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斌
(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山东作为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多年来人均拥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1],水资源形势尤为严峻。现实中,对于人均水资源供给相差不大的两个地区,缺水状况也很不同,因为它们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上的差异,使其解决冲突的能力大不相同。
水资源管理是主管部门运用政策、经济等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般可把水资源管理划分为供给和需求两个阶段。在供给管理阶段,常利用工程措施来增加新水源的供应;而需求管理则包含技术性节水(如改进灌溉技术)、结构性节水(如把用水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和社会化管理(如从富水地区进口粮食等水密集型产品缓解本地区水短缺压力的虚拟水战略)三个方面。整体而言,在需求管理上,目前我国大多地区都停留在技术性节水、结构性节水阶段,在社会化管理这个更高层次上,我国依然属于初步探索阶段。
由于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各地区适应水资源缺乏的能力大不相同,因而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手段也各异。在面对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时,一国或一个地区采取并接受相应的解决措施的能力称其为社会适应性能力[2],通常也称之为“社会资源”(也有“第二类资源”的称法,而自然资源则被称为“第一类资源”)。社会适应性能力含义较广,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涵了经济状况、教育、制度能力、男女平等这类影响因素。有学者将社会适应性能力分成社会成分和结构成分两个主要部分,如在解决问题时,政府是否愿意或者有能力接受合理的新方案属于适应性的社会成分,主要是一些内生因素;而获得外部技术、财政的支持或者提高创新能力则被划为结构成分,主要是一些外生因素。
因为社会资源本身含义较宽,在当前研究中,社会适应性能力定量评价还未取得较大进展。由于社会适应性能力主要包括经济状况、教育、制度能力和男女平等这些因素,且同时参考同类研究,在这里使用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倡导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来反映社会适应性能力。HDI包含了人口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包括“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学龄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两部分)和人均收入三项基本指标[3],反映了制度、教育和经济状况三个方面。测算的山东各市人类发展指数情况见表2。
水资源稀缺定量评价的传统方法是采用水资源稀缺指数(WSI),也就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来评价;或者,使用国外学者Falkenmark(1989)提出的“水阻碍”的方法,即在一个流量单位(以100万m3计)上,当承载的人口超过两千人时,表明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然而上述标准只考虑了自然资源的稀缺,却没有考虑到地区自身会调动社会资源(如利用贸易方式获得水)来减轻水短缺压力的影响。因而要建立一个能体现社会适应性能力的新指数,对水短缺状况进行更真实地评价。
一国或一个地区较强的运用社会资源的能力,能帮助其明显减轻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在以往水资源稀缺指数(WSI)的基础上,再除以社会适应性能力,构建了一个新的指数,借此来衡量山东社会化水资源稀缺程度。即下式:
在式(1)中,HWSI(水文水资源稀缺指数)代表了1×104m3水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数,可以通过对WSI(水资源稀缺指数)进行简单计算而得到;式子中SAC(社会适应性能力指数)通过前文所述的HDI(人类发展指标)来替代;最后得到能够反映社会适应性能力对水资源稀缺状况产生影响的新指数SWSI,即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出水资源稀缺评价的结果,在(1)式后面乘以一个调整指数(AI),即下式:
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各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因而各市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也相对较高,权衡这些因素后,参照同类研究,把AI值设定为0.35。调整指数只是起到了将评价结果进行放大或缩小的作用,不影响结果分析。同时参照李新文等学者的研究,划分了对应的HWSI和SWSI的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水资源稀缺指数、水文水资源稀缺指数、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划分标准表
表2是2013年山东社会化水资源稀缺综合评价结果。表格中对山东17地市HWSI(水文水资源稀缺指数)和SWSI(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进行了排序以及状态评价。其中用于计算人均水资源量的水资源总量及人口数据来源于2014年山东统计年鉴;用于计算人类发展指标的各市预期寿命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以及预期受教育年限来源于山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7]中的数据。山东各市人类发展指数均高于2013年全国0.719的平均水平,说明山东地区整体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性能力。
根据2013年山东各市社会化水资源稀缺综合评价结果(表2),分析如下。
2.3.1 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WSI)分析,山东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依据国际公认标准,当人均年拥有水量在10000m3时,处于富水线;人均年拥有水量1000m3时,处于最低需水线或基本需水线;人均年拥有水量500m3和100m3时,分别处于绝对缺水线和极端缺水线。从表2中看出,除烟台外,其他各地市人均年拥水量都比绝对缺水线要低,尤其以青岛、济宁两市缺水尤为严重,人均年拥有水量都已接近国际上公认的极端缺水线。
2.3.2 从HWSI、SWSI、SWSI2结果之间的变化来看,考虑到社会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后,各市水资源短缺压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烟台HWSI的状态评价由原来的“紧缺”变成了SWSI2的“不紧缺”;滨州和东营由原来的“极度紧缺”转变成了“不紧缺”;德州、临沂、日照、莱芜、枣庄等9市由原来的“极度紧缺”转变成了“紧缺”。在调整指数取0.35的情况下,所乘的调整指数比各市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低2倍多,因而各市的水资源稀缺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说明通过增强社会适应性能力可以减轻水资源的稀缺压力。
表2 山东水资源稀缺指数、水文水资源稀缺指数、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综合评价表
2.3.3 从SWSI排序与HWSI排序的变化对比分析,SWSI能更真实地反映出一个社会实体的水资源稀缺状况。表2中,东营因其社会适应性能力(0.829)比临沂(0.731)高0.098,使东营的SWSI排序由原来的第13位下降到第15位,临沂则由原来的第15位上升到第13位,说明把水资源短缺因素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综合考虑后,临沂的水资源稀缺程度比东营严重;基于相同的原因,潍坊和菏泽的SWSI排序也发生了第3位和第4位的更替。其他城市中,济南、威海SWSI排序均下降了1位,聊城的SWSI排序则有所上升,主要是17地市中聊城较低的社会适应性能力(0.747)造成。部分地市SWSI排序对比HWSI排序发生了变动,显现出水资源短缺程度受到了各市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差别的影响。在传统的对水资源短缺状况评价的基础上,考虑了适应性能力后,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SWSI)能够更加如实地揭示出一个社会实体其自身的水短缺状况。
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与社会适应性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人类发展指数,构建了新的指标,对2013年山东各市的社会化水资源紧缺状况进行了评价,把解决水资源稀缺问题的领域由水文工程扩展到社会经济领域。引入社会适应性能力后的新指标,能更真实地反映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
当一地区面临水短缺状况时,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社会资源,以技术改进、制度革新、提高节水意识或者运用经济贸易等手段间接地降低自身水资源的需求量,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实现从开辟更多水源向运用社会资源来减轻水资源压力的转变将成为地区水资源管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杨风.山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路径[J].水利发展研究,2015(1):46-50,65.
[2]李新文,陈强强,景喆.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85-89.
[3]杨家亮.中国人文发展指数比较分析[J].调研世界,2014(1):10-13.
[4]Anton Earle.The Role of Virtual Water in Food Security in Southern Africa[J].Occasional Paper,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