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英雄涅槃

2015-11-25 09:37丁祥倩
电影评介 2015年16期
关键词:齐天大圣江流荣格

丁祥倩

2015年7月,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仅上映20天累计票房便已突破7亿元大关,打破了《功夫熊猫》在2011年创造的票房纪录,夺得内地动画电影冠军,被影迷誉为“国漫的良心之作”。专家普遍认为,《大圣归来》在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会长仲呈祥说:“‘归来的大圣’是个符号,归来的是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优秀传统。”①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研讨会,中国电影资料馆,2015年8月4日。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内容及跌宕起伏的情节铺排,在影视界一直倍受青睐,近年来,以其为蓝本更是翻拍出了不少精彩作品。而经典之所以不朽,更重要的是源于其背后所提倡的普世价值观。贯穿于《西游记》的勇敢与正义精神,便是其长盛不衰的凝聚力。电影《大圣归来》采用公路片结构,以孙悟空从五行山下走出后在拯救他人与拯救自我一明一暗两条路径中完成了一次英雄涅槃,彰显了中国风尚与品格。本文从荣格分析心理学出发,具体探讨孙悟空完成英雄蜕变的前后形象与内心成长历程,进一步发掘电影蕴含的精神内核所具有的当代价值。

一、自然天性之放诞不羁

在从五行山走出之前,对齐天大圣孙悟空而言,他一直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盖世英雄,无论世俗是否承认,他从未言败,即使身体被佛祖压在山底下,精神却始终高昂着头颅,孤傲地审视着世事沧桑。

电影一开始便是大闹天宫的场景,这似乎是齐天大圣的生命巅峰,各路天兵天将无力战胜这只无所不能的仙猴,纷纷落败,无奈只有如来佛祖现身处理这蔑视天庭的举动,才使事态得以平息。而同时,孙悟空再也不是曾经的齐天大圣,封印束身的他,只是“一只普通的臭猴子而已”,于五行山下,一压便是五百年。

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海报

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其禀性天然,热爱自由。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自我”是指一种复合的东西:“首先你对自己的身体、自身存在的一般意识,其次是你的记忆材料,你对已有的一连串记忆的某种观念”,这便是最初无意识中的自我,而“自我只有存在于无意识状态中,才是自然的、天性的,也才能生活得无忧无虑”。[1]同样,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正处于这种自我无意识状态中,也即本我阶段,追求的是无拘无束,在他的内心中,自己具备高超法力,不服从礼教制度的管约,一旦稍有不满,便会利用手中的各项本领,任意释放天性中的无政府主义,以致四大天王等被打得落花流水,上演了大闹天宫的一幕。这里,孙悟空的自我在这种状态中得以无障碍生存,其千变万化的法术加之不可一世的个性让天庭众神谈猴色变,无形中纵容了他本来就狂妄的自我无意识,加之其武艺高强,众神难以媲美,使得他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至此,孙悟空自命不凡的自我无意识已经膨胀至极,而如来佛祖将其关于五行山下,正是对他狂放心理的压制,对他心性的磨练。

二、法印束缚之信念崩塌

影片中,当江流儿为躲避山妖偶然走进了关闭孙悟空的山洞,又偶然地触碰了孤冷的冰壳时,那滴从受伤的手中流出的鲜血却必然地打开了束缚的枷锁,齐天大圣从堆积如山的石块中重新站起。这一场景的设置颇有深意,一滴血融化的不仅是那具冰衣,更是其背后唐僧一世的江流儿内心善良正义的力量对孙悟空个人信念的再次唤醒,同时为片末的大圣归来作出铺垫。

从五行山走出后,孙悟空本想回花果山过逍遥自在的日子,但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走上了送江流儿与傻姑娘回长安城的路。应当承认,在孙悟空的内心仍然存在爱与正义,在山妖横行的情况下,实际上他是自愿保护江流儿两人的,这是他内心的另一个无意识自我,虽然他有蛮横霸道的一面,但本性善良,这是他对自己的另一个心理期待——侠者仁心。

然而,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此时的孙悟空已不是当年战无不胜的齐天大圣,他虽已从五行山下解脱出来,但法印尚未解除,功力大不如从前,就连一个由石块组成的山神都阻挡不了。当山妖冲进客栈夺走幼女时,他因自己无能救人而变得十分沮丧与失落,“我管不了,管不了”,每每看到手腕上的铁链,他都再一次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从前的我”,心中的信念陡然崩塌。这里,孙悟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中,潜藏着一种“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来源于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自己的无所不能,也来源于他的侠肝义胆,但当这些期待受到外界的撞击时,“意识”这种非自然产物就会被激发出来。荣格认为,“有意识的状态会使你感到倦怠,会使你感到精疲力竭”[2],此时的孙悟空深感自己所处的境况之窘迫,痛苦也便随之而来,齐天大圣风光不再。

虽然孙悟空内心充满正义与果敢,但“你不过是一只普通的臭猴子而已”,这种意识让他的心理防线渐渐崩溃,使他无法跨过自己心中的那座“五行山”。直到他在悬崖边上发力想要解开链索无果,晕厥过去后坠入海中,他曾经的自信刚强陡然消失,他已被彻底击溃,不仅是在与山妖的打斗上,更是在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博弈上。

三、自我救赎之英雄重生

电影前段,江流儿的父亲就曾对他说过,“齐天大圣是不会死的”,而这句话也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影片始终。当孙悟空沉入海底时,幻觉中,他看到江流儿手中的那个大圣玩偶,耳畔响起的也是描述他的戏文,“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此时,影片又将他大闹天宫时的场景作为回忆重现荧幕,加之岸上猪八戒的那句“别忘了,你可是齐天大圣啊”,这“一连串记忆的某种观念”让他幡然醒悟,心中那象征着正义与勇敢的火炬再次燃烧起来。

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讲,此刻孙悟空的自我无意识与意识发生了激烈碰撞,产生了“力比多”,即心理能量。江流儿对他的崇拜信任,以及义无反顾帮助傻丫头回家的那份善良,加之山妖的为非作歹,唤起了孙悟空体内最初的无意识,他再次树立了自信,准确地说,唤起的是他勇于担当、匡扶正义的责任感,即使明白自己不如当年,却毅然与山妖一战到底,此时齐天大圣的英雄主义富有浪漫色彩,天生的反叛精神已幻化为主持正道的大义凛然,于是,猪八戒随行,两人共赴战场。

影片中的山妖头目混沌欲借童男童女之精华,炼制长生不老的仙药,傻丫头也在其中,孙悟空为救出这些孩子,便来到了混沌准备祭祀的地方。几个回合下来,虽然孙悟空并不占上风,但却依然坚持斗争,“力比多”帮助他逐渐摆脱了意识的束缚,重新强大起来。剧情继续发展,而结尾也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使其所要颂扬的核心精神得以升华。江流儿见大圣被混沌用巨石卡在了山洞洞口旁,便主动帮忙,不抛弃不放弃,那一句“跟你说好了,要一起走的”的朴实温情,何尝不是一种大爱,而这份爱的力量又进一步增加了孙悟空的“力比多”,随即他温柔地说道:“傻瓜,你忘了,我是齐天大圣,我是不会死的。”我们暂且可以理解为这是劝戒江流儿迅速离开的托词,但从大圣个人角度讲,或许,这也是他心理能量的再一次壮大,只有自己首先相信自己,才能让别人放心依靠。

最后,当孙悟空徒手扒开石堆,看到了江流儿稚嫩的小手只挥动了一下便无力地悬在了半空时,他在极度悲哀与绝望中,在无意识与意识的极端冲突下,迸发出了强大的“力比多”。荣格认为,对立的两极间压力越大,产生的能量越大。此时,孙悟空腾空而起,点化山石为钢盔铁甲,从耳洞中提出金箍棒,心怀正义与爱的力量,一回合便置山妖混沌于万劫之地,真正的大圣归来了,光芒耀眼。

《西游记》原著中,遇到孙悟空的唐僧已是自己的第十世,而那句“师父,等等我”也被孙悟空常常挂在嘴边,这里,电影借鉴原著人物设置,塑造了唐僧一世江流儿的形象,而“大圣,你们快点儿”也呼应了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关系,应该说,孙悟空的英雄回归来是内外两方面的条件造就的,其中,外因是江流儿身上爱的力量对他的感召,帮他在意识产生后唤醒了其除恶行善的本性,重新找到了无意识的天然自我,并促使他在无意识与意识的激烈碰撞中产生了“力比多”。而更重要的是助他完成英雄重生的内因,当白龙飞上天的时候,孙悟空抬头望天自语道:“有一天,你要是够坚强,够勇敢,你就能驾驭它们。”实际上,在他心中一直对自己抱有正义与勇敢化身的期待,只是当这种无意识遭到破坏后,意识充斥着他的精神世界,使他曾短暂的一蹶不振,但当看到江流儿对身边的人不离不弃的情感,以及勇敢斗争的行为,他被感化了,这种感化随即化作内心一股向上的力量,即“力比多”,让蕴藏在他心底里的能量得以重新燃起,也正是因为他本性中正义的存在,才使他能够在最后得以爆发,真正回归到五百年前的齐天大圣,完成了自我救赎的精神涅槃。

结语

任何一个时代,都并不真正缺少英雄,只是有着不同的人格形态,但无论何种类型的英雄,也无论我们身处哪个时代,社会对“英雄”的定义都不会离开“爱与正义”这个评判标准,电影《大圣归来》便是对这一价值观的集中颂扬。当今世界,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然而爱与正义却是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精神世界。可以说,对这一普世价值观的彰显,是《大圣归来》得以成功的关键,也是其票房魅力所在。

该片通过8年酝酿和3年制作,将动画形象孙悟空重新搬上银幕,在影片题材多样、价值观模糊的电影市场,《大圣归来》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世界级水准,在情节叙述与主题营造上也赢得了同行与观众的认可,同时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认为,该片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的开采上,作了成功尝试。①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研讨会,中国电影资料馆,2015年8月4日。应该承认,《大圣归来》对《西游记》灵感的吸收,在向经典表示敬意的同时,也在观众面前呈现了中国精神焕然一新的一面。

通过这样一部动画电影,我们也跟随英雄孙悟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完成了一次内心世界的涅槃重生,感悟中国传统精神品格的魅力所在,这种灵魂洗礼,在当下人格多元的社会体系中,正如一面旗帜,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都不会倒下,反而历久弥坚。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下一句箴言——“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3]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齐天大圣已成为英雄的代名词,而英雄就是要凭借一颗勇敢正义的心,在偶尔失去自我的路上,永不言败,找回那个“从前的我”,千帆过尽,勿忘初心。

[1][2]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成穷,王作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7-8,7.

[3]海明威.老人与海[M].孙志礼,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65.

猜你喜欢
齐天大圣江流荣格
江流儿故事类型与民间“报冤”心态
Introducing voids around the interlayer of AlN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吹响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号角——读《横江流韵》随想
齐天大圣的法力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曲江流饮
荣格 厚积薄发
没错,就是猴子送来的齐天大圣冠
荣格云商 聚焦农业互联
荣格宫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