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演化博弈与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
——以昆明PX事件为例

2015-11-23 09:19朱德米虞铭明
关键词:群体性群体情绪

朱德米, 虞铭明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2)

引 言

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介绍,自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1]另外,法制网发布的《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参与的群体性事件(51.1%)稍高于农村居民(46.7%)。这些数据表明当前群体社会矛盾日渐突出,而且群体性事件在城镇中所涉及的人群更多,体现出的问题和矛盾更加错综复杂,社会管理也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2]

环境群体性事件属于集体行动范畴,在最近二十多年, 社会心理学视角在集体行动研究界开始复苏。[3]其中的怨恨与集体行为理论是从社会心理角度出发来考察社会抗争,该理论分析核心是个体被剥夺感,由此产生怨恨,从而形成集体行为。[4]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也尝试用社会心理学演化机理来分析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5-7]有研究发现:愤怒、恐惧、焦虑等群体成员的心理特点以及成员之间的情绪感染和模仿会在短期内影响此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而发生地的相关政府官员如果实行决策的强硬推行和自上而下的压力维稳模式,往往会爆发群体性事件以及“维稳”失灵。[8]环境群体性事件可以发生在城市基础建设、一些工厂设置和大型石油化工项目等多个领域:城市的道路、地铁、机场的不当施工;垃圾焚烧场的不当兴建与大型石油化工项目的不当上马;化肥厂、制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的持续排污都会发生城市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的舆论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城市的持续稳定和繁荣。[9]为什么政府决策的强硬推行和压力维稳不利于解决城市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它对城市群体成员的社会心理会造成什么影响?在社会心理影响下,事件中政府官员与城市群体成员之间有关利益预期的博弈演化机制如何?这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章以最近发生的昆明PX事件为例,为城市群体成员社会心理影响下的博弈演化机制提供实证数据支持。

由于政府决策的强硬推行导致的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以及压力维稳造成的“维稳”失灵,得寻求另外一种不同的公共管理范式,那就是公共治理。[10]如何通过公共治理来预防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和减轻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一、该类事件的社会心理演化博弈机制分析

1.完全理性的博弈机制

社会不稳定是社会群体行动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许也可以理解成为社会群体博弈的一种方式。[11]从博弈论角度分析该类事件的演化过程,考虑城市地方政府部门直接作为事件中利益冲突当事者的情况,城市地方政府部门拥有各种信息和行政资源,尤其是制定博弈规则的权力,成为强势群体i,而且作为整体参与者往往具有较多的信息(包括对各种策略的收益、博弈的结构等),从而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其在阶段博弈中面临的策略包括:强硬T和合作C,可行的策略空间为Si={T,C};事件聚集的城市群众由于缺少社会组织资源,成为弱势社会群体j,而且由于内部成员信息拥有程度、分析计算能力不同,因此很难形成利益和行动高度一致的整体,行动具有分散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其行为方式符合有限理性的假设。作为城市群体参与者面临的策略包括妥协C和斗争S。可行的策略空间为Sj={C,S}。假设该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演化博弈模型,其中一方参与者由原先的分散化行动的城市群体参与者退化为理性的个体参与者,其博弈过程如表1所示。其中,城市地方政府部门i的强势地位一方面体现为倾向于采取强硬策略,博弈收益a>b>c>d;另一方面体现为在同等条件下其能够获得更高的博弈收益,即a>e,b>f,c>g,d>h。对于城市弱势社会群体j,其博弈收益满足:e>f>g>h。[12]博弈结论1:该要素博弈得到2个纯策略Nash均衡(强硬/妥协和合作/斗争)以及混合策略Nash均衡,见表1。

表1 城市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结构下不同类社会群体的要素博弈

在传统博弈完全理性的分析框架下, 将城市弱势社会群体作为单一参与方, 这时城市地方政府部门作为强势社会群体i, 面对重大项目决策时往往有优先行动权,则上述问题表述为图1 所示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2:根据逆推归纳法, 城市弱势社会群体采取占优策略后, 该问题的子博弈完美Nash 均衡为城市地方政府部门的强硬T/城市弱势社会群体的妥协C,见图1。

图1 城市地方政府部门与弱势社会群体的动态博弈模型

2.有限理性的社会心理演化博弈机制

首先,传统博弈局限在固定环境下参与者的超理性假设, 无法将突发群体性事件问题纳入理论分析视野。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演化博弈理论将人的行为模型化为具有某种适应性学习能力的渐进演化过程,该研究范式为分析突发群体性事件演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途径。[13]针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冲突演化机制, 在本文构建的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化博弈模型中, 分散行动并且缺少各种社会资源的城市社会弱势群体不具有实现上述逆推归纳法所要求的共同知识的完全理性能力, 但具有某种适应性学习能力的渐进演化过程,其行为方式符合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范式。

另外,在该类事件中,城市社会弱势群体的有限理性还体现在演化博弈中的收益预期:由于城市地方政府对于项目的上马决策很少走民主程序,以及一些处理手段的不当使得城市社会群体对行政管理部门信任感缺失;加之长期以来积蓄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仇官”和“仇富”心理等,[14]导致了城市社会弱势群体在博弈中的实际收益支付其实和心理效用有关。据文献报道,当群体成员感知到群际不平等或不公平剥夺时,会产生愤怒、恐惧、焦虑的群体情绪,而且导致不公平结果的程序(程序不正义)要比结果本身更激怒人们(不公平感)。[15]往往在愤怒的情绪下,对群体内部产生了强势的评估,导致侵犯行为;[16]而如果知觉到所属群体正遭受不公,并相信情况会越变越糟时,随之产生的伤心、恐惧等情绪会让人退缩,阻碍个体参与集体行动。[17]

最后,在群体事件中,情绪感染和模仿是重要机制。城市群体成员已经可以广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工具,他们在情境、态度价值、社会地位等相似的条件下,[18]通过便捷和快速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形成情绪的快速传播,以致爆发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

综上所述,认为情绪导致的社会心理效用值决定了动态博弈模型的收益支付的最终结果,并且由于心理效用值的差异使得城市群体选择策略时有某种适应性学习能力的渐进演化过程,可以对该类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有限理性的社会心理演化博弈机制分析。心理学上用“情绪指数”来衡量人的情绪,由于情绪指数是一个内心和实际的相对数,[19]我们设为:

对于选择斗争S的城市社会弱势群体i而言,代表了冒险型决策人,愤怒情绪会扩大他们选择斗争的博弈收益支付的心理效用,而恐惧则缩小了博弈收益的心理效用,所以我们设选择斗争S的城市弱势社会群体j的博弈心理效用值则是:(m2-n2)×博弈收益支付值;然而对于选择妥协C的城市社会弱势群体j而言,其代表了保守型决策人。他们对于愤怒情绪比较迟缓,而对恐惧比较敏感,所以恐惧情绪扩大了他们选择妥协C的博弈收益的心理效用,也就是越恐惧,选择妥协C的心理效用就越大, 而愤怒则缩小了博弈收益的心理效用,所以我们设选择妥协C的城市弱势社会群体j的博弈心理效用值则是:(n1-m1)×博弈收益支付值,其博弈动态模型如图2。

从图2中的模型可以看出,该类事件的博弈结论2因为增添了情绪指数则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当城市地方政府部门优先选择强硬T(无实际意义的民主决策程序)而不是选择合作C时,城市弱势社会群体会产生愤怒和恐惧两种主要的心理情绪, 群体的愤怒情绪指数和恐惧情绪指数则会改变博弈收益支付值。当 (m2-n2)h>(n1-m1)g时,博弈结论2的子博弈完美Nash 均衡(城市地方政府部门的强硬T/城市弱势社会群体的妥协C) 则可能会变成新的Nash均衡(城市地方政府部门的强硬T/城市弱势社会群体的斗争S)。

图2 城市地方政府部门与弱势社会群体的社会心理动态博弈模型

因为城市民众有适应性学习能力的渐进演化过程,我们可以用复制动态模型来解释演化博弈机制。[13]演化博弈理论常见的复制动态模型为dθt (Sj) / dt = θt(Sj) [ ut (Sj) - ut ],其中城市社会弱势群体的纯策略空间Sj= { S1,S2,…,Sn},θt(Sj)为城市弱势群体在t 阶段采用纯策略Sj(j = 1, 2,…,n) 的分布比例向量, 群体分布比例的增长率dθt(Sj)/dt 是纯策略效用ut(Sj)与群体平均期望效用ut 差的严格增函数。[20]根据复制动态模型基本原理,设在t时刻城市社会弱势群体选择策略斗争S的比例为θt(Ss),选择妥协策略C的比例为[1-θt(Ss)],则该类事件社会心理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也即该类事件的博弈结论3为:在t时刻群体选择斗争S的增长率dθt(Ss)/dt=θt(Ss)×[1-θt(Ss)][(m2-n2)h-(n1-m1)g],当其中[(m2-n2)h-(n1-m1)g]>0时,弱势社会群体i当中一些原本选择妥协的会受斗争群体的情绪感染而转向斗争;当[(m2-n2)h-(n1-m1)g]<0时,则正好相反。而策略转化的速度取决于两者差的大小,当(m2-n2)增大而(n1-m1)减小时则选择斗争S的人会急剧增多;反之正好相反。

二、昆明PX事件回顾

1.第一阶段:2012年底-2013年5月9日

自2012年底,昆明为拉动GDP上马的大炼油项目可能包含PX项目已经引起公众关注。2013年5月4日,传闻演变成了群体性事件,矛盾集中爆发。三千多昆明市民齐聚市中心南屏广场对传闻中新建PX炼油项目表达抗议,现场大批警察维持秩序,但并未发生打砸抢及暴力冲突。在这一阶段,媒体反应稍显迟钝,民众集聚第二日才初步介入报道,当日网易新闻根据IC供图进行图片播报,随后引起转载,参与媒体渐渐增多。与媒体报道不同的是,在群体聚集之前即有网友在微博、论坛中呼吁公众于“五四”青年节当天进行游走抗议活动,引发舆论哗然,微博关注度较高。见图3。

图3 PX事件的舆情传播走势图(2013年5月4-13日)[注] 本图来源于天涯社区网站,通过城市舆情监测系统对该事件进行新闻、微博检索后得出,采集时间截止到2013年5月13日24时。

2.第二阶段:2013年5月10-23日

2013年5月10日,昆明市政府、中石油和云天化三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其中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表示,安宁炼化项目属于燃料型炼厂,生产国五标准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项目不含PX装置,也不生产PX产品。昆明市长李文荣称,上什么产品,政府要走民主决策程序,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在充分披露公开信息、充分沟通基础上决策。5月13日,昆明市政府召开恳谈会,邀请了40名市民、网民和专家互动,听取不同的意见。但同时在10日之后,昆明市的各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接到了当地政府的党政文件通知,不允许所属人员参加聚会、游行活动,不允许在微博、微信上转发建设项目的不利信息;以及要在“天涯社区”等网站发布项目的正面评论等,并让广大职工签写承诺书。即便如此,5月16日,群众于市中心老省政府的五华山聚集,再次游行。最后昆明市市长在西昌路上与游行队伍对话,并承诺:于次日中午12时前开通新浪微博,与网友对话。此后,警方介入调查,对集会和网络中活跃煽动和转发不利言论的群众进行单独电话做工作或拜访。

本阶段,权威媒体新华网与《人民日报》表现活跃,相关报道被大量转载,推动了事件的进展。其中新华网通过采访曝出昆明官方称PX项目是否建设还未最终确定,成为舆论新的关注点;人民日报连发数篇评论文章加大了舆论讨论的热度。两者共同推动了新闻量达到首个峰点。但之后因事件暂时冷却以及官方的再次回应,媒体传播走势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并经9日低谷后于11日骤升至顶峰。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同样掀起了网民的讨论及关注潮,此阶段微博发帖量达到最高值,其后,微博量和新闻量都急剧下降。[21]见图3。

3.第三阶段:2013年5月24-28日

2013年5月24日,有网友微博透露,昆明下辖的安宁市工商局下发通知,要求安宁范围内的口罩经营户自5月21日起,销售各类口罩须实名制购买登记。对此,安宁市工商局于26日称已紧急撤销该通知,并向广大市民和消费者致歉。据天涯舆情分析部观察,5月24日首先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口罩实名制信息引发网友关注,随后25日媒体介入报道引发舆情热度升温,26日安宁市工商局回应该事件后,相关话题舆情热度迅速高涨。27日,继续有媒体报道昆明官方禁售白T恤、打印实名等事情,引发网友持续关注,但热度有所下降。28日,舆情热度值呈下降趋势,走势趋于平缓。[22]见图4、图5。

图4 PX事件的媒体关注走势图(2013年5月25-28日)[注] 图4来源于天涯社区网站天涯舆情部,纵坐标为个数。

图5 PX事件的微博关注走势图(2013年5月24-28日)[注] 图5来源于天涯社区网站天涯舆情部,纵坐标为个数。

4.第四阶段:2013年5月29日-6月27日

集会、游行暂时平息,2013年5月25日后,昆明博物馆邀请市民参加石化科普展,6月25日,昆明市政府公布安宁炼油项目环评报告,因为未给出大家都关心的PX项目环评,再次引起公众质疑。

三、昆明PX事件的网络数据实证分析

1.PX事件的相关性分析(2013年5月4-13日)

(1)当天配对的微博量和新闻量的相关性分析

对图3当天配对的数据进行SPSS软件统计分析,当天配对的微博量和新闻量的相关系数为0.051,显著性P=0.445,不认为事件5月4日至5月13日期间当天配对的微博量和新闻量有线性相关性。

(2)隔天配对的微博量和新闻量的相关性分析

对图3隔2天配对的数据进行SPSS软件统计分析,相关系数为0.661,显著性P=0.037,认为事件5月4日至5月13日期间,隔2天配对的微博量和新闻量二者有线性相关关系,认为微博量的先增加会带动媒体量的后增加。

2.PX事件的相关性分析(2013年5月24-28日)

对图4数据进行SPSS软件统计分析,不认为事件5月24日至5月28日期间微博量和新闻量二者有线性相关关系,分析过程略,但从图4可以看出,两者有共同走向趋势,微博量带动了新闻量,新闻量也带动了微博量,相关分析不能证明可能与天数(样本量)少有关。

结论:从昆明PX事件看到,媒体和互联网微博等舆论工具已成为城市群体突发事件的第三方和主要参与者,网络上的微博数据可以反映出整个事件的进程与走向。从以上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微博量的先增加会带动媒体量的后增加,说明广大媒体通过信息共享和交流,会受城市群体人群的情绪感染,证明了情绪感染在统一的社会心理背景下扩散的事实;而城市人群是否受媒体的情绪感染,本研究由于数据较少不能得出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PX事件微博发帖及转发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选择天涯社区网站作为微博数据统计的来源,不仅因为该网站论坛知名度高,网民聚集性高,而且由于地方政府要求“要在‘天涯社区’等网站发布项目的正面评论等”使得该网站的微博数据能够直接反应事件过程中的城市群众社会心理的变化。

在天涯社区网站输入“昆明PX事件”,共得到329条微博数,去除重复和无效微博,共收集到有明显支持和反对该项目的2种心理情绪的微博数198条,对198条微博按时间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的2种心理情绪的数量及转发总数统计见表2,如下:

(1)由表2及图6的统计数量来看,第一阶段(2013.3.21-2013.5.9)微博发帖数量全部都是反对心理情绪,所占百分比为100%;第二阶段(2013.5.10-2013.5.23)微博发帖数量支持心理情绪所占百分比为59%,反对心理情绪为41%;第三阶段(2013.5.24-2013.5.28)微博发帖数量支持和反对心理情绪各占50%;第四阶段(2013.5.29-2013.6.27)微博发帖数量支持心理情绪所占百分比为86%,反对心理情绪为14%。

表2 天涯社区网站有关该事件的微博发帖及转发数量统计表

图6 天涯社区网站有关该事件反对与支持情绪所占百分比的对比

(2)反对心理情绪的微博发帖转发平均数为15,远高于支持心理情绪1.3。

从上面统计分析看到,第一阶段由于地方政府没有走民主决策程序采用了优先选择的强硬博弈策略,致使城市群体人群由于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而产生愤怒情绪,并通过信息共享和交流产生情绪感染和模仿,这可以通过在网站上发的都是反对贴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反对贴都是以发泄愤怒情绪为主,这阶段群体选择的博弈策略主要为斗争;第二阶段随着地方政府的对发帖人群的调查和控制,发反对帖的人群所占的百分比从100%急剧下降到41%,说明这阶段受恐惧情绪的感染和模仿,群众的博弈策略纷纷转向妥协;第三阶段由于口罩实名制的政令又激起了一些城市人群的愤怒情绪,发反对贴的人群百分比从41%上升至50%;第四阶段由于地方政府加强了全面控制,再次采用强硬策略,致使群体人群由于恐惧情绪的感染和模仿,发反对贴的人群百分比从50%下降至14%。整个事件的经过符合之前对此类事件的社会心理演化博弈机制的分析。而反对心理情绪的微博发帖的转发平均数远高于支持心理情绪则揭示了愤怒情绪更容易感染和被模仿。

四、公共治理的预防和预警研究

从以上分析的社会心理演化博弈机制和昆明PX事件的实证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城市的地方政府拥有优先行动的决策权,如果其采取强硬的博弈策略容易激发城市群体成员的愤怒情绪,并且由于愤怒情绪更容易感染他人和造成扩散,最后发生群体成员采取斗争策略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事件发生后,城市的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为了短期内维稳采取了压力维稳模式,比如全面的刚性打压,虽然在短期内能在城市人群中形成恐惧情绪而使成员纷纷选择博弈的妥协策略,从而压制冲突,确保“稳定”,但是这种稳定只是暂时的、静态的、表面的,最终导致社会矛盾冲突的反弹,形成维稳的恶性循环。[23]为什么会造成恶性循环?通过对社会心理演化博弈机制的分析,我们设想某个城市陆续发生数次环境群体性事件,由于决策的强硬推行和压力维稳,上个事件的结束会增加群体成员的愤怒情绪指数,愤怒情绪更容易扩散(增加了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以至于下次更容易发生成员斗争的城市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更高、事件间隔的周期时间更短,而城市社会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随着城市“维稳”压力的增大,国家近些年来已在城市公共安全支出上增大了投入和进行了改革,但是这种传统的防控模式并没有促使政法机关在处理纠纷和维护秩序上扮演积极的角色,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24]靠增加城市公共安全支出来压力维稳已然走到了尽头,而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则让人担忧。因此,如何解决此事件,需要从源头预防——减轻城市民众的愤怒情绪上转变思路,需要从后果导向的反应式城市管理转变为原因导向的城市治理,即从“末端控制”的应急式管理模式转变为“源头治理”的前馈控制模式。[25]“末端控制”往往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地方政府单方决策和管理,出现群体性事件后依靠政法机关进行被动式的“压力维稳”,不仅开销大而且效果差,并造成对政府不利的社会舆论影响。而“源头治理”从预防和预警机制出发,强调主动式“维稳”。

如何采取预防和预警机制,公共治理理论开始进入视野。[8]公共治理理论不再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对公共事物进行单一化管理,它强调的是主体多元化、方式民主化、管理协作化的上下互动。[26]这种治理模式,能广泛的整合社会各个阶层的意见和诉求,从而提升公共治理的有效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如果公民政治参与的合法渠道受阻,他们往往会产生被剥夺和不公平感,由此产生愤怒的情绪并在群体中迅速扩散,最后就是靠把事情闹大的方式来发泄不满和引起关注。另外为了畅通公民的利益表达渠道,需要完善的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可以为公民争取应有的权利,体现公正性从而减轻不公平感,而且有些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完全可以在相关法律框架内处置,例如非法排污。

提高公民在环境等公共事务的参与性是预防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办法,但是以政治的宏观改革为中心内容的源头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27]因此,对介于源头和末端之间的预警机制,仍然是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目前在全国推行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就是一种预警机制,[27]它也是公共治理的一项内容,已在全国广范围证实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按照《国际社会影响评估手册》对社会影响评估的基本定义是“对干预性的行动(政策、项目、规划和工程)的预想到的或未预想到的社会后果进行分析(预测、估算和反思)和管理”。[28]它是对某项决策的后果进行“前评估”,要求在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信息公开、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它为体制内的相关机构、公众和专家都设置了合理参与路径和参与环节,从而实现社会矛盾的源头治理,[29]提升了治理能力。另外,在可能影响环境的项目决策出台前,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可以提前和涉及的群众及时沟通,化解存在的矛盾,减少群众的愤怒情绪和情绪扩散,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公共治理也可以在事件发生后发挥作用。发生后,要及时通过解释和公开表态降低愤怒情绪的感染和扩散,要及时放开媒体对之的透明宣传,因为对媒体的禁制是没有效果的(由于情绪感染机制,媒体量会随着微博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事件发生后应通过协商、谈判、洽谈等互动的、民主的方式,形成合作共治网络,规范矛盾冲突过程中的各方行为,化解群体成员的不良情绪以及不良情绪的扩散,转变压力维稳体制,预防事件的扩大化发展及再次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稳定。

猜你喜欢
群体性群体情绪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关于目前处置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以A市政府化解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行为策略为例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现实考察与学理分析——从三起具有“标本意义”的群体性事件谈起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