,短暂的“过桥”跌宕起伏,其表现手法更适用于民间的斗锣形式,既有耍锣鼓的遗存,又丰富了耍锣鼓的风格,给人臆想、耐人寻味、使人赞叹。
石柱土家断头锣鼓曲牌繁多,结构简炼,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绘声类(如:《牛榜栏》等)、绘意类(如:《天鹅抱蛋》等)、绘神类(如:《观音坐莲台》等)和竞技类(如:《枝枝花夹双飘带》等)。
石柱土家断头锣鼓演奏中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鼓师为主,突出鼓师的指挥地位,凸显鼓师“发起打”的指挥动作;二是每个断头必须断干净;三是每次必须先打断头,中间连接套套曲牌;四是最后必须结束在锣和钹的合击中;五是追头必须由慢渐快。
三、断头锣鼓的主要特征
(一)石柱土家断头锣鼓是在耍锣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用场地广泛,可以山坡山岭、田间院坝,既有红白喜事,也有休闲娱乐。在当地民俗活动、礼俗活动中不可或缺,从而形成了对民风民俗的依存性特征。
(二)石柱土家断头锣鼓讲究去头掐尾,开始便打主乐部分,演奏中鼓师由手中鼓槌动作让其他人看清领会需演奏的曲牌名称,是乐班演奏中的灵魂人物与指挥,其性质与现代乐队中的指挥相同。断头锣鼓曲式结构很像民歌中的单段式和分节歌。过渡音节(俗称“夹丁丁”)是过渡句式,每句的内容不尽相同,形成了独特的断头锣鼓中发起打引子。一般耍锣鼓中的过渡音节,内容是固定的常翻乐句。土家断头锣鼓既有耍锣鼓的遗存,又丰富了耍锣鼓的风格,形成了音乐的独特性。
(三)石柱断头锣鼓“发起打”曲牌繁多、音调优美,既有缠绵悠长之曲,又有欢快激昂之乐,既有四人班或五人班同堂打奏,从而形成了有别于耍锣鼓的艺术性特征。
(四)石柱土家断头锣鼓的曲牌中,内容丰富,许多与当地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用锣鼓模仿家禽、牲口、动物等生动传神,具有简朴形象的特征。
(五)石柱土家断头锣鼓,源自民间,长在乡土,传承方式仅为民间传承、自生自灭,现状堪忧!如今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学习者少,传承断代现象突出,凸显土家断头锣鼓的稀有性特征。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地方至编簨委员会.重庆民族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刘涛 浅析石柱土家族“断头锣鼓”的艺术形态及美学特点[J].通俗音乐,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