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畲族镇农技推广和农户增收现状及对策

2015-11-23 06:23朱丽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畲族农技技术推广

朱丽霞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浙江丽水 323000)

老竹畲族镇农技推广和农户增收现状及对策

朱丽霞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浙江丽水 323000)

分析丽水市莲都区老竹畲族镇农技推广和农户增收的现状,提出制定和完善农技推广制度,加强推广力度,营造农技推广的良好环境,加大对农户增收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等对策。

农技推广;农户增收;老竹畲族镇;现状;对策

1 农技推广和农户增收现状分析

1.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农民收入与土地有关,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物质条件[1]。根据2008-2013年老竹畲族镇统计年报,2008年镇耕地面积879.467 hm2,2012年为869.200 hm2,5年耕地面积减少10.267 hm2;2008年镇总人口为14 690人,2012年为15 554人,5年人口数增加864人;人均耕地面积也从2008年的0.060 hm2减至2012年的0.055 hm2(图1)。

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效能较低是我国农业基础投入的薄弱环节,也直接关乎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而老竹畲族镇虽有小溪和乌溪2条水域贯穿境内,拥有赤坑水库(I)、红旗水库(II)、河源水库(II)及黄塘弄水库(II)等4座小型水库;1万m2以上的山塘21个,涉及15个村;38个蓄水池,涉及25个行政村,总蓄水量达40万m3。但4大水库都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河道严重淤积,功能老化,配套设施已不完整,排灌工程设施绝大部分需改造和修复,防洪排涝功能日益减弱,已不能满足整个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

图1 2008-2012老竹畲族镇总人口和耕地情况

1.2 农户受教育水平低,接受科技能力弱

据2010年丽水统计局数据显示,丽水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其中未受教育8.68万人,占9.9%;小学程度36.20万人,占41.4%;初中程度34.15万人,占39.0%;高中程度7.58万人,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总体较低。据老竹畲族镇9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4人,初中60人,高中或中专15人,大专以上仅1人。同时,由于农村强壮劳动力多数选择进城务工,留下来的劳动力主要为妇女和老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业科技的效能,使农民队伍的农业科技水平不升反降,农业技术推广困难重重。

1.3 农技推广人才匮乏,知识结构不合理

老竹农业技术服务站成立于2005年,核准编制14人,实际在编11人。根据2012年老竹农技站年报,学历方面,大学及以上2人,大专4人,中专2人,其他3人;职称上,中级3人,助理5人,技术员3人;专业分布上,农学3人,农经2人,农机1人,畜牧2人,农产品质量检测1人,食用菌1人,果树1人。另外各行政村还设有村级农技员25人,但因没有财政补贴,目前这些人员几乎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在年龄结构上,35岁及以下3人,41~45岁2人,51~54岁2人,55岁及以上4人。可见,老竹畲族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年龄40岁以下的占27%,这些人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有待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就更需理论培训和实践经验。在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不多,知识更新慢,人员老化,专业配备不够合理,一专多能的人才更少。可见老竹畲族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农民现阶段对于农业发展的需要,进而影响着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考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他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1.4 农技推广仍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因为大量的推广工作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农业科技成果也大都是非物化技术,从而造成这些工作必须以公益性的国家农业推广为主体,并由国家农业推广机构来完成。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只能作为补充。目前有90%以上的农民认为他们的新技术主要是来源于推广机构,这也是农业科技传播扩散的一主渠道。

老竹畲族镇主要是行政型、项目型、企业型、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居多。老竹畲族镇本级有老竹农业技术服务站,截至2012年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有35家,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购销等方面。2012年农技站和各类合作组织共承担建设项目12个,主要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新品种的引进以及良种和良法推广等重大技术推广方面,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为老竹畲族镇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典型,提升老竹畲族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5 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

目前丽水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李江波等[2]调研认为,阻碍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滞后。而老竹畲族镇是偏远山区农业重镇,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则更落后。2009-2012年,老竹农业技术服务站在农作物病虫害预防和控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品种引进及良种良法推广等重大的技术推广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承担项目35个,推广面积达400 hm2。但相比紫金街道、大港头镇等乡镇街道,在利用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各种潜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到位率、增强农业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1.6 农民增收缓慢,人均收入水平低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丽水市莲都区老竹畲族镇为例。根据2008-2012年莲都区农业局统计年报,该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民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5 076元增长到2012年的8 217元,收入水平得到稳步增长,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调查显示,尽管老竹畲族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在几年间有明显提升,但收入增长总体仍较缓慢,与周围主要乡镇、街道(万象街道、白云街道、紫金街道、岩泉街道和大港头镇)相比,人均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图2)。

图2 莲都区主要乡镇(街道)农民人均收入比较

近年来,老竹畲族镇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方面已加大力度,但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劣势,老竹畲族镇农民经营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也较低,造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投入产出率很低,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阻碍了农民增收。另外,在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仍存在短板,决定了老竹畲族镇无法仅靠资金投入而获得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这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限制因素。

2 对策

2.1 制定完善的农技推广制度,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

首先要制定有效的农技推广制度,明确农技推广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管是农业科技创新还是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都是关键因素[3]。营造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科技氛围,完善用人制度,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加以奖励,采取技术津贴、成果奖励、荣誉奖励等多种形式激励科技人员,使其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体现个人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2.2 营造农技推广的良好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国家和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改善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加强农业名、特、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园区建设;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等,以确保农业推广经费用到点子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拓宽农业服务领域,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转变,根据农民需求,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经济。

政府部门在制定和调整农村相关政策时,对农民增收的政策基点的把握至关重要。莲都区属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制定政策就要兼顾农业发展方面。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现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出台一系列具体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强调强农惠农政策的效能,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内部充分挖掘农户增收的潜力。

2.3 加强职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现阶段农业发展中,需要拥有科技文化知识的农民来掌握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及现代管理技术,这就需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尤其要做好在农村中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等的技能培训。而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体,以农民科技推广为重点的农村教育培训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民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相应的农民组织化程度也会提高,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使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弱势地位得以改善。

2.4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准则的农技推广方式方法

现阶段农村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

当前“产、学、研、销、推”相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4]。农业生产环节对市场取向、消费者需求缺乏必要了解,造成农业生产的盲目性;科研部门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科技创新,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适应性不强,转化利用率低;农业推广部门不了解生产者对技术的需求和市场现有状况,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单一,很难被农户采纳而接受。由此引起的种种问题都严重影响我国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必须立足于推广本身,发挥好纽带和桥梁作用。乡镇和村组是落实农技推广任务的主基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直接为三农服务,是科技和农民间的桥梁。上连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推广部门,下连农业企业和农户。在农技推广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规律,总结推广经验,建立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准则的农技推广方法。

2.5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动力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上级推广部门联系,整合资源,建立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协同创新机制,使农技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及农户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把科技成果的提供方和技术需求方进行有效、多赢的衔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 陆文聪,吴连翠.国家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3-24.

[2] 李江波,沈路,林植华,等.欠发达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4(3):15-16.

[3] 王峰.农业技术推广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4] 张国平.创新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方式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对丽水农业科技推广运用现状调查与思考[J].丽水农业科技,2009(3):3-4.

(责任编辑:张瑞麟)

F 303

A

0528-9017(2015)03-0437-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347

2014-12-03

朱丽霞(1969-),女,浙江丽水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55616327@qq.com。

文献著录格式:朱丽霞.老竹畲族镇农技推广和农户增收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437-439.

猜你喜欢
畲族农技技术推广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