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莹
广州工商学院,广州 510850
环境艺术设计的回归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对“现代化”的渴望。当时设计界从学校教育开始在新思潮的不断冲击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盲目跟随并模仿西方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中国的民族特色设计拜倒在生搬硬套下的西方设计思想的脚下。而当时,贝聿铭先生受邀回国参与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这是现代与民族文化并荣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初登中国的首次尝试,是中国现代化建筑的代表作,及时给了本土设计师一记响亮的“耳光”;21世纪“地球村”概念的形成,新媒体时代使世界形态更为清晰,在“求同存异”的发展进程中,“异”的民族化价值感开始凸显。自此,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住宅设计的主导,出现了新的回归,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成为新锐设计师探索创新型设计的试验田。
探讨设计价值,“创新”成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而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前瞻性却不同于信息媒体的发展,其地域性价值体现了几千年文化精神的传承。广府作为岭南的一个地区,是指以广州为核心而延伸至珠三角一带,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广府传统建筑以西关大屋、骑楼为主,建筑注重细部刻画,在环境设计中具有绝对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广府传统建筑资源丰富,如平面布局、骑楼柱廊以及西关大屋三重门等都可以作为环境艺术设计重要参考。
第二,广府传统建筑中的山花、墙体满洲窗、屋脊彩绘陶塑等装饰元素直观、视觉冲击力带来的美感也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素材。传统装饰元素色彩丰富,技艺精湛,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并且极具地方特色,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形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蕴含。
传统设计元素重塑时代感,需要借助设计手段辅助思维才能实现。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必须娴熟运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才能焕发广府传统建筑元素的生命活力。
以现代建筑为参照系,以抽象性、均质性、匿名性和功能主义为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围绕这些特征,当代教学中或颠覆、抛弃,或延续、修正,或拆解、重组现代建筑的形式语汇,或企图以历史语汇、地方文脉来找寻现代建筑落伍的精神意义,或把现代建筑的技术语言推向一种修辞学,等等[1],都可以作为努力的方向。建筑元素作为表达建筑相关信息的局部构件,其价值并非就是单一的视觉感官。除装饰外,其内部结构拓展至空间体体,以及对生活理念的探究,广府传统建筑资源富含着有形与无形。而如何对广府传统建筑元素进行设计的再利用,通过分析、归纳,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复制与仿制是致力于“穿越感”的呈现,而最为尊崇民族建筑精髓,则体现在平面布局、立面墙身、顶棚屋脊等细部样式的还原。设计手法直接,易于理解,其难度在于熟识传统建筑构件细部以及切割搭建技术。这多用于影视基地、仿古景观的建设,以及传统古建筑的维护,并且成了当今的热点。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以骑楼建筑为特点,在保护老城区样貌的同时,融合特色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亮点,迎合了年轻族群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佛山岭南新天地建筑群,模仿岭南民居西关大屋、骑楼的建筑样式,引领着改造区内的建筑,通过硬山双坡人字屋顶、雕花屋檐、街巷、青砖墙、白色卷纹山花等(见图1至3),在细节处略做简化设计,例如墙面开窗虽形似传统建筑中的支摘窗,但窗框样式更为简洁,内部一层窗框无窗格,仅嵌一整片透明的无色玻璃,外面一层则为百叶格栅(见图4、图5)。
图1 岭南新天地夜景
图2 岭南新天地的仿古建筑(之一)
图3 岭南新天地的仿古建筑街景
图4 岭南新天地的仿古建筑(之二)
图5 岭南新天地的仿古建筑(之三)
现代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中运用屋顶、穿斗构架、门窗格扇、山花等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元素的现象被看成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模仿传统民居建筑的相关元素,在现有的设计活动中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注重与当代建筑形式的自然交融,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
广州大学城内的“岭南印象园”,作为反映“印象”意识的物质载体,既包含了从各地搬运而来的原汁原味的岭南建筑特色“窝儿”墙及“人字形大屋顶”,也有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碰撞体,即通过构建隐藏在现代“玻璃幕墙”后面的钢筋混凝土走廊、楼梯构架,将相邻两座或多座传统建筑连成一体。玻璃幕墙通透的材质特性,既保持了建筑原有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特色,既扩大了建筑的内部空间,增加了室内的采光、通风,又为当代人使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见图6、图7)。
图6 岭南印象园新旧元素的结合(之一)
图7 岭南印象园新旧元素的结合(之二)
除此之外,若设计手法过于直接,且元素间组合生硬,容易出现一种突兀不协调的建筑样式,如佛山岭南新天地建筑群中,部分建筑仿照东莞可园的风貌,生搬硬套地将多种建筑元素组合在一起(见图8)。此建筑按其细部风格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为中式传统木质结构歇山卷棚人字形屋顶;中段为具有岭南骑楼风格的水泥灰抹灰走廊,墙面有欧式纹样的浮雕;下段选用岭南传统民居的青砖饰面——三段风格迥异,因此有些不伦不类。
图8 岭南新天地的新式建筑
提取和拼贴是较为灵活的设计手法。“提取”对象丰富,可以是建筑的色彩:墙的粉白、瓦的青黛、满洲窗的多彩;也可以是材质:木、瓦、石、陶;抑或是图案造型:墙面山花、窗体冰裂纹、屋脊透空雕塑,等等。其再设计的亮点就在于后期的“拼贴”,即对前期提取的元素进行减法或加法的处理,使传统元素更契合新设计的需求与人们的审美习惯[2]。比如广州佛山的岭南新天地建筑群,其风格是在仿照岭南传统的基础上,对已有语言进行了重新设计(见图9、图10)。图9、图10中的建筑以青砖与瓦片作为体现岭南特色的两大元素,其建筑立面以瓦片拼接形成透窗的样式,因而在体积上增大了窗户的尺度,使之不同于传统建筑的玲珑小巧,整体显得高大、别致。“瓦”则改变了原有的用途及位置,作为窗格的构成元素或低矮隔墙上的通透装置,以全新的面貌作为新的建筑构件出现在当代建筑设计与建筑实体之中。
图9 岭南新天地建筑中的“瓦”(之一)
图10 岭南新天地建筑中的“瓦”(之二)
所谓的“抽象变异”是指对传统民居建筑元素进行深度的抽象、简化以及再加工,使样式更容易与现代建筑元素协调,并赋予传统元素更多的创新理念。商业时代的价值观促使设计师扩大了关注点,因此跨领域的新的思维模式的产生,为传统建筑元素寻找到了别样的设计意识,实现了传统建筑元素大范围地运用于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家具设计之中,而上述形态的实行可以对传统民居元素进行重构及解构,亦即运用现代设计方法,重新处理传统元素。
重构与结构属于系统化的设计思维,而非具象的设计节点。而解构既是“拆”,也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探索,即探求不完美、不规则,因为“碎裂”就是前提[3]。欲重构,就得摧毁原有的结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创立新的序列,即新序列的创建应该结合现实具体的设计内容和主观创作意念而形成新的系统[3]。上述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新型材质的使用,加强形式感的创新,例如在抽象化的坡屋顶的材料运用上,以钢构架替代传统的木构架,以新型玻璃替代传统的小青瓦,这是因为更新后的材料设计能使传统坡屋面散发出时代的气息。
重构与结构设计属于后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之一,在广州最具后现代建造特色的当属王受之主持设计的“深圳万科第五园”了。其建筑以灰白两色为主,而样式为传统的硬山屋顶,不同的却是其建筑边界更加清晰,层次丰富多变,好似无数几何形体的相互穿插与拼贴(见图11、图12)。如图11、图12所示,将“人”字形屋顶与两侧山墙进行拆解后重构,其屋顶以灰色新式材料代替瓦片,造型平整简洁,无脊饰,两侧山墙不局限于与屋顶、地面的衔接,样式更为大胆夸张,宽度上超出房屋进深很多,高度上却“上不接屋顶下不挨地面”,成矩形几何状;或模仿广府传统园林建筑中洞窗的形式,在矩形实体墙面中间留一圆形空洞,使得建筑更为通透灵巧。建筑内部,借鉴西关民居元素——天井,即在中庭的设计中采用了天井式的结构,顶端利用玻璃与钢配合的结构,为中庭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在天井中栽种花木,错落有致,丰富而且软化了空间,成了室内一道美丽的风景,因此整个空间充满了生机(见图13)。
图11 深圳万科第五园局部(之一)
图12 深圳万科第五园局部(之二)
图13 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室内天井
广府传统建筑元素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提炼已有的建筑元素,不仅需要传承其物质性的符号,更为重要的是要继承背后的“文化”,这种文化其实就是传统民居的设计理念和精神内涵。传统民居建筑元素能为设计师带来许多可以借鉴的设计理念,如广府传统民居注重地理环境的选择,善于就地取材、顺势而建,房屋科学的平面结构以及合理的朝向、采光、小气候等,都能够给设计师以很多启示。因此对这些理念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就能够为绿色、低碳与环保的建筑新风尚奠定基础。
广府建筑追求与原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而与广府的地理、地貌、环境、气候和人文元素相融合是设计创新的重点。深圳万科第五园就是在追求这种天然、自由和舒适的生活方式的理念中实施的设计,其规划追求“村落”的形态,包括住宅、景观、街道以及院落等(见图14)。一些单体建筑设置有“天井”,这种以露天庭院作依托,借助自然的采光通风,也就加强了人与自然的沟通[4]。同时还引入了岭南传统建筑“冷巷”的元素,整体规划中共设有九条冷巷。“巷”的形制较窄,所用材料保持了岭南传统建筑的青砖质感,起到通风、导风和带走水汽、降低墙体温度的效果。另外冷巷中植种竹墙,强调了“幽”的意境,非常适合岭南的气候;冷巷贯穿邻里建筑,能让人自由穿行,因此也就加强了村落感(见图15)。
图14 深圳万科第五园布局
图15 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冷巷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46.
[2]汪婷婷.传统民居特色在园林中的应用——以昆明老城区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3(3):44—47.
[3]马丽.建筑符号在设计中的运用[J].南方建筑,2006(7):9-11.
[4]冯卓茹.试论岭南建筑与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0(16):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