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史之乱爆发原因

2015-11-25 14:38丁玲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杨国忠安禄山唐玄宗

丁玲

【摘要】安史之乱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史上影响较大的一次社会动荡,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在学界研究成果丰富,对于其爆发原因总结有昏君奸臣说、外重内轻说、社会矛盾爆发、阶级斗争产物等等。文章简单结合安史之乱核心人物从政权中央和安禄山个人实力简单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关键词】安史之乱;唐玄宗;安禄山;杨国忠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转折点,所以安史之乱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极重要意义。在《国史大纲》中,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是唐代的安史之乱,也就是说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历史走了下坡路。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在此之前有诸多相关的研究,总结有昏君奸臣说、外重内轻说、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总爆发说等等。

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将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总结为种族文化差异关系,这一观点遭到剑桥中国隋唐史的批评但是学界也有人支持。

与陈寅恪先生不同,宁可先生认为,安史之乱是一次带有民族斗争色彩的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是唐朝内外蕴藏已久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统治阶级内部(主要表现为武将叛乱和兵变)、民族矛盾(主要表现为少数族的反压迫斗争及向内地扩展)、阶级矛盾(主要表现为农民的逃亡和起义)互相交错。

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简单从安史之乱核心人物出发,从政权中央和安禄山自身势力的增长两方面简单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政权中央的核心人物有四人,为唐玄宗、李林甫、高力士和杨国忠。晚年唐玄宗怠于政事,中央权力旁落至李林甫等人手中,但是,史实证明唐玄宗晚年对于当时的政治危机是有所察觉的。当时唐玄宗在位时期,宰相和边将的权力扩张,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在朝中掌管大全,而安禄山等人在边疆势力逐渐扩张。但是不能说唐玄宗对于这些是不知道的,他其实有所察觉并且在考虑对策,但是他没有实施相关措施。唐玄宗久任李林甫,李林甫的宰相集权,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政治权力集中的原因之一,但不能说这是唐玄宗个人的政治策略失误。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在李林甫死后,同时,李林甫高力士等人在权力和个人过节上与安禄山并无过多纠纷,所以在政权中央使安史之乱爆发的核心人物是杨国忠。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宠坐上宰相之位,但是与李林甫相比,杨国忠政治才能较为低劣。在《杨国忠传》中对杨国忠的评价是“无学术句检,能饮酒,蒲博无形,为宗党所鄙。” 在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的唯一政敌就是安禄山,他屡言安禄山必反。“国忠寡谋矜躁,谓安禄山跋扈不足图,故激怒之使必反。 安禄山反后,朝廷为之震惊,而杨国忠反而面有得意之色,在安禄山谋反之前,杨国忠也曾捕捉安禄山的亲信以激怒之,逼其谋反,而安禄山反叛的口实也是以诛除杨国忠为名。

综合而言,朝廷中央先有李林甫权力集中,唐玄宗使边将势力扩大而埋下安史之乱的隐患,后有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激化以及其个人的政治才能低下,激化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除上文所提及的朝廷中央外,安禄山自身的实力增长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

安禄山,发迹于河北,他兼任周边的职务有平卢、范阳、河北节度使,柳城、云中太守,押送漠等地经略使,河北采访使等等。在掌握如此多的要职的基础上,安禄山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不但受封为郡王,杨贵妃也收其为干儿子,随意出入内宫。作为一名边将,同时与朝廷关系密切,安禄山对于朝廷中央的权力斗争以及京师的兵力空虚有了详细的了解。到755年,安禄山已经成为了唯一掌握重兵的边帅,安禄山升任节度使之后,在范阳招兵买马,统兵18万之多,占当时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选出8000壮士组建精兵部队,同时从契丹人、胡人、突厥人中挑选出武夫扩充军队。除兵力外,经济也是安禄山叛乱的基础,安禄山除了中央政府对他的资助外,他所控制的河北是军力经济重镇。在当时,农业是经济的主要成分。河北的水运系统十分发达,开元时,河北水网分布广泛,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河北的粮食产量。在当时,河北是唐朝的主要产粮区,不但承担自给,同时还需要供中央使用。粮食产量的提高,并且在河北建立了粮仓,充足的粮食为安禄山提供了巨额的军粮。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河北经济作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如怀州的茶,魏州的紫草,幽州的粟都是有名的特产。

除了河北自身的经济优势,安禄山还有中央政府对他的资助和其它地方的供给。河北是唐朝预防契丹和渤海的军事要地,是中央鼎力支持的要镇,同时安禄山与唐玄宗关系甚好,从中央得到了大批的军费和军粮。河北的水运系统的发达为从外运输粮食提供了便利,安禄山在叛乱之前得到了大量的外来物资的援助。而河北当地的民众对于安禄山叛乱大力支持也是因为河北的土地多,唐朝土地兼并严重,募兵对象都希望通过战争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从而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奠定了民心。

综上所言,安禄山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具有了庞大的力量,又加之个人的野心和朝廷中央对其的纵容,安禄山具备了发动叛乱的条件,并且足以与中央相抗衡。

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号称20万,发动叛乱。《新唐书》称安禄山“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朝廷中央和安禄山自身的实力增强所共同造成的,这张叛乱在763年才得以平息。

参考文献:

1、宁可,《唐代宗初年的江南农民起义》,《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

2、(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郭绍林,《安禄山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1987年第4期。

4、赵剑敏,《安禄山起兵之经济条件》,《学术月刊》,1998年第1期。

5、崔明德,《试论安史乱军的民族构成及其民族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3期。

6、顧廷龍主編,《续修四库全书.550.史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张京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再探》,《洛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18卷第1期。

猜你喜欢
杨国忠安禄山唐玄宗
不与奸臣同流合污
唐玄宗&安禄山:一个敢宠,一个敢作
唐玄宗缘何对安禄山深信不疑
“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
唐玄宗年间宫女游艺考
宰相儿子考试不好怎么办
梦中相聚
石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