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平,陈 雅
(1.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浙江宁波315100;2.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00)
图书馆大众化建设策略研究
——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例
●陈亚平1,陈 雅2
(1.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浙江宁波315100;2.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00)
区域图书馆;大众化;宁波市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大众化就是要使图书馆的资源能够与大众的生活、学习、工作相融合,满足大众的日常需要。本文从组织机构、资源建设和服务推广三方面入手,系统总结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大众化建设策略。具体表现在:政府主导,图书馆负责,与社会力量广泛合作;构建符合实际、体现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特色、满足需求的文献资源体系;重视宣传推广;培养一支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素质馆员队伍。
著名学者陈传夫对图书馆大众化的定义是:“所谓的大众化,就是要使图书馆的资源能够与大众的生活、学习、工作相融合,满足大众的日常需要。为大众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都是图书馆大众化的表现形式。”[1]“大众”指的是公民、社会组织、团体、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公民服务,逐步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图书馆大众化的重要内容。目前,上海市、杭州市已制订相关方案实行免费开放,并推出相应的开放“时间表”,实现“无障碍”、“零门槛”服务,让更多民众参与文化活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探索图书馆大众化发展模式。
而宁波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特点,以服务宁波的产业机构升级、文化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目标,借助数字图书馆建设契机,以“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服务社会”[2]为指导,探索出一条独具地方特色、成效明显的图书馆大众化道路。
图书馆大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组织机构建设、资源内容建设、服务推广等内容。宁波市从实际出发,采取“三位一体”的图书馆大众化建设策略,即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文献资源为基础、专业化服务推广为手段、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为保障(见图)。
图“三位一体”的图书馆大众化策略
1.1 组织机构为保障
为了保证图书馆大众化工程顺利进行,宁波市成立了由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与领导小组、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与管理专家组、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盟组成的机构管理体系,分别承担领导决策与经费保障、指导与咨询、项目承建等任务。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与领导小组是政府主导的管理机构,由宁波市教育局牵头,宁波市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组成的跨部门领导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是宁波市图书馆大众化中的决策管理者、投资者和协调者,负责统筹规划项目建设与服务;确定经费使用分配原则以及其他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具体负责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日常协调与管理,组织项目申报、评审以及检查验收等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共计21个部门、高校、协会参与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大众化服务推广。截止到2014年底,宁波市政府共投入经费5000万元,用于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建设、特色数据库建设、服务推广、网络课程建设等。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与领导小组成立后,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盟、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与管理专家组也相继成立。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盟打破图书馆内部的行业系统壁垒,成员包括: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宁波市各高校图书馆,宁波市、县区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以及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作为该联盟的中心馆,主要负责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平台建设、整合成员馆资源等工作。其他馆作为成员馆,一方面同大学园区图书馆合作开展文献传递、通借通还等服务,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特点承担建设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社会推广项目的子项目。目前,该联盟成员中有16家单位承担宁波数字图书馆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项目建设。为了提高联盟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其活力,联盟项目申请、经费分配采取竞争性与普惠性[3]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使联盟所有成员都能获得财政经费支持。联盟建立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席会议制度,由大学园区图书馆牵头,每年定期召开,以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商讨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任务,并设信息技术和服务联络两个工作小组负责具体事务。[2]为了保证高质高效地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提高大众化水平,宁波市还聘请多位国内专家组成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专家组,负责决策咨询和项目评审等工作。[4]
1.2 资源内容建设为基础
在“以需促用、以用促建、共同参与”原则的指导下,宁波市逐渐形成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通过整合一般性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提高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度和服务水平,为提高图书馆大众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宁波市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通过整合各馆资源,提高文献资源的完整性,为大众提供普适性无差别的文献资源服务。本着“适度集中、统一协调”原则,整合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盟成员的资源。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负责中心门户的建设工作,搭建统一检索与服务网络平台。利用超星读秀和Metalink技术对分布在各成员单位分散的系统和资源进行整合。除整合宁波市各图书馆资源外,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还积极引进国内外主要文献资源服务系统,如CALIS、OCLC、NSTL等进一步提高文献资源内容的完整性,加大文献保障力度。用户可利用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统一检索平台,获取书目信息和数字文献资源。数字资源的获取采用IP认证方式。有效IP地址用户可直接下载文献,其他用户需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5]对用户需求但是使用频率不高的数据库,采用按实际使用量付费的方式。截止到2014年底,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用户近90万人,整合文献资源元数据近5.5亿条,传递全文文献651万余篇,下载文献5000万余篇。
为了更好地服务宁波市企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宁波市经济结构,建成一批为当地主导产业服务的地方特色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库,截止到2014年底,宁波市共投入2682万元用于17个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建设。其中,已有16个数据库建成并完成验收,资源总量近400万条,逐步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涵盖动漫、旅游、船舶、家电、模具、新材料等17个宁波市的特色或支柱产业。特色库建设项目由高校、公共图书馆主持,学院学科团队作为支撑,吸引重点企业共同参与,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互渗透。在经费投入方面,宁波市教育局划拨专项经费,并要求承建单位按照1:1或更高比例给予配套,[2]为特色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库建设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为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坚持“谁服务、谁受益”的利益共分原则,[6]通过设计二级子课题、免费开放等手段鼓励教师、企业参与数据库建设工作。在内容建设中,采用商用数据库自建与购买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自动采集网络信息咨询,实施适当的人工干预,以保证数字文献信息的时效性和质量。为了保障特色库建设的持续性,宁波市制定相关办法对特色库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网络公开课、网络课堂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大众终身学习的重要渠道。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主持的数字化学习平台2013年正式开通。截止到2014年底,平台共完成8所高校课程元数据信息整合,资助开发94门高校网络课程。数字化学习中心一方面整合已有的网络课程,另一方面通过与宁波市各高校教务处合作资助开发精品课程。课程对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用户免费开放。通过宁波市高校课程联盟的形式进一步整合宁波市高校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数字学习中心教学资源保障能力。
1.3 服务推广为手段
随着文献数字资源的不断完善,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和服务推广力度成为实现图书馆大众化的关键。
(1)划拨服务推广专项经费,以项目推动用户培训和服务推广。2010年,宁波市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百千万’项目”作为当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计划一年内推广100个社区、1000家骨干企业,培训10000名重点用户。[4]划拨专项经费210万元用于资助21家单位进行服务推广。[7]项目团队一方面选取重点社区、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推广与用户培训,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班对用户进行集中培训。
(2)创新服务模式,构建点、线、面的服务体系。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充分发挥中心馆的作用和优势,一方面专设文献服务岗位,开通服务热线和服务电子邮箱,为用户提供资讯;另一方面在宁波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社区等设立分馆,以县市区为片区设立服务工作站,通过实体服务拓展数字文献服务覆盖范围,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服务推广工作。宁波数字图书馆联盟成员馆积极利用一切资源、机会进行服务推广。利用行业协会开展推广培训,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宁波模具行业协会、宁海模具行业协会和北仑模具行业协会合作,获取企业信息,明确特色资源推广的方向和路径。利用各种会议、培训班进行服务推广,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利用该校经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平台进行数字资源嵌入式培训,取得良好效果。进驻宁波市、县区“两会”设立信息服务点,[8]为代表、委员提供咨询、文献资源使用培训、免费办理阅读卡等服务。此外,通过委派服务推广专员、企业建立情报站等方式,使服务推广工作成为图书馆日常工作。服务推广实现了常态化、可持续化。
经过几年努力,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大众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主要表现在:①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用户达到90万人,其中企业用户和市民用户分别占用户总数的11.2%、34.47%,成为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用户群;②推广服务企事业单位9500家,培训用户13万余人次;③网站用户访问量65万人次,传递文献651万余篇,下载文献5000万余篇。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发展规模以及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如何推进图书馆大众化水平,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宁波市根据自身特点,从组织机构、资源内容、服务推广三个层次,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明确主体,分工协作,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项目建设与服务机制。图书馆大众化的主体应该是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研究所图书馆,由图书馆承担主要工作。但是图书馆的公共属性,使得图书馆大众化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作为图书馆主管部门的政府应该是图书馆大众化的主导者。基于此,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建设和大众化过程中特别成立了由宁波市教育局牵头,各政府部门参与的政府领导小组,负责决策、投资以及协调沟通工作。图书馆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光靠图书馆单打独斗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成立图书馆大众化的“大联盟”,利用全社会力量推动图书馆大众化。从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实践看,大联盟包括相关政府部门联盟、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图书馆与科研教师团队联盟、图书馆与企业、行业协会联盟。通过建立联盟,建立长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分工协作,整合各方资源。同时要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项目建设与服务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坚持“谁建设,谁受益”原则,政府主动放权给建设单位,由建设者全权负责项目的运行;建立用户与图书馆互哺机制,图书馆免费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利用图书馆服务产生的成果等用来充实图书馆资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大众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大众化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只有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符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求,满足当地公民、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需要,才会产生吸引力。社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中要做到统筹兼顾,既保证满足一般性文献信息诉求,又保证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此,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一方面通过整合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研究所文献资源到中心门户,扩大文献资源的内容覆盖面,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另一方面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建设了一批能够支撑当地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特色文献资源库。通过IP地址识别方式,免费向社会提供文献数字资源。
(3)紧抓营销宣传,将推广工作作为图书馆大众化道路上的常态化工作。图书馆积极扩展宣传渠道,创新服务推广模式,将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送到用户手中。除了利用网络、举办讲座活动等方式进行数字图书馆推广,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实践中还摸索出“进社区、进企业、进会议”的推广思路。图书馆进社区,开设社区图书馆;服务人员进社区,挨家挨户进行推广与培训;“进企业”指的是通过设置企业服务专员、情报站,定期到企业开展讲座培训,收集企业需求与建议;“进会议”则指利用一切可以参加的会议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宣传与推广。
(4)培养一支具有职业精神、高素质的馆员队伍,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图书馆大众化的所有工作最终都要靠馆员完成。馆员素质的高低、是否具有职业精神对图书馆大众化产生直接影响。图书馆要积极为馆员创造接受培训、出馆交流、继续教育的机会,并在工作中逐步培养馆员爱国、爱馆、爱书、爱人[9]的职业精神。虽然受限于事业单位薪酬体系,图书馆往往很难通过金钱等物质方式鼓励优秀馆员,但是图书馆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组织申报课题、授予先进工作者等方式激励优秀馆员,提高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刘锦山,等.推进图书馆大众化与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2):3-6.
[2]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与管理办法[EB/OL].[2015-01-16].http://www.nbedu.gov.cn/jyzc/article/showgjgl_article.asp?ArticleID=2154.
[3]常青,王静儿.数字图书馆联盟成员自身利益平衡机制探析——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27-30.
[4]赵继海.论区域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服务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51-54.
[5]颜务林,李亚芬.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城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创新之路[J].图书馆,2009(3):84-85,91.
[6]曾征宇.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和问题研究——以宁波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24):42-47.
[7]关于下达2010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培训服务推广专项经费的通知[EB/OL].[2015-01-16].http: //www.nbedu.gov.cn/jyzc/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35482.
[8]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进“两会”驻地成亮点[EB/OL].[2015-01-16].http://www.nbedu.gov.cn/zwgk/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36962.
[9]程焕文,周旭毓.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J].图书馆,2005(2):3-9.
G250.76
B
1005-8214(2015)11-0106-03
陈亚平(1990-),男,硕士,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陈雅(1965-),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数字图书馆、信息社会化。
2015-03-25[责任编辑]张雅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图书馆大众化服务模式定位和建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BTQ01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项目编号:12TQD016)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