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摄影:安东尼 ]
载誉世界的圣土以色列自驾
[ 文/摄影:安东尼 ]
以色列,很古老,又很摩登;很恐怖,又很和平;很传统,又很张扬。它是少有的,将各种矛盾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统一体。
在这片狭小荒芜的土地上,犹太人耕耘出了一块载誉世界的圣土,并非只因这是上帝的应许之地。在这个数百年来战争频繁的国度,所有宗教、政治、人性和信仰,都得以最淋漓尽致的诠释。走进以色列,让所有敬畏都掷地有声,让所有缅怀都落叶归根。
特拉维夫,以色列的首都,是由老城雅法和新城特拉维夫合并而成。它继承了老城4 000年的文明积淀,也展示了新城文化、科技的迅猛腾飞。这座港口城市自古以来就非常繁荣,诞生至今还依然留存着以十二星座命名的街道。坐落在山坡上的圣彼得教堂,是当年耶稣的弟子彼得在雅法的居所。老城的制高点是一个小广场,它的中央是以色列著名的雕塑—圣经之门。据说雕塑题材取自于《旧约》第二十二章:神要试探亚伯拉罕是否忠诚,便降神谕要亚伯拉罕杀死自己唯一的儿子作为献祭。亚伯拉罕毫不犹豫地将儿子带到神指定的地方,命令随从在山下等候,自己却把儿子带到小山上绑起来。就当亚伯拉罕准备痛下杀手时,神显灵了,他的刀停滞在半空中动弹不得,结果最后只好用一只山羊代替他儿子祭神。
海法是以色列唯一在安息日公共交通仍不停止的城市。市里最著名的当数巴哈伊花园,巴哈伊花园依山而建,背靠负有“上帝之山”盛名的卡梅尔山脉,迎面吹来的是地中海温润和煦的海风。巴哈伊花园以金色穹顶的主建筑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形成19级巨大的平台式阶梯,自山麓到山顶绵延数千米。金色圆顶的建筑叫做巴孛神庙,是巴哈伊教的圣地,同时也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陵寝。巴哈伊教的最高宗旨是创建一种新的世界文明,真正实现人类的大同。
巴哈伊教是一个年轻的独立宗教,相对于以耶路撒冷为圣地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厮杀,巴哈伊信徒从未参与过任何宗教战争,也从未卷入到任何政治斗争中。与耶路撒冷老城的厚重相比,巴哈伊空中花园时时透露出一种安静、平和。巴哈伊花园不只是一座花园,也是巴哈伊的行政中心。经过几代以创教先驱们为首的信徒100多年的不懈努力,巴哈伊空中花园于2001年正式建成并接受教徒们的朝圣。建设的所有资金均来自教徒的捐赠,而现如今,巴哈伊花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由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自愿代劳。
耶路撒冷旧城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三者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宗教和传统、历史和神学以及神圣的处所和祈祷的房屋,使耶路撒冷成为深受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崇拜的神圣城市。耶路撒冷旧城是座石头城,浅黄的巨石铺就成了这样一座城市,每块石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或者是关于战争,或者是关于这座城市的无限辉煌。
旧城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内共分为四个教区:犹太教区、伊斯兰教区、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亚美尼亚是第一个把基督教作为国教的国家。最初的朝圣者在那时候就开始居住在耶路撒冷,此后的几百年间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社区。亚美尼亚教区袖珍而宁静,历史上,也是由于亚美尼亚人拒绝卷入战争,这片区域才得以保留至今。
圣殿山是耶路撒冷老城中最为重要的朝圣地,在犹太教区有一个高点,就可以看到圣殿山全景。犹太人建的圣殿两度被毁,至今只留下了现在的西墙。饱经苦难的犹太民族长久以来视圣殿仅存的西墙为最神圣的地方,由于经常有犹太人在墙前祷告时哭泣,故又称哭墙。现如今人们会把写有自己心愿的纸条塞到墙缝里,算是对上帝的请愿。纸条会有人定期清理并埋葬。哭墙前整齐排放着几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各种版本的圣经。虔诚的犹太人就守在桌边,或者在哭墙边不停地低声吟诵旧约。
阿拉伯人崛起后,在圣殿山遗址上造了两座清真寺,分别为金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金顶清真寺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标志之一。聆听着全城穆斯林们响彻山谷的昏礼祷告声,金顶清真寺在夕阳余晖中有一种十分浓重的仪式感。在它对面,是另外一座规模较小的清真寺,因为穹顶呈灰色,故而也称银顶清真寺,阿拉伯语中称作阿克萨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这是仅次于麦加的圣寺和麦地那的先知寺的最重要的清真寺。穆斯林专门劈出一条只允许穆斯林进入清真寺朝圣的通道。
基督教区最重要的朝圣地点在圣墓教堂,距离穆斯林教区不远,据说是耶稣受难并埋葬的地方。每天都会有无数的基督徒纷至沓来,径直奔向这座教堂。由“狮门”进入古城是耶稣的十四苦路。这条路是当年耶稣被犹大出卖后,背负十字架被押往刑场之路,全长1km。人们在这条路上设立了14站,每站均有罗马字母的标记,也有悲痛往事的记载。
与旧城相对的就是现代化的新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显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在城西的山上,坐落着二战大屠杀纪念馆。5 000英尺长的主馆呈长脊式,一走进去,便犹如进入一段时空隧道,各种文字、图片、影像扑面而来。博物馆中心由一条长廊贯通,分别通往十间展厅,各展览厅均以章节的形式向人们再现了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虽然之前阅读过一些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但当身临其境,那些受害者和幸存者的物品映入眼帘的时候,还是会涌起一股强烈的揪心悲痛。从平面到立体、从图片到影音、从静物到实景,历史被真实的还原再现,一种复杂的情绪在渲染中蔓延—沉思、激愤、伤感、震撼……填满了这里所有的空间。
最震撼的是展览路线端点的“人名纪念堂”,30英尺高的圆锥形结构开口朝天,顶部置放大屠杀中无辜丧命的百万犹太人姓名与其他个人记录,下方则在天然岩床的基础上开凿出圆锥体来纪念那些无名牺牲者。早在以色列人开始修建纪念馆时,就誓言要找到每一个被屠杀的犹太人,至今,已有百万人建立了档案,而搜集世界各地关于死难犹太人线索的工作还在进行。此外,纪念馆专设一处纪念 “国际义人”,辛德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被安葬在锡安山上,墓棺上堆满石头,那是犹太人的最高礼遇。
从耶路撒冷自驾一路南下,穿过占据了大半领土面积的沙漠区,就来到了位于以色列最南部的海滨城市—埃特拉。红海的海风吹开了灰霾的心扉,蓝天碧水之间,心情也无由变得愉悦起来。埃特拉的闻名遐迩并不是因为其历史或人文,而是因为这里是世界著名的潜水胜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珊瑚提供了极好的生长条件,种类之丰富,颜色之艳丽,世所罕见。这里拥有几乎所有种类的水上娱乐活动,高档酒店、商场、影院、水上餐厅等各种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应有尽有。海边还建有水下瞭望台,可以下到六米深的海底,一睹海底世界的神奇多姿。在这里,没有丝毫争端抑或纷扰,有的只是阳光海滩。
以色列可以很丰富,丰富到让人终其一生也难寻得其精髓;以色列可以很简单,简单到让人眼里只有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这三大洲的交界和三大宗教的起源之地,仿佛全世界都和这里有关,又都和这里无关。以色列的故事太过冗长,穿行在以色列的几日几夜,也只来得及听一个索引。而它留给我的更多的神秘与眷恋,只能待到下一次探访,再细细体味。
TIPS
宗教传统:
1.周五日落以后到周六日落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所有犹太人都要休息不能工作。因此不要把重要的旅游日程安排在这段时间。且不要在此时间段驾车前往正统犹太社区,该行为被视为严重冒犯,易引起冲突。
2.前往宗教场所应整洁着装。进入教堂参观时,女士要穿着过膝的服装,上衣要有袖,男士应脱帽,不要穿短裤。
3.男士进入哭墙,必须戴帽,没有帽的旅客可于入口处自行取纸制圆形小帽戴上,在离开前交还。
货币:
1.以色列当地货币叫谢克尔,汇率大约为1谢克尔兑1.6元人民币。
2.在以色列提现比较麻烦,所以出行的时候还是带着适量美元现金比较方便兑换。建议直接使用美金和信用卡,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用。个别超市不收美金的话,直接刷卡即可,货币不要换太多,国内银行不收,只能在以色列机场全部换回美金,会有不少汇率损失。
通讯:
以色列wifi覆盖率较高,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邮局、货币兑换点、便利店等地买到当地sim卡,中国国内手机直接装上即可使用。
气候:
以色列属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天平均气温也在15℃左右,但昼夜温差大。建议生活用品最好带齐备,当地物价高,且景区商店关门早。遇到安息日,几乎所有商店都会关门。
飞机:
以色列安检特别严格,最好提前2-3个小时到机场。
注意事项:
1.避免前往黎以边境停火线沿线村庄旅游。另外,戈兰高地地区(Golan Heights)有很多未发掘的地雷,据报道,2010年还有被地雷伤到的事件,请一定按安全警示标志在规定公路和通道上行走。
2.以色列交通事故较多。高速路上有雷达测速器,超速驾驶罚款金额较高。如前往南部沙漠地区,请务必多人同行,携带足够饮用水和手机,把行程和预计返回时间预先告知他人。
3.当地人的周末时间是周五周六,所以周日早上出行可能会遇到早高峰堵车。
4.记得带转换插头,以色列用欧标的插头。
签证:
从以色列前往阿拉伯国家(埃及和约旦除外)建议不在护照上加盖以色列官方出、入境戳记,可以在入境办事人员加戳前提出此项要求。因为阿尔及利亚、孟加拉国、文莱、吉布提、伊朗、科威特、利比亚、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苏丹、也门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无外交关系,在申请这些国家签证时被发现有以色列签证或入境章有可能会被拒签。
食物:
以色列当地饮食以饼类为主,有几种当地特色美食推荐品尝:薄卷饼、法拉费、批塔。
租车:
租车公司基本集中在雅法门附近,可网上先预约,提车时美金刷卡付款,建议同时购买全保。
购物:
宗教和犹太民族特色相关的工艺品如金银制品、皮革制品、橄榄树的木工艺品以及犹太教的烛台、宝石等都值得购买。