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费用视角下的创新型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2015-11-24 01:57汪独友
大众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创新型不确定性

汪独友

(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创新型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汪独友

(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创新型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国家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形成机制不同于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从交易费用角度来说,创新的成本由议价成本、激励成本和匹配费用三方面构成,这三个方面的成本与产品和工艺创新的不确定性大小有关;这样不仅要求知识外溢带来的市场创新成本必须低于企业创新成本,还需要在地理上集中,以利于进一步降低创新的成本,最终形成集群的动力机制并导致创新型产业集聚。

交易费用;创新型产业;市场协调;企业协调;集聚

产业集群主要是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1]。对加工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来说,产品的形式规格越是确定,产业集群的相对竞争优势就越容易发挥;而对高科技行业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而言,其产品的形式规格并不确定,使得两类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相去甚远。

创新型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发展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也成为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国家目标的重要途径[2]。在当前市场创新需求的背景下,我国不仅面临着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轨问题,也面临着如何培养发展更多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问题。

在产业如何通过集聚形成集群的问题上,国内外文献研究因各自出发的视角和依据经验对象不同而各异。本文认为:专业化分工是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根源[3],有分工必然就如何将各部分协同为有机整体的问题,分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源泉,有分工就有一个将各个分工部分协调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问题,因此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协调分工的交易费用。简而言之,就创新型产业集群而言,其是否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看它是否降低协调交易费用,本文将从交易费用的视角,重点探索创新型产业集聚形成机制。

1 创新的特征

创新是把新的思想或技术融入到具体商业化产品的管理、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新成果需要面临实践检验的过程,导致创新的成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创新结果包含商业价值的不确定性,创新成效的商业价值有可能远超预期,也存在着不及想象的乐观。第二,创新是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创新的过程相当于一个串联的系统,只有构成创新的各环节全部成功,整个创新才能成功,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每一个创新环节并行工作的数目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但只有所有环节都成功,整体才能成功的条件,仍然使得创新有很高的成功风险。第三,初始的创新预设与结果之间具有不一致性,其结果可能有较高的实际价值,也可能并非创新者所希望或想要的,这时,要实现创新结果的真正价值,要么进一步投入继续创新,要么将成果进行转让。创新的不确定性与创新所处的阶段有关,一般来说,创新的起始阶段是各种新想法和主意的提出阶段,创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些新思想或新思路与商业化的成功距离较远,不确定性自然较高。一旦进入创新实施的最下游的商业化阶段,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目标市场和消费人群明确,计划的设想和实际结果间的不确定性必然要小很多。另外,这种不确定性还和创新的类型有关,孙洛平(2006)根据创新的变革程度将创新分为突变型和渐变型[4],一般来说,突变型创新的不确定性要远大于渐变型创新。

2 创新和交易费用

创新是对原有产品或生产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对原有状态产生冲击,从而改变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这种改变必须有一定的费用付出从而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这一费用主要由两方面引起,一方面现代产品生产过程是一个由多企业多部门共同形成的分工协作的网络状系统,对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工艺或其他局部的变动都会引起整个生产系统的变动,对这些变动的重新协调和协同会产生较高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创新起源于新思想或想法,要把这一想法转化为最终的产品或可操作性强的生产模式改造,其过程不仅需要物质支持,还需要付出一定的试错成本。越复杂的产品生产体系,程度越高的创新,需要付出的试错成本必然就越高,而且一旦创新带来的收益低于启动创新所需要的费用,那么创新也难以实际启动。

另外,与协调一般的分工生产一样,市场经济协调创新活动是通过市场和企业来进行。与一般产品协调过程不同,创新过程协调往往产生更高的费用,这是由于创新在本质上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和利益格局,无疑对那些暂时无法确定归属的利益,分配上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争夺,对企业和市场协调活动造成更多的困难。

3 市场创新和企业创新的费用比较

按照产品从设计到销售过程,可将创新的成本分割为议价成本、激励成本和匹配费用三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成本与产品和工艺创新的不确定性大小有关。在从这三个方面比较利用市场和企业来协调创新活动的交易费用前,为比较企业与市场协调创新活动的不同,引入一个度量创新不确定性的变量θ,假设开始有一个创新想法,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最终可能会导致θ种结果,一般来说,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大,θ的值就越大,客观上,什么样的创新结果才算是不同的,本身并没有可以令人信服的尺度,为此,需要对这种不确定性进一步明确,可假定在创新的初始阶段,提出创新设想并开展研发所需要的费用为 1个单位,随着创新方案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还会衍生出更多新的设想或方案,而最终也难以判定这种创新是否能取得成功或判定哪种方案能最终取得成功。在排除明显无法成功的设想或方案后,余下的设想或方案都得以实行,需要的费用预算总额就可以看出是 θ值得函数,以此来度量创新的费用。

下面就从创新的三个方面成本比较,利用市场和企业来协调创新活动的交易费用。

3.1创新的议价成本比较

创新的议价成本是创新利益如何分割的讨价还价成本。由于创新不一定能够成功,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这种成功的不确定大小成为影响议价成本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创新的预期收益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为分享这种风险收益需要付出一定的投入和精力去争取,而这种投入即议价成本是现实的,所以人们愿意付出的议价成本与期望收益成非线性关系。

可假设对创新的期望收益为S,创新不确定性θ,也即每种成功的概率为其倒数,不成功收益为0,人们偏好是风险规避的,资本值为x时,那么资本的边际效用可表示为。当若0

进行创新的预期效用为:

由式(1)式(2)可知,如果创新成功的不确定性 θ越大,预期效用就越小。

由式(1)的创新成功的收益效应函数可知,创新的效用θS与不确定性θ成正比例关系,如果θ足够大,其效应或收益也会足够大,获取创新收益的议价成本相比较就会很小。

图1 创新利益分割的市场讨价还价费用和企业鉴定评价成本的比较

议价成本与协调创新方式有关,就企业组织而言,创新的不确定越大,企业管理创新的成本必然也会增加,另外不确定性的增加必然带来创新收益的增大,这会增加参与创新人员利益分配的余地,从而导致评定创新者的绩效成本增加[5]。而市场议价费则与创新的不确定性呈相反的关系,由于市场对这种期望的收益愿意付出现实的费用随着不确定性增加而减少。议价成本通过企业和市场协调的收益的费用和收益关系见图1。

3.2创新的激励成本比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企业对创新的激励机制是不一样的,市场不会把创新成功的收益分给创新失败者,所以市场对于创新成功的激励没有打折扣,也没有给创新失败者以保障。如果能够解决创新失败者的保障问题,市场创新的激励强度大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而企业则不同,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稳定性,会对创新失败的员工给予一定的保障,其优势在于能一定程度免除创新参与者后顾之忧,不足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新激励的强度。

假设市场条件下创新预期收益为S,在企业里,创新成功的预期收益为,不成功的收益为为创新获得成功概率的估值,则下式成立:

式(3)左侧为市场创新预期收益,右侧是企业为支持创新的各项费用之和,式中 F为企业鼓励创新从收益中分配给创新参与者的绩效。

市场条件下,创新收益只有两种可能,即成功时收益为θS,失败了则为0;企业创新激励强度可通过成功的收益sS与市场状态下成功的收益 θS的比值度量,那么由(3)式可得企业的创新激励强度:

在企业组织下,创新失败的收益fS是确定的,因此,θ值越大,企业组织创新导致创新激励强度就越弱。

图2 市场创新激励成本与企业创新激励成本的比较

市场创新激励成本和企业创新激励成本关系(图2显示),从成本角度来看,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大,导致企业越难以评价创新的成果和其他人的努力,且使得个人投入激励不足给创新带来的成本越高;而市场上,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大,往往创新的革命性越强,容易引起更多的创新竞赛,这种竞赛效应导致创新的成本降低。

3.3创新分工的匹配费用比较

影响企业创新匹配费用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研究开发规模的大小和创新的定位,如果企业开发研究的规模越大,可供选择的上下游创新的环节就越多,就越容易找到合适的匹配对象;企业的创新定位越明确,研发人员的企业专用性程度越高,在企业内部因匹配不成功而导致创新的放弃和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其匹配费用就越低。

由市场匹配的创新费用不同于企业自身创新费用,市场对创新成果的匹配需要搜寻成本,但市场匹配的空间要远大与企业,比如某创新成果不适应于A企业,但适用B企业导致创新成果得到收益,而企业创新的定位明确,一旦创新成果被创新部门认为不适用或不是必要的,容易导致创新在开始或进行中被停止。

创新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匹配困难的根源,创新的开始是无法预知创新能否最终成功,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分工组合可能成功或最能发挥创新者各方面的潜力。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大对企业产生改变的越大,导致企业为匹配创新需要的改变越大,从而致使匹配费用的提高。同样的,市场为不确定性越高的创新付出的搜寻成本越高。总之,创新的不确定性与企业和市场的匹配费用都是成正比关系的。

4 创新型产业的集聚机制

4.1创新型产业集聚条件

创新成本与创新的不确定性关系的分析,可以用图 3来描述成本的构成。市场创新成本实际上是由议价成本、激励成本、匹配费用三项构成,图 3的市场创新总成本仅是一种近似,原因在于创新的参与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创新的各项成本,创新的各项成本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创新者在区位上的集中而降低。由企业主导的创新成本与市场主导的创新总成本有图3反映。

图3 市场创新与企业创新的总成本比较

通过交易费用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形成创新产业集聚的前提条件是市场创新的总成本小于企业创新的总成本。不过,即便市场创新的成本优势条件得以满足,也未必能够形成创新的产业集群,原因是创新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过程具有路径依赖性。实际上,一旦企业内部创新成为主流,就有可能形成以集聚方式存在于个人或小企业之间的创新门槛效应,这会遏制创新产业集群的产生。反过来,即企业创新的成本如若比市场创新成本更低,那么不应该有创新产业集聚现象出现。

4.2创新型产业集聚的动力

知识的外溢效应和分工导致匹配费用的降低使得创新型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会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这也是创新型产业集聚的动力[6]。

知识外溢是由于创新的产品技术信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传播,使获取相关知识的难度降低,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新知识有些是明示的,可以通过信息记录工具扩展,有些则是默示的,只能通过研究者个人间的交流方式传递,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为这两种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和费用上的降低,也为创新的匹配带来了便捷,一般产品生产分工之间的协调可以不受地理空间距离的影响,分工之间的协调是一次性的。创新匹配则不同,它是一个不断相互作用的磨合过程,地理距离直接影响匹配的成本。

创新集聚的动力还因创新的革命程度增大而加强。从知识外溢的角度来看,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不确定性越高,不可言明的知识成分就越多,研究人员之间的私人交流对于知识的传播作用就越大。从创新匹配角度来看,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大,既增加了寻找匹配对象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匹配磨合的相互作用频率。

4.3创新型产业的集聚机制

为进一步分析创新产业集聚的机制,本文设想在一地理范围内有两个潜在的创新产业集聚区域1和区域2,拥有科研人员的数量分别是A1和A2,为简单化起见,两区域的科研人员忠诚于所服务的区域,不相互迁移,除此之外的人员可以在这两区域间选择。

为了简化,假定下图中用以表示科研人员区域忠诚度的“距离”为单位长度1,它也可以表示作为流动的科研人员在两区域分配的百分比度量。

图4 用虚拟的“空间距离”表示科研人员对一个区域的偏爱程度

在只考虑区域1和2的研究人员数量对知识外溢优势和匹配费用的影响,若创新带来的知识外溢优势与科研人员数量是正比例关系,用函数表示,其中表示区域i的科研人员数量。两个区域的科研人员数量分别为:

式(5)中,M为流动性的科研人员总数。假定图4中x处的科研人员是无差异的,那么下面等式成立:

上式中:f为知识外溢函数;g为匹配费用函数,n1和n2由(6)式确定;t为科研人员的迁移成本率。

由(6)式两边的差额,可以得到科研人员区域选择的利益差额:

从该式可知,只要给出知识外溢函数f和创新匹配费用函数 g的具体形式,就可以得到关于创新型产业集聚现象的特征表述,从分析创新型产业集聚的机制角度来说,提出函数f和函数 g的具体形式意义不大,只需要通过图形的方式完全可以定性探讨创新型产业集聚现象的形成。

(1)人员迁移成本率对创新产业集聚的影响

图5 迁移成本率变化对创新产业集聚影响

如果两个区域都没有固定科研人员,据(7)式,科研人员在区域间迁移成本t变化时,绘出区域选择利益比较图(见图5),一旦科研人员在两个区域迁移成本较大时,两区域会形成创新产业集群的平衡状态。而迁移成本较小时,创新产业聚集具有空间上的排他性。

(2)固定科研人员数量变化对创新产业集聚影响

图6 固定科研人员数量变化对创新产业集聚影响

如果其中一个区域有固定科研人员时,固定科研人员的数量对集群同样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一个区域的固定科研人员数目,得出科研人员区域选择的差异(见图6),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两个区域都能形成创新产业集群的平衡状态下,有固定科研人员的区域创新集群的规模较大,数量越多,创新集群的规模越大。

5 总结

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间的纵向分工,利用现代企业制度来协调分工生产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企业内部庞大的管理机构成本,同样,利用市场协调分工也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市场环境规制交易费用。创新产业是否选择集聚,从交易费用角度来看,既需要知识外溢带来的市场创新成本必须低于企业创新成本,还需要地理上集中后更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创新的成本,而这与企业的规模和创新的产品及技术所处的时期有关,也导致了创新型产业集聚有着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集聚机制。

[1]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8,(1):178-184.

[2] 王缉慈.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沈小平,李传福.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4):144-148.

[4] 孙洛平,孙海琳.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 孙智慧,孙静,王伟.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绩效提升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66-370.

[6] 毛良虚,赵国志.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以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集群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 2009,23(4):45-48.

[7] 杨连盛,朱英明,张鑫,等.从创新集群理念到创新集群实践——国外创新集群研究动态[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77-85.

[8] 吴丽华,罗米良.日本创新产业集群形成及特征对我国产业群聚的借鉴[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3):8-62.

Innovative research industry gathering mechanisms transaction fee perspective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has become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ional goal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oces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From the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the cost of innovation by the bargaining costs, incentive costs and match costs three aspects constitute uncertainty size of these three aspects of costs and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related; this requires not only bring the market knowledge spillovers innovation costs must be lower than the cost of innovation, but also geographically concentrat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further reduce the cost of innovation, and ultimatel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ower and lead to innovative cluster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ransaction costs; innovative industry; market coordination; corporate coordination; agglomeration

F061.5

A

1008-1151(2015)11-0123-04

2015-10-15

汪独友(1974-),男,安徽安庆人,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学研,知识创新。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创新型不确定性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